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鄱阳湖空气、固体污染现状
1、空气环境现状总体评价 鄱阳湖滨湖7县区环境空气监测数据显示: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指标均达到二级标准,因此鄱阳 湖区域环境现状总体较好。监测数据分区计算分析显示: 滨湖7县区环境空气污染最重点是庐山区,环境空气污染 最轻点是都昌县。 2、空气环境变化趋势 根据鄱阳湖滨湖7县区近5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进行 了研究分析,环境空气质量呈污染上升趋势。主要原因 为:一是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污染源排放量显著增加。 二是城镇化率不断上升,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 餐饮业发展迅速,造成城镇环境空气污染加重。三是汽 车拥有量快速上升,增加了环境空气的污染负荷。
Page 5
鄱阳湖污染现状
鄱阳湖污染现状
鄱阳湖污染现状主要从以 下三种污染认识
水质污染 分析近年水质污染情 况,统计水质污染数 据
固体污染 固体污染来源于生活 垃圾和工业废弃固体
生态我污染 生态污染导致水生动 物大量死亡
鄱阳湖水污染现状
根据近5年鄱阳湖九江水域2个监测点位的水质监测数据 和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系统分析,水质均达到Ⅲ类水体水质标准。 监测数据显示除07年没有污染物超标外,其余年份总磷、总氮 均出现超标现象,说明鄱阳湖水质呈现有机污染特征。其中, 枯水期污染状况重于丰水期,丰水期又重于平水期。主要污染 物为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占总负荷的 78.14%,其它污染物占21.86%。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的 水体富营养化分析显示,湖区水体为中营养状态。水质总体分 析结果:鄱阳湖九江区域水质状况良好,达到Ⅲ类水体水质标 准,湖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为中营养状态。 根据最近一次鄱阳湖污染源调查数据分析,鄱阳湖滨湖7县 区排入鄱阳湖的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总量为19775吨/年,其中工 业源为5044吨/年,城镇生活源为3048吨/年,非点源为11683吨 /年(占59%)。其中,非点源污染是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的 主要污染源。滨湖7县区中,庐山区的工业污染源最大,废水排 放量和COD排放量分别占分部工业排放量的56%、65%,主要排放 点源为庐山区化纤企业;都昌县非农业人口居滨湖7县区之首, 县全部生活污水均直接排放鄱阳湖,其城镇生活污水和主要COD 排放量最大,因农村生活污染源占比大,县全部非点源污水均 直接排入鄱阳湖,其非点源废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最大,分别 占滨湖7县区全部非点源排放量的44%、43%。 Page 7
湖体通常以都昌和吴城间的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或东西)两湖。 松门山西北为北湖,或称西鄱湖,湖面狭窄,实为一狭长通江港道,长 40km,宽3~5km,最窄处约2.8km。松门山东南为南湖,或称东鄱湖, 湖面辽阔,是湖区主体,长133km,最宽处达74km。平水位时湖面高於 长江水面,湖水北洩长江。经鄱阳湖调节,赣江等河流的洪峰可减弱 15~30%,减轻了长江洪峰对沿岸的威胁。鄱阳湖及其周围的青山湖、 象湖、军山湖等数十个大小湖泊湖水温暖,水草丰美,有利於水生生物 繁殖。产鱼类100馀种,以鲤鱼为主,其次为青鱼、草鱼、鲢鱼、鱅鱼, 贝、螺产量也较丰。滨湖平原盛产水稻、黄麻、大豆、小麦,是江西省 主要农业区。
1、工业固体废物 2007年鄱阳湖滨湖7县区工业固体废物主
要由采矿业、炼钢、化学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产生,总 量为88.09万吨,综合利用量为62.71万吨,综合利用率为 71.17%。危险废物产生于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业,全部进行了 集中处置。尾矿综合利用率较低,仅为4.74%,给周围环境带 来了潜在的威胁。 2、生活垃圾 2007年鄱阳湖滨湖7县区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 65.58万吨。由于生活垃圾种类和数量繁多、成份复杂,难于 处理,易滋生蚊蝇等害虫、影响景观、破坏生态环境,特别 是长期堆积后产生的浸出液有机物含量高,对地表水和地下 水环境都易造成污染。
(三)缺乏统一管理机制 目前在流域和湖区的环 境管理方面,农业、林业、水利、水产、国土、海事、 环保等部门各司其职,由于上下游之间、各部门之间、 各行业之间利益的不统一,职能交叉重叠,管理体制 不顺,造成多头管理、多头不管、相互推逶、有利都 上、无利则让等现象时有发生,亟需建立统一的管理 协调机制
(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滨湖 各县均尚未建成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 直排现象十分普遍。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场也未达 到卫生填埋要求。大量生活污染源直排入湖,有机 污染富集在湖区,致使鄱阳湖部分水域有机污染加 重,水质呈下降趋势。
