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河北省邯郸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邯郸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儒学对于心性的探讨,主要停留在现实经验的伦理道德层面。
直到宋明时期,在隋唐佛教本体论思维影响下,儒学心性论才从经验的层面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
心与性是宋明儒学心性论的核心概念,心在宋明儒家那里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道德本心,属于道德理性范畴;二是理智之心,属认知理性范畴。
性在宋明儒家那里,主要是指人的本性、本质,同时又是一个内在的价值范畴。
宋明儒家认为,人性根源于天道。
《中庸》谓“天命之谓性”,就是说天道下贯为人性,天道与人性相统一。
性是根源于天道的客观性原则,心是主体性自觉意识的形著原则。
佛家所说智“心”是无分别直觉智慧,属于超理性的范畴,不是道德理性。
佛家所说“性”,是指宇宙空理、实相,实际上是境界本体。
佛家追求以直觉智慧亲证宇宙实相,获得超道德的宗教解脱之境。
儒家所说本心根源于天道生生实体,心体或性体既是道德本体,也是宇宙本体。
儒家强调存养本心,以保持本心的昭昭不昧,通过本然之心的随感应物(“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而实现宇宙自然与道德秩序的统一。
儒家心性论旨在明见人性本源,经由尽心尽性而知天,与天道相契应,实现生命境界的超越;通过参天地赞化育,发挥心本体的创生功能,将宇宙创造成合目的道德世界,实现宇宙自然与道德秩序的统一。
佛家则注重开发众生本有的智慧,追求以超理性的直觉智慧体证宇宙实相,成就宗教上的理想人格;并通过无所执著、随缘顺化的人生态度,而达到超道德的宗教境界。
儒家关注如何在现实世界建构理想的道德和政治秩序,佛家则关注如何实现超道德的、无烦恼的人生境界。
(摘编自单正齐《宋明儒学与佛教——基于心性论视域中的比较》)
材料二:
北宋僧传,当首推释赞宁的《宋高僧传》。
释赞宁,五代吴越人,宋初随吴越王钱俶入朝,获封“通慧大师”,曾任翰林院学士、史官编修。
在宋真宗支持下,《宋高僧传》于端拱元年(988年)编修完成,主要载录唐代僧人事迹。
释赞宁的“国师”身份,加之《宋高僧传》的编撰背景,使这位皇家僧侣与世俗政权格外亲近。
在《进〈宋高僧传〉表》以及《高僧传序》中,赞宁阐明编撰宗旨,褒扬世俗政
权对宗教的支持。
如果舍去冗繁的赞辞与形式化的客套,不难看出宋初僧人有意取法史传,对世俗政权与佛教的互利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
赞宁《宋高僧传》体例上的最大变化,莫过于将传记人物分为“译经”“义解”“习禅”“明律”“护法”“感通”“遗身”“读诵”“兴福”“杂科”等十科,每科之下又有十六字注疏。
“十科”述评文字简短,类似史赞。
释智圆,字无外,自号中庸子,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卒于乾兴元年(1022年)。
宋代之前的僧人很少有自传,智圆改变了这种局面。
智圆个人文集《闲居编》收录《中庸子传》《病夫传》,两篇均为自传。
《中庸子传》洋洋数千言,篇幅规模远超唐人。
《病夫传》也是作者自叙心志之作,篇幅较短,内容上承接《中庸子传》,可视为《中庸子传》的补充。
传记具有史传属性,应如实记述人物的言行事迹。
然而,“自传”却有不同,尤其是中国的自传,更注重精神世界的开拓和文化人格的塑造,至于人物事迹反倒在其次。
《中庸子传》与《病夫传》继承了陶渊明以来的自传传统,注重自我思想的阐发,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譬如,《中庸子传》以儒家“中庸”解读释氏“中观”,又以“中观”反证“中庸”,由此建立“儒释互补”的文化格局;《病夫传》则以“病”为寓,表明“不为权动,不为名役”的人格理想。
释智圆的自传虽也涉及个人的部分经历和平生著述,但这些身外之事、身外之物无非是要阐述作者的“中道”观,表达“儒释相贯”的理念。
释契嵩(1007-1072年),字仲灵,藤州镡津人(今广西滕州),七岁出家,先后受业于衡山洪堙禅师、筠州晓聪禅师,游历庐山、杭州等地,卒于杭州灵隐寺。
契嵩主要活动于北宋仁宗朝。
此时政治安定,文治隆盛,释家僧众文化修养普遍较高,尤其热衷于文艺创作。
契嵩生前撰有《嘉祐集》《治平集》,共百余卷,宋僧怀悟整理散佚作品,编有《镡津文集》21卷。
今本《镡津文集》卷13载录两篇传记:《陆蟾传》《韩旷传》。
《陆蟾传》和《韩旷传》是典型的“文集传记”。
两篇作品篇幅短小,以论为主,叙事扼要,吸收史传人物论特点,以一事展开议论。
陆蟾乃民间高隐,与作者并无直接接触。
契嵩久闻其诗名,又听闻另一位隐者高阆论及陆蟾之诗,进而由诗想见传主品行,遂有“负节守道”的感慨。
