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材解析(一年级上册)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几何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形成空间观念,并对传统的几何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设置了“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
学习和应用相应的空间与图形的有关知识和数学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空间,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学段(1~3年级)的“空间与图形”包括了一年级上册《认位置》、《认识物体》、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观察物体》、《厘米和米》、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认识方向》、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观察物体》、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观察物体》、《轴对称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等内容,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使学生从一入学就开始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第一学段各年级各学期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首先是一年级上册的《认位置》,本单元教学简单的方位知识,使学生能够分辨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并会应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这些方位,而且以自己为中心的前后、上下很容易界定,所以例题及“想想做做”都以辨认左右作为教学重点,对于上下、前后,教材只是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使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中自主获得认识。
教材设计的学习活动有看图说话、游戏、操作等。
例题的教学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
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
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进行表达;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要体会这两句话之间的必然联系,但不要求学生同时说两句话,不要刻意进行这样的练习。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
根据我平时的教学的经验,在这里有个朝向的问题,大家知道,左右是相对的,我的左不一定就是你的左,两个人同向的时候,左右相同,相对的时候左右相反。
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常常有家长因为这个问题来问我,在这里,我们一切以学生为准。
下一个是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本单元要求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所谓直观认识是指结合实物对形体的形状特点有整体的、笼统的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识别这几种形体,了解生活中有许多这些形状的物体,不对形体的特征作规范的语言描述。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然后开展实践活动。
教材选择积木为学具,让学生在玩积木时认识物体。
其好处一是学生有兴趣,能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是积木形状规则,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表象。
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玩积木。
课前,教师应和学生共同准备积木或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形状的物体。
这节课没有积木或其他可供操作的物体,是无法教学的。
为了防止学生只顾玩积木,而不感知积木形状,在学生堆积木时,应要求他们边堆边感受积木的形状。
每堆一块积木,都要看看它是什么样子,想想它和哪些积木的形状相同,和哪些积木的形状不同。
然后,把积木分类。
有了上面玩积木,观察积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把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一起,形状不同的积木分开放,促进学生思考各种“体”的形状特征。
注意在分类前,要先排除有三角形面、半圆形面等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关的积木,只剩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形状的积木。
学生可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成一类,把圆柱和球分成一类。
这种分类表明他们已经感受到平面与曲面的不同,应给予表扬,再引导继续分,直至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开,把圆柱和球分开。
二是让学生说说分类时的思考,只要求说出视觉、触觉的感受,不要求语言严密、完整、有条理,更不能归纳“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等特征。
其次,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给出名称。
教材在两块彩色积木的下面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并在旁边写出图形的名称。
每个几何图形都是大大小小同类积木的形状概括,是一类立体图形的标志。
在这里只要学生认为这样的图形像实物,能代表实物就行。
最后,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体。
通过对积木的研究,初步认识长方体等四种形状的立体。
带着这些“体”的初步表象回归生活,寻找这些形状的实物,学生列举的实物,只要形状差不多就可以了。
本单元的第二部分内容是联系教学的四种立体安排实践活动。
《有趣的拼搭》是一次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活动的内容有“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
组织学生活动要注意四点:第一,组建学习小组,推选小组长,组内分工准备活动器材。
能找到积木当然很好,没有积木,可以用易拉罐、玻璃球、纸盒等代替。
器材的数量要多准备些。
第二,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没有问题的拼搭是一般性的游戏,不能称为数学实践活动。
第三,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少数典型的问题,在班内集体讨论。
教师尽量不讲解、少评判。
第四,要参与学生的活动,随时了解情况,对活动的进程给予必要调控。
