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滨县第一中学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设计:陈俊安审核:高伟张亚楠使用时间:2020年12月23日学习内容:
教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丛书6:《居安思危》
课型:教读引领课
学习目标:
1.积累掌握文言词汇,背诵经典名篇。
2.反复诵读,感知文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能学以致用,立志成才。
学习重点: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学习难点:
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学习探究
一、导入新课:
前两节课我们已经见识了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军事远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情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去看看他在个人成才和治理国家方面又有哪些独到的见解。
二、学习新知:
环节一:初读,感知内容
1.听读课文,注意语气和停顿。
2.学生朗读,对比节奏。
要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3.学生自读,理解内容。
4.重点字词句检查
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衡于虑:
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劳其筋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环节二:研读,探究品析
以诚以恒求知求德
主问题一: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这六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主问题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指哪些人?担当大任的人怎样才能有所作为?你还知道哪些人物事例?请列举一二。
环节三:精读,归纳思路
1.结合下面的提示,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说理思路。
提示:
首先谈人,列举……
接着……
然后正面说理——个人……反面说理——国家……
最后得出结论:
2.根据说理思路背诵课文,当堂检测。
环节四:拓展,积累运用
1.阅读丛书中的《居安思危》,思考讨论:
请结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说说魏徵为何不喜“内外治安”,“唯喜”唐太宗“居安思危”?
2.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三、课堂小结:
现实社会竞争的残酷性注定我们要学会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
于安乐中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是幸运,固然令人羡慕,但如果能将劣势化为优势,以忧患为起点走向成功,那将是一种阅历,一份财富,更令人佩服!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经得起生活中的种种考验,在以后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第二部分达标检测
《孟子》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请从课文或课文以外的篇目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出理由。
淮滨县第一中学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教学反思:
学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