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修订
版)(总30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松材线虫病
防治技术方案(修订版)》的通知
林造发〔2010〕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服务工作,近年来我局加大了新技术、新药剂的研发、引进和试验力度,特别是在高效、低毒药剂噻虫啉的使用和生物防治试验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结合各项新的研究成果,我局组织专家在原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修订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

工作中遇到的重要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告我局。

附件: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修订版)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四日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修订版)为保护我国森林资源安全和造林绿化成果,促进经济和生态建设稳步发展,遏制松材线虫病严重发生和扩散蔓延的势头,提高防治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疫情普查监测
(一)疫情普查
1、普查范围
本行政区辖内的所有松林。

重点是与疫区毗邻地带、交通沿线、港口、风景区、松木制品生产和使用单位、建筑工地、仓库、驻军营房、城镇、木材集散地、移动通讯站、电视发射台、高压线塔、电缆线路、光缆线路及高压线路等地区附近的松林。

2、普查内容
(1)疫情发生区查清发生分布范围、发生面积(以小班面积为准,孤立松林以实际面积统计)和病死树数量,绘制发生分布图表(省级到县级、县级到小班),计算病死树株率和经济损失,掌握疫情发生情况,为制定年度防治计划提供依据。

(2)非疫情发生区查清发现枯死松树分布地点、树种、面积、枯死株数、松褐天牛危害情况,绘制松树枯死情况分布图表(省级到县级、县级到小班)。

3、普查时间
一般地区每年普查工作不得少于1次。

在松褐天牛一年两代的地区普查时间为9-10月份;松褐天牛一年一代的地区普查时间8-10月份。

重点区域每年普查工作至少2次,除在秋季开展普查外,在春季还应开展疫情普查工作。

松褐天牛一年两代的地区在4-5月份进行;松褐天牛一年一代的地区在3-4月份进行。

4、普查方法
(1)踏查。

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的特点,设计出便于观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线;沿踏查路线用目测方法或借用望远镜查找有无当年枯死树,或针叶褪色,或针叶黄化,或针叶枯萎,或针叶呈红褐色等症状的松树,选择取样对象。

(2)详查。

根据踏查结果,对可疑发病林分进一步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分离鉴定,确定是否发生疫情。

(二)疫情监测
1、定期巡查监测
尚未发生松材线虫病地区,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每月对重点地区(见普查范围)的附近松林进行巡查,凡发现松树有感病症状,立即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

2、定点监测
在发生区边缘地带设置固定监测点,定期调查,发现松树枯死立即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

3、其他辅助监测技术
(1)打孔流脂监测
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或其边缘,选择外观正常、针叶无明显变色的松树,用直径1厘米-厘米的打孔器或皮带铳子在松树主干上打一可见木质部的圆孔(孔位尽量选择垂直位置),观察打孔后松脂流出情况,初步判别健康树和疑似罹病树。

春、夏、秋季,打孔后24小时即可进行观察,冬季打孔后48小时-72小时进行观察,对流脂情况进行判别:
一级流胶(健康树):松脂从孔口流下,超过孔口边缘;
二级流胶(疑似罹病树):松脂沉积在孔口下缘;
三级流胶(疑似罹病树):松脂渗出到圆孔壁上,呈粒状;
四级流胶(疑似罹病树):孔壁上无松脂流出。

对疑似罹病树进行取样分离镜检,确认是否有松材线虫。

要注意松树树种之间的流脂差异,马尾松要较黑松表现迟缓。

(2)诱捕器监测
于松褐天牛羽化期在林间设置诱捕器诱捕松褐天牛活体进行监测。

每个诱捕器之间距离为100米,诱捕器下端距地面米左右。

将诱捕到的松褐天牛成虫活体剪碎后用贝尔曼漏斗法进行分离,再鉴定是否携带松材线虫。

一旦发现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则在诱捕点周围100米范围内对枯死松树和濒死松树进行取样分离鉴定,确定疫情发生地点。

禁止在疫情发生林分边缘使用,防止疫情向外扩散蔓延。

(3)线虫检测管监测
在树干上用电钻(木工钻)钻一可见木质部的圆孔,插入线虫检测管。

1-4天后拔出检测管,通过检视管壁凝结水内有无蠕动线虫,再鉴定是否为松材线虫。

具体技术操作规程参见附录1。

(4)航空遥感监测
对地面不易调查的高山密林地区,采用航空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发现枯死树后,再根据全球定位系统指示位置开展实地调查。