在活动临结束时,要组织学生说说收获和体会,使实践活动成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材解析(一年级下册)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几何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形成空间观念,并对传统的几何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设置了“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
学习和应用相应的空间与图形的有关知识和数学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空间,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学段(1~3年级)的“空间与图形”包括了一年级上册《认位置》、《认识物体》、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观察物体》、《厘米和米》、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认识方向》、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观察物体》、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观察物体》、《轴对称图形》、《长方形
和正方形的面积》等内容,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使学生从一入学就开始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本单元教学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要求是:整体感知每种图形的形状,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识别各种图形,在常见物体上找到这些形状的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能用简单的方法制作这些图形,初步感受图形的变换。
在本单元里不细致研究图形的边和角,不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选择适宜的方式首次呈现图形。
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材让学生照例题中间的图示,画出这些图形。
这种方式呈现平面图形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得到比较标准的图形。
积木是比较规则的形体,借助积木画出的图形比较规范,标准的图形才能形成正确的表象。
二是操作方便,内含的数学内容丰富。
学生只要把积木按在纸上,沿着底面的边就能画出图形。
在画图活动中不仅产生了兴趣,而且初步感受了图形的形状,还能体会“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且大小一样,长方体一般有三组不同的长方形面,都仅是渗透的内容,不是基本的教学要求,教学时不必十分清楚地揭示这些知识。
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材让学生用已经认识的图形通过折叠、拼合等方法自己“做”出这两个图形。
对折正方形纸可能折出已经学过的长方形,也可能折出有待学习的三角形。
把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可能拼出已经认识的三角形、长方形,也可能拼出尚未认识的平行四边形。
操作和交流产生的认知冲突,能激发学习热情。
其次是注意加强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材先让学生在“试一试”提供的素材里识别,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在哪里见过这些图形。
寻找图形的活动能使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这些图形,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个层次的教学中,学生容易说说成桌子是长方形的。
要帮助学生区分“面”和“体”,注意纠正。
最后,要注意有层次地安排操作练习。
让学生在“做”图形的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形状,逐步形成正确的表象是本单元重要的教学策略。
因此,在“想想做做”和练习四里有层次地安排了许多操作活动:先在钉子板上围出图形,再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然后是涂颜色将图形按形状分类,最后是图形的简单变换。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材解析(二年级上册)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几何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形成空间观念,并对传统的几何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设置了“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
学习和应用相应的空间与图形的有关知识和数学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空间,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学段(1~3年级)的“空间与图形”包括了一年级上册《认位置》、《认识物体》、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观察物体》、《厘米和米》、二年级下
册《分米和毫米》、《认识方向》、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观察物体》、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观察物体》、《轴对称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等内容,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使学生从一入学就开始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本单元继续教学直线图形,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
编排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有趣的七巧板》,给图形知识的教学增添数学文化的内涵。
直线图形都有边、有角,图形的特征往往表现在它的边和角上。
研究图形的边和角,是建立图形概念,掌握图形特征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边,体会有些图形的边的数量相等,有些图形的边的数量不等,从而按边的数量对图形分类。
初步认识“几”边形的学习任务比较轻松,教材在适当引导之后,让学生体验数学内容,形成自己的认识。
教学四边形从已经认识的图形开始,两块地砖的面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通过看看、指指、摸摸等活动体会图形的边,并数出两个图形都有四条边。
在练习中从两个方面巩固初步形成的四边形概念,一方面是有四条边的图形才是四边形,没有四条边的图形不是四边形;另一方面是四边形中除了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外,还有以前没有学过的图形。
