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一中高一(下)第一次联考化
学试卷
一、单选题:(共14题,每题4分,共56分)
1.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硅胶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C.二氧化硅坚硬但易溶于水
D.玻璃、水泥、陶瓷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2.下列化合物不能由单质和Cl2直接化合制得的是()
A.MgCl2B.CuCl2C.FeCl2D.HCl
3.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是血压调节的主要因子,在心血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NO是无色气体
B.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C.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
D.NO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做氧化剂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B.铵盐与碱共热产生气体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实验室制氯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
D.铜丝在Cl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可以使Br2水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B.Na的金属活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
C.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Fe与I2反应生成FeI3
D.可以用铝制的容器储存和运输浓硝酸是因为常温下铝遇到浓硝酸钝化
6.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a+、Cl﹣B.H+、Ag+、Cl﹣C.Na+、H+、NO3﹣D.Fe2+、H+、NO3﹣
7.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过量的体积相同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二者相比较,相等的是()
A.铜片完全消耗时所用的时间
B.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
C.反应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
D.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8.在下图的实验装置中,从实验开始过一段时间,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苹果块会干瘪B.
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
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
pH试纸变红
9.欲迅速除去水壶底的水垢,又不损坏铝壶,最好选用()A.浓盐酸B.稀硝酸C.冷的浓硫酸D.冷的浓硝酸10.下列物质的反应过程符合如图所示过程的是()
A.向CaCl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B.向水玻璃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
D.向水玻璃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
11.下列关于硅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硅酸是一种很弱的酸
B.硅酸可由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制得
C.硅酸不稳定,加热脱水会生成二氧化硅
D.硅酸可以由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反应制得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向氨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NH3•H2O+CO2═NH4++HCO3﹣
B.铜片与浓硝酸反应:Cu+NO3﹣+4H+═Cu2++NO2↑+2H2O
C.氯化铵浓溶液跟NaOH浓溶液混合后加热:NH4++OH﹣NH3•H2O
D.84消毒液具有消毒性的原理为:2ClO﹣+CO2+H2O=2HClO+CO32﹣
1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
14.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
A.A B.B C.C D.D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9分)
15.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
实验.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为达到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的铜丝插入稀硝酸中,并微热,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
离子方程式.
(3)装置E和F的作用是;
(4)装置D的作用是.
得出的结论.
(2)指出实验②和实验③中的“实验现象”:
②;③
(3)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两个结论可能是
a.,b..
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哪一个是正确的.
(4)若实验中使用的是久置的氯水,实验方法不变,对上述实验无影响.17.某正盐A的水溶液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C为形成酸雨的气体之
一.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B,C,D,E,
F.
(2)向E的溶液中通入足量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017-2018学年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一中高一(下)第一
次联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共14题,每题4分,共56分)
1.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硅胶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C.二氧化硅坚硬但易溶于水
D.玻璃、水泥、陶瓷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考点】硅和二氧化硅.
【分析】A.硅是半导体材料,能导电;
B.根据硅胶表面积大,吸附性强的性质判断;
C.二氧化硅是不溶于水的原子晶体;
D.玻璃、陶瓷和水泥都是传统硅酸盐产品.
【解答】解:A.硅是半导体材料,能导电,故A正确;
B.硅胶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常用作实验室和食品、药品等的干燥剂,也可作催化剂载体,故B正确;
C.二氧化硅是不溶于水的原子晶体,故C错误;
D.制水泥、玻璃、陶瓷都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是硅酸盐产品,制备原料都需要用到含硅元素的物质,故D正确;
故选C.
2.下列化合物不能由单质和Cl2直接化合制得的是()
A.MgCl2B.CuCl2C.FeCl2D.HCl
【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分析】金属单质与氯气反应得到最高价的金属氯化物,氢气能与氯气反应生成HCl,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Mg与氯气在点燃时能直接生成MgCl2,故A不选;
B、Cu与氯气在点燃时能直接生成CuCl2,故B不选;
C、Fe和氯气在点燃时能直接生成FeCl3,故C选;
D、氢气和氯气在点燃时能直接生成HCl,故D不选;
故选C.