Page 10
鄱阳湖存在的问题
(五)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 由于农业生产中化肥、 农药过量使用县利用率低,造成湖区氮磷污染物大幅 增加。渔业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化肥 养鱼、网箱养鱼,使湖区浮游植物生长迅速,水体富 营养化状态加快,已经威胁到水体质量和饮用水源安 全。
(六)水质监控能力亟待加强 主要体现在:一是 监测点位设置过少,鄱阳湖60%以上水域分布在九江, 但仅有2个国家级监测点位,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湖区 的环境现状。二是滨湖各县监测能力薄弱,缺少水质 监测技术人员和仪器,影响了鄱阳水质监控工作的开 展。三是县级环保部门包括机构建设、人员素质、资 金投入、监管能力、应急能力等均有待加强。
Page 8
鄱阳湖生态环境现状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国际重 要湿地,具吞吐型通江湖泊和季节性湖泊特点, 在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 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我国十大生态功 能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 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 全具有重要作用。 至2007年底,鄱阳湖区域自 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20253公顷。其中,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6处。位于鄱 阳湖九江鄱阳湖候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修、 星子、新建县)、江西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 区(都昌县)、江西鄱阳湖长江江豚
物种资源
鄱阳湖聚集了许多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并保 存了一定数目,是保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方,保 护区最为人们熟悉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鸟类。 鄱阳湖是白鹤等珍稀水禽及森林鸟类的重要栖 息地和越冬地。白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野外总 数大约为3,000只。其中90%在鄱阳湖越冬。白枕鹤 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野外大约有5,000只左右,其 中60%在鄱阳湖越冬。珍贵、濒危鸟类还有白鹳、黑 鹳、白鹤、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嘴鹈鹕、 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黑冠鹃隼、鸢、黑翅鸢、 、凤头鹰、苍鹰、雀鹰、白尾鹞、草原鹞、白头鹞、游隼、红脚隼、燕隼、灰背隼、灰鹤、白 枕鹤、花田鸡、小杓鹬、小鸦鹃、蓝翅八色鸫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浩渺的鄱阳湖在丰水季节,河湖一体,水天一色,一望无际,人在其中,犹如置身于大海; 枯水季节,水落滩出,形成了广袤的湿地草洲,构成了美丽的江南大草原;区内的沙山,高低 起伏,延绵十余里,构成了壮观的水乡大沙漠。
省级自然保护区(都昌县、鄱阳县)、江西省鄱阳湖河蚌保护区(新建县、星子县、南昌 县)、江西省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场(新建县、南昌、永修县)。鄱阳湖湿地约有61%在九江 市境内,面积达20余万公顷。湿地类型共有6种,以湖泊湿地、河流湿地为主。滨湖7县区 已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个,分别为共青开发区和星子县。其中,共青已获得国家批准,星 子县已获得试点县称号。 鄱阳湖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水生植物约有一百余种,水草 丰美,每年到鄱阳湖湿地越冬的鸟类约有三百余种,几十万只。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 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白鹤种群约占全球的98%以上,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群 体所在地,鸿雁数量达3万只以上。是全国最大淡水水产养殖水域,有鱼类122种、浮游植 物50种,是长江一些珍贵鱼类漫游、产卵与育肥的场所。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江豚在鄱 Page 9 阳湖也有分布。
