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浪费问题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粮食浪费问题调查报告
一、序言:
(一)我国浪费的粮食: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大学生每年倒掉食物可养活的人数为1000万人。
据一项针对北京部分大学餐后剩菜剩饭情况的调查表明,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学生购买饭菜总量的三分之一。
按全国大专以上在校生总数量2860万人(2009年底数据)计,大学生们每年倒掉了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
(二)全世界浪费的粮食:从全球角度来看,联合国粮农组织2012年6月13日发表声明,指出全世界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达到13亿吨。
倘若这些粮食中有四分之一能够得以保留,就足以养活全世界目前约为9亿的饥饿人口。
由此可见,我们大学生有能力和义务为节约粮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国家,更是为了全世界的同胞。
(三)我国的贫困人口: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显示,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
“当今中国,大量贫困人口视粮食为生命。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学院袁德峰副教授认为。
(四)我国粮食浪费的具体情况: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李容柏在接受央视新闻联播访问时表示:根据初步调查,大概每个家庭或每个饭馆都有10%左右的粮食被浪费了,一般人认为这不是很严重的问题,才10%嘛,还有90%都用掉了。
但是实际上,如果从大的方面,从国家的层次考虑的话,那么10%就等于我们10个省中浪费了一个省的粮食,那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了。
二、发展现状:
保守推算,我国2007年至2008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郑楚光曾表示:“我国粮食浪费现象惊人,估算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
尽管粮食连年增产,但减少粮食浪费,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题中之义。
2012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
与此同时,浪费粮食现象依然触目惊心。
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课题组对大、中、小三类城市,共2700桌不同
规模的餐桌中剩余饭菜的蛋白质、脂肪等进行系统分析,保守推算,我国2007年至2008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尽管在中国已经不存在饥饿问题,但还有数千万人口处于温饱线之下,仍有约10%的人生活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下。
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显示,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
而对于饥饿,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人几乎没有记忆,但之前出生的多数人,对饥饿仍然刻骨铭心。
阅读著名作家莫言作品不难发现,1955年出生的莫言,对饥饿有一种恐怖、绝望、疯狂的感觉。
而莫言在小说中能将饥饿的感受写得入木三分,也完全得益于他自己对饥饿的亲身经历。
在小说中,莫言对粮食十分迷恋,随处可见对饥饿感受的描写。
莫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说过:“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主要源泉。
”“我伸手抓过那鳖裙,迅速地掩进嘴里。
从口腔到胃这一段,都是腥的、热的。
我的肠子在肚子里为我的行动欢呼。
”这是莫言在小说《罪过》中的描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
”这是莫言在《透明的红萝卜》中写生产队长在吃结束后的情形。
此外,莫言曾经多次提到小时候自己和姐姐争抢红薯干,以及“当作家初衷是为一天三顿吃饺子”的故事。
而当今的很多大学生,对饥饿则没有什么特别的体会。
有时早上因为睡懒觉,来不及吃早餐。
还没等到中午下课,就饿得不行了。
而我想这感觉和莫言在书中所言的饥饿感应该是大相径庭。
而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国粮食还存在各种不同形式的“隐性浪费”。
2012年7月3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说:“由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惊人,粮食损失率超过8%,蔬菜损失率则是超过20%,每年仅粮食损失量就高达500亿斤。
”
根据农业部有关专家测算,我国粮食、马铃薯、水果、蔬菜的产后损失率,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损失率,折算经济损失达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1亿多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被浪费掉。
因此要节约粮食,还须堵住“隐性浪费”。
许多专家认为,尽管目前我国的粮食安全有所保证,但长远来看仍面临着粮食生产资源不
断减少、粮食供应存在结构性短缺、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很大等严峻挑战。
而有关部门在提及浪费粮食的问题时,往往会更多地强调消费端,忽视解决粮食生产、储存、流通等环节的“隐性浪费”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现今的社会中,公款请客浪费比较严重,有的为了场面,点了很多菜,一般能吃一半就不错了。
而多数客人碍于面子,也极少打包带走。
这些饭菜只有倒掉,十分可惜。
我国当今总理从上任支出就开始严格打击这样的现象,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而国家所倡导的光盘行动也是一个极好的节约粮食的措施。
其实浪费粮食和国人观念有关。
宁“剩”勿“缺”成了不少中国人请客吃饭时根深蒂固的观念,普遍认为一顿饭下来,只有桌上菜有剩余,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大气和热情。
而粮食浪费现象严重,除了观念和面子问题,还与用餐习惯有关。
饭后也觉得剩菜丢了可惜,但因为不是分餐制,想打包又感觉不卫生,就打消打包念头。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认为只能控制人们饭店里的点菜量,比如采用“几个人一起吃饭只能点多少道菜,如果不够,吃完再一一地加”这样的方法。
而在禁止公款大吃大喝的同时,应增加每一个人对于粮食重要性的认知和体验,并对维系我们生命的粮食心存敬畏、对铺张浪费的行为鄙视唾弃。
我认为对于公款大吃大喝形成的浪费,应从挥霍公款,或者职务侵占角度进行处理,或从贪腐接收贿赂角度依法进行调查。
只有增加大吃大喝的风险,树立浪费粮食是犯罪的观念,公款消费行为才会变得规矩。
最后,针对造成生产、储存、流通、粮食转化等环节“隐性浪费“的主要问题,应尽快推动改善储粮条件,研发适合农户储粮的技术,加速粮食流通体系建设,提升遗传育种及饲料管理等的技术水平,以减少储粮损失,降低运输损耗,提升饲料转化率。
减少粮食的“隐性浪费”,既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题中之义,也是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
四、提出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人的饥饿感逐渐消失,这里所指的饥饿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正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对粮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才使得粮食浪费的情况日益严重。
因此我认为要想从思想上解决粮食浪费的问题,就必须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粮食浪费的严重程度以及浪费粮食所导致的严重后果。
事实上,对于粮食浪费现象,不少国家采取了相应措施。
比如,目前每位法国人平均每年所浪费的粮食在20千克至30千克之间。
法国政府决定通过增加小包装销售,以及将未售出的食品赠送给各类救助组织等方式向这一现象开战,以期望到2025年时能将粮食的人均浪费量减少一半。
我国也可以借鉴这一方法。
归根结底,我认为要想解决粮食浪费的问题,加强教育还是首要问题,只有当人们都意识到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才能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使得节约粮食的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