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
[摘要] 职业能力研究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要求。
基于心理学、管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视角,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机理,阐述了思想政治标准、工作业务能力和人格动机系统的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提出了理顺职业管理、构建职业平台、完善职业保障的提升路径,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等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 辅导员;职业能力;构成体系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对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研究主要集中于辅导员职业历史制度、职业理论分析、职业现状对策、国外比较分析等视角,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比较法与定性定量分析等,研究的焦点主要有辅导员的职业属性、辅导员职业能力内涵分析等,这些成果为新时期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但目前研究存在着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界定模糊、维度不够清晰简明、辅导员职业能力要素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停留于简单罗列层次、研究成果实践操作性局限等主要不足,这需要提炼更为科学的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深化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实践应用。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学理分析
1.职业能力的界定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成功从事特定职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稳定性、综合性的心理特征。
[1](P93)不同的职业对职业能力有不同的界定,综合来看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职业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总和,是择业的标准和从业的基本条件,是胜任岗位的基本要求。
从学科领域来看,心理学视阈中的行为主义界定职业能力为职业技能行为;人力资源管理视阈则将职业能力界定为岗位胜任,一般分为基准性与鉴别性职业能力,注重实践业绩与未来业绩,即潜能,强调知识、技能与态度。
随着心理学、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职业能力的内涵逐渐从强调单一方面转变为强调多个方面的综合影响。
[2]
2.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特质剖析
一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类型。
辅导员职业能力是辅导员拥有的、在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对学生工作能动反映的一种体现,主要包括组织结构能力、环境制度
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辅导员在学生教育与管理实践中必须具备普遍性的能力,就是一般因素能力,诸如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学业生涯规划辅导能力、就业指导能力、学习能力等;而辅导员完成特定学生教育活动中所具备的能力,就是特殊能力因素,诸如心理教育能力、人格魅力、创新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等。
结合辅导员的个体职业能力特点,可相应形成优势能力与非优势能力,优势能力是辅导员个体职业能力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
从人力资源视角,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包括健康、知识、技能与态度层面。
健康是辅导员职业能力形成与发挥的基础;知识指辅导员的职业认知,即理解、了解、掌握、运用辅导员职业的相关知识,相应的知识是辅导员在岗位上工作的必备要素,所以虽然知识在本质上属于认识范畴,但也是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础性能力;技能是辅导员在其岗位上运用知识的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结构中的知识紧密相联,技能是辅导员完成岗位职责与目标的直接性要素;态度是辅导员在学生教育工作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具有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层面。
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中,健康是生理因素,知识与技能属于智力因素,态度属于心理因素,这四者形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的要素。
综合职业能力界定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类型与结构特质分析,可以发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体系庞杂,内容丰富,这在目前国内很多研究中都已提及,但要能真正科学指导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必须厘清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关键因素与本质内涵,不能简单地“大而全”罗列,应提炼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核心竞争力。
按照中央16号文件精神,根据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融合辅导员角色定位,本文认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思想政治标准、工作业务能力、人格动机系统。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容维度
1.思想政治素养
思想政治素养是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
辅导员思想政治素养标准是政治强、纪律严,具体包括思想道德、理论能力、职业意识、政治大局观、职业道德等。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辅导员归根到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的作用,必须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要努力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原则、立场和方向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具有正确的辨别能力、决断能力、政治敏锐力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各项具体的学生工作,具备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崇高的思想道德,遵循辅导员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工作业务能力
工作业务能力是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职业能力。
高校辅导员工作业务能力具体包含专业性业务能力与通用性业务能力。
高校辅导员专业性业务能力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能力、学业生涯指导能力、心理健康辅导能力、就业创业指导能力、学生工作理论实践创新能力等。
其中,思想教育引导能力是核心,创新能力是灵魂。