实施航空遥感监测,要运用差分方法对机上显示的地理位置进行校正。

(三)取样
1、取样方法
(1)取样部位一般情况下在树干下部(胸高处)、上部(主干与主侧枝交界处)、中部(上、下部之间)3个部位取样。

如仅部分枝条表现症状的,要在树干上部和死亡的枝条上取样。

如外部表现症状明显的可在胸高处取样。

在春季松褐天牛化蛹期,可在蛹室周围取样。

(2)取样时在取样部位剥净树皮,直接砍取100-200克木片;或剥净树皮,用手摇钻从木质部至髓心钻取100-200克木屑;或在取样部位分别截取2 厘米厚的圆盘。

(3)取样时应排除人畜破坏、森林火灾、其他病虫害等原因造成的枯死树。

(4)取样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松材线虫病发病高峰期一般在9-10月,从表现出针叶变黄、树脂分泌减少甚至停止至死亡约1个月至1个半月。

——在松林中一般是优势木先发病。

——由于不同地区种源的松材线虫的致病性、松树的抗性差异等原因,一些松树仅部分枝条表现感病外部症状。

这种症状在混交林中表现尤其明显。

——抽取样品要及时并重点抽取尚未完全枯死或刚枯死的优势木(针叶呈黄绿或黄褐色,尚未完全枯萎,树皮尚未脱落,材质尚未腐朽)。

(5)所取的样品要及时贴上标签(记录样品号、采集地点、树种、树龄、取样时间和取样人等)。

2、抽样数量
以林业小班为单位,表现典型症状的松树在10株以下时全部取样;10株以上时先抽取10株,再选取其余数量的1%-5%。

3、样品的保存与处理
取回的样品应及时分离鉴定,若需要保存可采取以下方法:将木片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在袋上扎几个小孔(也可直接保存木段、圆盘),放入4℃冰箱。

若需长期保存,要经常在样品上喷水(一般在半个月至1个月内完成分离鉴定)。

样品分离鉴定结束后应及时对样品进行销毁。

注:松材线虫普查监测工作具体技术操作规程参见国家标准《松材线虫普查监测技术规程(GB/T 23478—2009)》。

(四)分离鉴定
1、线虫分离
将取回的样品在室内采用贝尔曼漏斗法或浅盘法进行线虫分离,分离时间一般需12小时以上。

将分离液体收集到试管或烧杯中,通过自然沉淀或离心后进行镜检。

2、线虫培养
(1)疫木保温保湿培养:将样品锯成小段,置于烧杯中加少量清水,木段下端浸在水中,木段上端用湿纱布覆盖,在30℃条件下保温保湿培养3天,倒取杯中水液,可获得较多雌雄成虫;或将样品木段适当浸湿,放于塑料袋里,扎紧袋口,置于30℃培养箱中3天取出重新分离,可获得较多雌雄成虫。

(2)单异活体培养:制备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平板。

用盘多毛孢(Pestalotia spp.)或镰刀孢(Fusarium spp.)或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培养线虫。

无菌条件下将多毛孢或镰刀孢或灰葡萄孢接种在PDA平板上,置于25℃-28℃恒温培养4-5天,菌丝长满平板时接种线虫。

多毛孢或镰刀孢在30℃恒温条件下保湿培养线虫,接种20条幼虫,48小时即可分离鉴定,线虫量少时可相应延长培养时间。

灰葡萄孢在25℃恒温培养线虫,培养时间要加长1-3天。

3、玻片的制作
(1)临时水玻片的制作: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水滴,水滴的量以加盖玻片后恰好充满盖玻片下的空间为好。

用细针挑取,或用毛细滴管吸取线虫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使之沉底。

将有线虫的载玻片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往返通过5-6秒,杀死线虫。

用细针摆好水滴中的死线虫,然后用镊子夹盖玻片从一侧轻轻盖下。

(2)半永久玻片的制作:将分离所得的线虫液,转移至离心管中,2000转/分离心3分钟。

吸去上部清水并保留底部3-4毫升线虫液,置于53℃热水中15分钟杀死线虫,待冷却后,加入等体积的TAF液固定48小时以上。

再用上述方法再离心,用微量移液器吸取离心管底部线虫液,滴加进装有2 毫升棉蓝-乳酚油的钟面皿中,置恒温烘箱中45℃脱水24小时。

在载玻片上加上封片蜡圈,用挑针加一小滴甘油于蜡圈中心位置。

解剖镜下挑取脱水后的目标线虫于甘油中,使其沉底并位于甘油滴中心位置。

在封片蜡圈上放
置盖玻片,转移至控温电热平板上,保持75℃使蜡完全融化,取下并自然冷却后用透明指甲油加封一次。

4、鉴定
(1)常规显微镜形态鉴定(仅适用于雌雄成虫,以雌成虫为主):将制作好的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判别是否为松材线虫。

