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运用系统分析研究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及其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分析、解释、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1、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
2、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工作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工作行为-完成组织赋予的工作任务的行为)的基本规律。
3、研究方法是系统分析、研究方法。
现代组织是一种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即组织是一个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完成系统,其中包括目标价值系统、组织结构系统、心理社会系统、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等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从而构成一个整合的系统。
电视连续剧《亮剑》。
4、研究的目的是提高管理人员分析、解释、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达到)组织的既定目标。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1、个体:重点运用普通心理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分析、研究、解释组织中个体的行为规律及其后面的心理活动规律,研究对个体工作行为与绩效产生影响的个体因素和影响方式(个性、动机、态度、信仰、价值观等)。
个性—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行为模式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电影《黑砲事件》的故事,电视连续剧《最后诊断》故事。
2、群体: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研究工作群体的行为规律及
其背后的心理活动规律,研究群体中的成员如何相互影响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群体的工作绩效,研究影响群体工作绩效的群体内外因素及影响方式,以便使群体成员一起紧密合作并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和生产率。
阿西实验。
3、组织: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将重点放在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影响组织行为和组织效率的方式和影响度,并研究其他影响因素对组织行为和组织效率的影响方式和影响度。
三、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1、跨学科性(综合性):多学科综合研究
2、层次性: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次
3、权变性:随机制宜性,理论体系不断发展
4、科学性:特定的研究对象,具有自身独立的研究内容体系,科学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特别是统计分析方法,多因素综合分析,实验方法)
5、适用性(应用性):理论、方法、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6、系统性:具有自身独立的研究内容体系,与管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密切联系。
与组织行为研究对象的系统性有密切关系。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沿革
一、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实践背景
1、科学管理实践,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10月—1912年2月,泰勒在美国国会特别调查委员会接受质询。
2、工业心理学研究
3、霍桑实验研究
4、其他相关实践性研究
二、组织行为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1、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从哲学中脱胎出来,成为一门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科学。
2、工业心理学的产生:1892,胡戈·蒙斯特伯格在哈佛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工业心理学实验室,为工业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12年,《心理学与经济生活》(德文),1913年被翻译成英文,书名改为《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最最适合的人:研究工作对人的要求,寻求最适合从事他们所要做的工作的心理品质的人。
辨识具有最适合从事其所做工作心理品质的人。
最最适合的工作:在什么样的“心理条件”下才能从每一个人那里获得最大的、最令人满意的产量和效率。
寻求确定在什么样的心理条件(环境)下才能使每个工人达到最大的、最令人满意的工作效率
最最理想的效果:研究对人的需要施加符合企业利益的影响的必要性。
研究对人
的需求施加一定的影响的必要性,调整其心理品质,寻求工作与人的心理品质的最佳结合。
最最适合的人—辨识具有最适合从事其所做工作心理品质的人
最最适合的工作—寻求确定在什么样的心理条件(环境)下才能使每个工人达到最大的、最令人满意的工作效率。
最最理想的效果—研究对人的需求施加一定的影响的必要性,调整其心理品质,寻求工作与人的心理品质的最佳结合。
3、社会学与工业发展
4、霍桑实验和“社会人”假设
5、需要层次理论:1943年
6、群体动力理论:1947年
7、社会测量学:
7、行为科学的产生
8、管理心理学1958年,莱维特
9、组织心理学,1960年代初期,莱维特为《心理学年鉴》所撰写的文章中所用。
10、组织行为学,1960年代中期
图示—表示组织行为学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其“管理以人为本”这一现代管理基本观念的演变过程。
工业革命所导致的工业发展
科学管理理论与实践
工业心理学
社会学理论的发展
霍桑实验研究、社会人假设、人群关系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群体动力学、社会测量学
科学统一运动与科学综合思潮的影响
行为学科产生
管理心理学
组织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学科与研究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相关学科(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理论来源)
1、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2、社会心理学:研究在人与人互动条件下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3、工程心理学:研究人与机器系统、信息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一般规律。
4、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性行为基本规律的科学。
研究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因素,如群体、组织结构、人际互动、家庭,社会阶层、权力、冲突、沟通等
5、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文化现象及其特征、规律的科学。
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的过程,研究人类文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分析比较各民族、各地区、各群体、各社区文化的异同,研究各种文化现象的结构、功能和象征,研究个人与文化或社会的关系等。
6、政治学:研究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规律。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指导原则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2、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的内容: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协变量
假设
因果关系
相关性
效度
信度
普遍性
3、研究方法
观察法:观察法是指通过感官或者仪器按行为发生的顺序进行系统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
分为自然观察法与实验室观察法。
访谈法:是指研究者通过面对面的谈话,以口头沟通方式直接了解被研究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的研究方法。
访谈法分为有组织的访谈和无组织的访谈。
调查法(问卷法):调查法是指通过针对某种心理品质、心理特征、心理状态或者行为特征(倾向)或者行为影响因素,运用内容明确的调查表或者调查问卷,让被研究者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择回答,再据此分析、研究被调查者心理品质、心理特征、心理状态或者行为特征(倾向)或者行为影响因素的方法。
做问卷调查:您的自尊水平如何?
