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7教案文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7教案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7教案最新文案1
一、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描写人物读书时专注的有关词语。

重点关注读准字音“糙、纤”,正确书写“腻”,理解“伏案疾书、贪婪”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作者对选取的三个小镜头的描写的相关段落,初步认识并区分作者所采用的不同的写作手法。

3、模仿课文第五小节的写法,结合生活中的小镜头对人物的活动进行细节描写。

二、教学重点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描写人物读书时专注的有关词语。

重点关注读准字音“糙、纤”,正确书写“腻”,理解“伏案疾书、贪婪”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作者对选取的三个小镜头的描写的相关段落,初步认识并区分作者所采用的不同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
模仿课文第五小节的写法,结合生活中的小镜头对人物的活动进行细节描写。

四、学习资源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热爱生活的人总是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难忘的小镜头。

板书:小镜头
2、今天写文章的这位作者特别偏爱图书馆(板书:图书馆里的),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看看——
(二)学习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
出示:纤细粗糙细腻
(1)重点指导“纤”的音,“腻”的形,“细腻、粗糙”的词义。

读好这些词组
(2)下面老师请三位同学分读2,3,5节,思考作者分别在图书馆的哪些地方
选取小镜头的?
(3)交流后板书:大门口书架前阅览区
(4)小结:
2、学习第2、3节
(1) 请同学们自由读2,3两节,看看作者在这两处分别记录下了哪些小镜
头,请用括号标出有关的语句。

①(边交流边出示四组短句)说说在这四个镜头里你分别看见了什么。

出示:发型、鞋子、手、眼睛
②归纳板书:作者在大门都选取的镜头是人们的——,在书架前又写了——
(2)你发现作者在这些镜头里所选取的对象有共同的特点(都是人体的一个局部)
(3)(引读)第2节
留披肩长发的,梳辫子的那是——(女青年、小姑娘);剃平头的,梳分头那是——(男青年);黑发的,白发的指的是——(青年人和老年人);从他们的发型上我们可以知道进入了图书馆人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男女老少)板书男女老少
而根据他们手或穿的鞋子,大家可以猜猜他们可能从事什么工作呢??(追问你
从哪里看出的)板书各行各业
①小结:看着镜头里各式的发型,不同的鞋子、手,我们可以知道前来图书馆的这些男女老少来自各行各业。

②指读板书:虽然这些镜头写的是——发型、鞋子、手、眼睛,但我们脑海里面出现的却是各种各样的人。

(4)下面请同学们再来看看作者在描写这些画面时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你们听老师来读读。

你们感受到了吗?
①交流,小结:都是短句,很有节奏感
②对啊,这四个小镜头作者都是这样写的,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要读出短句的节奏感来。

(5) 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作者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①为什么这样写?你们想过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②归纳:人多、争先恐后
③引读2、3节(书)
(6)总结(结合板书):作者站在图书馆的(大门口)和(书架前)这两个地方,抓了人物(发型、鞋子、手、眼睛)这些局部特点来描写人们进馆借书的场面,让我们感受到来图书馆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

由于来的人那么多,那么急切,所以作者就用了这些短句来表现,真是再恰当不过。

3、学习第5节
(1)默读第5节。

想想这一次作者又选取了哪几个小镜头?
①小结,引读分读四组镜头,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说
②小结:作者通过描写这四个典型的人物阅读时的情况,让我们感受到图书馆里所有的人读书都是那样……(出示:旁若无人,孜孜不倦)
③自由读句,说说从哪些词语能让你感受到小姑娘读书的专注,把这些词圈出来。

④交流重点指导:
⑤小结: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些细微的动作和神态,表现了姑娘读书的专注。

这样的描写就叫细节描写,它能使文章更具体形象。

(2)自学其余三句
①自由读读其余的三句句子,看看作者是怎样抓住人物细微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人们读书时的专注。

②交流并反复朗读。

③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了人们细微的神态、细小的动作来表现人们读书时的情景,而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品味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人们是那样——
试着根据提示来背背看
(三)总结
总结,引读(课文)
(四)课外作业指导:试着模仿节5抓住细节展开描写。

板书设计:
27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
大门口书架前阅览区
男女老少各行各业 (人多、争先恐后)旁若无人孜孜不倦
细节描写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7教案最新文案2
一、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描写人物读书时专注的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描写的表达方式。

