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活化石,4千年历史的地坑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居活化石,4千年历史的地坑院…
陕州地坑院和十碗席是豫西居民的特色。

陕州十碗席的由来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于气候的原因,当地人们喜欢香辣咸酸、荤素搭配的饮食习惯,习惯用猪肉和萝卜、白菜、豆腐、粉条、豆芽、金针菇等制作成经济实惠、汤菜兼有的十碗宴席。

穿山灶的炉灶呈斜坡状依次向上,灶心相通,根据热气往上走的原理,依次紧连的九个灶孔,可以同时放置九个大锅。

炉温逐减,可根据火候烹饪当地美食“十碗席”。

有“七紧、八慢、九消停”之说。

见过上千游客,坐了一百多桌,在地坑院里品尝用穿山灶做的十碗席的场面吗?
陕县地坑院特有的美食是“十大碗”,十大碗即北方传统的十碗水席,相传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逃难途经此地时,当地农民给她做了“十大碗”,令她赞赏不已,从此名扬四方。

这十碗分别是:小酥肉、红烧肉、凉拌红萝卜丝、海带、红豆腐、肉烩菜、黄花菜、烩炸豆腐、凉拌豆芽、凉拌粉条等。

最惹眼,当然是色泽诱人,肥而不腻的条子肉,那味道古老而守旧,透着乡土菜浓浓的味道,可以说,出了地坑院,就再也尝不到。

厨师在用穿山灶在做十碗席。

一千多人坐在地坑院里同吃十碗席。

有着4000年历史的地坑院,
为何20年间从万座消失不足百座
地坑院也叫地窨院,地窑院。

据记载地坑院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人类从山地丘陵洞穴走向平原发展的民居形式。

地坑院是我国晋南地区主要的居住民居形式,沿黄河而居的先人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营造出了这种独具特色冬暖夏凉的古民居。

特别是晋陕豫的黄土高原地区地坑院的分布较多。

地坑院冬暖夏凉深受农民喜爱。

地坑院从上面俯瞰就是长方形的大坑,是汉民族传统四合院的另一种形式。

秋天里的地坑上边嗮满了粮食。

随着社会进步地坑院也在慢慢消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了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

山西平陆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地坑院在10000座以上,这里的老百姓基本都住在地坑院的土窑洞里,随着城镇化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地坑院,搬进了土木结构的砖房里,现在目前完整保存下来还在居住的在100家左右。

住在里边的大多数是老人。

两位老人坐在地坑院上面新建的房子旁拉家常,老人们住在地坑院里几十年了,地坑里的生活他们已经习惯,地坑里有他们生活的一切。

老人们在地坑里生活了一辈子,他们流恋这里,离不开这里,这里有祖辈们的气息。

一处还在居住的地坑院,地坑院四面都打有土窑,四合院一目了然,地坑院的中间打有深坑,用于排水。

秋日时节,一处废弃地坑院上面的柿子树结满一串串红彤彤的柿子。

这户人家的地坑已被废弃,主人已经搬到新建的土木结构的房子里了。

由于目前的地坑院大多数是旧院子已经有了安全隐患,加上很少住人,地坑在慢慢消失,为了留着这个非遗民居,当地政府保护性的保留了一部分。

时代的变迁中,让我们充满无奈的看着多彩多姿的中国农村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地坑院民居活化石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本报记者赵慎珠
地坑院平面图
地坑院里的丰收景象
民俗文化吸引了世界小姐
雪后地坑院
德国飞行员卡斯特航拍的陕州地坑院
1933年9月,一个万里无云的晴朗日子,欧亚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德国人乌尔夫·卡斯特,驾机由上海飞往洛阳、西安等地。

经过三门峡陕县南部低空飞行时,他俯瞰了一眼大地。

突然,发
现了塬上星罗棋布的神秘坑洞。

他迅速按下莱卡相机的快门,定格了四个瞬间。

1938年,他出版《中国飞行》一书,其中不仅有地坑院的鸟瞰图片,还有详实的文字记载:“这是一座地下村落。

四四方方
的是约10—15米深的井口,一间间供人居住的洞穴均是从井的
底部挖出来的。

由于黄土足够结实,故洞穴根本不需要木头支撑。

在中国,特别是在黄土地区,这种洞穴式的住房特别适用,还有
冬暖夏凉的优点……”
1964年11月9日,美国建筑师伯纳德·鲁道夫斯基教授在纽约举办“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展览,选用了卡斯特航拍的地坑院图片及黄土高原图片,让地坑院跻身于世界乡土建筑之列。