契嵩认为,由诗观志,“则君子、小人可以尽之”。
“诗言志”是感知传主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
《陆蟾传》几乎没有记载传主“守节”的具体事迹,全由传主的诗歌引发感慨,如此体式自不同于历代《高僧传》,在唐宋私家传记中也颇具特色。
(摘编自孙文起《“援儒人释”:论北宋“僧传”的文体自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学心性论在先秦时期主要还停留在现实经验的伦理道德层面,直到宋明时期,儒学心性论才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B.心与性既是宋明儒学心性论的核心概念,也是佛家的概念,在儒学和佛家那里概念的内涵却不完全相同。
C.释赞宁所说世俗政权对宗教的支持并非虚言,他自己就有“国师”的身份,《宋高僧传》
的编修也得到皇帝的支持。
D.释智圆《中庸子传》与《病夫传》均为自传,前者叙述个人经历的文字比较少,后者则是在这方面作为前者的补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不过二者比较的内容与目的都不相同。
B.“与天道相契应,实现生命境界的超越”与实现“无烦恼的人生境界”本质上是一样的。
C.材料二大体按照创作的时间顺序介绍了《宋高僧传》《中庸子传》等僧传的写作风格。
D.儒家和佛家都为成就理想人格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都体现出人本主义特色。
3.下列选项,属于儒家心性论观点的一项是( )
A.本心是先天的至善本体,来源于天理的性,内蕴于本心,所谓“理在人心,是之谓性”。
B.“性”即是空理,诸法缘起性空。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C.《起信论》认为众生本具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真如心),具有先天的解性或本觉。
D.一念无明法性心,无明当体即空,当体即是自性清净心,空性即心,心即空性。
4.从释赞宁《宋高僧传》、释智圆《中庸子传》、释契嵩《陆蟾传韩旷传》等作品中,可以看出北宋“僧传”的文体有哪些变化?
5.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中国本源的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答案】1. D 2. B 3. A
4.①改良了陈旧的僧传体例,将人物传记分成10科,每科之下又有注疏。
②改变了宋代之前的僧人很少有自传的局面,并且在自传中注重阐述观点,表达理念。
③篇幅短小,以论为主,叙事扼要。
5.①儒学心性论在佛教本体论思维影响下,从经验的层面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
②佛教僧传的创作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宋初僧人有意取法史传,释赞宁《宋高僧传》“十科”述评文字简短,类似史赞。
《中庸子传》与《病夫传》继承了陶渊明以来的自传传统,注重自我思想的阐发,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
《陆蟾传》和《韩旷传》吸收史传人物论特点,以一事展开议论。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前者叙述个人经历的文字比较少,后者则是在这方面作为前者的补充”与原文不符,前者叙述个人经历的文字比较多,后者作为前者的补充是补叙心志。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与天道相契应,实现生命境界的超越’与实现‘无烦恼的人生境界’本质上是一样的”说
法错误,材料一的最后一段主要是从目的和关注点两个方面比较儒佛心性论的相异之处的。
前者是儒家心性论的目的之一,后者是佛家所关注的重点,所以本质是不同的。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在判断选项的时候,除了从句意的角度来分析,还可以抓住一些重要的概念来帮助我们判断。
A.“天理”这一概念正是宋明儒学的关键概念。
B.是佛家心性观点,注意“缘起性空”“因缘”“空”等佛家的基本概念。
C.是佛家心性观点,要注意“众生”“如来”等概念提示作用。
D.是佛家心性观点,要注意“空”“空性”等概念的提示作用。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由材料二“赞宁《宋高僧传》体例上的最大变化,莫过于将传记人物分为……等十科,每科之下又有十六字注疏。
‘十科’述评文字简短,类似史赞”可知,北宋僧传的变化载体例上将传记人物分为十科,每科下又有注疏;
