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综合练10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原卷版)-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综合练10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1.(2023秋·江苏南通·高三统考开学考试)2019年9月,鄱阳湖水体面积与近十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减小约29.1%。

丰水期(7~8月)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湖面,如今已变成一片草原。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鄱阳湖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群落
B.鄱阳湖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C.丰水期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鄱阳湖中鱼类的丰富度
D.夏季鄱阳湖湿地群落的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这属于群落的季节性
2.(2023·湖南岳阳·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校考二模)调查法是研究种群和群落特征的重要方法。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种群密度,可帮助监测和预报农林害虫的情况
B.调查某片菜地某种蜗牛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C.样方法和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均可用于调查农田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D.调查发现某种群幼年个体数所占比例少于老年个体,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3.(2023·云南红河·二模)银耳是一种药用和食用真菌,夏、秋季节生于腐木上,具有润肺止咳、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银耳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银耳多糖,此外还含有纤维素、多种氨基酸等。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银耳是以DNA为主要遗传物质的一种真核生物
B.银耳中的银耳多糖、氨基酸和纤维素都可为人体提供能量
C.银耳中的氨基酸和纤维素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被人体吸收
D.银耳属于分解者,且生长在腐木上的所有银耳属于种群范畴
4.(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海草是一类生长在温带、热带沿海浅水域中的单子叶植物,常在不同潮带形成海草床。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沿海浅水域比较开阔,因此可以使用五点取样法调查海草的种群密度
B.不同浅水域中不同区域的海草的种类及数量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光照、含盐量O2等是影响水域中群落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
D.不同海草的生态位存在差异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5.(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群落演替中,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发生变化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短,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
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6.(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科研人员在研究甲、乙两个种群的生态位时发现:甲种群主要以a为食,乙种群主要以b为食,它们又共同以c为食,自然选择对以c为食的个体有更大的生存压力。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乙两个种群的生态位相同
B.甲和乙中以c为食的个体数会减少
C.种间竞争可导致甲乙两个种群的生态位发生变化
D.甲和乙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7.(2023秋·山东泰安·高三统考阶段练习)生态学家对某地云杉林中四种林莺的生态需求进行了研究,四种林莺主要觅食位于树皮和树叶上的植食性昆虫,觅食部位如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种类觅食对象所在部位
栗颊林莺树顶新生针叶区、嫩芽区
黑喉绿林莺中上部新生针叶区、嫩芽区、较老针叶区
栗胸林莺老针叶区、无地衣区、有地衣覆盖的中层枝条区
黄腰白喉林莺无地衣区、有地衣覆盖的较低树干与中层枝条区A.标记重捕法是生态学家在此研究过程中的首选
B.该地云杉林中四种林莺的全部个体构成了一个种群
C.林莺属于初级消费者,可以加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D.栗颊林莺与黑喉绿林莺觅食部位的差异可以减弱种间竞争
8.(2023秋·江西·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研究表明,与无机肥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可提高土壤生物总生物量,改变微小型土壤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同时优化地下食物网的结构。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用有机肥替代无机肥的群落可能会发生次生演替
B.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变是群落发生演替的根本原因
C.施用有机肥一段时间后,群落将达到相对稳定状态
D.有机肥可通过改善分解者的生物量来优化食物网
9.(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生物只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组成成分
B.细菌同化的能量来自于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
C.食物网中的青蛙只处于某一特定的营养级
D.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
10.(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鱼的国家,一般认为池塘养鱼始于商代末年。