测量(验)法:是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表或者精密的测量仪器对被研究者的有关心理品质或者行为特征进行测量、分析的方法。
(如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验,罗夏墨痕测验,艾森克人格测验)
实验法: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下精确操纵自变量从而考察因变量如何因其而变化,进而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
现场实验
实验室实验
个案研究:指对个体、群体、或者组织以各种方法收集各方面可能的资料以供分
析的方法。
第二章教学内容
第二章个体行为差异
第一节个性
一、个性的概念及其特点
1、
2、
3、
二、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一)个性形成与发展的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个性形成与发展理论
儿童早期在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中国古语“三岁定八岁,八岁定终身”。
人的个性成长与发展终止于中年期。
2、艾里克森的个性形成与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的个性形成与发展理论关于个性发展阶段的观点
阶段年龄面临的个性发展危机个性品质、特点
解决危机成功解决危机失败
婴儿期出生—1岁信任与不信任基本的信任感不信任、恐惧
幼儿前期1—3岁自主与羞怯、怀疑自主、自我控制疑惑、自我怀疑
幼儿后期4—5岁疑惑创造性、勇敢、目的性自责、无价值感
学龄期6—11岁勤奋与自卑勤奋自卑
青春期12—20岁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自我认识充分角色混乱
成人初期20—30岁亲密与孤独合群、爱孤僻
中年期30—65岁创造性与停滞继续成长、关心他人失望、自私自利
晚年期65岁以上完善与绝望完善绝望、停滞、无意义感、无价值感
青春期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阶段。
3、阿吉里斯的“成熟—不成熟”个性发展理论
(二)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个体生理因素
3、家庭的影响
4、学校教育的影响
5、环境、社会实践的对个性形成与发展的作用
三、个性心理特征
(一)气质
1、气质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个体典型的、稳定的且不以活动的目的、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征。
特点:
“天赋性”—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先天决定的,因其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及特点密切相关。
稳定性—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有同样的表现,也即在极其不同的情况下都会在个体身上以同一种方式表现出来,而不依赖于活动的内容、目的、动机。
可变性—
2、气质的结构
气质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结构,由个体多种心理活动特征交错综合在一起。
①感受性:人对外界刺激的感觉(觉察)能力。
②耐受性:人在经受外界刺激作用时表现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
③指向性:个体在经受外界刺激时做出反应的方向和强度。
④反应灵敏性:指心理反应的速度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
⑤行为可塑性:人依据外界事物变化情况而改变自身适应性行为的可塑程度。
如,个体对环境变化适应的难易程度。
⑥情绪兴奋性:情绪兴奋性强度和情绪向外表露的强度。
⑦外倾性和内倾性:个体在经受外界刺激时做出反应(动作反映、言语反应、情绪反应)倾向于个体外部还是内部。
3、气质的类型:
(1)生物形态学气质类型理论
①克瑞奇米尔的体型气质类型学说
②谢尔顿的体型气质类型学说
(2)古川竹二的血型气质类型学说
(3)希波克拉底的气质类型学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粘液、黄胆、黑胆、血液。
粘液生欲大脑、黄胆生于胃、黑胆生于肝、血液生于心脏。
根据人体内四种体液中某种体液所占比例的不同,希波克拉底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多血质(由四种体液组成的混合体液中血液占优势)、胆汁质(由四种体液组成的混合体液中黄胆汁占优势)、粘液质(由四种体液组成的混合体液中粘液占优势)、抑郁质(由四种体液组成的混合体液中黑胆汁优势)。
气质类型行为特征
胆汁质热情、积极、生气勃勃、表里如一、刚强、好冲动、易感情用事、坚毅果敢、明显外倾、情绪兴奋性强、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动作迅速多血质动作敏捷、灵活好动、兴趣广泛多边、情感丰富且变化迅速、具有可塑性和外倾向性、情绪兴奋性高而且外露、反应速度快而且灵活、思维灵活、粗枝大叶、喜交往但不深刻
粘液质沉着、寡言少语、谨慎冷静、心宽体胖、稳重、踏实、情绪兴奋性弱、注意稳定但难于转移、内倾明显、反应速度快而且稳定
抑郁质行动迟缓、孤僻、情绪体验深刻而且持久、情绪不易外露、严重内倾、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不灵活、生活中遇到波折容易产生沉重感情、善于察觉别人行动中的细微变化、多疑、感情脆弱
(4)男女双性化气质
桑德拉·贝姆(1974年、1977年、1979年)设计一项心理测验,测定个体是否具有男女双性化气质。
