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6-07-28T15:04:56.6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期作者:陈琳
[导读] ICU护士身处危重病人多,救治任务重,急救设备,仪器多的环境,他们的心理素质的高地不仅影响护理质量。
陈琳
(成都市龙泉驿区仁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所二甲综合医院的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ICU护士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高于国内常模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ICU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人,常见的心理障碍为焦虑、抑郁及强迫。
管理者及护士应切实采取措施,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关键词】ICU护士;心理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2-0210-02
ICU护士身处危重病人多,救治任务重,急救设备,仪器多的环境,他们的心理素质的高地不仅影响护理质量,也对病人的康复有直接影响[1]。
为评估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针对2所二甲综合医院的ICU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影响其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分析应当采取的措施,以保护ICU护士的心理健康。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以2015年10月在龙泉驿区2所二甲综合医院ICU工作的48名护士为调查对象。
其中女性46名,男性2名;平均年龄32.6岁;平均护龄10.5年;主管护士9人,占18.75%;护师22人,占45.83%;合同护士28人,占58.33%;文化程度:中专10人,占20.83%;大专28人,占58.34%;本科10人,占20.83%。
婚姻状况:未婚14人,占29.17%。
已婚34人,占70.83%。
1.2 调查工具与评分标准
采用L.R.Dergatis编制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2],分9个基本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评分标准从无到非常严重分5级,分别赋值1~5分,分数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3 资料收集与统计方法
调查者向48名ICU护士发放问卷,被试者根据问卷指导语答卷。
共发出问卷48份,收回48份,有效回收率100%。
2.结果
2.1 ICU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见表1):受调查的ICU护士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总均分均高于金华等[3]的常模评分,除恐怖与精神病性2个因子分外,其余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表明ICU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人。
3.讨论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认识能力,适宜的情绪体验,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识及和谐的人际关系[4]。
本研究结果表明,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人。
金环的研究也表明,ICU护士过大的工作压力会引起身心疾病,如心身耗竭综合征、工作疲惫感、焦虑等[5]。
分析原因如下:
3.1 工作环境的影响
3.1.1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护理人员缺编是综合性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ICU环境封闭,设备复杂,护士承担大量基础护理工作和抢救工作,夜班和加班打乱生物钟,容易引起躯体不适、精神紧张、焦虑等身心症状。
3.1.2垂死和死亡现象的刺激。
面对患者家属强烈的负面情绪、随时发生的紧急情况和死亡等恶性刺激,护士容易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工作中过分敏感谨慎、紧张焦虑。
3.1.4环境噪音刺激。
根据国际噪声委员会规定,噪声水平白天应≤45dB,夜间应≤30dB[6]。
噪声刺激人体交感神经,产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情绪烦躁、焦虑等应激反应,导致护士容易感觉紧张、疲劳等。
3.2 社会支持不足
护理工作高风险、高强度,性质较单一,工资及福利待遇较低,晋升及学习进修机会少,护士为患者付出的辛勤劳动还未得到应有的尊重与承认[7]。
作为女性,同时肩负家庭和工作责任,家庭支持不足较普遍。
护士在自我价值认同、职业荣誉感和自尊心上容易失衡,引起抑郁、身心疲惫、厌倦等不适。
3.3 复杂的人际关系
ICU护士面对护患冲突、护护冲突、医护冲突、护士与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之间的冲突等,若处理不当,容易产生“烦恼和激动、经常与人争论”的敌对及偏执情绪。
3.4 心理健康知识缺乏
本次调查发现,很多ICU护士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工作或生活中遭遇挫折或严重打击时,不能寻找适宜的心理保健方法进行有
效的自我调节与平衡。
4.对策
4.1 管理者要充分认识ICU护士心理健康现状,多管齐下,关心和爱护护士
4.1.1医院管理者增加ICU护士的编制,适当增设护工,设法缓解护士身心超负荷运转情况。
职称评定、聘用及奖金分配时多向临床一线护士倾斜,增加护士学习进修机会,鼓励护士参加医院与科室管理,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
4.1.2ICU护士长合理调配护士工作。
尝试弹性排班、梯队式排班、自我排班[5]等,尊重护士意愿,减轻值班护士压力,保障休息。
关注护士的生活与心理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帮助,避免累积和恶化。
4.1.3配置新型医疗用具,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布局,优化设备,减少噪音;完善保安、保洁,减少或取消非护理性工作。
4.1.4为护士提供心理健康、法律保护培训,设置心理咨询医生及法律咨询,成立护士支持小组,设立“联系护士”,设立员工发泄室,护士遇到应激事件后有专业人员进行疏导。
4.2 提高ICU护士综合素质,积极引导自我心理调适
ICU护士应注重自我专业成长,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学会自我分析疏导,辨别和妥善处理影响自己身心健康的因素;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多争取家庭的支持理解。
4.3 加强社会支持
医院管理者多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鼓励更多的护理人员参与各种医疗组织,热心公共事务,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树立护士应有的职业形象。
【参考文献】
[1]丁榆,李绮善,李杏崧等.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应对方式分析.天津护理,2011,19(1):11-12
[2]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0-94.
[3]金华,张明圆.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1985,12(5):260.
[4]马存根.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1.
[5]金环.影响ICU护士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与对策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9):2123-2124
[6]戴琴,冯正直,谢刚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450.
[7]刘玉馥,周莉.护理压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