3.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是血压调节的主要因子,在心血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NO是无色气体
B.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C.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
D.NO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做氧化剂
【考点】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分析】NO为无色无味气体气体,不溶于水,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有毒,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之一,
A.NO是一种无色无味易被氧化的有毒气体;
B.NO、NO2、CO、碳氢化合物等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成分;
C.NO摩尔质量为30g/mol和空气密度相近,且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D.NO处于氮元素中间价态可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
【解答】解:NO为无色无味气体气体,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之一,有毒,NO不溶于水,可与氧气反应,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A..NO是一种无色无味易被氧化的有毒气体,故A正确;
B.NO、NO2、CO、碳氢化合物等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成分,则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故B正确;
C.NO摩尔质量为30g/mol和空气密度相近,且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方法收集,故C错误;
D.NO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做氧化剂,如6NO+4NH3=3N2+6H2O反应中NO 做氧化剂,故D
正确;
故选C.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B.铵盐与碱共热产生气体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实验室制氯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
D.铜丝在Cl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分析】A、氢气在Cl2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液体小液滴;
B、铵盐与碱共热产生氨气,氨气是碱性气体,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而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小;
D、铜与氯气反应生成黄色的固体氯化铜.
【解答】解:A、氢气在Cl2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液体小液滴,发出苍白色火焰,故A正确;
B、铵盐与碱共热产生氨气,氨气是碱性气体,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而不是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B错误;
C、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而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小,所以实验室制氯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故C正确;
D、因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固体氯化铜,则会观察到棕黄色的烟,故D正确;故选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可以使Br2水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B.Na的金属活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
C.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Fe与I2反应生成FeI3
D.可以用铝制的容器储存和运输浓硝酸是因为常温下铝遇到浓硝酸钝化
【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铁的化学性质.
【分析】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
B.Na和投入氯化镁溶液中时先和水反应;
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铁氧化为高价铁,碘的氧化性较氯气弱,能将铁氧化为低价态;
D.常温下,铝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
【解答】解:A.溴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二氧化硫体现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故A错误;
B.Na和投入氯化镁溶液中时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和氯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所以得不到Mg,应该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Mg,故B错误;
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铁氧化为高价铁,碘的氧化性较氯气弱,能将铁氧化为低价态,所以铁和碘反应生成碘化亚铁,故C错误;
D.常温下,铝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钝化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所以常温下,可以用铝制容器储存和运输浓硝酸,故D正确;
故选D.
6.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a+、Cl﹣B.H+、Ag+、Cl﹣C.Na+、H+、NO3﹣D.Fe2+、H+、NO3﹣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具有氧化性的离子与具有还原性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不选;
B.Ag+、Cl﹣结合生成沉淀,因复分解反应不能共存,故B不选;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不选;
D.Fe2+、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铁、NO和水,不能共存,故D选;
故选D.
7.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过量的体积相同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二者相比较,相等的是()
A.铜片完全消耗时所用的时间
B.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
C.反应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
D.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质量相同的铜,物质的量相同,与过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书写出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
【解答】解:铜与浓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Cu+4HNO3=Cu(NO3)2+2NO2↑+2H2O;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
A.同质量的铜反应,由于硝酸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反应完全所用的时间不等,故A错误;
B.铜的物质的量相同,与浓硝酸或稀硝酸反应都生成硝酸铜,铜的化合价都是由0价升高到+2价,铜失去电子数相同,故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相等,故B正确;
C.等物质的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反应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不同,故C错误;
D.等物质的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Cu~2NO2,铜与稀硝酸反应:3Cu~2NO,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8.在下图的实验装置中,从实验开始过一段时间,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苹果块会干瘪B.
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
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
pH试纸变红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实验.
【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对照每一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解:A.苹果块是有机物,含有碳、氢、氧等元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苹果中的氢和氧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故苹果块会干瘪,故A正确;
B.胆矾为蓝色晶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将胆矾中的结晶水脱去,变成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水,溶剂减少,溶质析出,故C正确;D.pH试纸是有机物,含有碳、氢、氧等元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pH试纸中的氢和氧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纸张变黑,故D错误;
故选:D.
9.欲迅速除去水壶底的水垢,又不损坏铝壶,最好选用()
A.浓盐酸B.稀硝酸C.冷的浓硫酸D.冷的浓硝酸
【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
【分析】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它们分别为碳酸盐和碱,虽不溶于水,但溶于酸,注意选择的酸不能与铝反应.
【解答】解:A、浓盐酸可以溶解CaCO3和Mg(OH)2,能与铝反应,损坏铝壶,故A错误;
B、稀硝酸可以溶解CaCO3和Mg(OH)2,能与铝反应,损坏铝壶,故B错误;
C、铝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但硫酸钙微溶,生成的硫酸钙会附着在水垢上,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故C错误;
D、冷的浓硝酸与CaCO3和Mg(OH)2反应,生成可溶的硝酸钙、硝酸镁,除去水垢,且铝在冷的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不损坏铝壶,故D正确;
故选D.