由材料二“宋代之前的僧人很少有自传,智圆改变了这种局面”“更注重精神世界的开拓和文化人格的塑造,至于人物事迹反倒在其次”“注重自我思想的阐发,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可知,宋代改变了以往僧人很少有自转的局面,且在自传中注重思想阐发,表现理想;由材料二“两篇作品篇幅短小,以论为主,叙事扼要,吸收史传人物论特点,以一事展开议论”可知,宋代僧传篇幅短小,以议论为主,叙事简要。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
由材料一“直到宋明时期,在隋唐佛教本体论思维影响下,儒学心性论才从经验的层面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可知,儒学心性论在佛教本体论思维影响下,从经验层面上升到本论高度;
由材料二“如果舍去冗繁的赞辞与形式化的客套,不难看出宋初僧人有意取法史传,对世俗政权与佛教的互利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可知,宋初僧人所作的僧传有意取法史传;由材料二“《中庸子传》与《病夫传》继承了陶渊明以来的自传传统,注重自我思想的阐发,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譬如,《中庸子传》以儒家‘中庸’解读释氏‘中观’,又以‘中观’反证‘中庸’,由此建立‘儒释互补’的文化格局”可知,很多僧传继承了陶渊明以来的自传传统,注重自我思想的阐发,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呈现出“儒释互补”的文化格局;
由材料二“《陆蟾传》和《韩旷传》是典型的‘文集传记’。
两篇作品篇幅短小,以论为主,
叙事扼要,吸收史传人物论特点,以一事展开议论”可知,《陆蟾传》和《韩旷传》等吸收史传人物论的特点,以一事展开议论,以论为主,叙事简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风筝
萧红
拖着鞋,头上没有帽子,鼻涕在胡须上结起网罗似的冰条来,纵横地网罗着胡须。
在夜间,在冰雪闪着光芒的时候,老人依着街头电线杆,他的黑色影子缠住电杆。
他在想着这样的事:“穷人活着没有用,不如死了!”
老人的女儿三天前死了,死在工厂里。
老人希望得一点赡养费,他奔波三天了!拖着鞋奔波,夜间也是奔波。
他到工厂,从工厂又到工厂主家去。
他三天没有吃饭,实在不能再走了!
半夜了,老人才一步一挨地把自己运到家门,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胡须颤抖,他走起路来谁看着都要联想起被大风吹摇就要坍塌的土墙或是房屋,眼望砖瓦四下分离的游动起来。
老人自己把身子再运到炕上,然后他喘着牛马似的呼吸,他全身的肉体坍落尽了,为了他的女儿而坍落尽的,因为在他女儿的背后埋着这样的事:“女儿死了!自己不能做工,赡养费没有,儿子出外三年不见回来。
”
屋子里没有灯火,黑暗是一个大轮廓。
老人的眼泪在有皱纹的脸上爬,横顺地在黑暗里爬。
外面的风在嚎叫,夹着冬天枯树的声音。
风卷起地上的积雪,扑向窗纸,唰唰地响。
在父亲给人做雇农的时候,刘成在中学里读过书,不到毕业他就混进某个团体了!他到农村去过,也曾进过工厂,后来他没有踪影了!三年没有踪影。
关于他妹妹的死,他不知道,关于他父亲的流浪,他不知道,同时他父亲也不知道他的流浪。
刘成下狱的第三个年头被释放出来,他的脸色还是和从前一样,冷静,沉着。
他内心从没有念及父亲一次。
不是没念及,因为他有无数的父亲,一切受难者的父亲他都当作自己的父亲,他一想到这些父亲,只有走向一条路,一条根本的路。
这是他被释放的第三天了!当他在农村和农民们谈话的时候,比从前似乎更有力,更坚决,他的手高举起来又落下去,这大概是表示不受压迫的意思。
每个字从他嘴里跳出来,就和石子一样坚实并且刚硬,这石子一个一个投进农民的脑袋里,成了永久不化的石子。
坐在马棚旁边开着衣纽的老农妇,发起从没有这样愉快的笑。
她触了她的男人李福一下,用着例外的声音边说边笑:“我做了一辈子牛马,哈哈!那时候可该做人了!我做牛马做够了!”
老农妇在说到末尾这句话时,也许是想起了生在农村最痛苦的事。
她顿时脸色都跟着不
笑了,冷落下去。
刘成还是把手一举一落地说下去,马在马棚里吃草的声音,夹杂着鼻子声在响,其余都在安静里浸沉着。
只是刘成谈话的沉重的字眼连绵地从他齿间往外挤。
不知什么话把农民们击打着了!男人们在抹眼睛,女人们却响着鼻子,和在马棚里吃草的马一样。
人们散去了,院子里的蚊虫四下飞,结团地飞,天空有圆圆的月,这是一个夏天的夜,这是刘成出狱三天在乡村的第一夜。
刘成当夜住在农妇王大婶的家里。
桌上的油灯暗里昏黄。
王大婶的男人和刘成坐在炕沿说着话,不绝地在说,直到王大婶的男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呵!刘成这个名字,东村住着孤独的老人常提到。
你可认识他吗?”
