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
一、文学常识。

二、重点字词。

1. 通假字。

- 適戍渔阳:“適”通“谪”,强迫去守边。

- 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 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

2. 古今异义。

- 今亡亦死:亡,古义:逃跑;今义:死亡。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间,古义:私自,偷着;今义:中间。

- 卒中往往语:往往,古义:到处;今义:常常。

- 等死,死国可乎:等,古义:同样;今义:等待。

3. 一词多义。

- 会。

-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 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 次。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 书。

-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
- 得鱼腹中书(字条)
- 故。

- 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 扶苏以数谏故(缘故)
- 道。

- 道不通(道路)
- 伐无道(道义)
三、重点句子翻译。

1.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 翻译: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次)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


2.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翻译: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3. 天下苦秦久矣。

- 翻译:天下百姓受秦朝统治、逼迫已经很久了。

4.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翻译: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5.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翻译: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四、内容理解。

1. 起义的原因。

-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 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2. 陈胜的形象。

- 少有大志:从“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等语句可以看出。

- 有勇有谋:他利用百姓对扶苏、项燕的怀念,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如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又善于分析形势,抓住时机发动起义。

一、文学常识。

2. 唐雎,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策士。

二、重点字词。

1. 通假字。

- 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放,安置。

- 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2. 古今异义。

- 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 长跪而谢之曰:谢,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 休祲降于天:休,古义:吉祥;今义:休息。

3. 一词多义。

- 使。

-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使”是派遣,后一个“使”是出使)
- 徒。

- 亦免冠徒跣(光着)
- 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 以。

-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 以君为长者(把)
- 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三、重点句子翻译。

1.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 翻译: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
2.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 翻译: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这样,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3.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 翻译: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4.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翻译: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5.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 翻译: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四、内容理解。

1. 唐雎的形象。

-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

面对强秦,他毫不畏惧,在秦王面前不卑不亢,据理力争。

当秦王以易地为借口企图夺取安陵时,他以坚定的态度表示“愿终守之,弗敢易”;在秦王以天子之怒相威胁时,他以“士之怒”进行反击,并且挺剑而起,以死相拼,最终挫败了秦王的阴谋,维护了安陵国的尊严。

2. 秦王的形象。

- 秦王是一个骄横狂暴、阴险狡诈的君主。

他以易地为名,行兼并之实;在遭到唐雎的拒绝后,便露出狰狞的面目,以天子之怒相威胁;但在唐雎以士之怒进行反击时,又色厉内荏,最终长跪而谢之。

一、文学常识。

二、重点字词。

1. 通假字。

- 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2. 古今异义。

- 孤不度德量力:孤,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孤独。

- 遂用猖蹶:猖蹶,古义:失败;今义:凶猛而放肆。

- 将军宜枉驾顾之:顾,古义:拜访;今义:照顾。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古义:时;今义:秋季。

3. 一词多义。

- 为。

- 谓为信然(是)
- 以弱为强者(成为)
- 贤能为之用(被)
- 以。

- 以光先帝遗德(来)
-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 以弱为强者(凭借)
- 之。

- 时人莫之许也(代词,指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这件事)- 此用武之国(结构助词,的)
- 先主器之(代词,指诸葛亮)
三、重点句子翻译。

2.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 翻译: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

3.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 翻译: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4.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翻译:曹操和袁绍相比,名声小而且兵力少,但是曹操最终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的原因,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5.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 翻译: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这个意思吗?
四、内容理解。

1. 诸葛亮的形象。

- 诸葛亮是一个有远大抱负、有卓越才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虽隐居隆中,但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时,高瞻远瞩,提出了占据荆、益二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进而统一天下的策略,显示出他的雄才大略。

2. 刘备的形象。

- 刘备是一个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君主。

他“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兴复汉室的大计,在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时,他能虚心听取意见,表现出他对贤才的尊重和对兴复汉室的渴望。

一、文学常识。

1. 作者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这篇表文是诸葛亮出师伐魏之前,上呈后主刘禅的奏章。

2.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二、重点字词。

1. 通假字。

- 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

2. 古今异义。

-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品质恶劣。

- 由是感激: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端憎恨。

3. 一词多义。

- 遗。

- 以光先帝遗德(遗留)
-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 效。

- 恐托付不效(成效)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任务)
- 道。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道路)
- 以咨诹善道(方法)
三、重点句子翻译。

1.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翻译: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力薄弱,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

2.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翻译: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

3.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4.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

5.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翻译: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种,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达。

四、内容理解。

1. 写作目的。

2. 诸葛亮的形象。

- 在文中诸葛亮表现出忠诚尽责、深谋远虑、鞠躬尽瘁的形象。

他追述先帝的知遇之恩,表达自己对蜀汉的忠心;对刘禅提出恳切的建议,从各个方面为蜀汉的长治
久安谋划,体现出他的深谋远虑;他为了兴复汉室,“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准备再次出师北伐,体现出他鞠躬尽瘁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