男女双性化气质指个体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
理特征。
4、气质的职业适应性
气质只能影响人的智力活动的方式,不能预先决定人的智力发展和成就高低。
气质不能决定个体行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
气质对于个体对其所从事的职业的适应性具有影响。
(二)性格
1、性格的概念
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与品质的总和。
2、性格的特点
完整性
稳定性
可变性
3、性格的类型
①性格的机能类型论
②心理类型论
荣格的心理类型论关于性格类型划分的观点
机能
定势思维情感感觉直觉
内倾不关心外界价值,强烈渴望自己个人的内心世界,以主观观念决定自己的思想,实际判断能力缺乏,社会适应性差,智力水平高,感情冷淡,独断,偏执,容易被人误解,感情压抑。
情感沉着、稳定,向内部发泄,高深莫测,有思想,感觉过于敏感,常常孩子般地令人难以理解,对别人的意见和情感漠不关心,无情绪流露,思维压抑。
属于为情境所决定的人,被动、安静,艺术性强,不能深入事物内部,不关心人类的事业,只顾身旁刚发生的事情,直觉压抑。
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多幻想,神秘而不可思议,观点新颖但稀奇古怪,好冥思苦想,很少为人理解,但其自身并不为此烦恼,以个体内部经验指导生活,感觉压抑
外倾尊重客观条件和伦理、法则,按固定规则行事,不感情用事,客观而且冷静,积极思考问题,武断,感情压抑。
极易感情冲动,对事物作出评价时,往往感情用事,凭主观判断、衡量外界事物的价值,尊重权威和传统,寻求与外界的和谐,爱交际,思维压抑。
做任何事情都以具体事物为出发点,依据感觉估量生活、事物的价值,遇事不加考虑,随波逐流,善于应付现实,寻求享乐,无忧无虑,社会适应性强,不断追求新异感觉经验,直觉压抑。
做决定不是根据事实,而是凭预感,以主观态度探求各种现象,不接受过去的经验,只是憧憬未来,容易悲观失望,不能长时间地坚持某一观点,易改变主意,富余创造性,感觉压抑。
4、性格的结构
(1)性格结构要素
①性格的态度特征: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劳动与工作、对自己的态度。
②性格的意志特征:意志是个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关联的心理过程。
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勇敢
③性格情绪特征:
情绪强度方面的性格特征、情绪稳定性方面的性格特征、情绪活动的持久性方面的性格特征、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情绪对人的身心稳定而且持久的影响即形成心境状态。
心境状态在不同人身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主导心境。
)
④性格的理智特征
表现在感知方面的性格理智特征、表现在记忆方面的性格理智特征、表现在思维方面的性格理智特征、表现在想象力方面的性格理智特征
(2)性格结构的动力性
①性格各个特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
②性格随着人的活动的多样性而表现出多变性
③性格的可塑性
5、性格的意义
①性格的自我陶冶意义
②性格对社会的意义
③性格的实践意义
(三)能力
1、能力的概念
符合(某种)活动要求并使个体顺利完成之所必须具备的(直接的)基本心理特征(的总和)。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能力作为心理能量保留下来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科学概括,技能是在理论活动或者实践活动中运用的基本动作方式。
它是由人们在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起来的。
个人通过社会交往过程和受教育过程掌握人类现存的知识和技能,并形成自己的知识(技能)系统。
知识和技能虽然都具有概括性,但是它们和能力概括化的性质与迁移程度是不同的。
联系: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
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体对知识、技能掌握的难易、速度和程度,也影响着对知识、技能的运用。
个体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会促进能力的提高。
3、能力的分类
(1)一般能力:
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是进行各种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它是有效掌握知识、技能和顺利完成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和品质。
包括:观察力,思维力,创造想象、再造想象、记忆力(保持和回忆过去经历的能力)、算数能力(快速而准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言语理解能力(理解读到和听到的内容以及词汇之间关系的能力)、知觉速度(迅速而准确地辨认视觉上异同的能力)、归纳推理能力(鉴定一个问题的逻辑后果,并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演绎推理能力(运用逻辑评估一项争论价值的能力)、空间视知觉能力(当物体
的空间位置变化时,能想象出物体形状的能力)。
(2)特殊能力:
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有机结合成的能力。
任何一种专业活动都要求与该专业内容相符合的几种能力的结合。
(3)体质能力