刘成不回答,只是眼光和不会转弯的箭一样,对准什么东西似的在放射,在一分钟内他的脸色转变了又转!
王大婶抱着小孩,在考察刘成的脸色,她在下断语:“一定是他爹爹,我听老人坐在树荫下常提到这个名字。
”
王大婶男人的袖子在摇振,院心蚊虫的群给他冲散了!他跑向一家脊背弯曲的草房去,在没有纸的窗上敲打,急剧地敲打。
睡在月光里整个东村的夜被他惊醒了!睡在篱笆下的狗,和鸡雀吵叫。
老人睡在土炕的一端,把自己的帽子包着破鞋当作枕头,身下铺着的是一条麻袋。
睡在土炕的另一端也是一个老人。
他们在朦胧的月影中,和两捆干草一样,他们睡着。
窗棂上残破的窗纸在作响。
一个老人的神经被敲打醒了!他坐起来,抖擞着他满身的月光,他不睁眼睛,把胡须抬得高高的,盲目地问:“什么勾当?”
“刘成不是你的儿吗?他今夜住在我家。
”老人听了这话,他的胡须在蹀躞。
三年前离家的儿子,在眼前飞转。
平日不会动的村庄和草堆现在都在活动。
老人向着王大婶的家里,向着他儿子的方向走,像一个要见妈妈的小孩子一样。
但他不是孩子,他蹀躞着胡须,他的腿笨重,他有满脸的皱纹。
老人又联想到女儿死的事情,工厂怎样不给抚恤金,他怎样飘流到乡间,乡间更艰苦,他想到饿和冻的滋味。
他需要躺在他妈妈怀里哭诉。
可他是去见儿子。
王大婶的男人在老人旁边走,看着自家的短墙处有个人影,模糊不清,走近一点只见那里有人在摆手。
再走近点,知道是王大婶在那里摆手。
王大婶的男人跑了几步,王大婶对他皱竖眼眉低声慌张地说:“那个人走了!抢着走了!”老人还是追着他的梦向前走,带着一颗充血的心来会见他的儿子。
刘成抢着走了!还不待他父亲来,他先跑了!他父亲充了血的心给他碎……
刘成不管他父亲,他怕他父亲,因为他已把整个心、整个人献给众人。
他没有家,什么也没有,他为着农人、工人,为着这样的阶级而下过狱。
半年过后,刘成被捕的消息传来了!那是一个初春,正月的早晨,乡村里的土场上,孩
子们群集着,天空里飘起颜色鲜明的风筝来,三个,五个,近处飘着大的风筝,远处飘着小的风筝,孩子们在拍手,在笑,刘成的父亲也在土场上依着拐杖同孩子们看风筝。
刘成被捕的消息传到老人的耳边了!
1933年6月9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的女儿死了,他的生活失去依靠,为得到赡养费,多方奔波却无果,作者对这位孤苦的老人给予深切的同情。
B.老农妇在边笑边说着“我做牛马做够了”之后,脸色便冷落下去,这一神态变化可能是因为她想起曾经令人痛苦的事情。
C.王大婶“考察刘成的脸色”,她的丈夫跑着去刘老人住宿的草屋,急剧地敲打窗棂,这表现出夫妇俩的质朴和热心。
D.刘成不愿见久别的父亲而抢先离去,可见他淡漠亲情,对父亲感情不深,他已经习惯了独来独往的革命生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从刘成的父亲丧女写起,然后插叙刘成参加革命、被捕入狱、宣传革命、躲避父亲等经历,最后写他再次被捕,结构灵活。
B.小说开篇以“鼻涕在胡须上结起网罗似的冰条”、夜间“冰雪闪着光芒”等寥寥数语,渲染了气氛,语言表达不落俗套。
C.小说将步履艰难的刘成之父比作“要坍塌的土墙”,将土炕上的两个老人比作“两捆干草”,写出了他们身体衰弱,生活赤贫。
D.小说在描写夏夜的情景时,选取“蚊群”这一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笔墨简省而又真切传神,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8.小说是如何塑造刘成这一革命者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结尾处描写刘成父亲看风筝的场景,请联系全文探究其艺术效果。
【答案】6. D 7. A
8.①侧面衬托。
如以大量篇幅叙写刘成父亲穷苦无告的艰难处境,衬托了刘成公而忘私的崇高形象;叙写男人抹着眼泪,女人响着鼻子,衬托刘成作为革命家的影响力。
②环境烘托。
比如写除了马吃草的声音,其余都在安静里浸沉着,写人们散去之后,天空圆圆的月亮等,通过环境描写烘托静谧的气氛,从而表现刘成作为革命家在群众中的极大影响力。
③神态、动作等直接描写。
如描写刘成冷静沉着的脸色、发动群众时举落的手势、坚实刚硬的吐字等,展现了刘成不惧危险、坚毅刚强的形象。
④直接评论。
如“他已把整个人心、整个人献给众人”等评论,画龙点睛,塑造了刘成的
革命者形象。
9.①情节上,结尾看风筝的场景与标题相呼应,结构严谨,引人深思。
②人物上,初春的时节与风筝鲜明的颜色象征着希望,展现了革命者的乐观主义情怀和为了众人的幸福生活而不顾个人生死的献身精神。
③主题上,刘成被捕的消息传来了,而社会安定祥和,风筝高飞,给人们带来欢乐,暗示革命者奋斗献身的伟大意义。
