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电子备课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电子备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规范教师教学工作行为,优化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以教师有效的备课为出发点,改革备课方法,让每一位教师更深入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提升教研活动的水平,创造教师合作共享的平台,发挥团队力量,营造学习研究、反思交流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经学校研究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学校教师电子备课管理细则。

二、备课要求
1.电子备课涉及学科
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进行电子备课。

2.不参与电子备课的对象
(1)教龄不满5年的年轻教师。

(2)调入七里河小学不满一年的教师。

(3)语、数、英三科班级平均分低于年级平均分3分以上(含3分)的教师。

(4)35岁以下未被评为区级教学新秀的教师。

(5)综合学科,跨学科备一个课头。

强化手写备课内容,以及体育课的手写教案。

除以上教师外,其余教师一律实行电子备课。

3.备课的基本要求
备课内容齐全,包括完整内容(学科进度、总的目标计划、学情分析、措施;单元备课计划、提前两周备课)。

第一周按时到两校教导处签教案。

主备学科电子备课采取详略结合备课、圈点教材、教后反思的模式进行。

备课组长协调分工,网络借鉴为辅,发挥个人备课特色,突出教学设计个性化,取长补短,提高教师备课水平。

(1)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编写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

4.备课流程
年级组拟定本学期教学计划→研读教材教参,商讨教学重难点→撰写Word教案→个人二次备课(复备)→执教→课后反思→保存至个人电脑备课文件夹→生成打印文件。

5.复备的内容、形式及要求
(1)标----标记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及有比较性、典型性、易错性等内容,以便教学过程中引起注意。

(2)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过简的环节补充具体说明、注释练习等。

(3)改----改正原教案中的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学法。

(4)删----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及环节。

(5)调----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

(6)注----教师的二次备课要用不同颜色、不同字体的字标注凸现出来,便于检查。

三、备课打印稿格式要求
1.统一使用A4纸张。

2.字体及大小:全部使用宋体,课题使用三号、正文使用四号字体。

行间距统一使用“固定值20磅”。

页边距“上、下”为2.00厘米”,左、右页边距设计为2.2厘米。

3.电子备课每学期统一打印两次,开学、期中各一次。

四、检查评价
二次备课后,由备课组长审阅后方能实施教学。

对于电子备课的施教情况,由教研组会同备课组长检查考核,检查采取随机随堂听课的方式进行。

如发现课堂教学与电子备课流程不相符现象,出现一次予以警告,两次予以通报,三次责令采取“书写备课的方式”进行。

在备课过程中,如发现该备课是由网上直接下载未经改动的,也责令采取“书写备课的方式”进行。

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及时做好检查结果的反馈,引导教师规范地进行电子备课的操作,确保此项工作长效有序的开展,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