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灌注相关指标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灌注相关指标意义
一、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
灌注指数可以简单理解为是测量部位搏动(动脉)的血流含氧量与非搏动(静脉和组织)血流含氧量的比值。
脉动的血流越大,脉动分量就越多,PI值就越大。
. 因此,测量部位(皮肤、指甲、骨骼等影响)和病人本身的血流灌注情况(动脉血液的流动情况)都将影响PI值。
. 由于交感神经会影响心率和动脉血压(影响脉搏动脉血流),所以人体的神经调节系统或精神状态也会间接影响PI值。
如果临床上出现Pi指数的下降,根据上面的公式,可能是末梢灌注压的下降,也可能是外周血管阻力的升高。
所以,临床上出现心排量下降、低血容量休克等都会造成外周组织灌注压下降使Pi降低;但是如果患者动脉血压正常,我们则要查找外周阻力升高的原因,比如缩血管药物的应用、皮肤温度过低,脉氧夹长时间不换部位等。
通过流体力学定律的分析,应用监护仪上的Pi指数,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厘清思路,查找外周低灌注的原因。
二、 ScvO2
ScvO2来监测全身组织缺氧,因为它反映了氧耗(VO2)和氧供(DO2)之间的平衡关系,ScvO2=(DO2-VO2)×1.34×Hb×CI。
2012年脓毒症休克指南推荐最初6 h复苏应达ScvO2≥70%。
ScvO2低于70%被认为是组织氧供不足的标志,是脓毒症休克早期治疗的依据,复苏前后ScvO2均低于70%的患者28 d病死率明显增加。
但ScvO2 > 70%并不一定就组织灌注良好,和组织氧摄取能力下降及微血管动静脉分流有关。
氧摄取率(O2ER)和SvO2(或ScvO2)的关系式:ScvO2 = 1- O2ER = 1-VO2 / DO2,假设SaO2 = 1。
如果氧输送(DO2)减少,氧耗(VO2)不变,那么O2ER增大,ScvO2下降。
当DO2减少,VO2减少时,ScvO2可能不变或升高。
当心输出量下降时,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或微循环分流,氧摄取率改变,而出现ScvO2的变化。
故ScvO2能够反映氧摄取率,而并不一定能够反映氧供与氧耗。
故单独应用ScvO2评估组织灌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推出相关联合评估.
三、乳酸和乳酸清除率
组织缺氧是血乳酸升高的重要原因,血乳酸浓度升高可作为组织灌注不良的早期敏感指标。
乳酸增加被认为是由于氧输送不足导致组织进行无氧糖酵解途径的结果。
高乳酸血症标志着组织缺氧和灌注不足。
然而乳酸浓度增加可能并不总是代表无氧代谢,可能与其他机制有关,而与氧债无关。
与静态血乳酸比较,动态监测乳酸水平的变化更能实时反应疾病的转归。
研究发现早期乳酸清除率(LCR) < 10%是严重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对于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动态监测血乳酸浓度变化并计算LCR可实时评估液体复苏的效果。
但需注意乳酸清除易受肝脏功能的影响,一些药物如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也会影响乳酸监测的结果。
因此高乳酸血症不一定能反映组织缺氧。
总之, 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可用于评估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临床中需注意分析。
四、Pcv-aCO2
Pcv-aCO2反映患者全身持续低灌注的标志物,并已证实了Pcv-aCO2的预后价值,提倡将它作为组织灌注不足的标记。
当血流充足时,组织灌注好,氧供充足,有氧代谢产生的CO2升高,充足的静脉血流也可冲走产生的CO2,故Pcv-aCO2不会增大。
但是,如果流入和流出组织的血流停止,将发生组织器官缺氧,无
氧代谢产生的CO2增多,即使有氧代谢产生的CO2下降,由于血流不能冲走产生的CO2,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分压也会升高,则Pcv-aCO2增大。
正常情况下Pcv-aCO2在2~5 mmHg(1 mmHg=0.133 kPa)之间,但在患者循环血流量不足或组织灌注不足情况下,血流冲走CO2能力的下降,会导致Pcv-aCO2升高。
当Pcv-aCO2 > 6 mmHg时全身组织灌注不足,意味着外周组织血流量不足以清除二氧化碳。
根据Fick原理,Pcv-aCO2=k×VCO2/CO,Pcv-aCO2与总二氧化碳含量成正比,与心输出量(CO)成反比。
只要心排量充足,即使产生过多的CO2,也会被血流冲走,而Pcv-aCO2保持正常。
临床研究发现心指数(cardiac index, CI)与Pcv-aCO2呈负相关。
因此Pcv-aCO2能够反映组织灌注及流经组织的血流速度。
当Pv-aCO2 > 6mmHg时表明组织灌注不足,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五、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正常成年人平均动脉压正常值为70~105mmHg,计算公式为:平均动脉压=(收缩压+2×舒张压)/3,也可表示为: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
动脉压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种:
⑴每搏输出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每搏输出量增加,收缩压上升较舒张压明显。
反之,每搏输出量减少,主要使收缩压降低。
⑵心率:心率增加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
反之,心率减慢时,舒张压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
⑶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加大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
反之,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的降低大于收缩压的降低。
⑷大动脉弹性:大动脉管的弹性贮器作用主要起缓冲血压的作用。
当大动脉硬变时,其缓冲作用减弱,收缩压会升高,但舒
张压降低。
⑸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当血管系统容积不变,血量减小时(失血)则体循环平均压下降,动脉血压下降。
血量不变而血管系统容积加大时,动脉血压也将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