鲁道夫斯基在他的专著《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中,赞叹地坑院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

时至今日,在陕州的张汴塬、张村塬和东凡塬3个高平台平原地带的100多个村落中,仍然散落着“地下挖坑,四壁凿洞”的近万座地坑院,这些坑院被称为“民居史上的活化石”。

◎险崛陕地
一阵鸡鸣,唤醒了漫野的沉寂。

一扇扇门次第开启,招呼应答,一户户人家盛装出门。

2月1日,正月初五,一个个地坑院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虽然塬上北风呼啸,扑面而来的,却分明是火一般的激情。

“陕州锣鼓书震天吼,吼得五岳低了头;陕州锣鼓书震天吼,吼得太阳绕地球……”这个院落,是粗犷震撼的陕州锣鼓书,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强烈冲击视觉和听觉;那个院落,男士、女士各拿剪刀,边剪边唱,纸随剪动,剪落曲终,“斗剪”妙趣横生;另一个院落,狮舞龙腾,西张村镇五花岭村71岁的老人张喜庆,骑着“毛驴”,在舞狮队里往来穿梭……
地下舞台,特色表演,民俗民艺,年味浓郁,陕州地坑院热烈的新年景象,也随着春节期间央视20多次的播出,传遍了大江南北。

“刷屏”的陕州,自古闻名。

西周初年,周成王的两个叔叔周公和召公,以陕州境内的“陕塬”为界,分陕而治,“陕”以东由周公管辖,“陕”以西由召公管辖,“分陕之重”的成语由此而来。

《括地志》记载:“陕塬,甘棠西南,分陕以塬为界”。

古籍所称的“陕西”,是指陕塬以西的地区,元、明两朝之后,陕
西省的得名,也由此而来。

陕州,东据崤山,关连中原腹地;西接潼关、秦川,扼东西交通之要道;南依青龙涧;北对晋地,锁南北通商之咽喉,历来是兵家战略要地。

滔滔黄河,从南至北依古城流淌,转折向东划出了一条弧线,逶迤而去,今天的豫、陕、晋三省,又以陕州为界,居河而治。

重峦叠嶂的崤山与沉郁雄浑的黄河,历经200多万年的冲撞挤压,挥洒下险崛而奇特的一块陕地,烘托出黄土累积的三道塬。

陕塬之上的一个个地坑院,正是自然与人类联手写下的、最具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一部大书。

陕州地坑院景区管理处副主任张春红介绍,民俗专家钟敬文在《中国民俗史》一书中考证:在黄土高原地区,先民营造穴居一般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沟坎断崖来开掘洞穴,就是后来的民居——靠崖窑;另一种是在平原地区开竖穴为居,这就是原始的地坑院。

《诗经·绵》记载:“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亶父”为周文王的祖父,当时的窑穴与地坑院的形态很相似,距今大约3500年。

南宋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左宣教郎试秘书少监、充枢密行府参谋郑刚中,在《西征道里记》中记载他的见闻:“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并讲述挖窑洞的方法:“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自此高低、横斜无定势……人不可知地下,系牛马,置硙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

土久弥坚,如石室。


今天的豫西黄土塬上,留存着或成排,或成行,或散点分布,大小不一的地坑院,呈现出“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的神奇景象。

◎精心营造
一道道山梁、一条条沟壑、一块块平原,错落有致;黄墙、青砖、蓝瓦,对比鲜明。

坑院大气凝重,又极富黄土气息。

地坑院为何多分布在这一地带?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唐丽分析,土体土质是地坑院营建的重要元素。

这一地带多积累了深达100多米厚的黄土层,豫西窑居利用的正是黄土层本身所具有的受力特性。

陕州地坑院分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营造十分讲究,要经过选址、定坐向、下线桩、打窑、剔窑、泥窑、修窑脸、定门窗、做拦马墙等过程。