3、通过图书馆的小镜头,了解各种各样的人喜爱阅读的社会现象。

4、模仿课文第2、3小节的写法,结合生活中的小镜头对人物活动进行细节描写。

积累并简单运用课文中的成语。

二、重点和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描写的表达方式。

2、模仿课文第五小节的写法,结合生活中的小镜头对人物的活动进行细节描写。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1、出示图片,说说这是什么地方?
媒体出示三张图片:
_图书馆的大门口
_图书馆的借阅区
_图书馆的阅览区
2、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图书馆是休息日、长假期间人们最喜爱的地方之一,今天我们随着人流一起来看个究竟。

3、出示课题,读课题。

4、请关注这个词语,小镜头,用手握个空心拳,眯起一只眼,且将你的空心拳当作镜头来看一看吧,说说你的理解。

本文就是汲取摄像方式的特点,用文字记录下人们在图书馆的言行举止。

说明:
通过三张图片的直观形象了解图书馆的各个场所,这对而后文章层次的梳理做好一个铺垫。

在揭示课题的时候,紧紧扣住题眼,对“小镜头”进行理解,这里我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加以解析,首先了解生活中的小镜头指什么,其次通过手势了解小镜头看物体的特点,最后了解这种小镜头的观察方式用于写作后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读课文,要求听清同学们的读音是否正确,思考作者分别在图书馆的哪些地方取景?
2、检查字词。

(1)重点指导字音:纤细
重点指导字形:细腻
(2)比较下列两组词语的意思。

纤细——宽大细腻——粗糙
文中这四个词语都是用来形容手的,从事什么职业的人的手会粗糙、细腻?
3、作者分别在哪些地方取景?
板书:大门口借阅区阅览区
4、透过这些小镜头,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
学生发言时教师随机请同学读一读26课《读书再读书》中的几句句子,说说人们喜欢阅读的理由。

说明:
在学习生字词语的过程中,将文章中出现的较易混淆的词语加以区分,了解“粗糙、细腻”是描写出了手的触感,而“纤细、宽大”则是描写外形大小的。

在区分词语含义后,通过提问“什么职业的人手会粗糙、细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想象,体会作者在描写的时候,是抓住了人物富有职业特点的细节加以刻画描摹的。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一)、学习2、3小节
先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在描写图书馆大门口和书架前的镜头吧。

1、自由读,找找作者将镜头聚焦在哪几个方面。

(1)自由读。

(2)作者选取四个局部的描写,这局部的描写极为巧妙地勾勒出了一个整体。

填空:不同的人,不同的人,不同
的人,不同的人共同进了图书馆。

(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人共同涌进了图书馆)
2、出示句子,学习写法。

(1)比较句子。

留披肩发的女青年,梳辫子的小姑娘,剃平头的小男孩,梳分头的中年男子,黑发的年轻人,白发的老人……
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
(2)引读第2小节。

那么多的人涌进图书馆,作者的镜头从上向下看,真是人头攒动——
再往下看,个个是步履匆匆——
大家的语速短促有节奏感。

(3)学习第3小节。

来到书架前,你觉得该描写什么了?为什么在这里将镜头对准了人物的眼睛和手?
男生读描写眼睛的句子,女生读描写手的句子。

小结:在图书馆的大门口,人头攒动,步履匆匆;在书架前,人们爱书。

作者的镜头所选取的材料很有代表性,展现了人们喜爱读书的社会现象。

说明:
作者用镜头的方式截取人物的局部细节描写,在语言上作者运用了短句加强了表达上的节奏感。

在描写人物头发的句子比较中,让学生理解三点:①短句的特点是句子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节奏感强。

②描写时选择的对象要具有代表性,抓住特征,描写要准确。

③短句的运用呼应了上文中的“涌”字。

第3、4小节学习中,我们进行两方面的研读,在第3小节的学习我们将重点放在“作者是怎样写的”上,第4小节的学习重点则放在“为什么要这样写”上,了解作者选材的原因。

(二)学习第五小节
师:让我们到阅览区去看看吧。

1、作者的镜头选择了4个人物,让我们一齐来读。

2、这4个人物代表的是——男女老少,男女老少在阅读时有什么共同点?请你用4字词语来归纳。

3、有共同点,但是作者更捕捉到了不同点。

读第五小节,还有什么地方不能理解?学生交流讨论。

4、四人小组分角色做动作,读第5小节,体会一下。

5、第5小节在细节描写中还捕捉到了人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说说“吃力、费力”这两个词语能不能互换。

