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能力提升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测6.14
·1.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

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 X、Y代表激素名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Y是促甲状腺激素
B.图Ⅰ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差异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Ⅰ中 A液减少
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④
2.通常情况下,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CO2的浓度依次为
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3.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

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毛细淋巴管阻塞
C.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4.人体的绝大部分组织细胞需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下列有关内环境成分的归类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物质类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B.有机大分子类如:血浆蛋白、mRNA、生长激素等
C.营养小分子类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
D.细胞代谢废物类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
5.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6.下列叙述中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得生理活动是()
A. 炎热的夏天,人体出汗增多
B. 人少量失血后,血很快恢复
C. 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D. 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乳酸上升
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2、血浆蛋白
B.神经递质、Na+
C.C6H12O6、尿素
D.血红蛋白、有氧呼吸的酶
8.人体组织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的是A.细胞内液 B.组织液 C.淋巴 D.血浆
试卷第1页,总6页
9、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10、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体是 ( )
A .血液
B .血清
C .淋巴
D .原尿
11、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 发生剧烈的变化。

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 )
A .碳酸氢钠
B .碳酸
C .三磷酸腺苷
D .钾离子
12、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 )
A 、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B .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 .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 .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13、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 .纤维蛋白原
B .激素
C .淋巴细胞
D .纤维素
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的关系,正确的是
( )
15、高等动物体内细胞要获得O 2和养料以及代谢废物的排泄都必须通过的系统是
( )
A .消化
B .呼吸
C .循环
D .排泄
16、如图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BC 段变化的原因
( )
A .乳酸与NaH 2P04反应生成H 3P04
B .乳酸与血液中的02发生了氧化反应
c .乳酸与碳酸钠反应除掉了乳酸
D .乳酸与NaHCO 3反应生成CO 2
17、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 ( )
A .淋巴液
B .组织液
C .血浆
D .唾液
18、下列何种情况与发生组织水肿无关 ( )
A .毛细淋巴管堵塞
B .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
C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多
D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19、对人体内环境中pH 及调节途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人体血液的pH 通常维持在7~7.45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C.血液中Na2CO3过多,就与H2C03结合成NaHCO3
D.血液中C02过多时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将CO2排出
20、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
A.3 B.5 C.6 D.10
21、如图表示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示意图,指出图中哪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 ()
A.①中性粒细胞 B.②组织液
C·③水 D.④红细胞
2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
A.O2、C0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0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23、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
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②可以进入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③
C.图中0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
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属于内环境
24、关于人体内环境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血红蛋白、氧、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B·毛细淋巴管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与淋巴
C·唾液、激素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D.皮肤角质层细胞游离于内环境之外
25、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哪种蛋白质存在于内环境中?( )
A.淀粉酶 B.脂肪酶 C.溶菌酶 D.抗体
26、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
试卷第3页,总6页
反应,其中有( )
A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
和碳酸
27、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 的变化趋势、引起pH 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为( )
A 、降低、CO 2、Na 2CO 3
B 、降低、乳酸、NaHCO 3
C 、升高、CO 2、H 2CO 3
D 、升高、乳酸、NaHCO 3
28.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的数量主要取决于( )
A .组织中氧气的浓度
B .细胞膜上氧气载体的数量
C .细胞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D .细胞中ATP 的数量
29.图1—1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 液减少
B .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
C .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
D .A 液中的O 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膜结构
30.人体内水和无机盐主要来自食物和饮料,水和无机盐的排出主要是通过肾脏,其次是皮肤。

此外,两种物质代谢还具有的是( )
A. 无机盐还来自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水还通过肠及随粪便而排出
B. 水还来自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水还通过肺及随粪便而排出
C.水还来自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无机盐还通过肺及随粪便而排出
D.无机盐还来自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无机盐还通过肺及随粪便而排出
31
(1)内环境主要是由 、 和 等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其 保持相对稳定。

(2)写出图中各标号代表的过程:① ,② ,③ 。

(3)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为 ,⑤为 。

(4)用简明短语表述⑥ .
(5)要完成图中体现的过程,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之外,还必须有 的参与。

32.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

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

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2分)。

(4)②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2-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膜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减少的物质有明显增加的物质有。

脂肪肝患者的脂蛋白合成量。

(6)如果图中①细胞为B淋巴细胞,则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抗体存在于上图中的部位(填标号),B淋巴细胞参与人体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15.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图1—5)回答问题:
图1—5 (1)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______ 方式进行的。

b过程不包括对大部分______ 的吸收。

(2)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的______ (只写字母)。

其中A中的水以______ 方式进入消化道。

(3)A中的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______ ,A和B
的交换是通过______ 结构进行的。

试卷第5页,总6页
(4)过程e和f的渗透方向的不同处在于:前者______ 。

(5)过程e和d依次表示______ 作用。

(6)E和A相比,E中不含的成分是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