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重庆重点中学适应性考试)下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a、b、c、d四地温度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a>b B.b=c
C.a>c D.c=d
2.图中河流干流流量随流程变化正确的是( )
解析:第1题,结合河流状况,可判断b地海拔较高,c地海拔较低。

再根据等值线的一般规律可得出四地温度:a地为12~14 ℃、b地为10~12 ℃、c地为14~16 ℃、d地为10~12 ℃。

第2题,若无特殊情况,河流干流流量往往随流程的增加而增加,且在支流汇入处有突增现象.图中干流有三条支流汇入,结合汇入点距离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1.A 2.C
(2018·贵州重点中学模拟)抽水蓄能电站又称蓄能式水电站,是利用电力富足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需求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

它可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
且宜为事故备用.读图完成3~5题.
3.抽水蓄能电站最大的优点是( )
A.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B.具有防洪、供水等多种功能
C.充分开发利用小区域能源
D.循环利用,减少能源的损耗
4.江南地区抽水蓄能电站的水由上水库放到下水库最多的季节是() A.春、夏B.夏、秋
C.秋、冬D.冬、夏
5.我国西北地区规划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比西南地区多,主要考虑西北地区( )
A.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快
B.经济发展快,常规能源短缺
C.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年降水量大
D.能源需求量大
解析:第3题,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主要是调剂电力,最大的优点是保障电网供需平衡,但其运行会损耗能源。

防洪、供水、能源开发是一般电站都具有的功能。

第4题,江南地区冬季无统一供暖、夏季炎热,对电力需求量
大。

第5题,西北地区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年降水量小,水资源缺乏,能源需求量不大;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较快,但其发电量受天气影响大,供电稳定性差,需要建抽水蓄能电站以确保电力输出平稳。

答案:3。

A 4.D 5。

A
(2018·银川模拟)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6~7题。

6.甲、乙两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
A.酸雨土地荒漠化
B.湿地减少土地盐碱化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酸雨森林面积减少
7.关于甲、乙两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域河流主汛期出现在12月-次年4月,乙区域河流主汛期出现在夏季
B.两区域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都是所在国家重要的棉花产区
C.与乙区域河流相比,甲区域河流水量大、汛期长、结冰期短
D.甲区域水能资源丰富,但石油和煤炭资源缺乏,乙区域反之
解析:第6题,甲区域属于湿润地区,地形多丘陵山地,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乙区域位于新疆内陆盆地,气候干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容易引起土地荒
漠化。

第7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田纳西河流域冬末春初多雨,故河流主汛期出现在12月-次年4月,该区域气候以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石油、煤炭资源都很丰富,河流无结冰期;乙区域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形成汛期。

答案:6。

C 7。

A
(2018·临沂一模)下图为长江上游宜昌水文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关系图。

据此完成8~9题。

8.①阶段→②阶段→③阶段,长江上游(宜昌站)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是()
A.有所增大B.比较稳定
C.周期波动D.明显减少
9.较之②阶段,③阶段长江上游(宜昌站)年输沙量变化显著,主要原因是( )
A.上游径流量大幅减少
B.上游干支流沿岸地区修路等工程建设
C.中下游地区退田还湖
D.上游干支流上一些大型水库的建成蓄水
解析:第8题,由图可知,从①阶段到③阶段,宜昌站的年输沙量整体呈明显减少趋势。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3年以后,长江上游(宜昌站)的年输沙量明显减少,这得益于我国在200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三峡大坝.三峡大坝建成后大量蓄水,使泥沙在水库中沉积下来,因此2003年以后,宜昌站的年输沙量明显减少。

答案:8.D 9。

D
(2018·广州模拟)谢贝利河发源于高原山地,其上、中、下游分别流经山地、高原、平原。

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河流的流量特点是( )
A.自上游向下游增大
B.自上游向下游减小
C.中游最大,向上、下游减小
D.中游最小,向上、下游增大
11.该河流下游无支流,其最主要成因是()
A.干湿季分明B.地形平坦
C.地上河D.植被稀少
解析:第10题,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谢贝利河位于非洲东部赤道附近。

谢贝利河上游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降水较多,河流的流量较大,中下游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少,河流的流量小,因此该河流的流量特点是自上游向下游减小。