辅导员应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克服部分“辅而不导”现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而氛围建设是引导的重点,氛围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心理健康辅导能力是新时期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突出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诉求日渐突出,辅导员必须了解当前大学生心理特点,把握心理规律,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3]就业创业指导能力也是新时期的要求,辅导员要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社会需求、就业形势、创业路径等,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辅导员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这是由辅导员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的思想活跃,乐于创新,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高校辅导员通用性业务能力主要包括对学生工作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
其中辅导员组织管理能力是辅导员在开展实际学生工作中具体的应用能力,包括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班级建设、日常系列工作业务、组织策划、奖贷助学、沟通协调、突发应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3.人格动机系统
人格动机系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深层职业能力,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表现为辅导员个体的优秀特质,主要包括成就动机、态度、工作责任心、概括性思维,这类特征表现出超出寻常的进取心,或者是想把辅导员工作做得更好的愿望;另一类表现为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力、对团队的组织能力,可以简要概述为人格魅力。
一名真正优秀的辅导员,至少应在上述特征中有一类能力很突出。
辅导员人格动机系统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以人格魅力为主,包括气质性格、亲和力、影响力等。
标准之一是作风正,做事公正公平,赢得学生拥护,成为学生知心朋友。
辅导员是言传身教的职业,需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以良好的品质感染学生,做到春雨润物,立德树人。
另一方面是辅导员的职业动力、人际洞察力、职业责任感、自我认知等。
辅导员要以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来面对工作,勇担责任,在处理重大问题时,具有敢于面对和解决难题的能力。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路径
1.优化工作分析,理顺职业管理
工作分析也是岗位分析,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辅导员工作岗位的内容、性质、难度、强度、环境、职责进行分析,二是对辅导员岗位任职资格
——所需知识、技能、素质、经历等进行分析,将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的具体内容消化吸收,形成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说明书、任职说明书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规范。
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说明书是对辅导员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权限、考核标准及培训的描述,是辅导员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岗位评价的重要依据;任职说明书是对辅导员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资格条件、知识技能要求、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是高校进行辅导员招聘、选拔、培训的基本依据。
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分析形成科学的指导性文件和辅导员行为准则,避免目前辅导员职责不清、角色模糊的困境,从而有助于高校辅导员的招聘准入、培训开发、绩效考评等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运行。
理顺辅导员职业管理,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的现状,应将辅导员的人事、关系归属、工作安排归类学工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编制、统一培训、统一考核。
[4]探索在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学生事务服务配备专业辅导员,实现“在开放中招聘引进、在竞争中选拔聘任、在流动中稳定骨干、在动态平衡中优化结构”[5]的职业化岗位管理。
2.强化能力培训,构建职业平台
制定实施辅导员培养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
建立并完善一套岗位实习、岗前培训、高校教师资格培训、岗位培训、专题培训等提高工作能力为主的岗位培训体系。
通过岗位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
组织辅导员职业发展培训,对辅导员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培训,拓展辅导员的知识面,完善辅导员的知识结构。
建立培训长效机制,有计划地安排辅导员进行脱产、半脱产、在职培训进修和现场培训,定向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组织科研辅导,并开展就业指导、心理教育、党团建设、行政管理等方面培训,力争在辅导员队伍中培养一批既有专业背景,又有实践经验,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党政管理工作的专业型、职业型学生工作专家;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管理实践的潜在的教学科研队伍。
[6]
3.实施绩效考核,完善职业保障
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辅导员工作考评机制,实施目标激励和责任激励,建立以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以学生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符合辅导员工作特点的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辅导员工作目标体系,完善辅导员评价机制,结合辅导员“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工作内容量化考核,同时处理好结果和过程、定量和定性、长期和短期指标的关系,兼顾不同年级专业特点,在辅导员评价机制上建立奖惩性考核制及发展性考核制,从制度上保障辅导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突出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的专业化、职业化。
开展辅导员职业生涯辅导应根据辅导员各自性格、爱好、能力、环境等因素,对辅导员的工作学习进行可行性设计规划辅导,并及时反馈与调整。
辅导员大多正处于职业探索阶段,高校应分阶段做好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辅导:首先,对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辅导员,精心招聘,科学配置,组织培训上岗,通过试用考察,发现挖掘潜能,帮助辅导员建立和发展职业规划;其次,对于辅导员职业生涯中
期,组织要加强指导,及时发现并帮助克服职业生涯中期危机,分类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在辅导员职业生涯后期,结合辅导员生涯个体情况和学校环境,创新路径,畅通辅导员职业生涯通道,健全退出机制,搭建职业生涯平台,形成“选得准、留得住、干得好、出路畅”的良性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 翟惠根.职业素质教育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匡瑛.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J].江苏高等教育,2010,(1).
[3] 蔡亚敏.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2010,(2).
[4] 曲建武等.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6,(4).
[5] 范诚梅.职业化发展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
[6] 张桂生.浅谈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