说明:
第5小节中对人物的刻画是通过近景进行特写,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得出神入化。

这一小节教学时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抓住4个人物的共同点,积累表示人物专心的词语;根据人物不同点,学习“吃力、费力”等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总结
1、师:每一个人物的特征都在细节描写中凸现出来了。

镜头虽小,但是却将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对知识的渴求都写出来了。

这篇文章写于1976年后,在这之前的十年间,中国曾经历一场文化的灾难。

1976年后整个社会重新掀起了读书的高潮,将镜头对准图书馆,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地偏爱上。

2、请你说说学了整篇文章有哪些方面的收获?默读课文,静静地思考。

(可以从两方面来小节:文章中心、写作特点。

)
3、让我们根据2、3小节,抓住人物某一局部特点描写一个片段。

周末,各种各样的人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大卖场。

……
说明:
在课文总结的时候,给学生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这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在读写迁移这一环节,我们可以根据第2、3小节的写法,把周末大卖场的情景加以描写,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抓住人物头发、眼睛、手等进行刻画。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7教案最新文案3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理解“焕然一新、自得其乐、宝贝珍玩、油然起敬”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简要地介绍斯塔笛的藏书方法。

3、体会斯塔笛对书的喜爱,感悟读书能使人知识丰富;逐步养成珍惜书籍的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斯塔笛对书的喜爱,感悟读书能使人知识丰富。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学生交流读书有哪些益处。

2、板书:斯塔笛指名读板书:藏书_____________理解:藏书
3、《爱的教育》简要介绍。

4、读课题 28、斯塔笛的藏书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斯塔笛
1、读读课文的5——7节,找找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斯塔笛的年龄、外貌和性格特点?
2、学生随机交流,出示:(从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我真不能相信他只比我大一岁。

(2)我真的当他是个大人了。

_____________
(3)斯塔笛既没有才气,也没有风度,长得又可笑。

(4)跟他呆在一起的那一个小时里,他说的话加起来不会超过五十个字,没拿一件玩具给我,一次也没笑过。

3、抓住特点连起来介绍斯塔笛。

4、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个斯塔笛,在与他相处一小时后,却让我心中油然起敬。

理解:油然起敬这是为什么呢? 板书:油然起敬 ?
三、细读课文,了解斯塔笛的藏书,感悟品质
(一)了解藏书来历,感悟品质
1、读读第1节,思考:小小年纪的斯塔笛是如何拥有属于自己的藏书的呢?请大家用括号括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1)他并不富有,买不起多少书,可他小心地保存着学过的所有课本和亲戚们送他的书。

他的藏书是怎么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小心保存
(2)他用心积攒着每一个铜子儿,然后把它们全都花在书店里。

学习:攒拼读
除了小心保存下来的,还有呢?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用心积攒
师小结并板书:书的来历
(3)再读读这两句话,说说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爱书
(4)引读:第1节。

(二)了解藏书方法,深入感悟
1、读读第
2、3节,思考:斯塔笛用了哪些方法来管理他的藏书呢?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说说他用了哪些方法?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1)书是按顺序排列的:有故事书、旅行记、诗集,还有画册,有些书里还有插图。

A 在这里他用了什么藏书方法呢?_____________ 板书:分类排列
B 斯塔笛不仅把书按内容进行排列,而且他还懂得——板书:搭配色彩
出示句子并引读:白的放在红的边上,黄的放在黑的边上,蓝的挨着白的。

站在远处望过去,好看极了!他还总是自得其乐地变换排列顺序。


理解:自得其乐
C为什么给书分类排列会让斯塔笛感到如此快乐呢?
D指导朗读。

(2)他还编了图书目录,像是个图书馆员一样。

A 又教给我们一种藏书方法,就是——_____________ 板书:编写目录
B 出示:图书目录。

C 引导感悟,指导朗读。

3、再读读课文的第3小节,划出有关句子,品味一下,说说斯塔笛除了运用这些方法来管理他的藏书外,平时,他还怎么做呢?你感悟到了什么?做批注。

(1)学生读第3节,划句子做批注。

(2)学生随机交流,出示:
A他常站在自己的书柜前,掸掸尘,翻翻书页,查看一下书的装订线。

B看着他那副小心翼翼地翻书的样子————于是整本书又焕然一新了。

C他每买回一本新书,————把书当作宝贝珍玩一样。

(3)师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细心整理
(4)师生合作朗读。

4、根据板书简要介绍藏书方法。

(三)引导质疑,情感升华
1、出示:“你觉得他怎么样,嗯?你觉得他这个青铜脑袋怎么样?结实得很,将来可不得了!”
A学生质疑。

B解疑交流:了解什么是“青铜”? 结实:读音
理解为什么他父亲说他的脑袋像青铜一样结实?
为什么说将来可不得了?
C指导朗读。

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感受到斯塔笛仅仅是爱书吗?他还爱——读书
板书:爱读书
3、想像斯塔笛读书的样子,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4、齐读:《读书再读书》中的几句话,进一步体会作用。

