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版纳教师招聘考试考前必做题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版纳教师招聘考试考前必做题六
一、单选题
1、某学校通过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引发学生的内心价值思考,发展学生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
该学校所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角色扮演法
D.品德评价法
2、课外是课内的延伸和拓展,课内是课外的深化和提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
下列选项中表达了这一思想的是()。
A.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C.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D.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知觉的理解性是指()。
A.知觉往往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B.一定时间内人能感受到的引起注意的一些刺激
C.对当前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应
D.在一般条件下,人对任何事物都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过去经验来理解和领会的
4、老师讲课时“抑扬顿挫”,语速时快时慢,容易引起学生的()。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5、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思想叫作()。
A.表象
B.联想
C.做梦
D.幻想
6、吉尔福特提出的能力结构理论是()。
A.二因素论
B.群因素论
C.三维智力理论
D.多元智力理论
7、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A.能力
B.气质
C.态度
D.性格
8、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6岁儿童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有()。
A.自主感对羞怯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9、以下不属于联结学习理论的观点是()。
A.学习的实质是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B.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
C.原有知识结构对学习十分重要
D.学习的成效影响后继学习
10、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四个学习子过程。
A.注意、保持、生成、动机
B.注意、保持、生成、反思
C.模仿、亲历、保持、动机
D.模仿、生成、动机、反思
11、周末,小明同学认真完成作业后,被允许玩半小时电子游戏。
这种强化方式是()。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消退
D.惩罚
12、“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凛实而知礼节。
”这句话反映人的需要具有()。
A.自然性
B.层次性
C.选择性
D.动力性
13、学生在学习遇到问题时向同学求教,该行为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认知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4、学生已经有了“鸟”的观念,再学习“百灵鸟”这种动物。
这种学习是()。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命题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5、小红在做数学习题时,能把各种解法逐一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法。
小红的这种解题的方法属于()。
A.归纳式
B.启发式
C.算法式
D.推理式
16、在课堂上,某教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
该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领导方式主要属于()。
A.参与式
B.监督式
C.放羊式
D.控制式
17、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
这种心理效应是()。
A.南风效应
B.霍桑效应
C.皮格马利翁效应
D.巴纳姆效应
18、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初中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以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
19、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中小学校和教职员工可以依法分别成为法律关系的()。
A.主体和主体
B.主体和客体
C.客体和客体
D.客体和主体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
A.在学校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B.所有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C.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D.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多选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综合创造原则
2、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思维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的个体的思维特点有()。
A.自我中心主义
B.思维的不可逆性
C.缺乏守恒概念
D.缺乏层级类概念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述的学习的四大要素是()。
A.情境
B.协作
C.交流
D.意义建构
4、下列属于机械学习的是()。
A.宇航员探索太空
B.学生尝试错误走迷宫
C.小学生背诵乘法口诀
D.中学生听讲座后弄清了概念之间的关系
5、影响学生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
A.家庭教养
B.道德认知
C.校园文化
D.社会风气
6、李红是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其在中学阶段就对幼儿教育兴趣浓厚,进人大学后李红更加坚定了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的信念。
李红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远景性动机
B.内部动机
C.外部动机
D.近景性动机
7、下列关于高自我效能感个体的行为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A.个体倾向于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坚持性差
B.个体始终坚信困难能够被克服
C.个体习得新行为的效率更高,也能更加自如地表现出新行为
D.个体在活动中通常情绪饱满、信心不足
8、以下属于迁移现象的有()。
A.物以类聚
B.人以群分
C.举一反三
D.触类旁通
E.思维敏捷
9、知识的巩固主要是通过哪些记忆环节来实现的? ()
A.记忆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10、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是()。
A.目的性
B.流畅性
C.序列性
D.变通性
E.独特性
三、判断题
1、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组织形式。
()
2、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人的手里就全都变坏了。
”由此,他提出自然教育的主张。
()
3、学校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显性知识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
()
4、格塞尔为了说明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决定作用,进行了著名的双生子爬梯的实验。
()
5、规定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包括各级各类的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制度是学校教育制度。
()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
()
7、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它来体现和实施。
()
8、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强调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
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0、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工们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四、案例分析
1、心理学实验和相关研究证明,对理解的知识有复习的学生较无复习的学生记忆保持效果好。
如果没有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复习,则记忆保持的较少,遗忘的较多。
即使只有一次复习,其记忆保持的效果也会提高。
复习是防止知识遗忘,巩固知识的基本途径,是提高知识保持效果的重要条件。
但复习并不等于机械重复,保持的效果也不取决于复习次数的多少或所花费时间的长短,而取决于复习活动的合理组织。
为了促进知识的保持,避免知识的遗忘,必须注意合理地组织复习。
那么,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正确地组织复习以促进知识的保持呢?