《诗经·大雅·灵台》记载“王在灵沼,于物鱼跃”,这是关于池塘养鱼的最早记录。

《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用密网捕捞鱼类,鱼鳖之类的水产品就会吃不完。

体现了鱼类捕捞的策略。

下列有关池塘渔业养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B.将不同鱼类进行混养,使其置于各自的生态位以充分利用资源
C.池塘渔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输入来自池塘内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D.可以将渔业养殖和作物种植相结合建立生态农业,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11.(2023秋·山西运城·高三统考阶段练习)晋代《南方草木状》记载:“蚁在其中,并窠而卖……南方柑树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讲的是广东一带以草席包着黄猄蚁的蚁窠出售,以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是世界上“以虫治虫”的最早记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黄猄蚁在柑树林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B.黄猄蚁的引入不会改变柑橘害虫的环境容纳量
C.若缺少黄猄蚁,柑橘害虫种群数量不一定呈“J”形曲线增长
D.柑树林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的数目比值关系会出现倒置的金字塔
12.(2023·浙江宁波·镇海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在池塘中人工养殖了多种鱼,其中某种鱼(A鱼)的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池塘中的所有鱼构成了多个种群
B.A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的生态位有部分重叠
C.流入该池塘的总能量大于池塘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D.A鱼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13.(2023秋·山东·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如图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示意图,①~⑧代表过程或能量数值,I~Ⅳ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Ⅱ→Ⅲ→Ⅳ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B.若①②③均代表能量数值,则②+③>①
C.⑤中的能量包括了Ⅲ粪便中的能量
D.根瘤菌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过程⑥
14.(2023·吉林·统考模拟预测)百草枯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难降解的除草剂,原理是内吸后作用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百草枯偷走水分解后所产生的电子,并将电子送给水分解产生的氧气,生成超氧离子,超氧离子对细胞极具杀伤力。

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百草枯发挥上述作用过程的场所是叶肉细胞的类囊体薄膜
B.百草枯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也会受到影响
C.阴雨天、环境湿度高的条件下,百草枯更容易发挥作用
D.百草枯虽是作用于植物,但也会因富集作用积累在动物和人类体内
15.(2023秋·湖南长沙·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

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组成生物群落,①~⑦表示相关生理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达到“碳中和”时,①②③⑤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等于④过程固定的CO2总量
B.④过程主要指光合作用,联系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关键成分是C和D
C.D为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D.⑦过程大幅增强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增强④过程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16.(2023秋·云南·高三统考开学考试)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求偶,这是一种行为信息
B.某种鸟通过点头或鞠躬追求配偶,这一现象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利用光照、声音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远离农田,属于机械防治
D.莴苣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17.(2023秋·山东·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据报道,研究人员利用古环境DNA,绘制出格林兰北部约200万年前的生态样貌:一片生长着杨树、桦树和崖柏及各种灌木、草本植物的开阔北方林中,生活着乳齿象、驯鹿等多种动物。

下列有关上述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动植物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构成了该生态系统
B.该生态系统中可捕食野兔的动物,一定只处于第三营养级
C.该生态系统通过复杂的食物网可以实现对能量的循环利用
D.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18.(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表示一个自然发展的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又能恢复到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人为因素介入
B.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C.S3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D.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值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差
19.(2023春·河北石家庄·高三校考阶段练习)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如图1表示某动物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1所示模型属于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的,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

(2)图1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形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3)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 (填“K1”或“K2”)。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分析图1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

A.食物和天敌B.气候和传染病
(5)在图1中D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会变小。

(6)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前4年该种群数量 (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9年调查松鼠的年龄结构,最可能表现为型;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将呈形曲线增长。

20.(2022秋·江苏盐城·高三盐城市伍佑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某红树林是多种候鸟南北迁徙道路上重要的“中转站”、“停歇地”和“加油站”,是被多个城市包围的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及其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红树林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下左图是红树林保护区内部分食物关系示意图,右图是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保护区中的主要成分是左图中的,右图中乙表示。

右图缺少的能量去向是。

(2)碳元素在鱼类与鸟类之间以形式流动。

(3)左图中藻类常见的有蓝藻、绿藻和硅藻,对藻细胞计数时一般使用的工具是,取出的样
液一般需立即加入固定液,目的是。

(4)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滨海湿地被围填或污染,一方面导致鸟类的多样性逐年降低,其主要原因有、等;另一方面导致保护区内水质恶化,从生态学角度解释,主要原因是。