每一步施工,都要根据土壁土体的干湿情况,决定是否继续。

土体过于潮湿,强度低,容易崩塌;土体过干,也不宜挖掘。

挖掘与晾干两种工序,往往重复数次,不能操之过急。

地坑院主窑的方向为“上”,是长辈居住的地方,装一门三窗或一门两窗,两侧偏窑装一门一窗。

窑院一般是八洞六窑、十洞八窑或十二洞十窑,等等。

院落的西北角,多栽下一棵梨树或石榴树。

人们相信,那会带来“大吉大利”和“人丁兴旺”。

院内置有三口井,分别是吃水井、渗水井和储藏窑。

陕州三大塬区,十年九旱,降雨量偏少,很少有大暴雨,即使偶遇洪涝,由于平塬三面都是沟壑,雨水出路通畅,一般不会殃及天井院落。

丁酉年正月初六,张汴乡曲村。

走过一条长约13米的弧形坡道,进入地下,再折过12米的暗道,就是村民李贵良的宅院。

他说,院子是他姥爷建的,至今已有80多年,留下了几代人的记忆。

日子久了,窑洞内壁有时会脱落,只需要刷一层白灰,再糊上一层纸,就能修补好,非常坚固。

观察窑洞,能看到坑院的建筑材料多是黄土、砖、石头、麦秸、瓦、石灰,营造工具也多是村民干活时所使用的农具。

质朴的村民,能干的窑匠,凭借着传承的经验和简单的工具,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精心营造,建成了成本低廉,却古朴温暖的“家”,成就了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与中原地坑院相映成趣的,是南国福建的客家土楼,北地坑与南土楼,一北一南,一凹一凸,一下一上,一阴一阳,成为中国生土建筑的生花妙笔。

◎乱世惊扰
站在地坑院,仰望夜空,点点星光框满了小院。

风在树枝、枯草间流动,远处,偶尔传来眉户调的小曲儿声和阿狗阿猫的叫声。

岁月流逝,记忆深刻,静谧的地坑院,见证过乱世的惊扰。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9月,避难的慈禧从西安赶往北京,途经陕州,天色已晚,只得落脚在了地坑院。

陕塬人腾出最好的窑院,点起“穿山灶”,摆开八仙桌,让她品尝了当地美味“十碗席”。

高高在上的慈禧,也感受了一次“高高在下”的普通人的舒适。

1944年4月2日,日军进犯陕州,在西张村塬上烧杀抢掠。

西张村镇庙上村的张宗仁,当时是国民党胡宗南部下整编78师的参谋长,回家探亲时,带领了10多个便衣,击毙三名驻扎的日军,取下日军军旗一面,拉开了张村塬便衣队抗击日军的序幕。

当地群众自发组织,编成一支300多人的便衣队。

7月15日,便衣队和日军展开激战。

他们利用地坑院复杂的地形,居高临下的山寨地势,击毙20多名日军,缴
地坑院的民俗文化
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而地坑院则是黄河两岸先民们繁衍生息的温床。

在这古老而又神奇的窑洞式民居分布区域内散布着许多文化遗址。

如:渑池县的仰韶文化遗址;陕县的庙底沟、三里桥文化遗址、灵宝市的黄帝陵、铸鼎塬等,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作为豫西居住文化的符号,地坑院这种窑洞式民居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实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

地坑窑院建造十分巧妙,颇具匠心,窑洞与大地相通,卧于大地之中,随大地脉膊跳动,实用价值具有防震功能。

艺术功能方面从上往下看,整个窑院为方形,站在院中间看天空,天似穹窿,是天地之合的缩影,体现出方园之美,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反应,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的典型范例。

地坑窑院虽系农家小院,但受历史传统文化影响,建造还是十分讲究的。

其间既包含有科学的成份,但也有不少的封建迷信色彩。

在黄土地上的风土民俗中,建造地坑窑院称为方院子,是一种关系到家庭兴衰、子孙繁衍的大事。

因此,动土之前要请懂得阴阳八卦的风水先生相宅,造地形、定座向、量大小,下线定桩、择吉日破土。

凡宅后有山梁大塬者,谓之“靠山厚”,俗语称“背靠金山面朝南,祖祖辈辈出大官(吃不完)”;宅后临沟无依无托者,谓之“背山空”,
俗语称“背无依靠,财神不到(瞧)”,多忌讳。

