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修日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研修日志

为了能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切合我校和学生实际,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

一、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

⑴进行同科一课活动;同一个课题,各位老师在不同的班级上课。因为每位老师都有各自的教学方法和特色,因此课后集中上课的老师和听课的老师,大家进行研究、讨论,寻找每一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指出哪个方面好,为什么好,哪个方面不足,为什么不足,如何加以改进,最后加以整合,于是就能形成一节比较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刚开始时,老师们不习惯,都有一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感觉,但是随着PK教学的深入,大家共同的感触就是“好”、“这方法真行”。

⑵集体备课,整合教案。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几个章节是教学中的难点,比如人教版的“物质构成的奥秘”、“燃料及其利用”、“化学与生活”;有的概念很抽象,如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和化合价;有的与生活、生产、环境紧密联系,内容容量大。如果独自备课,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就联合几所学校,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各抒已见,对难教的课题,该用什么教学方法,怎样引入,哪个难点该怎么突破,知识点该怎么巩固,进行仔细研讨,然后成为公共教案,由一位老师试讲,再改进,最后成形。

⑶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且每位老师的知识储备不尽相同,如果能把许多老师的教学资源进行共享,互通有无,那么每位老师就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上课时就游刃有余。因此,我们就通过建立个人“博客”,采用网上讨论、课件共享等方法,加大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也初见成效。

⑷跨学科听课,丰富学科知识。教学是一种艺术,课堂则是老师展示才艺的舞台。只有博学多闻的老师才能真正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尊重。通过多听不同学科老师的课,能使我们的知识结构更全面,教学方法更多样。比如听语文课,可以加强我们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在我们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时,语调更和谐,音色更优美,断句更清晰,这样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就更容易(如溶解度概念[1]),

如果能达到“音色美、音域宽、震得地板都发颤”的效果,那就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又如听英语课,可以让我们学习到英语老师在学生单词过关所采用的方法,这样让学生记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时,我们的方法就更多、更实用。还有生物、物理、地理等学科的内容与化学息息相关,将这些学科的知识有机地引入我们的化学课,可以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生入胜,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让学生在开始接触化学科的时候,就使他们有新奇感强,趣味性浓厚的感受,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以前先让学生背元素符号,阅读实验基本操作等方法,常引起学生因枯燥无味而容易遗忘,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们选择部分有趣的现象明显的实验,如“燃烧镁条”、“往火焰上撒镁粉”、“白纸花变红”、“鸡蛋上下浮动”等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使学生就对化学课充满着兴趣和期待。

三、广泛活动,深入探究

在化学课堂及课外活动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及科学探究活动,对发展学生真正理解化学科学内涵和建构化学层次观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并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加以改动和补充。如在“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除了课本的要求外,我们还要求每个同学独自或几人一组购买些蜡烛,在家中将蜡烛熔化在盘子里,并加入不同颜色的颜料,然后迅速压入装满水的水桶中,可以观察到石蜡上浮、凝固并形成形状各异的石蜡雕像。然后对该现象进行解释和总结,概括出石蜡的物理性质。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我们对学生的雕像进行评比表彰和展览。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如:冷碗变黑、无水珠)进行讲解和设疑,引导他们进入更广阔的探究空间。

四、创造条件,完成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能否开展,以及完成的效果是否满意,对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对学生家庭小实验非常重视。引

导学生充分利用家里的碗、筷、玻璃罐、食醋、鸡蛋壳、木炭等物品,开展家庭小实验。在部分小实验,如:“自制简易净物器”、“自制简易冰箱、轿车除臭器”、“自制汽水”中所需的活性炭、小苏打、柠檬酸和香精分发给学生,并对学生自制的成果进行评比和展览,提高学生对小实验的重视。

五、夯实双基,训练能力

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就不可能构建学科大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当然,在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培养以后,加上灵活的教学,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困难会较大程度的减少。如在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学习中,我们采用“找朋友”、“找兄弟”多种有趣的游戏方法,降低记忆的难度,准确掌握和使用化学用语,夯实化学的基础知识。

六、联系实际,学有所用

只有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是一门有用的科学,才能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比如让学生调查自家井水的品质(硬度、污染程度)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对井水的污染情况,并提出防止水污染的方案,最后形成小论文。结合我国的探月工程,让学生上网查找探月工程中的化学知识。组织科普小论坛、参观水产养殖基地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学有所用,体验成功。

以上是本人多年化学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希望能得到同行们的指点、充实和改进。

通过这此培训学习,我深深体会到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对于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在此也作了个总结,于同行交流。

一、让学生做好笔记相当重要

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内容是经过浓缩的,可我们不能只让学生学习“精华”,还得把内容讲细,讲完整,要补充很多知识,所以

让学生做好笔记,把各知识点进行完善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有了笔记,对学生课后的巩固、复习也相当重要,否则,学生连一些基本的题目都没法解答。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记忆

有人说化学是理科中最简单的一个学科,可我认为化学是理科,却又像文科,要记忆的东西特别多,如:元素符号、原子团、化合价、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还有很多概念、定义、规律、原理等,这些知识在上新课的时候,逐渐向学生介绍,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归纳、小结,让学生读、写,让学生记,给学生听写。特别是化学方程式在会考中占有一定比例,要求学生必须过关。

三、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

要搞好教学光凭自己的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上课一听就明白,课后却糊涂,做练习题时,心中没有一点底,也有人反映说每节课的内容多,上得有些快。可我一想,我上得也不是很快,属于正常的教学进度。问题出在哪儿呢?后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听懂了,课后没有及时复习,该记的没有记住,知识没有得到巩固,于是问题越堆越多,学生觉得记不了,更不要说综合运用了,这样,学生就产生了畏难情绪,感到要学好化学好难。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教学时,加强趣味性和新旧内容的联系,以旧引新,讲新复旧。(二)用综合对比法,对知识进行总结,融会贯通,揭示规律。比如在学完实验室制氧气和二氧化碳后,把实验室制取这两种气体的药品,原理、装置、步骤、收集方法、检验的方法、验满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对比。(三)针对他们的畏难情绪、怕苦怕累,怕付出了又没有收获的心理。我专门安排时间,让他们记忆,复习某部分的知识,然后找一些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结果多数学生能很快完成那些题目。这样的结果让他们感觉到,化学还是可以学好的。另外,在教学中不要拼命赶进度,否则会造成学生“消化不良”。甚至让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而对学好化学失去信心。在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紧跟教材讲课,重视基础知识,不讲难题、偏题。教法上争取步步到位,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都注意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让大部分学生踮一踮脚就能摘到桃子,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