注:松材线虫分离、培养、镜检技术操作规程参见国家标准《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规程(GB/T 23476—2009)》
(2)分子检测(适用于各虫态):松材线虫的分子检测技术采用实时PCR检测技术,操作规程见附录2。

所需仪器和试剂可与国家林业局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联系。

二、疫情报告、公布与撤销
(一)疫情确认
1、新发现疫情的省(区、市),疫情鉴定以国家林业局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或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鉴定结论为准,由国家林业局最后确认。

2、新发现疫情的县级行政区,疫情鉴定以省级以上森防部门或国家林业局认可的专家鉴定结论为准,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最后确认。

(二)疫情报告
1、普查结果报告:春季普查报告应在5月份、秋季普查报告应在11月份报告国家林业局;报告中应附年度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统计表和年度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统计表。

2、月报告:各省(区、市)森防机构定期以电子邮件和书面形式同时向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报送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进展情况。

实行定期除治(集中在秋季普查后至翌年松褐天牛羽化前开展疫木除治)的,每月报送一次;实行常年除治的,每季度报送一次。

疫情监测情况每月报送一次。

3、新发疫情报告:在疫情监测中,一旦经技术鉴定证实新发现松材线虫病,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应在一周内逐级将发生地点、发现日期、林分状况、发病面积、病死树数量等报告国家林业局和当地人民政府。

(三)疫情公布
国家林业局根据全国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结果,每年正式以公告或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公布松材线虫病疫情信息。

(四)疫情撤销
1、当疫情发生区通过有效手段根除疫情后,由国家林业局以公告或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宣布该地解除疫情。

2、撤销疫情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通过有效手段根除后,分布区中没有松材线虫的寄主植物。

——通过有效手段根除后,连续3年疫情普查监测中没有发现松材线虫。

三、防治措施
(一)规划设计
1、各省(区、市)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林业局的总体部署和本省(区、市)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结果,制定本省(区、市)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

2、各县级疫情发生区根据本省(区、市)松材线虫病防治预案,结合本地松材线虫病传播规律、发生区的地理位置、林分用途、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因素,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进行防治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要划分不同治理类型,实行分类施策,分区治理。

内容包括不同类型区的特点、范围、面积、治理对策和技术措施。

面积、技术措施和工程量要落实到林业小班,并绘制施工作业图、表和文字说明。

3、防治作业区以实际发生林份边缘为基准,向外延伸一定范围作为缓冲区。

缓冲区按发生区处理。

4、省级防治预案应通过专家论证,并报国家林业局审批;县级防治作业设计应通过省级(或逐级)审批。

(二)疫木除治
1、皆伐
适用范围:需要尽快根除的疫点,如孤立疫点、新发生疫点、区域位置重要的疫点等。

此外,在病死树率高并且松林无保存价值的地方(或松树数量不占主要比例的混交林)也可采用。

作业要求:防治作业区以实际发生林份边缘为基准,向外至少延伸100米。

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前由外向内皆伐所有松材线虫的寄主植物,所有伐除的病死树、活树、直径超过1厘米的枝条均须作除害处理,并应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前完成;在操作允许的条件下,病死木伐桩高度不得超过5厘米。

2、疫木清理
适用范围:自然保护区和重要风景林区及其他特殊用途松林等必须保留松树的林份、大面积松林且连片发生无法短期内彻底根除疫情的地方。

作业要求:防治作业区以实际发生林份边缘为基准,向外至少延伸2000米。

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前(松褐天牛一年一代的地区为10月至翌年4月;松褐天牛一年两代的地区为7至8月和11月至翌年3月)由外向内伐除包括病死松树、疑似感病木、衰弱木、受压木、风折木、旱死木、雪压木、当年枯死或已经萎蔫的侧枝以及各种人为乱砍滥伐的松树枝、干及伐桩等,所有伐除的松木及直径超过1
厘米的枝条均须作除害处理,并应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前完成;在操作允许的条件下,伐桩高度不得超过5厘米。

