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成品油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成品油管道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1 工程概况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成品油管道工程(以下简称呼包鄂输油管道工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境内,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内蒙古销售分公司投资建设,地理坐标为北纬39°45′12″~40°44′56″,东经109°56′36″~111°45′09″。
呼包鄂成品油管道工程从呼和浩特向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地区输送成品油(柴油和汽油),设计输送能力呼和浩特首站~土右旗分输泵站为350×104t/a,土右旗分输泵站~鄂尔多斯末站为200×104t/a,包头支线为150×104t/a。
油源为扩建后的呼石化。
管道总长267km,其中:主线始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呼和浩特首站,终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鄂尔多斯末站,管线长237km,沿线经过呼和浩特市的赛罕区、玉泉区和土默特左旗,包头市的土默特右旗和鄂尔多斯市的达拉特旗、东胜区;包头支线起于主线的土右旗分输泵站,止于包头市东河区包头末站,管线长30km,沿线途经土默特右旗、东河区。
主线呼和浩特市境内长度87.8km,包头市境内长度44.2km,鄂尔多斯市境内长度105.0km;支线全部在包头市境内,长30.0km。
全线设有站场4座,阀室9座;穿越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820m/15处,县道850m/17处,非等级公路785m/50处,铁路穿越130m/2处,穿越大中型河流9930m/10处,小型河沟渠1730m/54处
工程建设占用土地总面积457.95hm2,其中永久占地38.43hm2,临时占地419.52hm2。
全线动用土石方总量322.55万m3,其中挖方量160.55万m3,填方量162.00万m3。
工程计划2011年3月开始施工准备,2012年2月底完工,总工期12个月。
工程估算总投资9.51亿元,其中土建投资1.23亿元,资金来源建设单位自筹40%,其余资金为债务资金,向中石油内部贷款。
2产业政策、法规和规划相符性
2.1 产业政策
本项目属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5] 40号)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第40号令)中的关于清洁能源的鼓励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2.2 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及相关规划
地方规划部门总体认为拟建管线符合城镇规划,并以正式发函同意管线工程路线走向。
3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
3.1 清洁生产水平
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将为管道服务地区提供洁净的燃料和原料,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设计和运营参照国内外成熟的工艺技术和管理经验,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案和控制技术。
采用全密闭运输方式,减少对外排气和噪声,保证输送的安全性和平稳性,从源头上对污染物的产生进行控制。
公用工程齐全,生产装置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生产设备符合基本清洁生产的要求。
3.2 污染物达标排放
站场正常工况下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小,管道、站场污染物排放基本不含总量指标要求中的二氧化硫、烟尘,仅在土右分输泵站设一座1t的燃煤锅炉。
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呼市首站、包头末站、鄂尔多斯末站废水排放采取清污分流的方式,分别依托呼石化、包头油库、东胜油库污水处理设施。
含油污水收集后依托呼石化、包头油库、东胜油库含油污水处理设施统一处理。
土右分输泵站生活污水设置防渗化粪池,定期清运。
固体废物基本属于生活垃圾类。
少量危险废物(油泥)采取分类收集,回收处置。
4 环境现状
4.1 生态环境
(1)从地形看,评价区内的地形分为平原、丘陵、和沙丘3种类型。
评价区土地利用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分别为耕地、草地、林地。
呼市、包头段评价区土地利用总体现状是:土地生产力较高、土地肥力较好、
林草面积较少。
综合表现为生态系统较稳定。
鄂尔多斯段评价区土地利用总体现状是:生产量较低、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低。
(2)评价区在呼和浩特段、包头段,为平原区,植被类型单一,主要植被类型是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的人工植被体系,自然植被主要是一些野生杂草,散布于田间、道路两侧和一些荒地上。
耕地主要种植作物是玉米、葵花、小麦等。
鄂尔多斯段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可分为半干旱草原植被、干草原沙生植被、草甸草原植被三种植被类型。
主要建群种有油蒿、白蒿,伴生有骆驼刺、沙芥、小叶锦鸡儿、柠条锦鸡儿。
主要植物有: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百里香、艾蒿、本
