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齐治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齐治平——学习心得体会
上两天,在学习城中观看了一篇哲学中的修齐治平,感触颇深,修齐治平——从字面上理解也就是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一种从小到大的因果关系。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朱熹曾认为“八条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实质上就是修身的问题,统统可以归结为修身这一条,这样“八条目”可概括为常讲的“修、齐、治、平”四个条目,由此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大学》之道的核心,也是儒家治国之道的核心策略。

其中,修身是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外王,只要做到了“修齐治平”,也就实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境界。

可见,这四个环节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了内圣外王之道,是一个完美的理论体系,而这个体系的精髓和目标就是要实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和谐社会。

一、修身——追求身心的和谐。

儒家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以德治国,重视仁政,提倡内圣外王之道。

《论语·为政》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要提倡德治,首先要做得就是修身的功夫,所以儒家把修身放在“修齐治平”四个环节的第一位,尽力抬高自我修养的地位和作用。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把个人的品质和修养作为政治成败的根本,以此来实现以德治国。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只要统治者做好自身的修养,行仁政,重视礼仪道德,那么自然会教化天下,仁政也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

“故为政在人。

取人以身。

修身以道。

修道以仁。

”(《中庸》)说到底,人才是最根本的,社会是人类的社会,政治是人类自身的政治,所以说“为政在人”,这也就是中国古代之所以实行“人治”的理论基础。

既然人才是根本,那么政治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修身”了。

只有达到了儒家“仁”的要求,才能奠定儒家政治主张的基石。

儒家讲修身是指人生在世,坚持不懈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要修养成为完人、圣人,实现完美的人格和理想的道德境界,从而实现人自身的身心和谐,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功。

孟子讲“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讲“涂之人可以为禹”,儒学教化的宗旨就是成圣成贤,做一名圣人君子。

而成圣成贤的关键就在于能否达到中和的道德境界,而中和就是身心的和谐。

修身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成圣),至少也要做一名和而不同的君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和”与“同”是不一样的,和是一种为人处世的理想状态,而不是同流合污、随波逐流。

修身同样有各“度”的问题,《论语·先进》记载说:“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儒家的另一篇经典《中庸》认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

人的可贵,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
谓教。

”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达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为本,和为道,“中和”就是道,而且是达道,指一种高度和谐的境界,一种十分完美的境界。

修身途径主要是指“八条目”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这就要求时刻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但儒家的宗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修身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只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要求。

修身应该而且必须向外扩充表现为齐家、治国、平天下,说到底,修身是为了能更好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先,这是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上的人治主义相适应的,修身对于提倡人治,特别是提倡统治者以身作则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其次,修身主要讲的是个人的问题,讲的是个人的身心和谐。

然而,儒家政治思想关注的不仅是个人的修身,更为关注的是群体问题,是从家、国到天下这一个个不断扩大的群体。

由个人(修身)到小群体(家庭),再到大群体(国家),最后到最大的群体(天下),这就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另一条主线。

儒家把修身作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且成为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出发点。

可以说,修身既是《大学》思想的根本目的,同时又是《大学》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由内到外、由小到大、由家到国乃至天下的实践之路是有先后顺序的。

身心的和谐,既是道德修养的目标,也是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乃至天下和谐的基础。

二、齐家——家庭(群体)和谐的途径。

儒家讲修身,主张在实现个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的基础上,进而逐步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而要实现社会这个大群体的和谐,首要的就是其组成单位——家庭内部的和谐。

只有齐其家之后,才能治其国。

即在修身的基础上,实现家庭内部的和谐,然后再从家庭这个小群体,扩展到社会这个大群体的和谐。

这是因为,在中国的古代,血缘宗法制度决定了家与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家是国的基本单位,国是放大了的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上》“齐家”已经被包括在了“治国”之中,成了治国的前提条件和必经之路,正所谓“家齐而后国治”。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国。

”(《大学》)儒家认为修身之后就可齐家,齐家之后才能国治,讲“齐家”是为了“治国”,“齐家”是“治国”题中应有之意,所以,把国称为国家。

中国古人长期以来也习惯以君主来类比家长,因此治国便是齐家的扩大,齐家则是治国的开始,平天下则是齐家治国的进一步延伸。

如何治理好一个家,从而便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伦理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重要政治问题。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家贫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大学》)这就是中国古代社会治国平天下的秘诀之所在了。

司马迁在评价儒家时曾说,“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他认为,儒家思想的长处正是在于由“序夫妇长幼之别”到“列君臣父子之礼”,即由齐家到治国,把国看做扩大的家,把家当作缩小的国,从而把父子之
礼扩充为君臣之礼,把家庭的纲常扩充至国家的根本大法,由此而形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的“三纲五常”,也行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家、国不分的局面。

