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
的应用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前行,各项经济获得了繁荣发展,在此过程中,道路桥梁工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道路桥梁工程数
量也不断的增加。
在现代社会,为保证地方经济能够获得进一步发展,必须大力
发展道路桥梁建设项目。
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各种不同类型的项
目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此,此次研究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总结混
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效果,为同行从业者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道路桥梁;施工;应用
引言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技术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材料配比,
进而提升混凝土的质量,还要不断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并加强对道路桥梁的维
护保养工作,进而提升道路桥梁的过程质量,最终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达到国家
或行业标准,促进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持续稳定的开展。
1 原材料的选取
混凝土的原材料包含水泥、骨料、减水剂等,在挑选材料时要求各类原材料
的质量达标。
在本工程中,骨料采用强度较高的中砂,含泥量不超过2%,不带有
影响混凝土综合性能的杂物,细度模数2.3~3.0,泥块含量占粗骨料的总量低于1%,工程所用细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均要在粗骨料的基础上减少一半。
全面
强化原材料质量控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考虑材料的采购便捷性要求。
对于减
水剂,选用LN-2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严格控制材料的用量,发挥出材料在
减水处理、减小坍落度损失方面的作用。
经过多种掺量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认为,减水剂用量在水泥用料比重的2%以内较为合适,可满足工程对改善混凝土性能方
面的要求。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指标。
通
常情况下,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越好。
但是,水灰比过小会导致混
凝土易出现裂缝和开裂等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水灰比。
骨料含
量是影响混凝土密实度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骨料的种类、粒径、形状等不同特性
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
的骨料类型和比例,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胶凝材料含量是影响混凝土
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胶凝材料含量越大,混凝土强度越高。
但过多的胶凝材料含量会导致混凝土收缩变形,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控制。
矿物掺合料含量是
影响混凝土性能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矿物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
度和耐久性,同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该合理选择矿物掺合料类型和含量,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2.2加强混凝土浇筑
为了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要加强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施工的
实效性。
首先,在进行浇筑工作前期,要先均衡混凝土配比并确定混凝土的使用量,避免出现混凝土使用过量或不足的情况。
在浇筑过程中,要采取分层的方式,并严格控制每一层的厚度,使浇筑的每一层混凝土都比较均匀和平衡。
其次,要
根据施工现场环境合理调整混凝土的水灰比,防止混凝土在运输时出现层级分裂
情况。
再次,要加大检查模板、钢筋等装置的力度,从而确保混凝土浇筑工作的
高质量完成。
最后,施工人员要了解和掌握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具体流程和所涉及
的所有数据信息,根据混凝土施工的具体结构控制实际浇筑高度。
一般混凝土的
浇筑高度要小于 2 m,如果浇筑高度超过 2 m,就要第一时间运用 PVC 管集中
输送混凝土,以免出现混凝土离析等问题,从而确保混凝土施工的顺利开展。
2.3混凝土振捣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振捣方式,若混凝土浇筑的方量比较小或是混凝土塑性要
求非常高时,可以使用人工方式进行振捣,其他情况下,则可以采用机械振捣方
式进行作业。
施工人员应该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合理控制振捣作业的力度,严格按
照“快插慢拔”的原则进行施工,保证不会出现过振、漏振现象。
需保证混凝土
振捣足够密实,可结合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二次振捣,混凝土表面不得出
现气泡。
2.4做好路面压实工作
在开展具体的施工之前,一定要对道路桥梁的实际情况做一个预判,对其可
能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案以及知道知道如何应对突发情况,针对不同的路面情况选
择采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施工,一定要做到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混凝土的浇
灌工作中,一定要将其压实,为了避免漏压的情况发生,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认
真充分做好对道路桥梁的调研工作,全面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针对具体情况做
出分析并选择出合适的方法开展施工工作。
在浇灌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压实路面,这样才能够保障路面的平整度,避免由于路面不平整造成各种交通事故的发生。
以上工作全部做完之后,还需要对路面进行冷却处理,搁置一段时间,封锁道路
和桥梁,等到其强度达标,以确保道路桥梁的平整以及安全性。
2.5预防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一旦发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很容易造成混凝土裂缝,使
得工程的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基于这一情况,需要对水泥的使用量进
行控制,使混凝土施工中的水化热程度得以降低。
同时,可以对混凝土搅拌的方
式进行完善,对混凝土浇筑的温度进行控制,有效降低温度变化产生的混凝土裂缝。
其次,在建筑结构的施工中,经常使用含碱材料,这些材料相互出现化学反应,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裂缝,必须严格控制好含碱材料的配比。
一般水泥与其他
材料混合,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为控制这一问题,可以选择低碳水泥,避免出现化学反应,有效控制温度变化,使裂缝发生率得以降低。
施工人员
既要控制好混凝土施工中的水化热,将热高峰出现的时间推迟,还要做好施工现
场的遮阳、防风等措施,使温度变化得到控制,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6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加强养护,使混凝土有效成型。
混凝土养护时需要做详
细的检查,发现混凝土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应予以有效的修复。
例如,振捣环
节因振捣不充分而残留大量气泡时,在养护初期便要有效处理,使混凝土有足够
的密实性。
若混凝土开裂,现场作业人员需进行检查,确定开裂的具体部位,于
该处稳定粘贴纤维布,以填充的方法处理裂缝。
养护期间,养护人员需要充分考
虑到有利于混凝土成型的各项技术措施,例如浇水、覆盖、涂抹养护剂等,使混
凝土在温度和湿度均合理的条件下有效成型。
养护时间的控制方面,可在拆模后
的 12 h 内进行。
若恰逢冬季施工,低温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更应加强养护管理。
现场环境温度在-10 ℃以内时,低温对混凝土的影响显著,可采用暖棚法,以
免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中冻裂。
结语
混凝土施工始终都是道路桥梁工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混凝土施工环节
的顺利开展,要从安全和质量层面入手,掌握并落实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
工艺的内容要点,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单位要
优化混凝土施工工艺、应用新型先进技术进行工程建设,从而满足现代化工程建
设的要求,不断提高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莉.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
计,2022(10):201-203.
[2]王利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四川水
泥,2021(07):5-6.
[3]牟军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散装水
泥,2021(03):68-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