④读者上,对老人听到消息后的反应只字不提,含蓄蕴藉,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可见他淡漠亲情,对父亲感情不深,他已经习惯了独来独往的革命生活”错误。
刘成抢先离去这一举动,是为了防止儿女私情给自己的革命活动带来牵绊,这体现了他对父亲更为深沉的爱,他是为包括自己父亲在内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而奋斗。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A.“然后插叙刘成参加革命、被捕入狱、宣传革命、躲避父亲等经历”错误。
“宣传革命”“躲避父亲”都是故事本身的情节,不属于插叙内容。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的能力。
“老人希望得一点赡养费,他奔波三天了!拖着鞋奔波,夜间也是奔波。
他到工厂,从工厂又到工厂主家去。
他三天没有吃饭,实在不能再走了!”,文章叙写刘成父亲穷苦无告的艰难处境,衬托了刘成的公而忘私;“不知什么话把农民们击打着了!男人们在抹眼睛,女人们却响着鼻子,和在马棚里吃草的马一样”,写男人抹着眼泪,女人响着鼻子,衬托刘成作为革命家的影响力。
作者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衬托刘成作为革命者的崇高。
“刘成还是把手一举一落地说下去,马在马棚里吃草的声音,夹杂着鼻子声在响,其余都在安静里浸沉着”“人们散去了,院子里的蚊虫四下飞,结团地飞,天空有圆圆的月,这是一个夏天的夜,这是刘成出狱三天在乡村的第一夜”,除了马吃草的声音,其余都在安静里浸沉着,写人们散去之后,天空圆圆的月亮等,通过环境描写烘托静谧的气氛,从而表现刘成作为革命家在群众中的极大影响力。
“刘成下狱的第三个年头被释放出来,他的脸色还是和从前一样,冷静,沉着”“当他在农村和农民们谈话的时候,比从前似乎更有力,更坚决,他的手高举起来又落下去,这大概是表示不受压迫的意思”,描写刘成冷静沉着的脸色、发动群众时举落的手势、坚实刚硬的吐字等,运用神态、动作等直接描写展现了刘成不惧危险、坚毅刚强的形象。
“刘成不管他父亲,他怕他父亲,因为他已把整个心、整个人献给众人。
他没有家,什么也没有,他为着农人、工人,为着这样的阶级而下过狱”,他已把整个人心、整个人献给众人,为着这样的阶级而下过狱,通过直接评论塑造了刘成的革命者形象。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联系全文探究结尾处描写刘成父亲看风筝的场景艺术效果,可以从情节、人物、主题、效果等角度加以分析。
情节上,小说标题为“看风筝”,结尾写刘成父亲看风筝的场景与标题相呼应,结构严谨,引人深思。
人物上,“刘成下狱的第三个年头被释放出来,他的脸色还是和从前一样,冷静,沉着。
……他一想到这些父亲,只有走向一条路,一条根本的路”,刘成作为革命者为了众人的幸福生活而不顾个人生死,始终充满着乐观主义情怀,初春的时节与风筝鲜明的颜色象征着希望,体现了人物的精神追求。
主题上,结尾写刘成被捕的消息传来之前,乡村里的土场上,孩子们和老人看天空里飘起颜色鲜明的风筝,社会安定祥和,人们生活快乐,暗示革命者奋斗献身的伟大意义。
效果上,小说以“刘成被捕的消息传到老人的耳边了!”结尾,对老人听到消息后的反应只字不提,含蓄蕴藉,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甫奏赋三篇。
帝奇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肃宗立,自廊州赢服欲奔行
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
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
”帝怒,诏三司亲问。
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帝乃解。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廊,弥年艰窭,孺弱至饿
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
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尝从
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
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
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