四、总结课文,明理践行
1、学生结合板书以及课文内容,用上句式说说斯塔笛让我心中油然起敬的原因。

出示:因为我在斯塔笛家中看到(听到或了解到)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____ 。

2、教师总结。

3、推荐阅读:《爱的教育》板书设计:
28、斯塔笛的藏书
(爱书爱读书)
书的来历:小心保存用心积攒
管理方法:分类排列编写目录细心整理
(搭配色彩) _____________ 油然起敬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7教案最新文案4
一、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理解“藏书、自得其乐、宝贝珍玩、油然起敬”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简要地介绍斯塔笛的藏书。

3、体会斯塔笛对书的喜爱,感悟读书能使人知识丰富,能让人变得真诚,并在此基础上对“斯塔笛认真读书”进行合理地想象。

二、重点和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斯塔笛对书的喜爱,感悟读书能使人知识丰富,能让人变得真诚。

三、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出示课题
师:前两天我们学了两篇与读书有关的课文,谁能说说读书有哪些益处?
1、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读书有关的课文。

(出示:28斯塔笛的藏书。

)
斯塔笛可是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男孩,一起来读读他的名字。

( 师板书课题)
2、谁来读课题?
3、读了课题后,你觉得作者会写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就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轻声地读读课文,看看除了大家刚才提到的这些内容,外,作者还写了什么?
2、学习生字:脊(1)掌握“脊”的笔顺(2)了解什么是书的“脊”
正音:当作的“当”读准字音。

3、交流“除了大家刚才提到的这些内容外,作者还写了什么”?
4、了解了课文内容,再看看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说明:
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与前两篇有所不同,不是直抒胸臆,也并非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对斯塔笛的藏书来说明他爱书,爱读书。

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一特殊的写法,让学生先来假设作者会写些什么,再来读课文,这样就能发现这篇文章写作手法的独特之处。

三、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学习课文1——3节。

1、轻声读读课文1——3节,边读边思考每一小节分别写了有关斯塔笛藏书的哪些内容。

2、谁能说说斯塔笛的藏书放在哪里?(用胡桃木做成的漂亮书橱里)
3、他的藏书哪来的?(保存所有学过的课本,亲戚送的,自己买的)
出示句子:他并不富有,买不起多少书......和亲戚们送他的书。

(小心下面加点)
a轻声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思考句中带点字让你感受到什么?
(师板书:小心保存)
b斯塔笛的藏书除了来自于他的小心保存外还来自于——他用心积攒着每一个铜子儿,然后把他们全都花在书店里。

出示句子:他用心积攒着......全都花在书店里。

c既然斯塔笛用心积攒每一个铜子儿,可他为什么又将钱全都花在书店里呢?这不是令人费解吗?
d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板书:小心保存、攒钱买书)
4、他藏书的方法是(按顺序排列、编图书目录、小心整理)
(1)引读句子:斯塔笛的书是按顺序排列的:——他懂得搭配色彩:——白的放在红的边上,黄的放在黑的边上,蓝的挨着白的。

站在远处望过去,——他还总是——自得其乐地变换排列顺序。


a“自得其乐”是什么意思?
b为什么给书排列顺序会让斯塔笛感到快乐呢?
(2)引读句子:不仅如此,斯塔笛还像图书馆员一样,给书编了——(图书目录)。

他常——他每买回一本新书——
a宝贝珍玩指的是(珍贵的供玩赏的东西),斯塔笛把什么当作了宝贝珍玩?(书)
b斯塔笛把书当作了宝贝珍玩——(他每买回一本新书......)可见斯塔笛是多
么爱惜书呀!对新书更是爱不释手。

5、现在你能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试着简要地介绍一下斯塔笛的藏书吗?
说明:
这部分主要介绍斯塔笛的藏书。