Page 12
(一)开展战略规划环评
在高起点、高标准编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环境保护政策建议并予以严格落实,以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决策质量,为 生态经济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二)编制环境保护规划
应统筹编制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规划,为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具有可操 作性的实施方案。规划应包括环境保护目标、行业布局规划、环境容量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污染控制 具体措施、生态与开发等方面内容。
(七)产业布局不尽合理 除永修县星火工业园定 位明确、产业集聚外,滨湖县区在产业结构上存在求 大求全现象,缺乏结合资源环境特点和功能区划的明 确定位和产业分工,一些工业企业还存在超标排污问 题,还存在重化工业事故性排放的环境风险。
(八)生态系统质量下降 鄱阳湖湿地资源作为一 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尚未得到系统有效的保护。存在 把湿地当作荒滩、荒地、荒水无度无序开发利用现 象,加之湖区“人鸟争食、人湖争地”的矛盾突出, 乱捕滥猎、非法采砂、非法围堰、湖区用水过度等 问题屡禁不止,鄱阳湖湿地资源不断遭到侵害,湿 地资源萎缩,生态质量下降,湖泊生态系统日益脆 弱。
鄱阳湖存在的问题
(一)水质污染呈加重趋势 鄱阳湖因吞吐型湖泊特 点,水位涨落受江西五大水系及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 丰枯水位面积相关极大,这种自然地理特征直接影响 着水体质量。由于枯水期水量仅为丰水期的1%-2%,而 污染物排放无太大变化,此时水体水质最差。丰水期 正值农耕时期,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使得大量有机 物随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进入鄱阳湖,此时污染排放 负荷最重。鄱阳湖采砂作业及航运船舶排放的油污水, 也对水体水质造成破坏。 (二)水资源忧患意识薄弱 少数地方和企业对国 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盲目承接发达地 区转移过来的污染企业和项目,留下环境污染事故隐 患。一些企业管理者环境意识不强,违法排污现象时 有发生。粗放型经济造成部分地区已无富余环境容量, 对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制约。
Page 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策略和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策略和建议
(一)开展战略规划环评 (三)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五)制定环境保护经济政策 (七)加强环境科学研究 (九)加强环境科学研究 (十一)污染防治
(二)编制环境保护规划
(四)建立环境绩效考核机制 (六)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 (八)实施环境保护工程 (十)推进环保产业发展 (十二)绿色屏障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 境保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
湖体资源和物种资源
鄱阳湖污染现状分析,以及存在问题
加强环保意思,推动环保工程
Page 2
湖体特征
汇集赣江、修水、鄱江(饶河)、信江、抚河等水经湖口注入盆由地 壳陷落、不断淤积而成。形似葫芦,南北长110km,东西宽5070km,北部 狭窄处仅5~15km。在平水位(14~15m)时湖水面3,150k㎡,高水位(20m) 时为4,125k㎡以上。但低水位(12m)时仅500k㎡,以致“夏秋一水连天, 冬春荒滩无边”,使数百万亩湖滩地不能大量耕种,还易孳生草滩钉螺。
Page 3
湖体特征
该湖区秋冬季节受修河水系和赣江水系等 水源不足的影响,每年进入秋冬季节到第二年 仲春,鄱阳湖则进入枯水期,形成“碧野无垠 接天云”的广阔草洲。河滩与9个独立的小湖 泊连接,成为北方候鸟迁徙越冬的最佳之地。 这个季节芦花飞舞藜蒿飘香(藜蒿是鄱阳湖的 天然特产,是江西人喜爱的美食佳品)。有一 首《西江月 ·冬入鄱阳湖》(左河水)词云: “水退寒来洲起, 沼成浪静冰封。 绿毡百里 染霞中,怀抱几盘彩镜。 轻步藜蒿沙地,鹤 鹅溅起无踪。微风飘近卖鱼声, 圆我佳肴旧 梦。”1992年,鄱阳湖被列入“世界重要湿 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候鸟及湿地生 态系统。 每当南方梅雨时节到来,鄱阳湖在夏季的丰水期里,9个湖泊融为一体, 使滔滔鄱阳湖水犹如大海一般壮美,渔业产品也十分丰富,河豚则是其特有 的一种美味佳品。河豚对于不会烹调的人来说,则是一道有剧毒 河水词《渔歌子》曰:“渔民悠荡彩云间,顿顿佳肴作便餐。游万水,赏千 山,丝网一拉鱼满舢。”但进入21世纪,鄱阳湖的渔业资源有明显的减退之 Page 4 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