而由齐家到治国的途径则是一个“孝”字。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开宗明义章》)孝,在古代社会不仅是维持家庭和谐的基本精神,同样也扩充至国家社会这个大家庭的基本理念和伦理要求,成为封建社会的纲常法纪、根本大法。

首先,在家庭之内,孝为百行之先。

“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孝经·五刑章》)“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家庭内部首要的是要做到“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大学》),只有父慈子孝、宜兄宜弟、夫妻和睦,才能实现家庭内部的和谐。

以“孝”为核心构建和实现家庭关系的和谐,这就是齐家的最基本内涵。

关于家庭内部的和谐状态,《中庸》引用《诗经·小雅·常棣》的描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耽。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这是一副以“和”为最高理想的完美的家庭。

其次,儒家主张这种以“孝”为核心的家庭道德必须扩充成为社会道德规范。

“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

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孝经·广至德章》)也就是说,君子的孝道,是要由尊敬自己的父亲而扩充至“敬天下之为人父者”、由尊敬自己的兄长扩充至“敬天下之为人兄者”,最后做一个能够“敬天下之为人君者”的好臣子。

曾子曾言:“居处不庄,非孝也。

事君不忠,非孝也。

莅官不敬,非
孝也。

朋友不信,非孝也。

战阵无勇,非孝也。

”把孝上升为忠、敬、信、勇等等一切行为价值的标准或根本准则。

最后,孝道要上升为国家的治国大法和伦理纲纪。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

”(《孝经·圣治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孝经·广扬名章》)正因如此,中国古代都是提倡以孝治天下,把孝作为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的基本行为准则,“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章》)。

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在西汉时期,以孝治天下是其政治上的一大特色。

汉朝皇帝的谥号除了高祖刘邦之外,都在其号前加了一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等,提倡以“孝”治国。

正是从汉开始,奠定了后来孝治的基本政治方针。

《孝经》不仅被列入“十三经”,成为士子们必读经典和遵循的礼教,也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的特别重视,乃至躬身奉行。

所谓天子之孝,更是要“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孝经·天子章》)身为天子理应尽孝作为臣民的楷模,天子要扩充自己的孝行,使人民效法。

“昔者明王之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

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

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

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

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孝经·孝治章》)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历代统治者之所以都提倡孝道,就是要以“孝”为核心来实现家庭这个
社会最小细胞和最基本单位的和谐有序,进而到社会国家的和谐。

三、治国——构建社会的和谐。

孔子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孟子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倡积极的出世精神,要有所作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己任。

儒家的正人先正己、修己以安百姓、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精华。

儒家认为,当政者只有做到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做到执政为民、为政清廉,做到与民鱼水交融、和谐共处,做到为政宽和、政通人和,才能实现民心安定、国家长治久安的社会和谐目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大学》)平天下的前提是治国,而治国的前提则是齐家。

君主只有信奉“孝”道,以身作则,成为天下万民的楷模,人民才会纷纷效仿,天下才能成为一家,儒家以德治国的理念才能落到实处。

可见,治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核心的环节,治国之道也是最最实际的问题。

毕竟,如何能够实现长治久安,才是统治者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中国历代王朝在政治上一直坚持儒家“和为贵”的理念。

《论语·尧曰》说,“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恭,允执其中。

四海穷困,天禄永终。

”意思是说,统治者的祚命长短,全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行事之能否持中守恒,一旦出现偏颇,四海困穷,国君的祚命也就永
远终结了。

为政治国的最高准则就是“允执其中”,最高目标就是社会和谐。

只有做到了“中和”,才能“天禄永终”。

《汉书》记载大儒公孙弘向汉武帝的对策:
臣闻之,气同则从,声比则应。

今人主和德于上,百姓和合于下,故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

故阴阳和,风雨时,甘露降,五谷登,六畜蕃,嘉禾兴,硃草生,山不童,泽不涸,此和之至也。

故形和则无疾,无疾则不夭,故父不丧子,兄不哭弟。

德配天地,明并日月,则麟凤至,龟龙在郊,河出图,洛出书,远方之君莫不说义,奉币而来朝,此和之极也。

在这里,公孙弘向汉武帝提出了儒家的重要治国理念“和”:作为帝王要“和德于上”;身为平民百姓当“和合于下”;个人修身还要做到“心和”、“气和”、“形和”、“声和”;最后达到“天地、阴阳和”,如此,则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姓安居乐业,此乃“和之至也”。