通过品读句子初步感受斯塔笛对书的喜爱。

6、对于这样一个小男孩,他的父亲又是怎样评价他的?
出示句子:“你觉得他怎么样,嗯?你觉得他这个青铜脑袋怎么样?结实得很,将来可不得了!”
a了解什么是“青铜”。

b为什么父亲说他的脑袋像青铜一样结实?
c看来父亲是在夸自己的儿子呢!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5——7节
1、回到家后“我”又是怎样对爸爸说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5——7
节。

请同学们读“我”说的话,老师读“爸爸”说的话。

2、原先斯塔笛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个(既没有才气,也没有风度,长得又可
笑)的人,可为什么在与他相处一小时后,他却让我心中油然起敬呢?你能结合课文的内容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我在斯塔笛家中看到(了解到) ,这让我感受到。

说明:
通过这个说话练习,帮助学生感受作者在介绍斯塔笛时,为什么要介绍他的藏书,从而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藏书和读书之间的关系。

3、原来在于斯塔笛相处的那一小时里,透过他的藏书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他是那么的( ),那么的( )那么的( ),对我又是那么的( ),这样的男孩怎能不令人油然起敬呢?
4、现在你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要以斯塔笛的藏书为题吗?
5、透过斯塔笛的藏书不仅让作者,也让我们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拿起书,和老师一起读。

在我眼中斯塔笛既没有——也没有——长得——可他却让我——那是因为——。

虽然跟他呆在一起的那一个小时里——那是因为——。

(三)师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和斯塔笛交了朋友,透过他的藏书,使我们了解到他是那么的爱书,更感悟到读书的魅力,读书使他知识丰富,使他变得真诚,可见他的书不仅仅藏在书橱里,更藏在(脑子里)(心里)。

愿大家也和他一样爱书,让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四、课后仿写
了解了斯塔笛后,你能想象一下他认真读书时的样子吗?请试着写一写。

板书设计:
28、斯塔笛的藏书
用心积攒按顺序排列青铜脑袋
小心保存编图书目录像个大人
数量不小小心整理待人真诚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7教案最新文案5
一、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12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斤斤计较、大失所望、熙熙攘攘、门可罗雀、无拘无束、邂逅、矜持”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课文,边读边思,了解书的不同性格,以及不同性格的书的阅读方法。

3、了解书架上性格迥异的书,体会藏书、读书带来的各种乐趣。

二、重点和难点
1、能准确理解“门可罗雀、熙熙攘攘、邂逅、矜持、蛰居”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了解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性格,应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体会藏书、读书带来的各种乐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性格谁来读这个词语?指名读。

2.“性格”是什么意思?你知道谁的性格?
3.你们知道吗?书和人一样也有不同的性格。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9.书的性格 (媒体出示课题)_29 书的性格
4.齐读课题。

5.书会有什么性格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他的书架前去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课文。

(媒体出示第一节)
家有藏书若干,静静搁置在几个书架上。

书架倚墙伫立,丝毫显不出豪华,但是这个寓所因此不一样了。

风雪夜归也罢,蛰(zhé)居简出也罢,这个寓所不会让人寂寞。

竖起耳朵一听,书架上藏着许多诱人的热闹。

忍不住伸手取出一册,眼前立即又有了一个世界。

1.轻声读读,有什么问题吗?
理解:“蛰居”。

“蛰居”变红。

(藏起来不食不动。

)
(预设:为什么说家中有了藏书,寓所因此不一样了?
第3句中为什么说这个寓所不会让人寂寞?
书不会发出声音,为什么竖起耳朵一听,书架上藏着许多诱人的热闹?这里的“热闹”指什么?)
2.带着问题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边读边找找课文中介绍了几种书的性格?划出有关的语句,再认真读一读。

三、研读课文。

1.根据学生回答交流归纳,板书:
读神情倨傲的书,
读性格严谨的书,
读性情开朗的书,
读趣味横生的书,
读默默无闻的新书,
读神态矜持的书
读神秘莫测的书,
(预设:有五种文章里能直接找到词语来概括书的性格,让学生找找读读。

后两种随机点拨)
2.自己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概括另两种书的性格。

(1) 理解“倨傲”和“矜持”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①这两个词原来是什么意思?
倨傲:骄傲,自高自大。

给“倨傲”找近义词。

(骄傲、傲慢、高傲)
矜持:慎重,拘谨。

②读读句子,想想他们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③(媒体随机出示填空)想象举例,理解词语。

我常常要用到的,感觉就是矜持的,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