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传统审计的缺陷及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传统审计的缺陷及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
前言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审计本质上是为了保
护利益相关方,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和消费者等,而切实有效的审计工作则需要及时反馈企业的真实情况以便制定出正确的管理策略。

然而,传统审计模式存在很多局限性,这些缺陷使得审计实践越来越被视作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模式。

与此同时,现代审计的风险模型被应用于审计中,以弥补传统审计模式的不足。

传统审计的缺陷
传统审计采用的是样本检查和试算平衡的方法。

虽然这种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但仍然存在很多缺陷,有时会导致误判或漏判,无法及时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

样本检查不够全面
传统审计的样本检查主要是在随机选择部分凭证进行检查,以检测是否存在错误、遗漏或欺诈等情况。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反映一部分情况,但往往不能呈现出全面的企业真实情况,同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规避这种检查。

因此,审计人员容易错过一些错误或欺诈的情况,这也是传统审计遇到的主要难题之一。

试算平衡不够准确
试算平衡是传统审计中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是检查企业在会计报表
中所使用的数据是否平衡,比如在借贷方面是否平衡。

尽管这种方法可以发现一些会计处理错误,但同时也会容易造成判断失误,因为在内部控制非常完善的企业中,可以把这些错误隐藏并将其平衡。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审计工作的日益复杂,传统审计已经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现代审计工作大量采用风险模型,其主要优势是可以预测审计风险并定位异常。

通过构建风险模型,审计人员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企业内部需要改进或者优化的业务流程。

审计风险模型基础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认为在金融报表中还存有可能进行进一步检查的潜在错误
或者造假行为的风险,其正反两个方向分别权衡了审计风险中的审核风险和错误审计导致的类型2错误(弃审)风险。

因此,建立风险模型的前提是需要对企业内
部的风险做出充分认识,建立基本的审计风险模型,明确审核重点,从而提高审核效率。

在建立风险模型的时候,需要结合应用系统、业务流程、数据来源等方方面面
的信息,对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措施、控制目标等进行评估和分析,构建完整的风险框架,形成综合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
在实施审计风险模型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在审计过程中与企业间的沟通,
与企业相关人员充分沟通并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以及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核心业务活动的全面了解。

在此基础之上,需要采用适合的风险评估方法,收集评估数据,制定风险评估指标及其相应的测量标准,并计算并评估企业的整体风险水平。

当风险模型制定完成后,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相关笔记进行检查和评估,分析企业总体风险水平下面的审计问题,从而合理地确定企业的审计重点。

同时,结合风险模型的评估结果,制定在审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特别事项,把优先级最高的审计事项作为首要处理事项,确保审计工作的安排和执行的有效性。

此外,结合风险模型分层进行审计,从而更好的关注细节和关键控制,保证审计的准确性。

总结
传统审计模式存在很多不足,但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使得审计工作更加
科学高效,不仅充分挖掘企业问题,还帮助了审计机构更好满足监管和股东的需求,让审计的价值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审计工作还将受益于新技术,比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工具和创新方法的引入。

这些技术将加速审计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使得审计工作更加高效、准确和透明,进一步提升审计的质量和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