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基坑地连墙施工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深基坑地连墙施工要点
发表时间:2017-06-15T11:18:05.9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6期作者:张勇
[导读] 摘要:上海某超高层深基坑地下室外墙采用800mm厚“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围护体系,墙底普遍插入基底以下18.8m,本工程地下连续墙分为A、B两种类型。
上海市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120
摘要:上海某超高层深基坑地下室外墙采用800mm厚“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围护体系,墙底普遍插入基底以下18.8m,本工程地下连续墙分为A、B两种类型。
其中,A型地下连续墙槽段48幅,对应江滩土分布区域;B型地下连续墙槽段54幅,对应无江滩土分布区域,共计102幅。
地下连续墙砼等级C35,抗渗等级P8,竖向主筋保护层厚度迎坑面为50mm,迎土面为70mm。
槽段之间采用圆型锁口管柔性接头,此文介绍上海某超高层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地连墙的施工心得总结等等。
关键词:地连墙;两墙合一;泥浆固化;测斜;锁口管
随着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深基坑、超高层工程越来越多,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导致施工工艺不断更新,但在施工工艺更新更新过程中,有些工程施工完成后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地连墙可以同时肩负围护以及永久结构的功能,所以很多一级深基坑采用地连墙的施工工艺。
1 测量施工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在土方开挖前,需完成基坑围护体系,利用成槽机以及大型履带吊进行施工,在地连墙成槽前首先完成定位、测量,在定位地连墙过程中应考虑地连墙在施工过程中垂直度的偏差,结合图纸以及地勘报告采用保守计算(考虑地连墙完全往基坑内偏移,但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将地连墙往外围平移150-250mm,保证基底以上地连墙不因往基坑内侧倾斜影响主体结构施工。
2 导墙施工注意要点
在地连墙施工成槽前,应浇筑导墙做到精心施工。
导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地下连续墙平面位置,并起到对成槽设备进行导向以及作为提升锁口管的反力座的作用。
是存储泥浆、稳定液位,维护上部土体结构稳定,防止土体坍落的重要措施。
导墙施工过程中首先满足DGTJ08-2073-2010《地下连续墙施工规程》,导墙伸入土体不少于1000mm,其次结合每个项目特点,还应满足地下连续墙顶标高必须高于导墙下端底标高,保证地下连续墙上部主体结构(压顶梁)在后期施工过程中不夹泥。
3 泥浆处理控制要点
上海SK大厦采用固化处理工艺,向水基泥浆中加入固化剂,使之转化成像土壤一样的固体(假性土壤)填埋在原处。
这种方法能较大程度地减少泥浆中的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对土壤的侵蚀,从而减少废弃泥浆对环境的影响与危害。
我们项目使用的是以水硬材料为主体的无机固化剂。
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资源不断在被利用,作为一名项目管理人员,控制资源再生利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资源再生充分利用可以有效节约成本,作为施工单位有一石二鸟的效果,节约成本的同时赢得政府部门的好评。
4 槽段开挖控制要点
导墙时需考虑地下连续墙厚度+50mm的偏差,保证地下连续墙成槽开始阶段留有偏差允许,成槽前应进行槽壁稳定性验算,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成槽完成,避免因成槽时间过长槽壁塌方,在成槽过程中应保证泥浆面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成槽机应具备垂直度显示仪表和纠偏措施,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应坚守第一岗位,与成槽机同时站岗作业,监督成槽的垂直度,不能把成槽质量放心于施工作业人员身上,发现地下成槽存在问题及时汇报,项目部及时查看地勘讨论纠偏措施,不得仍其偏移,成槽完毕后对每幅地下连续墙进行垂直度进行检测。
5锁口管吊放控制要点
槽段成槽完毕后,立刻吊放普通锁口管,由履带起重机分节吊放拼装,锁口管安装前应清除管外的污物并涂抹润滑剂。
接头管安装时,应贴紧槽段垂直缓慢沉放至槽底,严格控制垂直度。
操作中应控制锁口管的中心与设计中心线相吻合,底部插入槽底30~50cm,以保证与槽段土体密贴,防止砼倒灌。
另外当锁口管吊装完毕后,还须重点检查锁口管与相邻槽段的土壁是否存在空隙,锁口管一般露出导墙顶面1.5m以上以便于顶拔。