(5)保护红树林除控制污水排放、减少人类干扰,还需进行生态修复。

可以定期投放鱼苗,并适当增加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023秋·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长江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数量极为稀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为了解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以后,某江段中长江江豚的生存状况,需对其进行种群数量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无人机观测记录该江段中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江豚
B.利用声音记录仪记录该江段中江豚的声呐信号,对不同个体进行识别
C.在该江段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明显标记后放回原环境,过一段时间后重捕
D.在该江段采集水样,分析其中残留的DNA,可以得到江豚种群密度大小
2.(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破坏了正常的⑤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南充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
3.(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某草场总面积为25hm2,某研究小组欲对该草场上老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了80只老鼠并都做好标记放回,一段时间后对该草场上的老鼠再次调查,第二次捕获的老
鼠中有20只被标记,30只未被标记。

据此估计,该草场上老鼠的种群密度为()A.200只/hm2B.8只/hm2C.125只/hm2D.5只/hm2
4.(2023秋·黑龙江双鸭山·高三校考开学考试)逻辑斯谛增长是指在空间有限、资源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其增长曲线很像英文字母S,因而又称“S”形增长,如图所示。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K值代表种群数量的一个平均值,称为环境容纳量
B.K/2时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量最大,K值时出生率为零
C.与“S”形增长相比,“J”形增长无K值且增长速率保持不变
D.对于害虫,应在K/2与K值之间选择合适时间进行防治
5.(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是连续多年对树林中某种鸟类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其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0~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B.第6年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第5~6年,该种群的数量保持稳定
D.第8年时,该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
6.(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种群增长率与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等因素密切相关,水塘中某种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与种群增长率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浮游动物的出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大
B.该浮游动物种群密度越低,其种群数量增长越多
C.单位时间内该浮游动物种群数量的增加量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D.该浮游动物种群密度超过24个·cm-3时,其种群的增长率可能为负值
7.(2023秋·福建泉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某湖泊中生活着鲈鱼和短吻鳄等,短吻鳄会捕食鲈鱼。

当地渔民为提高鲈鱼产量而大量捕杀短吻鳄。

在短吻鳄被捕杀几乎绝迹后,鲈鱼种群数量却下降了。

下列解释最不合理的是()
A.气候变化造成鲈鱼的食物短缺
B.短吻鳄捕食的另一种猎物以鲈鱼为食
C.捕杀短吻鳄前鲈鱼的种群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
D.当地渔民捕捞鲈鱼所使用的渔网网眼偏小
8.(2024·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有关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影响人口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B.使用杀虫剂使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C.“S”形增长的种群,在增长过程中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逐渐变小
D.“J”形增长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种群增长模型
9.(2023·广东东莞·校考一模)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组成)可以反映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人员调查了甲、乙两地不同坡向某种乔木的径级结构,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I 和 II 为幼年期,III 和 IV 为成年期,V 和 VI 为老年期
A.环境可以影响种群的年龄结构
B.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低
C.乙地阳坡的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可预测甲地阴坡的种群数量会增多
10.(2023秋·山东·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适应能力较强,其根系的分泌物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下图为某地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某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
B.若某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此后种群数量不再变化
C.草本植物在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其种群数量下降
D.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存在可能导致该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11.(2023秋·湖南长沙·高三长郡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对生态环境的中度干扰,可能会造成连续群落中出现断层,如森林中因大风、雷电造成的大树的倒塌,可形成斑块大小不一的林窗,为草本、小树苗等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断层可在没有继续干扰的条件下逐渐恢复原貌,也可能被周围群落的任何一个物种侵入和占有发展成为优势者,哪一种是优胜者完全取决于随机因素,因此称为断层抽彩式竞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抽彩式竞争的产生需要存在能入侵、耐受断层环境并阻止后入侵者能力的物种
B.在干扰形成的断层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C.断层抽彩式竞争可能会提高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D.群落断层的形成对生物进化无影响
12.(2023秋·天津·高三耀华中学校考开学考试)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某有翅、趋光性强的昆虫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群落
C.记名计算法能统计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和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原因是土壤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弱
13.(2023秋·山东泰安·高三统考阶段练习)某浅水泉微型生态系统中能量情况如表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以生产者和来自陆地的植物残体为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产者固定来自陆地的植物
残体
初级消费者摄