2、王老师是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新教师,担任初一(3)班的班主任。
有一天,他在上课的时候,一名学生对王老师讲述的内容不甚理解,小声要求王老师再解释一下,但王老师没有回应。
于是,这名学生开始跟同桌窃窃私语。
王老师非常生气,愤怒地说:“就你名堂多,学习成绩不好,老拉班级后腿,还好意思要求老师一遍一遍地解释,人太笨,就算老师解释一百遍,还是没有效果的。
不想听就给我滚出教室!”试运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汀)》中的相关要求来分析王老师的行为。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C。
解析:角色扮演需要创设某种特定情境和题材,让学生扮演某种角色,练习某种行为方式,身临其境地去体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
2、【育萃专家解析】B。
解析:“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意思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
它表达了课外和课内相结合的思想。
3、【育萃专家解析】B。
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总是用以前获得的有关知识和亲身的实践经验来理解所知觉的对象。
4、【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类有,动物也有。
5、【育萃专家解析】D。
解析: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6、【育萃专家解析】C。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因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于1967年创立了智力三维结构理论。
他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品三个维度去考虑。
7、【育萃专家解析】D。
解析:人格由能力、气质和性格组成。
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成分。
8、【育萃专家解析】B。
解析:3~6岁属于学前期,人格的主要冲突是主动感对内疚感。
9、【育萃专家解析】C。
解析:原有知识结构对学习的重要性是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
10、【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观察学习指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学习,包括注意、保持、生成、动机四个子过程。
11、【育萃专家解析】B。
解析:正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给予一个愉快刺激(如某种奖励、奖品等),从而增加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
负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令其摆脱厌恶刺激(撤销惩罚),从而增加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即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而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
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允许玩半小时电子游戏”对小明来说是一种奖励,其作用是强化其认真完成作业的行为,因此属于正强化。
12、【育萃专家解析】B。
解析:题干意思为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粮食充足才能知道礼仪。
引申为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去追求更高层级的需要,体现了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
13、【育萃专家解析】D。
解析:向同学求助属于资源管理策略中的资源利用策略,利用的是社会性人力资源,即同学的帮助。
14、【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新学习的内容“百灵鸟”是概括程度较低的新概念,原有的“鸟”的观念是概括程度较高的概念,故这种学习属于下位学习。
15、【育萃专家解析】C。
解析:算法式是把解决问题的一切做法步骤都列出来,然后逐一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决方法的方法。
16、【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
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监督学生的行为有无越轨。
17、【育萃专家解析】C。
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
这一效应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19、【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教育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方面。
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权利的享受者和义务的承担者,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自然人、法人和国家。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含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教育法律主体依据法律规定而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中小学和教职员工都属于法律关系的主体。
20、【育萃专家解析】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二、多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A.B.C。
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包括客观性、教育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2、【育萃专家解析】A.B.C.D。
解析: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一般在9~12月,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
②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但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缺乏层级类概念)等特征,尚未获得守恒的概念,存在“泛灵论”的思维。
③具体运算阶段(8~11岁):儿童具有了明显的符号随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获得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可逆。
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④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思维可逆和补偿。
3、【育萃专家解析】A.B.C.D。
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4、【育萃专家解析】B.C。
解析:机械学习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是与有意义学习相对的概念,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非实质性的和人为的联系,即对任意的(或人为的)和字面的联系获得的过程。
机械学习是一种单纯依靠记忆学习材料,而避免去理解其复杂内部和主题推论的学习方法。
机械学习平时多为死记、死背或死记硬背。
5、【育萃专家解析】A.C.D。
解析:影响学生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如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等;内部条件则包括学生自身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如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等。
6、【育萃专家解析】A.B。
解析:远景性动机是指动机行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
内部动机指的是人自发的对所从事的活动的一种认知。
题干描述的李红的学习动机属于远景性动机和内部动机。