注意事项:我国松材线虫病造成的松树枯死存在越年病枯死现象,因此在松褐天牛羽化前应对防治作业区出现的枯死松树再清理一次。

注: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技术操作办法参见林业行业标准《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技术规范(LY/T1865—2009)》
3、疫点封锁
适用范围:病害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实施皆伐或清除感病木难度大,且不会造成疫情自然扩散的地区可采用全面疫点封锁措施。

作业要求:禁止砍伐疫点内所有寄主植物,包括枝条。

4、伐桩处理
病死木砍伐后伐桩可选择如下方法之一进行除害处理:
——伐桩全部连根挖出后集中除害处理。

——枯死松树的伐桩全部去皮后喷16%喹硫磷·丁硫克百威乳油1∶100倍液至伐桩湿透(或磷化铝1-2粒),再加套毫米以上厚度的塑料农膜袋并在四周压土。

也可使用国家林业局推荐的其他药剂。

(三)松褐天牛防治
1、设置诱木防治
适用范围:采用疫木清理措施的松林。

作业要求:在发生区内选择衰弱或较小的松树作为诱木引诱松褐天牛集中在诱木上产卵,每10亩设置一株,并用GPS定位。

于松褐天牛羽化初期,在诱木基部离地面30-40厘米处的3个方向侧面,用刀砍3-4刀(小树可少些),用注射器把引诱剂注入刀口内。

诱木引诱剂使用浓度为1∶3(1份引诱剂原液用3倍清水稀释)。

施药量(毫升)大致与诱木树干基部直径(厘米)树相当。

于每年秋季将诱木伐除并进行除害处理。

或直接在林间放置新鲜松木段引诱松褐天牛集中在诱木上产卵,待产卵期后集中除害处理。

注意事项:禁止在疫情发生林分边缘使用,防止疫情向外扩散蔓延,同时要加强诱木管理,严防诱木流失。

2、化学药剂防治
适用范围:所有松材线虫病发生区。

作业要求:防治作业区以实际发生林分边缘为基准,向外至少延伸2000米。

使用噻虫啉(也可使用国家林业局推荐的其他药剂)在松褐天牛羽化初期和第一次药剂有效期末连续2次采取飞机,或地面喷药进行松褐天牛防治。

使用药剂和方法见附录3。

或在松褐天牛幼龄幼虫期,对树干喷洒16%喹硫磷·丁硫克百威乳油80倍液,从树桠到树干基部,全株喷洒均匀。

3、天敌防治
(1)利用管氏肿腿蜂或川硬皮肿腿蜂防治
放蜂时间:一般在松褐天牛幼虫幼龄期,气温25-28℃,相对湿度60%-70%的晴天放蜂。

放蜂方法:
——单株放蜂:在零星危害的林分,采取单株放蜂。

放蜂时,选择有松褐天牛危害的松树,在树干上斜插一根大头针,将蜂管棉塞打开后,蜂管倒插在大头针上,管底略高于管口,以防止雨水浸入。

也可以把蜂管口倒插在树木枝桠上。

——中心点放蜂:在较大面积被害林分,采取中心点放蜂。

每10亩林地布设一个放蜂点,每点放蜂1万头左右。

放蜂时,根据平均每玻管含蜂量推算每个放蜂点放置蜂管数量,将蜂管棉塞打开后,蜂管平摊在靠近若干株松树的地表中央,让蜂自行在林间扩散寻找寄主。

(2)利用诱木+花斑花绒寄甲卵块或成虫防治
在松褐天牛种群数量较低的松林,每亩林地设1株至2株诱木;当该诱木中的松褐天牛幼虫发育到2龄至3龄时,伐倒诱树,每株诱木释放花斑花绒寄甲卵1000粒或释放成虫20对。

操作方法是:利用人工繁殖的花斑花绒寄甲卵堆,按卵堆的自然大小剪成每块含80粒至200粒卵的卵块,制成卵卡,将卵卡用订书机均匀钉到树干上。

释放成虫于下午黄昏时候进行,直接将成虫释放到树干基部即可。

(3)直接在松林中释放花斑花绒寄甲卵块或成虫防治
——在松褐天牛种群数量较低的林分,每亩松林选择松树枯死木或有松褐天牛危害的松树4株至5株,作为直接释放花斑花绒寄甲卵或成虫的受体,释放量为卵2000粒/株,或成虫10对/株。

