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共上)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产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概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 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 式,产品分配的形式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 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 3.两者关系: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 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1.信史朝代:
商朝因传世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
成为信史。是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提示:
2.商朝的兴衰:历史概念: 甲骨文
①神权色彩浓厚;
①建立:约公元前1刻60在0年龟,甲商、汤兽灭骨夏上,的建文立字商。朝单。字约②三神千权以与上王,权是结合;
②迁都于殷: 商见朝到的的都最城早多的次成迁熟移汉,字后,来也定是于东殷亚,已③知商最王早对的外文服字的控制力有限。
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谈一谈早期的国家是如何产生的?
材料一 下面摘编自许鹏飞《良渚文化墓葬及其反映的社会结构与形态》
材料二 国家形成的标志: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阶级或阶 层的出现是国家这一管理机构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则是国 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机器的本质特征。
考点2:从部落到国家
(二)夏朝(约前2070-约前1600) 1.建立:
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朝的统治: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 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3)地方: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对其他地方 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3.生产关系的变化: 1.根本条件:随着农业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 2.表现: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们,女子地位下降; 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产生了国家。 4.灭亡:夏桀暴政,商汤灭夏
所3①记②.以录文青文也,字铜化称是:器成殷一:河就朝种南殷:成,安墟公熟阳还载记三也元文出出体录要都前字土 土。着素有1。甲了0最商和所4骨许6早代对体年文多被的称现被,青河历、。周主铜南史稳所要器安,定灭刻。阳且的。写小具格的屯备局是村 书 。占的法汉卜村用字民笔的材 材 畏 人们、“料 料 ,上发结六一 二 致帝现字书天,“ “,、”之不国 有不章原罚敢之 夏仅法则。不大 多”征,事 罪,—, ,…—在 天…《祀 命尔左与 殛尚传戎 之辅》。…余”…一予
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 展基础。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核心素养: 观察两幅地图,指出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的异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1.异同: (1)异: ①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江河流域; ②(2.新2说)石明同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广泛,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方向发展。 ①①全中国华分文布明区起域源广的泛广;泛性和多样性; ②②大中都国分是布人在类江文河明流发域源、地土之地一资,源黄丰河厚、平长原江地等带大河; 流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③③分奠布定区了域中的华自文然明条多件元较一好体,的有发充展足基的础食。物来源。
问题思考:据上图归纳分封制的对象与 特点?
考点3:商和西周
二、西周(前1046-前771年) (二)统治制度: 1.分封制:
(3)对象:
同姓亲族为主体,包括功臣、姻亲、先代贵族等;
(4)权力:
(5)义务:
镇守疆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军事义务; (6)特点:
问题思考:分析分封制瓦解的原因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王族是分封的主体; (7)影响: 积极:①扩大了西周的势力范围; ②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统治; ③有利天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消极:诸侯独立性大,易成割据。 后世:①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的姓氏起源; ③中国地名的简称。
高考备考: 1.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分布,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结合考古发掘成果,认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3.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等概念,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 “家国同构”的政治特点。
时空定位及主要内容提示:
1 2 3
考点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2)原因: ①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 ②是部落联盟传统的延续,血缘关系尚未打破,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 ③是商王无力实现对外服的直接控制。 反映出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集中,这是早期国家政治特点之一。
考点3:商和西周
二、西周(前1046-前771年)
(一)建立: 1.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
最后一个王纣,修建许多宫殿苑囿,终日 饮酒作乐,生活腐朽,还作炮烙之刑残害臣 民,引起公愤。 2.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的首领周武 王,率众伐纣,双方在商都南郊牧野展开激 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二)统治制度: 1.分封制: (1)原因:对广大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维护周王朝统治. (2)内容:土地和人口。
4.国家管理
——《尚书·盘庚》
①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材料三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
②地方:内外服制。松散联盟、集权程度不高。 兴,诸侯归之。”
5.影响范围:
——《史记》
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问题思考: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合作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商与外服地区的关系及实行的原因?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
史学探究: 怎样认识史前史?夏朝真的存在吗?