破土之日,行奠基礼,燃放鞭炮,宅主焚香叩拜土地神(爷),迎吉神,此俗源于远古人类对土地的崇拜。

随之在基址中央和四角各挖三锨,谓之“破土”,破土之后,即可动土(工),现有“破土动工”之说。

地坑院的建造受传统文化八卦的影响,村民修建窑院前必请阴阳先生察看,根据宅基地的地势、面积,围绕阴阳鱼的八个方位,按易经八卦决定修建那种形式的院落。

依据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四个不同的方位朝向和地坑院主窑洞所处方位,窑院分别被称作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

其中,东震宅被认为是最好的朝向。

东震宅:长方形,凿窑8孔,主窑为正东窑,东南为厨窑,西南窑、西窑为客窑,正南窑为门洞窑,西南角、西北角为五鬼窑和茅厕南离宅:长方形,凿窑8--12孔,正南窑为主窑,东南为厨窑,西南窑、西窑为客窑,东北角、西北角窑为五鬼窑和茅厕,正东为门洞窑。

西兑宅:正方形,凿窑10孔,正西为主窑,西南角为厨窑,西北角、北面窑及南面偏西窑为客窑,东南角、东面是五鬼窑和茅厕,东北角为门洞窑。

北坎宅:长方形,凿窑8--12孔,正北为主窑,厨窑为正东窑,东北窑为客窑或五鬼窑(牲口窑),西北窑、南窑为客窑,西南窑为客窑或五鬼窑,西南角窑是茅厕,东南为门洞窑。

根据宅院的方位性质,确定在某一个崖面的中间位置挖凿主窑,供长辈居住。

主窑高3至3.2米,可安一门三窗,其余为偏窑,高为2.8至3米,一门二窗。

窑洞门多为两套门,朝内开的为老门,朝外开的叫风门,老门坚固,风门透光。

主窑比其他窑洞都要宽大,以显示主人地位的尊贵。

有些地坑院主位方向开挖两个窑洞,无法确定主窑,为补救主宅窑,再在两窑中间的半崖开挖一个小窑,象征性做为本宅院的主窑,也称为天窑。

五鬼窑(也叫绝命窑)呈凶性,被认为是全窑院最不好的窑洞,常用来圈养牲口、磨面和放农具杂物。

因石磨是白虎星,可以镇邪。

按照风水先生的说法,地坑院的建造和使用十分讲究阴阳的配合,讲究五行相生相克,每建造一座地坑院必须首先考虑与宅主的命相是否相生(决不能相克)然后根据相生来确定建造什么类
型的宅院。

如:木命人,应建造一个北方为主或东方为主的天井院,因为北方为水,水能养木,东方为木,木能互扶,当然建造以东北为主的艮宅天井院也行。

须要求主位要高,其它方下向,地势较高的方位为阳,地势较低的方位为阴,宅主应占居阳位,其他成员以长次从高向低排列占居,阴位则另做茅厕、牛屋、磨房等用,它的格局使用安排是有严格要求的,特别是门主灶的配合,即哪孔窑是主窑,哪孔窑作灶屋,哪孔窑开门洞等都不能随心所欲,而窑的使用确定的准则就是按地坑院的类型来确定的。

例如:静宅(即西兑宅)中的兑宅院。

宜宅主为金命相者,建造居住,此宅院西高东低,主门灶的配合应是西为夫位,做主窑;东北延年做门洞,西南天医做灶屋,东南六杀做茅厕,这样配合的宅院阴阳平和,居住者才能祖辈生活安乐,富有发达。

根据八卦大游年图确定了此类宅院的阴阳方位,即:正东为绝命(阴),东南为六杀(阴),正南为五鬼(阴),正北为祸害(阴)正西为夫位(阳),西南为天医(阳),东北为延年(阳),西北为生气(阳)。

不同类型的天井院阴阳方位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基本要求,阳位地势要高,阴位地势相应要低些,保持阳强阴弱之势。