锁口管提拔与砼浇注相结合,砼浇注记录作为提拔锁口管时间的控制依据,根据水下砼凝固速度的规律及施工实践,砼浇注开始拆除第一节导管后4小时(初凝后)开始拔动,以后每隔30分钟提升一次,其幅度为50~100mm,只需保证砼与锁口管侧面不咬合即可,砼达到终凝前,将锁口管全部拔出并及时清洁和疏通。
但是利用锁口管作为地连墙接头属于柔性接头,在施工过程中很难保证接缝处不在夹泥,而且后期高压旋喷品字桩也难以达到止水效果,故在设计阶段应建议设计采用C型钢板的刚性接头,每幅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毕后将止水钢板的拼缝进行全熔透焊接,再加上外围高压旋喷品字桩就可以很好保证止水效果
6 钢筋笼制作以及吊放控制要点
6.1钢筋笼制作
钢筋在制作前应对图纸认真审核、翻样、交底,在地下连续墙钢筋笼顶端增加止水钢板,保证地连墙与压顶梁新老混凝土接触部位不渗水,切记勿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和止水槽,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作业时间种种原因,很难保证止水条在浇筑混凝土前不遇水,而且止水槽施工极不方便,钢筋笼应严格根据地连墙墙体设计配筋和单元槽段的划分来制作。
钢筋笼制作在钢筋笼加工平台上进行,保证钢筋笼加工时钢筋能准确定位和钢筋笼标准横平竖直,钢筋间距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钢筋笼均采用整体制作成型,所有纵横向钢筋相应部位焊接牢固,不得出现脱焊,以增加钢筋笼的整体刚度。
6.2钢筋笼吊放
钢筋笼吊装过程中,双机停置在钢筋笼的一侧的施工便道,主、副机双机抬吊,主机吊钩吊钢筋笼的顶部范围,副机吊钩起吊钢筋笼底部范围,主、副机均采用铁扁担穿滑轮组进行工作。
主、副吊机同时工作,使钢筋笼缓慢吊离地面,并逐渐改变笼子的角度使之垂直。
拆下副吊钢丝绳,由主机吊车将钢筋笼移到已挖好槽段处,对准槽段,按设计要求槽段位置缓慢入槽,并控制其标高。
7 水下混凝土浇筑注意要点
钢筋笼沉放就位后,应及时灌注砼,不应超过4小时。
导管插入到离槽底标高300~500mm,导管水平布置间距不应大于3m,距槽段
两侧端部不应大于1.5m,灌注砼前应在导管内临近泥浆面位置吊挂隔水栓,方可浇注砼。
检查导管的安装长度,并做好记录,每车砼填写一次记录,导管插入砼深度应保持在2~4米。
导管集料斗砼储量应保证初灌量,一般每根导管应备有1车6方砼量。
以保证开始灌注砼时埋管深度不小于500mm(采用两根导管时应同时进行初灌)。
为了保证砼在导管内的流动性,防止出现砼夹泥的现象,槽段砼面应均匀上升且连续浇注,控制浇筑速度,因故中断灌注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二根导管间的砼面高差不大于50cm。
导管间水平布置距离不应大于3m,距槽段端部不应大于1.5m。
在砼浇注时,不得将路面洒落的砼扫入槽内,污染泥浆。
砼泛浆高度30~50cm,以保证墙顶砼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由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无法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所以在混凝土选用上应优先选用自密实混凝土,保证地下连续墙墙体密实不夹泥。
8 两墙合一的优缺点
优点:两墙合一利用围护结构的地连墙作为后期主体结构地下室外墙,从投资和进度来看,对于投资方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在地连墙内侧只要砌筑一道内衬墙就可以满足功能使用要求,可以为投资者节省成本,进度上内衬墙属于二次结构可以穿插施工,节约时间成本,项目早日启用是对投资者来说是最大的收益。
缺点:但是在设计阶段很多因素都是理想状态,在施工过程中很难保证,例如天气原因、施工作业人员素质、管理能力以及对图纸的理解,甚至设计规范不严谨导致地下连续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导致地下连续墙的渗水,包括墙体本身因无法振捣导致混凝土不密实,墙副之间采用柔性接头,无法保证接头不渗水,再加上地连墙与压顶梁之间施工措施不到位,渗水是必然结果。
所以采用两墙合一的设计理念,如果对于以上几点未能控制到位,对后期投入使用存在很大的隐患。
9 小结
本工程项目的一级基坑采用地连墙施工工艺,在上海等地区已普遍运用,但是两墙合一的施工工艺仍未开始普及,在此项目上运用实践存在诸多弊端。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在其他项目运用中,从设计、施工阶段及时注意控制,尽量保证项目功能使用不受影响,也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刘浅微.对地连墙施工技术的探讨[j].四川建材,2010(1)
[2] 赵志缙.高层建筑施工手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11.第1版
[3] 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验收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