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培训总结(精选16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培训总结(精选16篇)
数学培训总结怎么写?
【第一部分】
也就是第一段,先介绍自己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培训了什么内容,培训期是多长。

培训是哪里主办的。

再来几句在培训中的高度概括的收获,再来一局“为了让本次培训内容更好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对本次培训进行总结”。

【第二部分】
这个是重要部分,展开写收获。

最好分三点写。

第一点可以写培训内容上的收获。

看培训分几部分,再每一个部分写一小点收获。

比如关于教学的培训,教学又分信息技术使用、教学设计、科研sane方面,可以分为三点来写。

第二点可以写培训中生活的收获,比如认识学员,促进学习交流等。

第三点可以写思想上的收获。

比如接受了国外或者国内先进思想,让自己觉悟更高了。

【第三部分】
这里写自己今后的做法。

这个做法可以写一段就可以了。

可以先写反思自己的不足,再写在工作中、科研中、思想上、家庭中等方面怎么做。

最后还要感谢本次培训机构或者培训主办方的辛勤付出。

数学培训总结(精选16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

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培训总结(精选1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培训总结1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收获是巨大的,虽然在这之前我自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已经是足够合格了,但是经过这次的培训之后我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也明白了自己应该朝着那一方面去努力,
让自己的课能够上的更好。

在这之前得知有一个培训的机会其实我并不太想去,因为我觉得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花去备课,好让自己能够在下节课给同学们讲的更好。

但没办法最后学校选择了让我去到培训,现在想想真的是感到无比的庆幸,好在最后领导选择了我,否则我就失去了这个进步的机会,从此固步自封,还坐井观天的认为自己很棒,完全不知道外面的天究竟有多大。

好在,也算是我的运气好,最后去到了培训现场听课,并且得到了收获。

现在回想起来我在这段时间的状态确实是出现了问题,最基本的心态上就出现了问题,膨胀这样的心态对我们这样的老师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膨胀的人会盲目的自己,而这样也会让我认为自己上的课效果很好,但有时候或许会因为我的疏忽而讲错东西,或者是进度太快,让班上的同学还没有搞懂我就跳过了一个知识点。

经过这次的培训我也是明白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让同学们了解所讲课文是最基本的,而另外的一些拓展也是很有必要的,既能够很有趣的讲出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是能够让孩子们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而这些课外的一些拓展知识则是要自己去提前做好准备,而在做准备的过程中自己也是能够学习的越来越多。

除了教导学生们知识之外,告诉学生们怎么样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也是很重要的,孩子们的心理状况也是我们所需要注意的,孩子们除了学习成绩之外或许也有着很多的优点,仅仅只是已成绩论英雄这不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

我们需要的就是把自己所会的倾囊相授,让同学们尽量的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也是我们老师的意义。

而在过去的我过多的注重学生们的成绩,反倒是没有太过在意学生们平常的一些东西,或许也曾经在某句言语之中伤害了一个孩子,我想要我需要给他们一个道歉,以身作则是一个老师应该做到的。

经过了这次的培训我相信未来的我会成为一个真正称职的数学老师,而我自己也会朝着这一方面去努力的。

数学培训总结2
数学教师培训后,收获颇多,下面关于授课谈几点体会:
设计一堂课时,新课的引入,题目的选取及安排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

在没上了的条件下,两位老师设计出的课是不会相同的。

如何设计更合理、更有效,这就需要老师们的集体备课。

现在的“一课二摩三讨论”便是设计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

授课过程中知识点的设计要少而精,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解,且要举一反三,追本求源,瞄准知识的生长点。

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处理好大餐与味精的关系。

上课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解题方法及解题过程的总结及整理,并注意知识点的提炼与总结。

把课堂放手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个体尝试并合作探究,让学生表现自己,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精深与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钻研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与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使学习能力及合作能力均得到提高。

授课结果有时会与备课时预想的结果相差很大,这就说明我们在平时备课时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必要性。

对教材要深钻细研,对学生要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现在的学习状态,要明白教学过程中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既要照顾到差生,又要想到优生。

可见备课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上好课的前提与关键。

数学培训总结3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深刻地反思我的数学教学历程,从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小学数学教学观。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下面是我在本次杜相梅老师的培训过程中得出的一些教学经验和方法。

一、教学设计要注重“生成”与“预设”。

“生成”指事物的发生、形成、达成的成果。

“预设”在这里指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
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要到位。

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反映在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动力;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分析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狭窄、单一、沉闷、杂乱。

由此而产生学生知识静化、思维滞化、能力弱化的现象,而事实上,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
三、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来了解对方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
中,我们的目标重心在于改变学生、促进学习、形成态度、培养性格和促进技能发展,完成社会化的任务。

学生的目标在于通过规定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尽可能地改变自己,接受社会化。

只有缩小这种目标上的差异,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当然,教学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理论是不可能完全应用于实践中的,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细心领会,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培训总结4
1. 如何科学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发现呢?为了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新的《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倡导“主动、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似乎已经深入人心,而与之相对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却倍受冷遇,不少教师将“接受式”等同于“满堂灌”和“注入式”。

然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显然,“主动、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

作为中学生而言,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基础的不同,我们也不能排除“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2.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好吗?
(1).“先学后教”的具体做法:“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先学环节、后教环节、精练环节。

即每节课学生都先依据“导学提纲”进行自学,然后教师依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精讲,最后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点进行精练。

先学环节的具体过程是:每节课一上课,教师就把这堂课要掌握的知识用语言的形式告诉学生,同时提出3~5 个问题让学生解决。

接着学生用6~15 分钟的时间看课本。

这种看课本,是原原本本地阅读教材,有人称之为“裸读”。

“先学后教”的教不是系统地讲授,而是点拨。

这种教要做到“三讲
三不讲”:讲易混、易错、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讲学生解决不了的;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但不管怎样,后教的教仍是教师讲解。