八卦中将八个方位都给予阴阳定位,即夫位(上主位),绝命(下主位),祸害、五鬼、天医、生气、六杀、延年,其中天医、延年、生气、夫位为阳,六杀、五鬼、祸害、绝命为阴,一座天井院如果阳位过强,即主门灶三个方位过高,则此户人家人丁不旺,虽有钱财而无后人享用;相反如果阳位过低,则生活不顺,意外损伤不断,后代不聪明,家人特别是妇女多病多灾,祖辈无财,阴位只须低不须高,四个阴位若不注意,有一个阴位偏高,这个宅主及家人就会口舌官司不断,疾病连连,意外伤亡,人丁残疾,祖辈无能。

地坑院不仅要注意本宅范围内的阴阳配合,保持阴阳平和,而且还苛求宅舍四周的地势和建筑物,一百米以内的地势、建筑、栽树等都对本宅的盛衰有很大影响,也必须注意阳强阴弱之势。

如果在本宅地界内,户主则不能在阴位上增土,建筑高大物,而如果本宅地界以外又正好在阴位上有高建筑物或高树、高地等,宅主就应在自家宅位阳位上补救。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仅只了解
并不可取。

建地坑窑院有三要,就是主窑、门洞窑、灶火窑的位置很重要,也讲究阴阳平衡,图个吉利。

造窑孔数也多有讲究,有明五暗六含八封九之说。

九为大,所以九孔窑院落最多。

窑院建成有个热闹隆重的仪式为合龙口。

窑洞挖好之时,匠人在中间一孔窑的顶上留下仅容一砖或一石的空穴,用系了红布或五彩线的砖或石砌齐,然后放爆竹,设宴请客,共祝主人平安吉祥。

迁入新窑院时亲朋好友还备礼祝贺,喝喜酒,为其“暖窑”,有的称之为“踩院子”。

窑洞倚窑口盘炕为“通灶炕”,有的窑盘前后双炕,前炕睡孩子,后炕(在窑底)睡老人。

冬季烧火做饭、饭熟炕热。

盘炕择日带“七”,尺寸长短带“七”。

如长六尺七寸,宽四尺七寸。

“七”与“妻”同音,取意“与妻同炕,偕老百年”。

灶火的烟囱通过土炕通向地面,称谓烟洞。

灶神祀奉在橱窑,对联常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地坑院的门洞中,通道多用砖砌筑成阶梯形。

门楼多用砖瓦精心砌筑,俗称“穷院子,富门楼”。

在地坑院里种植花草树木,是院里主人装饰地坑院必不可少的工序。

春暖花开,人们犹如生活在花丛中,置身其中有一种娴静的农家情调,心情格外爽朗。

院子里再种上几棵果树,夏天既可以乘凉,挂果季节还有新鲜可口的水果吃。

地坑院种树特别有讲究,要“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当院不栽鬼拍手(杨树)”。

因“桑”与“丧”同音,柳为丧仗用木,杨树树叶被风吹出的声音恐怖,均视为不吉。

“前梨树,后榆树,当院栽棵石榴树”。

因“梨”与“利”同音,榆树称为金钱树,石榴多籽(子),均取吉祥之意。

门洞旁栽一颗大槐树,谓之“千年松柏,万年古槐”,寓意幸福长久安康。

窑洞窗户上贴窗花(也叫剪纸)是传统民俗。

多出于妇女之手,旧时姑娘们长到十二岁左右,除劳动、干针线活外,还要学剪纸。

窗花的制作很精细,分为画、剪、薰、染、贴五个步骤。

(1)画。

是先画出样子,画出熟悉或所想象的事物。

(2)剪。

讲刀工、把画好的花用剪刀裁下来,越细微越好。

(3)薰。

是一种科学的翻版方法,把剪好的花样贴在一叠窗纸上,
放到油灯上薰过,再把图样取下来,便露出白花黑底来。

这样可省去描摹的手续。

(4)染。

就是着色(在没有多色彩纸以前),把剪好的花样涂上各种颜色,使线条分明好看。

(5)贴。

拿搞好的窗花贴在窗纸上,即告完工。

窗花剪纸分有季节性和非季节性两种。

在过去,春节是妇女显示技艺的最佳时节,窑洞的窗户上、住宅内就成了剪纸的展览室,新婚的媳妇还要给亲戚四邻送自己的剪纸,以展示自己心灵手巧。

其次是结婚或办喜事,不仅窗上贴剪纸,而且窑洞周壁都贴,以美化居室增添喜庆气氛。

由于旧时妇女生活圈子局限于室内的家务琐事,其剪纸内容多为“喜鹊登梅”、“龙戏珠”、“孔雀开屏”、“天女散花”以及各种花、卉、虫、鱼、鸟、禽兽一类的图案,反映人的也多是胖娃娃。