教学五边形和六边形,采用体验与迁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例题的启示下,由学生得出:有5条边的图形是五边形,有6条边的图形是六边形,初步形成“有几条边的图形是几边形”的概念。
教材里呈现的五边形与六边形都是两个,其中一个是一般的图形,另一个是正多边形。
既接触特殊图形,也接触一般图形,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正确的多边形概念。
七巧板是传统的玩具,教材编排《有趣的七巧板》这一实践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平面图形,巩固学到的图形知识;鼓励有个性的思考,培养创新精神;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第一步认识七巧板。
第二步用七巧板拼图形。
由于选用的块数增加,拼法就灵活,拼成的图形就多样,促进了思维的发散,形成拼图的技巧。
最后用一副七巧板拼图形,拼出的不限于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还可以是其他各种各样的图形。
在有趣的拼图活动中,培养初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计量单位的教学从长度单位开始,厘米和米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过接触。
本单元要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内容分四段编排,先是有关线段的知识,然后教学厘米,接着认识米,最后是实践活动《量一量》。
1.认识线段要体会它的特点。
“直”是线段的特征之一。
例题中一根线放在桌上是弯曲的,用手捏住线的两端拉紧,它就直了。
联系这些现象与活动,教材指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在首次引出线段的时候,就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线段是直的,也感受线段是有端点的,长度是有限的。
接着画出线段的图形,形象地表示出线段是直的,是有端点的。
由于线段具有“直”的特点,所以画线段要沿直尺的边,或者用有直边的其他工具。
每条线段都有“确定的长度”,是可以比较或度量的。
教材先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折痕是一段直的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再要求学生分别折出比这条折
痕长些的和短些的折痕。
通过折和比,体会每条线段都有长度,而且长短不同,可以比较。
2、教学厘米,要通过多种活动建立清晰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中去。
例题量课桌的长,这时还没有教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尺量长度。
因此,鼓励学生选用文具盒、铅笔等工具进行度量。
由于各人选择的工具长短不一,导致度量结果的表达不一致。
设计这项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二是需要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才能得到确定的、一致的结果,从而导出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尺。
认识厘米在直尺上进行,因为直尺是每个学生都有的学习用具,上面有厘米。
通过看尺上的1厘米,知道它是多长;用手指在尺上比画1厘米,体会它的长度;联想长大约1厘米的物体,把1厘米的长度保存在记忆中。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反复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并逐步深入,初步形成1厘米的长度观念。
认识米例题的设计是直接感知1米,先看米尺,知道它的长度是1米。
再通过操作体会1米的长度。
第二个层次在米尺上看出1米等于100厘米,不仅教学了两个单位间的进率,还通过100个1厘米的长是1米,间接地体验1米的长度。
由于认数范围还在100以内,所以不宜把8米化成800厘米与8厘米比长短,应该从1米比1厘米长得多得到8米比8厘米长得多。
对测量的教学,例题是用图画作出示范。
还设计了两种错误的画法。
通过辨别与判断,进一步明白用尺量长度的时候,应该把尺的边和物体的边靠近着平行摆放,而且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边的一端。
接着通过量线段长度和画线段,学会正确地使用直尺。
在认识米的教材里,安排了用米尺量黑板的长、量教室门的高,掌握使用尺的方法。
实践活动《量一量》重点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长度观念,培养测量技能,教学分四步进行:一是认识卷尺和选择测量工具。
二是培养量长度的技能。
用篮球场的长,1拃、1步、1庹的长,以及量肩宽、腰围、裤长、袖长,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选用测量工具,并通过测量获得体验。
三是继续开展以前进行的活动,并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认识线段时,学生曾经折过长方形纸,把折痕看成线段,并直观比较几条折痕的长短。
现在再折长方形纸,还要折出最长的折痕,量出长度,从而体会线段的长短不仅可以通过观察,还可以通过测量进行比较。
四是渗透步测。
步测是估计长度的一种方法,在不要求精确结果的时候经常使用。
但是步测仅是渗透。
这里要注意的是估计较短线段或较短物体的长度是一种能力,教材十分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但不要求学生估计得怎么准确,而是体验估计长度的方法。
接下来是二年级上册《位置和方向》,本单元教学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用“第几排第几个”以及类似的表达方式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另一部分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年级(上册)教材在认识10以内的数,已经安排了用“第几”确定位置的内容。
如若干个小朋友排成一行,其中某个小朋友是从左往右(或从前往后)数的第几个。
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里,许多小动物排成若干行做操,仅用一个“第几”无法确定某个动物的位置,需要两个“第几”,如第3排第4个。
这样的描述不仅准确地说出了物体的位置,还是以后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基础。
例题的图画里,猴在“第1排第1个”和熊在“第2排第3个”告诉学生两条信息:一是其他小动物的位置也要用“第几排第几个”这样的话来说,二是怎样在这幅图里数出“排”与“个”。
按两个动物说的位置,第1排、第2排是从前往后数的,第1个、第3个是从左往右数的。
这些数的方法,不应是教师告诉学生的,而是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并通过交流逐渐明确的。
在“想想做做”中安排楼房和书柜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图中第几层第几号、“第几层第几本”的排列顺序,能正确回答问题。
“想想做做”还安排了在剧场里找座位的情境,让学生体会确定位置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
剧场里的座位是用两个“第几”的方式确定的,一个剧场的座位号是从左往右依次编排的,另一个剧场把双数号和单数号分开编排。
根据图画中3个小朋友拿的票上的排数与号数,帮助他们找到座位。
这道题要组织学生交流找座位的方法,体会怎样找能方便些。
如前一个剧场里,可以先找到排再对号;后一个剧场找到排以后,还要找到单号区或双号区,才能对号入座。
第二部分是用东、南、西、北描述位置关系。