7、【育萃专家解析】B.C。
解析: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的功能:①决定个体对学习任务的选择和对学习活动的坚持,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倾向于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并能坚持到底;②影响个体面对学习困难的态度,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始终坚信困难能够克服;③影响新行为的获
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习得新行为的效率高,也能更加自如地表现出新行为;④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在活动中通常情绪饱满,信心十足。
8、【育萃专家解析】C.D。
解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喻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9、【育萃专家解析】A.B.C.D。
解析:知识巩固是指知识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持久记忆。
它包括识记(记忆)、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
其中,识记与保持是再认和重现的前提,再认与重现是识记与保持的结果。
10、【育萃专家解析】B.D.E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即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三、判断题
1、【育萃专家解析】×。
解析: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2、【育萃专家解析】√。
解析:卢梭认为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天性发展,提倡自然教育。
3、【育萃专家解析】×。
解析:学校文化的实质是一种隐性知识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
4、【育萃专家解析】√。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成熟势力说,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的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5、【育萃专家解析】√。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6、【育萃专家解析】√。
解析:教育机智是指能使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随机应变的教学技能。
教育机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
7、【育萃专家解析】√。
解析: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
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8、【育萃专家解析】×。
解析: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强调学科结构的意义,强调基本结构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强调知识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强调学生在教学中是发现问题并改组知识结构的主体。
寻求教师讲授和学生发现之间的一种平衡,以节省时效,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
9、【育萃专家解析】√。
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教材或精神客体的中介,掌握科学认识方法,以最经济的途径认识客观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发展自身的活动过程。
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的认识实际上走的是人类认识的捷径。
10、【育萃专家解析】√。
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四、案例分析
1、【育萃专家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告诉我们,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
影响遗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识记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的位置、识记材料的数量、学习程度的多少、识记者对材料的需要兴趣以及识记的方法等。
因此,运用遗忘规律正确地组织复习以促进知识的保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有目的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责任感和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研究表明,意义记忆的材料保持时间长,利用提取快,受干扰少。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深度理解,即理解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观点、论据以及逻辑标示出来,然后概括并确切地叙述出来。
精加工的材料组织得好,提取的线索多,利用也更容易。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利用组块化策略,知识保持得比较牢,系统性比较强。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适合于记忆储存,研究表明有语义编码又有形象编码的材料易记忆。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防止遗忘的方法:①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②合理分配时间
③做到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④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⑤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⑥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2、【育萃专家解析】
材料中王老师的言行违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规定。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守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自己要爱国守法,也要教育学生爱国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生享有人格尊严权和受教育权。
材料中王老师对学生挖苦讽刺,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同时,王老师让学生“滚”出课堂,实际上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诚恳敬业,对工作高度负责。
材料中王老师在面对遇到学习困难的学生,特别是成绩不佳的学生时,态度简单粗暴,说明王老师没有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理论,没有深入了解学生,没有做到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严,不挖苦、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王老师的言行是挖苦、讽刺学生,侮辱学生人格尊严,是不对的。
(4)教书育人。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按照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要循循善诱,侮人不倦。
材料中王老师完全以分数来评判学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精神,没有做到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
材料中的王老师对待学生态度粗暴,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实际上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坏的榜样,这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