氏针茅、短花针茅、白草、沙蓬、柠条鸡及蒿类等。
(3)呼和浩特段、包头段以田园动物较多,尤以鼠、兔等啮齿类最为常见。
在鄂尔多斯段,在丘陵沟壑及沙丘地段,由于人为干扰小,鸟类资源较为丰富,大型野生动物较少。
管道沿线两侧500m范围内没有珍稀濒危动物。
(4)评价区的土壤类型主要有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盐土四个土类,评价区土壤通过灌溉耕种和其他综合的改良措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
(5)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土壤、地质、植被和气候等。
平原区、沙丘区以风力侵蚀为主,丘陵区以水力侵蚀为主;鄂尔多斯市的达拉特旗、东胜区属国家级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包头市辖区、土默特右旗和呼和浩特市辖区、土默特左旗为自治区级重点治理区。
(6) 呼和浩特段、包头段评价区由少数景观类型(主要是农田和城镇居民点景观类型)所支配,系统比较稳定,人类活动在该系统中起了主导作用。
鄂尔多斯段景观类型以草原景观及河谷沟壑景观为主;
(7)沿线生态敏感目标有鄂尔多斯段黄河鲶水产养殖保护区及包头沿黄河湿地保护规划。
4.2环境质量现状
4.2.1 环境空气
对各站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监测,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均符
合当地环境功能要求。
4.2.2 声环境
对各站场厂界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现状的限制标准。
4.2.3 水环境
拟建管线穿越的黄河、大黑河均能满足相应水环境功能要求。
5环境影响评价
5.1 生态环境
管道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运营期基本无影响。
1、管道工程永久占地面积为38.43公顷。
施工带范围内的土壤和植被都可能受到扰动和破坏,尤其是在开挖管沟约2m~3m的范围内。
管道敷设完毕,开挖的管沟覆土回填后仍可继续复种农作物,不影响原先的土地利用格局。
挖沟埋地将对土壤理化性质造成影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层次改变局部土壤质地,影响土壤密室度,造成土壤养分流失等。
2、管线通过区植被类型主要为农田植被、草地植被。
草地植被施工结束后可以较快的恢复;管道埋设区域将只能恢复到草地植被。
管线施工期间对物种多样性基本不造成破坏性影响。
3、管线施工对该地区野生动物存在惊扰驱散等影响,但对其栖息环境的改变是暂时的和局部的,施工完毕后即可恢复正常,其存活与种群数量不会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施工对物种多样性基本不造成影响。
4、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土壤侵蚀总量为105803t,其中新增土壤侵蚀量为49698t。
采取措施后短期内基本得以恢复。
5.2 水环境影响
5.2.1 施工期
沿线以开挖方式穿越的河流或水渠,多为常年无水的旱河、旱沟以及汇水的沟川,或是季节性河流,开挖施工作业多在枯水期,开挖深度一般在设计冲刷线以下1.5m,待施工完成后,经覆土复原,采用河床稳固措施后,不会对河床及水体环境产生影响。
工程黄河定向钻穿越约1200m,需设置施工场地,若施工期按2个月计算,施工期生活污水总量为216t,建议设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肥。
施工期管道清管、试压废水应循环利用。
5.2.2 营运期
运营期污水主要为输油工艺站场地面冲洗水、初期雨污水、洗罐水以及工作人员生活污水。
其中地面冲洗水、初期雨污水、洗罐水及油管置换顶管废水所含的主要污染物质为石油类,工作人员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与BOD5。
营运期呼和浩特首站、鄂尔多斯末站、包头末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分别排至呼石化生活污水系统、东胜油库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包头油库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头油库、鄂尔多斯油库在设计中已统筹考虑各站场的污水排放)。
土右分输泵站新建一座20m3化粪池。
生活污水全部进化粪池初步处理后,定期拉至指定地点处理。
5.3 声环境的影响
5.3.1 施工期
主要施工机械昼间40m、夜间400m外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昼间75dB(A)、夜间55dB(A)的要求。
在夜间禁止施工的情况下,管线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符合标准要求。
如果输油工艺站场泄压罐基础采用打桩施工,昼间打桩作业将造成距离施工场地45m范围内声环境超过《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噪声限值,打桩作业禁止在夜间施工。
5.3.2 营运期
各输油工艺站场营运期机泵同时作业的最不利工况下,产生的作业噪声在厂界处的贡献值及叠加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相应类别标准。
5.4 环境空气
施工期间的大气影响主要是车辆进出场地的短期和局部的扬尘。
运营期间废气排放主要是土右分输泵站的燃煤锅炉及鄂尔多斯末站、包头末站混油罐“大呼
吸”“小呼吸”所排放的废气。
根据预测,各站场无组织排放的总烃、清管排放的总烃的最大落地浓度均未出现超标现象,且占标准限值的比例不是很高,对周围大气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
5.5 固体废物