太阳从东边升起是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的常识,教学从这里开始。
例题的图画里,女孩向着太阳走在上学路上,提问“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意在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
然后创设小明面向太阳站立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这个情境,看着图画在教材上分别填出小明的后面、右面和左面各是什么方向。
由于小明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他的双臂平伸,图画里还标出了东、南、西、北,因此学生能够正确地填出各个方向。
教材精心安排填方向的次序,前面是东已经写出,让学生填出后面是西,右面是南已经写出,让学生填出左面是北,能方便学生记忆这四个方向。
巩固练习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根据东、南、西、北的次序,面向什么方向,右手侧平举指的就是下一个方向。
能帮助学生达到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他方向的要求。
另外,在面向南、西站立时,既要说右面的方向,也要说左面的方向;当面向北站立时,说出背后的方向。
这些都让学生深刻体会东与西、南与北是相对的,也有助于记忆和辨认方向。
第三部分是从现实空间过渡到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
地图和平面图上的方向是有规定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个规定,还要体会这些规定是合理的。
例题先回想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些什么,并记录在教材提供的平面图上,通过填图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
这样就很自然地把现实空间的方向过渡到平面图上,还能把记忆和辨认现实空间里方向的经验迁移到平面图上。
以后出现的平面图上,通常都只用一个朝上的箭头标出北面,其他的方向由学生自己辨认。
最后是引导学生用东、南、西、北描述平面图上的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教材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描述,通过松鼠住在小兔的南面和小猫住在小兔的东面,体会方向词能表达位置关系,描述时要说清楚“什么在什么的哪面”,不能简单地说成“什么在哪面”。
然后通过小鹿住在小兔的南面和小兔住在小鹿的北面,体会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只要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哪一面,就能推理得到另一个物体在这个物体的哪一面。
体会某个物体与不同物体比,位置的描述是不同的。
接下来是二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本单元是本套教材第一次进行观察物体的教学,让学生观察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而且结构比较简单的物体,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例题呈现两张在教室里拍摄的照片,要求找出在教室前面拍的那张照片,还要说出另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摄的。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教室的前面拍照,相当于站在教室的前面向后面看;在教室的后面拍照,相当于站在教室的后面向前面看。
两张照片里有相同的物体,也有不同的物体。
即使相同的物体,看到的样子也是不同的。
这些内容,能让学生体会观察物体要站在确定的位置上,如物体的前面或后面、里面或外面,还能体会站的位置不同,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
例题和习题反映的都是学生熟悉的空间情境,作出正确判断凭借的是已有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对教室、校门这些空间情境感性认识的积累。
如果要求学生对陌生的空间情境里的内容进行类似例题那样的判断,是不恰当的。
第二道例题,呈现的情境是四个小孩在玩具猴的四周拍照,各人的照片不同,要求学生辨别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
从这个情境可以知道,例题的教学内容是在物体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进行观察活动,并能判断出看到的物体形状。
在例题的教学中要注意:一是教学内容用拍摄照片的形式呈现,不仅是为了激发兴趣,而且是引导学生专注地观察小猴。
因为拍照就在观察,照片上猴的模样是可以看到的。
二是辨别各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需要亲自到各个位置上观察,了解每个位置看到的样子,作为选择照片的参照。
教学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观察实物的条件与机会,不能仅让他们看着教材的情境图去辨别照片是谁拍的。
因为情境图上只能清楚地看到猴的一个面,另三个面不能完整地看到,甚至一点也看不到,分辨照片就失去了直观表象的支持。
三是猴的正面照片是谁拍的已经找出来了,余下的三张照片让学生自己判断。
其中猴背部的照片是谁拍的很容易知道,两张侧面照片看上去差不多,较难分辨。
情境图里猴的一个侧面正对着学生,降低了辨别的难度。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两张猴的侧面照片,比较有什么不同,体会各是哪个小孩拍的,从而感受如何抓住物体的主要特点进行观察。
“想想做做”是配合这道例题编排的。
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学生比较熟悉。
根据教材里三个孩子观察汽车时所站的位置,学生能够想出这三个孩子各看到了什么,从而进一步体会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会看到不同的情形。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材解析(二年级下册)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几何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形成空间观念,并对传统的几何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设置了“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
学习和应用相应的空间与图形的有关知识和数学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空间,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学段(1~3年级)的“空间与图形”包括了一年级上册《认位置》、《认识物体》、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观察物体》、《厘米和米》、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认识方向》、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观察物体》、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观察物体》、《轴对称图形》、《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