材料一 以伏羲显示狩猎时代,神农显示农业时代,燧人显示熟食时代。 ——内藤湖南
材料二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文献资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考 古资料)……我辈固得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此 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途径:神话、文献与考古(实物史料); (2)认识:神话传说不是历史,却能折射早期历史的影子。 (3)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把发掘的出土文物和史书的记载相互验证。时间地域 都吻合夏文化,但缺少印证夏朝的文字。
考点3:商和西周
(一)商朝(前1600-前1046年)
考点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三)原始社会组织的社会特征
1.原始社会组织: 分为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和父
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2.母系氏族社会: ①出现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 时代前、中期。 ②社会特征: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 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3.父系氏族社会: ①出现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 ②社会特征: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 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 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③发展趋向: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 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 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 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①原因: 政治上: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 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铁器、 牛耕的使用,封建生产方式的产生)。 ②演变: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 制”,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 推行 郡县制。
指“让出帝位”。这是一种“非血统继
统一战争(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形成了 承制”产生国家领导人的制度。尧舜禹
华夏族(汉族)多元一体的特点与风格,炎 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 3.尧、舜、禹“禅让”传说:
“禅让”的历史传说,反映了上古中国 的民主制度。后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禅让”:传说尧、舜、禹时期由各部落推 知识拓展: 国家的产生
材料一 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方国的首领,他们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王赐予的封号,一方面是土著国家 的首领。但是,各诸侯国、方国的官吏,不是由商王任免的。
——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1)关系: ①外服地区对商保持既臣服又独立的关系。 ②商王国与方国的关系,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方国联盟体制”),商王国控制着 联盟的实际权力; ③两者是附属国与盟国的关系,商王实质上是盟主身份。
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标准一般为传贤。
国家的初始形态:有宫殿建筑、天文建
4.“万邦时代”: 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邦国林
立,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 始形态。 表现为: (1)都城的规模扩大(有宫殿建筑、天文建 筑、各种礼器); (2)阶级分化更加明显。
筑和各种礼器,阶级分化也比较明显, 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如陶寺遗址。 文明时代的到来:国家组织、城市、金 属工具和文字的出现,结束了漫长的原 始社会,标志着文明时代的来临。
(一)旧石器时代 1.概念:
(1)石器时代:考古学称人类使用石制工具进行生 产的时代。
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被区分为旧石器时代 和新石器时代。
(2)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代表性遗址:
①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1)特点:①分布区域广泛;②
②代表性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70万~20 大都分布在江河流域、土地资源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是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 展时期: 政治上: 早期国家出现,形成以“家国一体”、借助神权强化王权、权力未高度集中、等 级严格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 经济上: 由渔猎采集向农耕经济发展,青铜时代,生产工具金石并用,井田制下的集体劳 作适应了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工商业由官府垄断。 文化上: 从夏商到西周,鬼神崇拜相对淡化,提出敬天保民的人文思想;在官府,贵族通 过教授礼乐维护等级秩序。
万年的北京人。
丰厚的平原地带;③分布区域的
3.生产生活特点:
自然条件较好,有充足的食物来
①以打制方法制作简单工具; ②渔猎采集; ③群居生活; ④学会用火。
源等。 (2)说明:①中华文明起源的广 泛性和多样性;②中国是人类文 明发源地之一,黄河、长江等大
思考: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的特点及说明的问题? 河流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 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
考点2:从部落到国家
(一)部落时代:
历史概念: “禅让”制
1.三皇五帝的传说:
尧舜禹时期,通过推举和考察的方式,
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禅”
五帝事迹较为具体。
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
2.炎黄部落联盟的形成:
考点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二)新石器时代
1.概念: 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时间及主要代表:
距今约1万年前;结束时间从距今 5000多年至2000多年。 3.生产与生活:
已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 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4.主要特征:
早期:打磨结合制作石器、陶器、 农业起源,饲养家畜、修建村落。 后期:向国家过渡。 5.意义: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 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近几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
年份 2023
2022 2021
试卷
全国新课标卷 山东乙卷 湖南卷 全国甲卷 全国乙卷 湖南卷 天津卷
浙江卷 福建卷 广东卷
考点
原始社会晚期的贫富分化 原始社会晚期私有制的产生
中华文明的产生 西周的分封制 商周的经济
中原文化的扩展 龙山文化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关于夏朝(历史争议)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制造业
命题趋势:
1、考查的力度越来越大;其中素养考查对史料实证考察的力度较大。 2、考查角度多样化:从生产发展到政治制度到文化思想;从文明起源到“多元一体 ”观;有政治制度、私有财产、治国方略、文化血脉等。 3、对早期政治制度相对考察较多;对文化血脉、文化扩展越来越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