管道施工期间穿越黄河采用定向钻工艺,定向钻少量泥浆自然脱水后,剩余的干泥浆量较少,运至环保管理部分指定地点处理;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顶管穿越公路弃土用于管线覆土回填,基本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量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5.6 社会环境影响
拟建管道基本沿灌渠、公路布置,施工期间,施工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及吊管机等在未做好施工组织情况下将对农业灌溉、局部交通干道,造成临时影响。
管段施工时应做好施工组织,在作业带宽度满足要求条件下,尽量减少占道施工,敷设临时交通便道和人行通道,做好临时施工的标记,开挖管沟两侧布置挡护设备,减少居民及来往车辆交通阻隔影响和防止行走事故坠落管沟事故发生。
6环境风险
6.1 事故风险概率和影响
事故原因包括管材和施工质量、腐蚀、外部自然因素损坏、人为损坏等;地质灾害因素包括地质断裂带、水土流失、洪水、地面沉降等。
一般统计中,管道泄漏事故主要事故原因有腐蚀、外力破坏及其它。
发生火灾时,输油管道的死亡距离在17m以内,重伤距离在22m以内,轻伤距离在31m以内。
根据《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建议本项目管道与周围居民点的距离不宜小于30m。
穿越河流管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管道的破裂或泄漏。
穿越河流管道破裂或泄漏可能导致大面积的石油污染,导致局部水域水质变差,并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甚至导致大量水生生物的死亡。
本项目管道工程发生全管径泄漏事故总体水平为2.3496×10-2次/a。
管道沿途穿越黄河采用定向钻的方式穿越,考虑评价区域实际情况以静流和黄河流速1.8m/s两种情况预测事故溢油对环境的影响,故漏油量按最严重情况考虑,假定发生管道断裂事故,在通过河道的管道中的原油全部泄漏,根据河道的宽度和输油管径确定事故泄漏油量为395.3 m3。
当相对静止的河流出现溢油事故,10min后溢油扩散距离为185.01m, 当溢油在有水流作用下进入河流后,10min后溢油影响距离为1265.01m。
6.3 风险管理与防范
油品属于易燃易爆物质,本项目存储量大,具有潜在危险性。
尽管风险事故的概率较小,然而一旦出现火险、爆炸事故,则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故应从设计、施工、生产储运等方面采取积极防护措施,加大事故防范措施建设,确保项目本质安全。
制定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计划,控制事故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7环保措施分析
施工中采用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措施,并配合环境监测方案以减轻其导致的生态影响。
清管试压废水成分较为单一,沉淀后就近排放。
管道工程运营期无污染物排放。
采用阴极保护、管道防腐、截断阀及其他自控与应急设施以预防管道腐蚀、泄漏等事故的发生。
除土右分输泵站外,其余三个站场站区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分别依托呼石化、包头油库、东胜油库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含油污水处理设施。
土右分输泵站新建一座20m3化粪池。
生活污水全部进化粪池初步处理后,定期拉至指定地点处理。
施工与营运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将分类回收,危险固体废物集中收集处置。
设置控制系统、火灾和气体监控系统、以减少和控制事故发生。
8 环境管理与监测制度
8.1 环境管理
为对本项目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设置相应的生产管理机构、行政管理机构和辅助生产机构。
鉴于本项目工程实际建设中的特点,建议建设单位在施工期成立安全环保小组,建立实施HSE管理体系,专职负责施工期的环境监理与管理工作。
营运期,本工程设置输油管理处1处,负责该管道所辖站场的日常生产管理工作,各站承担本站的日常生产运行和油品计量交接工作。
输油管理处设置专门科室负责运营期的日常性环保管理及安全工作。
8.2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设立环境管理体系领导小组,配备人员。
公司应赋予HSE管理人员权利和责任,并为管理小组HSE管理的各项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支持。
8.3 施工期环境监理制度
实施环境监理制度。
由建设单位聘请有资质的环境监理机构对施工单位、承包商、供应商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协助甲方落实施工期间的各项环境保护合同条款和协议,确保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环保法规的要求。
8.4 环境监测
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监测应由有符合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承担。
施工期主要是对管道线路段施工现场周围环境质量进行监控性跟踪监测。
9公众参与分析结论
评价期间,进行了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
本项目所在区域附近的单位、居民和政府有关部门认识到项目的重要性、必要性。
建设单位应注意工程潜在的风险对安全影响,做好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工程建设期间注重收集公众对工程的态度、意见、建议和要求,严格按照地方有关征地和临时征地的安置补偿规定进行妥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