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二 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学简案】
第二课时
【教学详案】
课前预习:
1.复习连加连减竖式计算顺序,规范简便书写。
2.复习加减混合计算,发现与之前的不同,找到突破口。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页例3、例4《连加混合》。
教学目标:
1.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经历探究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知道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
教学用具:
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比一比,算一算。
32 + 4 + 7 = 10 + 50 + 30 =
40 – 15 – 3 = 60 – 40 + 15 =
2.想一想: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3.导入。
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从左到右计算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减混合的笔算方法。
(揭示课题:加减混合)
【设计意图】在学生旧知复习中,对比发现不同,引出新的探究点。
二、新授
探究一:学习例3(加减混合,没有小括号)
1.观察例3情景图,说一说图意。
公共汽车上原有67人,到站有25人下车,28人上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学生独立尝试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3.讨论:应该怎样计算67-25+28?
4.汇报交流。
方法一:67-25+28=70(人)
5.讨论:你喜欢哪种写法?哪种写法简便?为什么?
6.小结:加减混合笔算时,可以写成两个竖式,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
写成一个竖式简便些。
探究二:学习例4(加减混合,有小括号)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72 - (47 + 16) =
2.教师提问: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
72减去47和16的和也就是72减去47,再减去16,可以合并成一个连减的竖式。
3.比较: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哪种算法更简便呢?简便在什么地方?
探究三:对比两个例题,归纳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析问题,自主列式,引出加减混合。
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思考问题,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对比中发现最优方法,让学生亲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加清晰的认识新知。
在实践中明白算理,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能正确的书写。
三、练习
练习一:
竖式计算。
26 + 38 – 25 = 68 – 35 + 14 = 82 – (16 + 44 ) =
练习二: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练习三:
解决问题。
1.树上原来有26只鸟,飞走了19只,又飞来15只。
现在树上有多少只鸟?
2.明明有50元钱,买文具盒用了16元,买书包用了29元。
明明还有多少钱?
【设计意图】由竖式计算到实际问题解决,从机械记忆到灵活应用。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应用,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具备终生发展的数学素养。
四、小结
1.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2.小结: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从左到右计算的。
【设计意图】一课一得,凸显本节课的重难点。
五、作业
1.用竖式计算。
56+34-20= 78-24+39=
32+(55-46)= 86-(13+42)=
2.纠错(课本30页第6题)
3.实际问题解决:(课本30页第9题)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7-25+28=70(人)
简便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