在要求大量信息加工的复杂工作中心理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那些技能要求少而规范化程度较高的工作(活动)而言,体质能力对于成功、有效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9种基本的体质能力
力量因素:
动态能力:在一段时间内重复或者持续运用肌肉力量的能力。
驱干能力:运用驱干部肌肉(尤其是腹部肌肉)以达到一定肌肉强度的能力。
静态能力:产生阻止外部物体力量的能力。
爆发力:在一项或者一系列爆发活动中产生最大能量的能力。
灵活性因素:
广度灵活性:尽可能远地移动躯干和背部肌肉的能力。
动态灵活性:进行快速、重复的关节活动的能力。
其他因素:
躯体协调性:躯体不同部分进行同时活动时相互协调的能力。
平衡性:受到外力威胁时,依然保持躯体平衡的能力。
耐力:当需要延长努力时间时,保持最高持续性的能力。
情绪智力:
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换句话说,情绪智力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情绪智力是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绪的能力相关的。
4、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1)能力形成的条件:智力、知识和技能、实践的中介条件。
(2)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
遗传因素、神经系统的天赋特性、家庭环境
5、非智力因素与创造性活动
(1)人格因素对创造风格的影响
(2)人格因素直接参与创造活动并影响着它顺利进行
(四)人格特质
用以描述个体行为的持久而稳定的特点,个体在不同情境下均表现出这些特点。
(可观察的、长时间存在的行为模式。
)
16种人格特质(卡特尔)
5维度模型(大五模型)这些特质与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具有高相关性。
外倾性:描述个体善于社交、善于言谈、武断自信方面的人格维度。
—(特征:合群的、对人友好的、健谈的、坚定自信的、爱交际的)
随和性:描述个体随和、合作而且信任方面的人格维度。
—(特征:合作的、热心的、关心人的、好脾气的、谦恭的、值得信赖的)
责任心:描述个体责任感、可靠性、持久性、成就倾向方面的人格维度。
—(特征:可依赖的、努力的、有组织的、自律的、坚持不懈的、有责任感的)情绪稳定性:描述个体平和、热情、安全(积极方面)及紧张、焦虑、失望和不安全(消极方面)的人格维度。
—(特征:平静的、安全的、高兴的、不忧虑的)
经验的开放性:描述个体幻想、聪慧及艺术的敏感性方面的人格维度。
—(特征:好奇的、智慧的、有创造性的、有教养的、有艺术细胞的、灵活的、有想象力的)对组织中的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并对员工行为具有预测与解释能力的人格特质:
控制点:
外控者认为自己是命运的主宰,内控者认为自己被命运的操纵并认为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均是运气和机遇的作用。
马基雅维里主义:高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个体重视绩效,保持情感的距离,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只要行得通,就采用它”是马基雅维里主义者一贯的思想准则。
自尊:人们喜爱或者不喜爱自己的程度各有不同,这一特质被称为自尊。
自我监控:个体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而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冒险倾向:个体接受或者回避风险的倾向性。
A型人格:总是不断驱使自己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干最多的事情,并对阻碍自己努力的其他人或者事进行攻击。
在北美文化环境中,这种人格特质受到高度推崇。
第三章教学内容
第三章对人认知
个体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一个人的知觉与客观现实可能差距很大。
它并不必定如此,但却常常如此。
知觉对于组织中人的行为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人的行为是以他们对现实的知觉为基础的,而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的。
这个世界是人们知觉到的世界,而不是真实的世界,但这对行为十分重要。
知觉是理解组织行为的重要认知过程。
知觉是对情境的唯一解释而不是准确的记录。
简而言之,知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对世界进行的一种不同于现实的独特描绘。
应用于组织行为中的员工知觉,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过滤器。
由于知觉在很大程度上是习得的,而人们的习得经验又是不同的,因此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独特的过滤器和过滤机制,同样的情境/刺激可能产生非常不同的行为和反应。
第一节知觉
一、知觉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个体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以感觉(个体大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作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综合。
知觉是按照一定的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从而赋予事物一定的意义、价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