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效应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挤出效应公式
令I=c-dr??C=a+by??L(r,y)=e-fr令s=1/{1+de/[1-b]f}??s<1财政政策政府支出乘数w=s/(1-b)??至于挤出效应就是(1-s)/(1-b)*△G了至于比例税率,把1/1-b统统换做1/1-b(1-t)。
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
政府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减少。
扩展资料
搭配使用:
1、当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时
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2、当经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
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降低需求水平,用紧缩的财政政策防止利率过分提高;
3、当经济出现不太严重的通货膨胀时
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用膨胀性货币政策降低
利率,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
4、当经济严重萧条时
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克服“挤出效应”。
[1]LM:MS=MD,200=0.2Y,Y=1000;
IS:Y=C+I+G=90+0.8YD+140-5r+50=280+0.8(Y-50)
Y=1200-25r
IS-LM:Y=1000,r=8,i=140-5*8=100
[2]同样的方法,求得新的IS曲线:Y=1300-25r,
IS-LM:Y=1000,r=12,i=140-5*12=80
[3]私人投资i减少了20,存在挤出效应,减少的投资正是政府购买增加的部分20.这表明,LM处于古典区域,即LM 垂直时,财政扩张的结果是利率的上升,出现了完全的挤出效应。
【注意】你的题目可能抄错了,投资函数利率前面的系数因该是5吧,不是500。
另外第二问,政府购买应该是增加20,不是增加到20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