(2).优点: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体现学生主体原则。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建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改变了“教”与“学”的主次。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摆正了“学”与“教”的关系。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摆正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科学的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
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科学地处理好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5、“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能很好地把国家课程转为校本课程
(3).缺点:由于数学知识固有的性质,采用阅读课本和听讲的方法,儿童是不可能学会的。

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合用“先学后教”这种模式,比如难度系数相对大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学实在是困难,更不利于学生板演,而指望“兵教会兵”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们更应该根据所学内容的不同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3.中小学职称评定办法改革后教师如何促进自己的专业不断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

中小学职称评定办法改革对广大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师的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

(1)通过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具备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教师,要具有现代的教育观念,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能有
效的利用、获取、筛选、创新、评价信息,要具备数字化信息开发利用的能力,具备信息和教学设计能力,具备课程整合的备课能力。

(2)通过校本研修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本研修是在新的教师专业发展形势下产生的新的教师培养形式,是为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而产生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

(3)通过教学反思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善于反思,是教师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的反思是教师上完一个课题之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

(4)通过课题研究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基于校本的课题研究应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编成研究方案——根据方案去行动——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多人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5)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开展听课、评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6)通过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如何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潜能,鼓励探索创新
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
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

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三、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设计如“思考”、“探索”、“讨论”、“观察”、“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

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

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5.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本质上是师生共同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所以学生获得相关的活动经验当然应该
是数学课程的一个目标。

特别是,其中有些精神“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必须要学生自己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有些内容虽能言传,但是如果没有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亲身体会,理解也难以深刻。

但是,《课标》并没有展开阐述“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这也给我们留下了讨论的空间。

我在这里也谈谈自己不成熟的观点,与大
家交流。

什么是数学活动经验?我以为,“活动经验”与“活动”密不可分,所说的“活动”,当然要有“动”,手动、口动和脑动。

它们既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时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也包括与数学课程相联系的学生实践活动;既包括生活、生产中实际进行的数学活动,也包括数学课程教学中特意设计的活动。

“活动”是一个过程,因此也体现出,不但学习结果是课程目标,而且学习过程也是课程目标。

其次,“活动经验”还与“经验”密不可分,当然就与“人”密不可分。

学生本人要把在活动中的经历、体会总结上升为“经验”。

这既可以是活动当时的经验,也可以是延时反思的经验;既可以是学生自己摸索出的经验,也可以是受别人启发得出的经验;既可以是从一次活动中得到的经验,也可以是从多次活动中互相比较得到的经验。

特别关键的是,这些“经验”必须转化和建构为属于学生本人的东西,才可以认为学生获得了“活动经验”。

应该注意的是,所说的“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数学内涵和数学目的,体现数学的本质,才能称得上是“数学活动”,它们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师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课堂学习,是最主要的“数学活动”,这种讲授和学习,应该是渐进式的、启发式的、探究式的、互动式的。

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数学活动”,例如学生的自主学习,调查研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探讨分析、参观实践,以及作业练习和操作计算工具,等等。

6、“新课标”下的好课是怎样的?
一、一堂好课英整体体现三个方面:真实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高超的教学艺术。

1、“真实的学习过程”
“真实”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到成功的过程当中;体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真诚帮助、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体现在学生不同方法、不同过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

真实的,才是最精彩的!
2、“科学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中,“科学性”主要体现为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从班容量、教学时间、学生基础的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各种学习方式的可行性和产生的效应—基础知识的有效获取、认知结构的有效构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升等。

3、“高超的教学艺术”
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能使学生学得扎实又灵活、轻松又愉快,是学生沉醉于一种艺术享受而对课堂教学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

高超教学艺术来源于教师基本素养、刻苦的磨练和不懈的追求,具体体现在:组织艺术、引导艺术、合作艺术、激励艺术、语言艺术等。

二、一堂好课应该凸显学习的主体—学生
1、学生参与状态;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作保证的。

既要看参与“广度”,又要看“深度”。

从这点上讲,表面热闹实际没有引发学生多数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

2、学习目标的达成状态;一堂好课,需要有丰富知识的获得,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与探索体验,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的跟进,每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

7、学生如何进行预习?
并不是有了预习活动,学生就可在课堂上有效获取知识,这里存在一个有效预习问题。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有效预习:
1、树立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的大预习观。

大预习观不止让学生阅读材料,而是倡导让学生围绕教材内容,提前搜集相关的图文资料,制作学习用具,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实现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有机大结合。

2、以课堂的“先行组织者”为预习内容。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充当了课堂上新旧知识联系的“人之桥梁”,有利于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把学习任务与自身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实现新知识的自我建构,甚至可以充当由已知通向未来的桥梁。

3、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预习的目标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能提出问题是其探究的开始,但是否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则是有效预习的一把标尺。

只有广泛阅读,积极思考,深入了解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如何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思维障碍?
所谓思维障碍,是指思维联想活动量和速度方面发生异常。

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
(1)思维奔逸
(2)思维迟缓
(3)思维贫乏
(4)思维破裂
(5)思维散漫
(6)思维中断
(7)思维不连贯
(8)病理性赘述。

思维内容障碍包括:
(1)妄想
(2)强迫观念
(3)超价观念。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学习上的思维障碍应该属于思维形式的障碍,包括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散漫、思维中断等。

影响思维障碍的原因很多,有知识断层方面的,有思维能力方面。

因此,我们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有效地训练。

如果是知识断层,则需要找准学生的认识起点,教学设计直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学有所获。

如果是思维能力方面则要加强思维能力训练,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2.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空间概念?
空间概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空间知识和空间观念。

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知识的落实,又要关注空间观念的形成。

所谓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