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新高二同步-第04课 《论语》十二章(基础训练)(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4课《论语》十二章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之:结构助词,的

B.在.止于至善在:介词,在于

C.定而.后能静而:连词,表顺承

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以:连词,来,表目的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礼记·大学之道》中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D项,“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以”理解为“连词,来,表目的”错误。正确的理解应为“介词,把,表方式、手段”。译文:人人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

故选D。

2.下列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而.不仁而:如果

B.小人喻于.利于:在

C.不亦重乎.乎: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D.其.“恕”乎其:它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论语》十二章常见虚词用法的能力。

D项,“其”理解为“它”错误。“其”应是“大概”之意,表推测的语气。译文:大概是“恕”字可以吧?

故选D。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必.不得已而去(如果)吾与.点也(赞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责备)

B.使民敬、忠以劝.(努力)末由.也已(途径)斯己.而已矣(守己)

C.使子路问津.焉(渡口)友便辟

..(假装善柔)居.则曰(平常)

D.天下归.仁焉(回归)异乎三子者之撰.(述)游.于艺(广泛涉猎)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劝:勉励。句意: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并互相勉励。

C.便辟:阿谀奉承。句意: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

D.归:归顺、归向。句意: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撰:才能。句意: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故选A。

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A.克己复礼为仁B.子路宿于石门

C.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D.文之以礼乐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非夫人之为恸而为谁。

A.判断句,“为”表判断。

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子路于石门宿。

C.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吾非斯人之徒与而与谁。

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以礼乐文之。

故选C。

5.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道:宗旨、原则

B.知止而后有定.定:志向坚定不移

C.安而后能虑.虑:思虑精详

D.虑而后能得.得:心得、收获

【答案】D

【详解】

D项,“得”,应译作“处事合宜”。

故选D。

6.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食无求.饱求:追求

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

C.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

D.质胜文则野.野:粗野、鄙俗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实词意思的能力。

B项,“敏于事而慎于言”句意: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该是状语后置句,因此“敏”作谓语,应当翻译成“奋勉”。

故选B。

7.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知者不惑,仁者不忧B.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C.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D.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

A项,“知”通“智”,智慧。

故选A。

8.下列与《礼记》《大学》有关的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成书于汉代。

B.《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为“三礼”,《礼记》在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C.《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后与《春秋》《论语》《孟子》一起合称为“四书”。

D.《大学》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修身”“齐家”等八条目。

【答案】C

【详解】

C项,“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不包含《春秋》。

故选C。

9.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语言精练、绘声绘色,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项羽的话,骄横气盛;刘邦的话,礼仪备至;范增的话,老谋深算;张良的话,老练透辟。

B.《烛之武退秦师》的核心部分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外交辞令。烛之武以一己之力,成功说服秦国撤军,瓦解了秦、晋对郑国的围困。

C.《阿房宫赋》探讨秦国速亡的原因,《六国论》阐发六国破灭的缘由。前者写于唐朝日益鼎盛之际,后者写于北宋为周边国家蚕食侵割之时,均为针砭时弊的名篇。

D.《论语》是语录体,言简意赅;《孟子》对话精彩,思辨性强,善于取譬设喻,因势利导;《庄子》常用寓言来表达思想,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赏析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C项,“前者写于唐朝日益鼎盛之际”说法错误。《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当时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因此,《阿房宫赋》写于唐朝日渐衰亡之际,并非写于“唐朝日益鼎盛之际”。故选C。

10.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括号中应该填:()

A.山B.土C.静D.海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文学文化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该句出自《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所以应填写“山”。

故选A。

1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知者不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