10.下列物质的反应过程符合如图所示过程的是()
A.向CaCl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B.向水玻璃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
D.向水玻璃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
【考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分析】由图可知,通入气体,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且消耗的气体相同,以此来解答,A..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根本不发生反应;
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生成硅酸沉淀,硅酸和过量二氧化碳不反应;
C.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过量二氧化碳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两个过程中消耗二氧化碳相同;
D.水玻璃中加入过量盐酸只能生成硅酸沉淀,沉淀不溶于盐酸.
【解答】解:A.由于碳酸酸性比盐酸弱,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根本不发生反应,故A错误;
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生成硅酸沉淀,气体过量沉淀不溶解,与图象不符,故B错误;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CO2+Ca(OH)2=CaCO3↓+H2O,气体过量沉淀溶解,CaCO3+CO2+H2O=Ca(HCO3)2,且两个反应中消耗气体相同,故C正确;
D.向水玻璃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硅酸沉淀,盐酸过量沉淀不溶解,与图象不符,故D 错误;
故选C.
11.下列关于硅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硅酸是一种很弱的酸
B.硅酸可由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制得
C.硅酸不稳定,加热脱水会生成二氧化硅
D.硅酸可以由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反应制得
【考点】硅和二氧化硅.
【分析】A、硅酸是一种不溶于水的二元弱酸;
B、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跟水反应;
C、硅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硅和水;
D、硅酸的酸性弱于盐酸,应用强酸制弱酸.
【解答】解:A、硅酸是一种不溶于水的二元弱酸,酸性非常弱,故A正确;
B、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跟水反应,所以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故B错误;
C、硅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硅和水,硅酸不稳定,故C正确;
D、硅酸的酸性弱于盐酸,应用强酸制弱酸,所以硅酸可以由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反应制得,故D正确;
故选B.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向氨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NH3•H2O+CO2═NH4++HCO3﹣
B.铜片与浓硝酸反应:Cu+NO3﹣+4H+═Cu2++NO2↑+2H2O
C.氯化铵浓溶液跟NaOH浓溶液混合后加热:NH4++OH﹣NH3•H2O
D.84消毒液具有消毒性的原理为:2ClO﹣+CO2+H2O=2HClO+CO32﹣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二氧化碳足量,反应生成碳酸氢铵;
B.离子方程式两边总电荷不相等,违反了电荷守恒;
C.加热条件下,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和水;
D.次氯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的是碳酸氢根离子.
【解答】解:A.向氨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H2O+CO2═NH4++HCO3﹣,故A正确;
B.铜片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NO3﹣+4H+═Cu2++2NO2↑+2H2O,故B错误;
C.氯化铵浓溶液跟NaOH浓溶液混合后加热生成氨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
﹣NH3↑+H2O,故C错误;
D.“84”消毒液的溶质为NaClO,次氯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次氯酸钠与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的HClO和碳酸氢钠,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3﹣,故D错误;
故选A.
1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
【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硝酸的化学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分析】A.淀粉与碘变蓝;
B.浓硝酸见光分解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使硝酸显黄色;
C.亚硫酸根离子具有还原性能够被硝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稀释浓硫酸会放出大量热,氯化氢具有挥发性,温度越高,其挥发性越强.
【解答】解:A.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碘离子生成单质碘,碘与淀粉变蓝,故A错误;B.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是因为浓硝酸见光分解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故B 正确;
C.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至少一种,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稀释浓硫酸会放出大量热,氯化氢具有挥发性,温度越高,其挥发性越强,所以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故D错误;
故选:B.
14.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
()
A.A B.B C.C D.D
【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氨的化学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A.氯气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
B.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
C.氨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
D.氯气、二氧化碳均氯化钡溶液之间均不反应.
【解答】解:A.氯气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然后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A不选;
B.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然后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B不选;
C.氨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然后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故C不选;D.氯气、二氧化碳均氯化钡溶液之间均不反应,不会有沉淀生成,故D选;
故选D.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9分)
15.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
实验.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赶尽整个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对NO的检验造成干扰,为达到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K,当装置C中产生白色沉淀时,关闭K;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NO3═Ca(NO3)2+CO2↑+H2O.