第11题,谢贝利河位于非洲东部赤道附近,中下游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没有明显的干湿季;谢贝利河发源于高原山地,其上、中、下游分别流经山地、高原、平原,下游泥沙沉积严重,多地上河,使得河流下游无支流.
答案:10。

B 11。

C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8·茂名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4分)
阿拉瓜利河位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北部,注入大西洋,全长只有220 km,但下游河道宽约2 km,且河床较浅.流域内人烟稀少,热带雨林茂密,沿河多沼泽。

每年4月,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一直线上时,亚马孙河河口
附近的众多支流都会出现涌潮,但最壮观、最野性的涌潮在阿拉瓜利河,其浩浩荡荡的潮水从河口沿河道逆流而上近60 km,时速达30 km,潮高可达2~4 m。

下图示意阿拉瓜利河的中下游位置。

(1)说明阿拉瓜利河上游建设水电站有利的水文条件。

(4分)
(2)分析阿拉瓜利河河口附近每年4月涌潮最壮观的原因.(8分)
(3)分析阿拉瓜利河下游河道宽阔但河床较浅的原因。

(4分)
(4)为抵御涌潮,有人提出在阿拉瓜利河河口附近修建沿河堤坝的措施,请分析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8分)
答案:(1)阿拉瓜利河流域全年多雨,河流径流量大且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小,汛期长;流经亚马孙平原,流速缓慢;热带雨林茂密,含沙量小。

(2)每年4月,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一直线上时,引力叠加,形成天文大潮;河口为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3)河道宽阔:下游流量大,流水以向两侧河岸侵蚀为主;每年涌潮流速快,潮水高,对两侧河岸侵蚀力强。

河床较浅:下游流速缓慢,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涌潮逆流而上,带来的泥沙淤积,河床较浅。

(4)破坏河流沿岸沼泽和热带雨林自然环境;修建沿河堤坝使得河流空间固定,导致涌潮浪高更高,破坏力更强。

13.(2018·南宁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哥伦比亚河为北美洲西部大河之一,源出加拿大南部落基山脉,西南流经美国,注入太平洋,该河全长2 044 km,流域面积415 211 km2,最大支流为斯内克河,河口年均径流总量2 340亿 m3,干支流可通航里程约1 000 km,
哥伦比亚河总落差808 m,其中美国境内落差393 m。

20余座水电工程位于哥伦比亚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斯内克河上,提供了本地区65%的电力需求,并有防洪、航运、娱乐、鱼类及野生动物繁殖栖息、城镇及工业供水、灌溉等效益.
哥伦比亚河流域为鲑鱼、北美西鲱等5种溯河产卵的鱼类提供栖息地,这些鱼类在淡水河及其支流中产卵,幼鱼在河水中生长1~2年后降河出海并在海中成熟,然后成鱼再返回出生地产卵,如此循环往复。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哥伦比亚河大规模开发水电,流域内鱼类数量大幅度减少。

下图甲为哥伦比亚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斯波坎气温和降水柱状图,图丙为水电大坝及坝敷设的连接大坝上、下的流水回廊图。

(1)结合图乙分析哥伦比亚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及其成因。

(8分)
(2)说明哥伦比亚河干支流梯级开发强度大的主要影响因素。

(6分)
(3)说明哥伦比亚河及斯内克河鱼类数量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

(4分)(4)推测图丙所示侧坝敷设的流水回廊对鱼类的作用.(4分)
答案:(1)季节:春季.成因: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受盛行西风和地形影响,降雪量大;流域(汇水)面积广,积雪(存雪)量大;春季降水量较大,且积雪融水量大,补给河流多,形成最大径流量。

(2)流域面积广,流域内降水量大,径流量大,加上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峡谷众多(绵长),适合梯级开发;流域内及周边地区电力、供水与灌溉等需求量大.
(3)水电工程建设破坏洄游性鱼类的产卵地,截断了洄游性鱼类洄游产卵路径,使鱼类数量大幅度减少。

(4)通过流水回廊连接大坝上、下游,构成鱼类洄游通道;回廊内水流速度较慢,有利于鱼类沿回廊上行洄游,保护鱼类洄游繁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