——在松褐天牛发生严重的林分(在每亩松林地受害死树15株以上),按每亩释放花斑花绒寄甲卵2万粒或成虫150对的释放量释放。

释放卵卡、成虫的时间和操作方法同上。

(4)管氏肿腿蜂或川硬皮肿腿蜂+花斑花绒寄甲卵块或成虫防治
在林分内受害木中松褐天牛幼虫1-2龄时释放管氏肿腿蜂或川硬皮肿腿蜂,在松褐天牛幼虫发育至2龄以上时释放花斑花绒寄甲,释放量和操作方法同上。

(5)注意事项
在释放花斑花绒寄甲的林分中,花斑花绒寄甲已寄生在死树中松褐天牛上,不要将诱木和枯死树清理出林地,可于松褐天牛羽化前砍伐集中起来,放在林中,用8目铁丝网笼罩住,待花绒寄甲羽化迁飞后将诱木集中并烧毁。

(四)名松古树保护
对有特殊意义的名松古树可在树干上打孔注药进行保护,具体技术操作办法及使用药剂见附录4。

注:松褐天牛防治具体技术措施参见林业行业标准《松褐天牛防治技术规范(LY/T1866—2009)》
四、防治成效检查
(一)疫木除治质量检查
1、调查时间:除治工作结束至松褐天牛羽化前。

2、评价指标:实施清理的林分无病死树;防治作业区伐桩高度低于5厘米,并进行处理;除治迹地不残留直径1厘米以上松树枝桠。

3、抽查比例:
(1)县级疫情发生区:有基本根除任务的、或上年度新发生的、或疫情上升的、或县级自查达到基本根除目标的,应该全部检查。

其余县级疫情发生区检查数量不少于1/3。

(2)乡镇级疫点:重点抽查新发疫点、有根除任务及区域位置重要的疫点。

抽查率应不少于1/2。

(3)发生小班:每个乡镇发病小班1个到3个的,全部检查;每个乡镇有4个以上发病小班的,随机抽取3个小班进行检查。

(三)防治效果检查
1、调查时间:每年秋季。

2、评价指标:对照国家林业局下达的年度除治任务书要求的年度防治目标任务逐条检查,年度任务未提出要求的地方随机抽查。

五、疫木除害处理和安全利用
(一)除害处理方法
根据当地的疫木数量、疫木处理能力等实际情况,在保证疫木不流失和处理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以下1种或1种以上的方法进行除害处理。

所有处理必须在松褐天牛非羽化期内进行。

1、热处理:将疫木置于热风型干燥窑,或木材专用热风(蒸汽)烘干箱内,对其进行加热处理时,在木材中心温度达到65℃以上后,再持续处理4小时。

具体方法见附录5、6。

2、微波处理:将疫木制成板材或方料,利用特定的疫木微波除害处理设施设备,根据疫木的含水率、厚度和温度安排微波处理时间,直至达到处理要求。

具体方法见附录7、8。

3、集中熏蒸处理:疫木熏蒸常用熏蒸剂有溴甲烷(CH3Br)、硫酰氟(SO2F2)、磷化铝(AlP)。

在远离居民区、公共场所、人口稠密的地方,选取地势平坦、土壤紧密、向阳、通风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作为熏蒸场所,对疫木进行熏蒸处理,直至达到处理要求。

具体方法见附录9。

4、制板处理:在松褐天牛非羽化期,将疫木按照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序,加工制作成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并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将松材线虫及其媒介昆虫杀死,达到除害处理的目的。

疫木处理过程中枝桠和废料应在同期全部烧毁。

5、烧炭处理:将疫木置于炭窑中燃烧2-5小时后,封闭点火孔。

6、造纸处理:利用疫木进行造纸,在造纸生产的制浆工序中将媒介昆虫和松材线虫杀死,达到疫木除害处理的目的。

7、烧毁处理:选取远离居民区、建筑物且交通方便的地点进行烧毁。

可使用易燃物引火焚烧疫木。

8、林间就地用作培育茯苓的材料:将感病松木伐倒后,截成长度为60厘米的木段,集中在林地内晾晒10天后,当木段含水量约在25%-28%时,接茯苓菌种。

接种后将木段放入80厘米×50厘米×35厘米规格的坑内,坑内及段木上撒杀虫剂,再掩土填埋、压实,覆土厚度高出木段15厘米。

9、林间就地套袋熏蒸:将砍伐的树干及直径1厘米以上的树枝截成长度100厘米-150厘米的木段,在林间空地装入厘米以上厚度的塑料农膜袋里,投放56%磷化铝药片进行熏蒸,用量每立方米体积20克,密封10天-15天。

熏蒸袋上有警示标志(注明:处理单位、处理时间、药剂名称)。

使用磷化铝熏蒸处理应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