(2)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的铜丝插入稀硝酸中,并微热,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气泡冒出和溶液变为蓝色;
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
(3)装置E和F的作用是验证NO的生成;将F中的空气推入E中;
(4)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
【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由实验装置及流程可知,A中发生硝酸与碳酸钙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烧瓶中有空气,则生成的N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利用A装置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赶净装置中的空气避免对一氧化氮气体检验的干扰;B中发生Cu与硝酸的反应生成NO、硝酸铜,E 中收集到无色气体NO,利用F充入空气,可检验NO的生成;C装置可检验二氧化碳充满B、E装置;D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1)因烧瓶中有空气,则生成的N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利用A装置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赶净装置中的空气避免对一氧化氮气体检验的干扰;为达到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观察到C中变浑浊,关闭K,移动铜丝与硝酸接触,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NO3═Ca(NO3)2+CO2↑+H2O
,故答案为: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赶尽整个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对NO的检验造成干扰;打开K,当装置C中产生白色沉淀时,关闭K;CaCO3+2HNO3═Ca(NO3)2+CO2↑+H2O;
(2)因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其离子反应为3Cu+2NO3﹣+8H+═
3Cu2++2NO↑+4H2O,观察到气泡冒出和溶液变为蓝色,
故答案为:气泡冒出和溶液变为蓝色;3Cu+2NO3﹣+8H+═3Cu2++2NO↑+4H2O;
(3)将F中的空气推入E中,发生2NO+O2=2NO2,E中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证明NO存在,则装置E和F的作用是验证NO的生成,
故答案为:验证NO的生成;将F中的空气推入E中;
(4)NO、NO2都有毒,能污染环境,氮的氧化物能被NaOH溶液吸收,则装置D的作用为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
得出的结论氯水中含有Cl.
(2)指出实验②和实验③中的“实验现象”:
②有色布条褪色;③有气泡生成
(3)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两个结论可能是
a.Cl2具有漂白性,b.HClO具有漂白性.
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哪一个是正确的用干燥的Cl2通入盛有干燥布条的瓶中观察是否褪色,若褪色证明a正确;若不褪色,证明b正确.
(4)若实验中使用的是久置的氯水,实验方法不变,对上述①③实验无影响.
【考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氯气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发生Cl2+H2O═HCl+HClO;
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氯化氢溶于水生成盐酸,盐酸能够与碳酸钠反应生二氧化碳气体,氯离子能够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够使有色物质褪色,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加入硝酸银生成白色AgCl沉淀,可证明氯水中含有Cl﹣,故答案为:氯水中含有Cl﹣;
(2)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使有色布条褪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球,
故答案为:有色布条褪色;有气泡生成;
(3)氯水中存在氯气和次氯酸,都具有强氧化性,都可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如检验干燥的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可用干燥的Cl2通入盛有干燥布条的瓶中观察是否褪色,若褪色证明a正确;若不褪色,证明b正确,
故答案为:Cl2具有漂白性;HClO具有漂白性;用干燥的Cl2通入盛有干燥布条的瓶中观察是否褪色,若褪色证明a正确;若不褪色,证明b正确,
(4)如氯水久置与空气中,则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变质后的溶液含有盐酸,对实验无影响,故答案为:①③.
17.某正盐A的水溶液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C为形成酸雨的气体之
一.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NH4)2SO3B,(NH4)2SO4C,SO2D,NH3E,K2SO3F K2SO4.(2)向E的溶液中通入足量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Cl2+H2O=SO4+2Cl
+2H+.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分析】正盐A可跟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生成两种气体,且两种气体能反应,由C+氨水→A,D+C的溶液→A,知D为NH3,则A为铵盐,由A可跟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A为
弱酸弱碱盐,由A的溶液+浓H2SO4→B+C,知B是(NH4)2SO4,推知F为K2SO4,由A的溶液+KOH→E+D,知E为K2SO3,C为SO2,A为(NH4)2SO3,满足C(SO2)为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可跟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生成两种气体,且两种气体能反应,由C+氨水→A,D+C的溶液→A,知D为NH3,则A为铵盐,由A可跟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A为弱酸弱碱盐,由A的溶液+浓H2SO4→B+C,知B是(NH4)2SO4,推知F为K2SO4,由A的溶液+KOH→E+D,知E为K2SO3,C为SO2,A为(NH4)2SO3,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NH4)2SO3,B为(NH4)2SO4,C为SO2,D为NH3,E为K2SO3,F为K2SO4,
故答案为:(NH4)2SO3;(NH4)2SO4;SO2;NH3;K2SO3;K2SO4;
(2)E为K2SO3,SO32﹣具有还原性,与具有氧化性的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42﹣和
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SO3+Cl2+H2O=K2SO4+2HCl,离子方程式为:SO32﹣
+Cl2+H2O=SO42﹣+2Cl﹣+2H+,
故答案为:SO32﹣+Cl2+H2O=SO42﹣+2Cl﹣+2H+.
2018年8月2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