初级消费者同

初级消费者呼吸
消耗
能量[105J/(m2•a)]90 42 84 13.5 3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3.2×106J/(m2·a)
B.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15%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
C.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16.5×105J/(m2•a)
D.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为70.5×105J/(m2·a),该能量由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
14.(2023秋·湖南长沙·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底栖硅藻是河口泥滩潮间带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为底栖动物提供食物。

调查分析某河口底栖硅藻群落随季节变化优势种(相对数量占比>5%)的分布特征,结果如下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不同条纹代表不同优势种;空白代表除优势种外的其他底栖硅藻;不同条纹柱高代表每个优势种的相对数量占比。

A.底栖硅藻群落的季节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优势种的种类和数量变化
B.影响优势种①从3月到9月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包含捕食和种间竞争
C.春季和秋季物种丰富度高于夏季,是温度变化影响的结果
D.流经河口泥滩潮间带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底栖硅藻及其他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15.(2022秋·江苏南京·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图为某海域渔获物(渔业捕捞的生物)的平均营养级和捕捞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平均营养级指渔获物所处的营养级平均值
A.生物个体拥有的能量与所处营养级呈负相关
B.渔获物平均营养级与捕捞产量之间呈正相关
C.可以通过减小渔网网目来持续提高捕捞产量
D.适当减少渔业捕捞,将有利于增加高营养级鱼类的数量
16.(2023秋·湖南益阳·高三统考阶段练习)194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洲莹蚊肆虐,为了防治莹蚊,人们在清湖喷洒杀虫剂双对氯苯基二氯乙烷(DDD)。

该杀虫剂在生物体内很难降解,使用初期效果显著,后期效果下降。

1954年,科学家检测了清湖的水体和几种生物体内DDD的浓度(见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检测对象水 A B C D
DDD浓度(μg/kg)0.02 15.5 16.1 0.1 0.53
A.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B.DDD的使用导致莹蚊幼虫产生抗药性突变
C.据表中数据可推测生物B处于最低营养级
D.DDD存在生物富集现象且该现象具有全球性
17.(2023秋·浙江·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图甲为北方某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字母代表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①-⑥代表相应的生理过程或生产活动;图乙为该地20年间CO2浓度变化的示意图。


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P、A、B、C、D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图甲中成分P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CO2
C.图乙中冬季CO2浓度变化主要的原因是图甲中①过程减少,⑥过程增加
D.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开发新能源是解决温室效应的良好举措
18.(2023秋·河北邯郸·高三统考阶段练习)某森林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气候宜人,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

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三营养级的示意图(数字表示能量值,单位J·cm-2·a-1),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500J·cm-2·a-1,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图中c表示次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3.3%
C.该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发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虽然该自然保护区已经演替到顶极群落,但生物种类和数量还有可能发生变化
19.(2023·广东东莞·校考模拟预测)二化螟和褐飞虱在水稻植株上产卵繁殖,导致水稻减产。

科研人员对这两种害虫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1)科研人员在害虫寄生情况不同的四组水稻植株上,放置二化螟,7天后分别测定各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虫体重量,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褐飞虱对新放置的二化螟的影响是。

(2)研究发现,二化螟为钻蛀性害虫,以水稻茎秆纤维等为食;而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叶汁液。

试从生态位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害虫种间竞争较弱的原因是。

(3)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了二化螟、褐飞虱、水稻及周围其他生物和所处的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

下表是该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6kJ/a)。

种群同化总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呼吸消耗传给下一营养级传给分解者未被利用
甲246 100 13 51
乙36 9 4
丙727 69 470
①种群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kJ/a。

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保留两位小数)。

②稻螟赤眼蜂可将卵产在二化螟的虫卵内,是二化螟的天敌。

科研人员利用稻螟赤眼蜂来防治二化螟,这有利于。

20.(2023秋·江苏南京·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太湖流域每年都会因N、P排放超标,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饮水安全造成影响。

图1为科研人员通过对太湖某区域的生物组成及其食物关系调查,绘制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