如果真能以和为贵、以德配天地,那么就会出现凤鸟至、龙龟现等吉祥之物,那么圣人所说的“河出图,洛出书”的大治社会将至,那么万国就会来朝,实现协和万邦、平治天下,“此和之极也”。

由此可以看出,和谐一直是儒家重要的治国理念。

“汉武盛世”的出现,与这种重视“和谐”的思想不无关系。

儒家认为要实现政通人和、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首先就要正名,只有名分定了,人人安于自己的本分,才能实现社会秩序的基本和谐。

孔子针对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甭的现实,提出的政治主张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形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论语》还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也就是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持中,要守恒,君臣父子各在其位,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无过无不及,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如此天下必治。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是违反了持中守恒的原则,或过或不及,以致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如此天下必乱。

可见,孔子提出正名主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明确各自的地位等级、名分职责,来维护社会等级的安定和谐。

其次,儒家强调人与社会和睦共处,贵和持中,用伦理道德和礼乐制度来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礼作为“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就是要以“和为贵”。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论语·学而》)儒家认为,社会秩序的稳定离不开礼乐的调节和规范,离不开伦理纲常的约束。

伦理纲常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内在道德依据,礼乐制度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外在行为规范,两者缺一不可。

最后,儒家的“民贵君轻”、“庶人安政”等重民、富民、爱民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是维持社会和谐、安宁与稳定的基础。

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荀子提出“君舟民水”论,把君比作船,民比作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这种以民为本,以天下苍生的饥寒冻饿与否作为评价政治好坏的根本标准的思想,根本着眼点还是在于这个统治秩序的和谐与否。

四、平天下——和谐的最高理想。

平天下是儒家修齐平治的治国方略的最后环节,也是儒家政治思想的最高理想,这就是要实现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即建立所谓的“大同社会”。

关于如何平治天下,《中庸》提出了九条基本原则: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修身,则道立。

尊贤,则不惑。

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

敬大臣,则不眩。

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

子庶民,则百姓劝。

来百工,则财用足。

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

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

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

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

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

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

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

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中庸》)
从上面可以看出,这九条基本要求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的细化。

首先是修身,然后“尊贤”、“亲亲”是齐家之道、“敬大臣”、“体群臣也”、“子庶民”是治国之道,“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是平天下。

同样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同样都互为条件因果关系。

这也是儒家修齐治平的治国方略的延续和扩展。

在修身、齐家、治国之后,儒家所要建立的是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是一幅理想化了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社会图景,也是儒家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

大同世界描绘的社会是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在这里,“天下为公”,人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有每人的一份,衣食有着,地位平等,真正实现了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家庭内部的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普天之下的最大和谐,是和谐理念的最高境界。

在儒家政治思想中,平天下是以实现大同社会作为理想的目标,它以普天之下个人的自身和谐为基础,通过家庭(群体)和谐、社会和谐,达到天下和谐。

天下和谐一家,是一切和谐的最高目标,是最大的和谐。

大同理想的实现,不是一国一家所能做到的,就如果共产主义的实现必须是全球同时同步实现。

大同社会的建立,同样需要全球所有国家的努力。

“中国传统文化讲平天下,是以天人合一为哲理,
追求人类美好的社会理想,这种理想就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是全人类的和谐。

实现了世界大同,也就达到了至公无私,从而实现了全人类的和谐。


儒家具有修齐治平追求和谐的历史传统,和谐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精神,中国历史上一直坚持儒家“和为贵”的理念,信奉“和而不同”,对内安邦定国,对外协和万邦,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维护了中国历史的长期和谐统一。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追求大一统的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和总趋势。

儒家追求和谐、崇尚和合的精神是维持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内在根基。

时至今日,儒家的和谐思想不仅有助于建设和谐中国,也有助于建设和谐世界。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追求和谐不仅仅只是儒家文明的精髓,更应成为现代文明社会所追求的主要价值目标。

儒家自古以来“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和谐天下的精神,不但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之树的树干,而且完全可以成为世界性的精神资源。

儒家的和谐思想,可以提供解决国际冲突、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共同发展的理论思想,可以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和”可以使不同的方面甚至对立的双方相互沟通,化解冲突,回避对抗,和而不同,以求得共生共赢,达到新生的和谐世界境界。

正如温家宝总理于200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所说:“中华民族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酷爱和平。

‘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伟大思想……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问题,处
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邻邦,也有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只要各个民族、各种宗教、各种思想、各种文化都能遵循儒家和而不同的原则,求同存异,世界将会变成一个多样多元的世界、一个和谐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