另外,还有吉祥如意、富贵长久、六畜兴旺、五谷丰登、避邪震妖类的剪纸也较受欢迎。

这些大红的剪纸充满民间的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荒凉贫瘠的土窑洞增添了色彩和盎然春意。

地坑院的婚俗和葬俗都是很有特色的。

男骑马,女坐轿,仪仗队最前边是打麻伞的(其实是黄罗伞,但民间只能叫麻伞)。

接着是打旗的,最多打八面旗。

之后是打灯笼的,和旗的数量一样。

灯笼后边是打牌子的,牌子上写着吉祥话,两边绑着葱和酒瓶,葱是聪明,酒是长久的意思。

牌子后边是敲铜锣的。

再往后就是乐队,有唢呐、笙、梆子、小锣。

乐队后边是新郎的马和新娘的轿。

结婚时女方家所有的亲戚都跟着过来,给男方的家人打上花脸。

据分析,打花脸是古老“抢亲”风俗的遗存,在陕县、灵宝、卢氏、洛宁一带都有这种风俗。

最早应该是男方抢亲,怕女方家人认出来,所以把脸全部涂黑。

后来演变成一种游戏式的打闹,脸也不是完全涂黑,而是用油彩涂得很艺术。

结婚的队伍先到崖上(土话叫nai上),新郎拜新娘叫拜轿,然后婆家出来两个妇女把新娘搀出来,鞭炮响,新娘下轿前脚踩在“五谷丰登”盆里(里面装着花生、棉花)。

地上铺着红毡,红毡从崖上一直铺到新郎屋里。

先进洞房,进洞房时新人要抢门,新郎往外走,新娘
往里走,表示男主外,女主内。

新人要先吃饭,新娘先吃,新郎在厨房吃。

十六个莲瓣的花馍,新娘掰开,吃一半,给新郎吃一半。

新娘还要吃豆芽,“先吃豆芽,后生小娃”,表示早点扎根。

吃过饭娘家人走后,新人再拜堂。

先拜祖宗,再拜父母,夫妻对拜。

拜堂时桌上放斗,一斗是30公斤,斗里放粮食,插一杆秤,秤上挂着镜,镜是照妖镜,意为驱邪镇妖。

地坑院葬俗中仍然注重风水,死者讲究“头顶金山,脚蹬米粮船,两手扑银山”,还是为了给后人求个吉祥。

还要给死者“开光”,死者在棺里躺着,棺盖打开,孝子们轮流拿棉花蘸水,在其脸上擦一下。

是佑护后人“眼明心亮”之意。

黄土地上的婚俗、葬俗展示的场景、气氛、礼仪,同地坑院的窑洞、老树、窗花、方格土布一起,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包含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境界,一起构成民间文化生态的基因。

岁时节令民俗是紧密伴随着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形成和发展的。

虽然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大多都是以喜庆欢跃为特点。

住在地坑院里的百姓最重要的岁时节令民俗为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人们踩高跷、跑旱船以欢度节日,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

耍社火最重要的乐趣还在于人们扮演各种角色来串联自己独特的故事。

这里耍社火的造型主要有以下几类:
(1)神话传说人物。

这类角色都作为“神仙”进行表演,意思是“安邦佑民,赐福增寿”。

他们从化装、道具、演唱自成传统,趋于规范化。

(2)历史故事人物。

此类人物角色有名有姓,有历史来历,有具体事例,但经过艺术加工更趋于形象化、典型化。

比如刘备,赵云,赵匡胤,包公等。

(3)丑角人物。

俗话说:“无丑不成戏”,社火也不例外。

滑稽可笑、引人捧腹的丑角人物,比如“胖婆娘”等,可以很好的烘托节日的气氛,独具风格。

(4)典型动物形象。

社火中多采用象征吉祥、利民、驱恶意义的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