琴诗苏轼古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琴诗苏轼古诗
《琴诗》是北宋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仅用两句反问,说明离开人的弹奏,琴本身不能发声;离开弹奏工具;人的指头也不能发声。

只有当人的指头作用于弹奏工具琴时,才会发出悦耳动听的音乐。

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互相依存的。

人不能离开物,物更不能离开人。

人和物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生活,创造世界。

全诗简单明了,言简意赅,反映了宋代哲理诗的主要特点。

作品原文
琴诗
武昌主簿吴亮君采,携其友人沈君十二琴之说⑴,与高斋先生空同子之文、太平之颂以示予。

予不识沈君,而读其书,乃得其义趣,如见其人,如闻其十二琴之声。

予昔从高斋先生游⑵,尝见其宝一琴,无铭无识⑶,不知其何代物也。

请以告二子,使从先生求观之此十二琴者,待其琴而后和。

元丰六年闰六月⑷。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⑸?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⑹[3]?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吴亮采、沈君:无考证。

⑵高斋:赵阅道。

⑶无铭无识:没有铭文,没有款识。

⑷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

⑸匣:放琴的琴匣。

⑹“若言”两句:暗含佛家《楞严经》“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之
意[3]。

白话译文
武昌主簿吴亮君采携其友人沈君十二琴之说,和高斋先生,空同子之文,太平之颂给我看。

我不认识沈君,然而读了他的书,知道其旨趣,如同见到了本人,听到了琴的声音。

我从前和高斋先生交往,曾见他珍藏一琴,既没有铭文也没有款识,不知是什么朝代的古物。

请告诉两位先生,让他们请沈先生拿出琴来观赏,知道客人对琴有兴趣才会高兴。

元丰六年闰六月。

如果琴声来自于琴,那么放在琴匣里为什么发不出声音?
如果琴声发自手指,那么为什么不在你的手指上听琴声[3]?
创作背景
《琴诗》元丰四年(1081)于黄州作。

作者在《与彦正判官书》中谈到此诗是他听人弹琴后有感而作,并自认此诗为“偈”,即类似佛经的颂词[4]。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了两个设句来启迪人们:有好的琴,又有琴师高超的弹技,才能演奏出动听的曲调。

不仅音乐如此,任何事业要取得成功,都是主客观统一的结果。

这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是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揭示出来的。

琴是供人弹奏的乐器,它本身是静止的物体,只有当人的指头拨弄它时才会发出声响,人的指头本身是不会发音的,琴的声音只有借助人指的拨弄才能发出,离开了琴,手指木身不能发音。

这说明事物是相互依存的。

从物体运动的角度来说,二者之间互相摩擦才能产生声音。

这是作者进一步对其父苏洵的“风水相激成纹”
说的具体运用,也是托物寓理手法的成功运用。

全诗运用了散文句式,诗味虽然不太浓,但诗中的理趣却弥补了它的不足,仍然是耐人寻味的诗,多少体现了宋诗的特征。

名家点评
清·纪昀《纪评苏诗》:此随手写四句,本不是诗,搜辑者强收入集,千古诗集,有此体否?
近代·陈迩冬《苏轼诗选》:写出了哲理,有禅偈的机锋,似儿歌的天籁。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