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导论
一、概念:是对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社会科学学科。

二、发展过程:创造人:孔德(法国)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提出的。

实证主义者:孔德、斯宾塞(英国)、马克思、迪尔凯姆
人文主义者:韦伯(德国)
三、分类: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进步、发展。

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秩序、稳定。

迪尔凯姆的“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

四、社会学研究的方式: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

五、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1、功能论视角:部分对整体的作用,以此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
主要用于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的社会。

2、冲突论视角: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斗争的生活现象。

社会各部分是冲突的,
秩序是冲突的结果: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处在极其破坏之中,社会秩序源于社会一部分统治另一部分,是力量与强制产物。

3、互动论视角:如何行为感兴趣,而对人们的思想和感觉感兴趣,探索人们的动机、目标
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六、社会学的应用价值:
社会学与社会:评估研究、社会实验、政策取向的社会调查、社会预测、社会检测与描述五种类型。

参与社会化的规划,实施和检验工作,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能为社会工作、行政、企业管理提供所需的知识,能为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预测。

第二章、社会结构
一、含义: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模式。

在社会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基础,而在经济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

二、组成部分: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区、社会分层和社会制度。

三、社会地位:先赋地位:通过血缘和世袭的方式获得的地位。

自致地位:后天努力而获得的。

四、社会角色:对某种社会身份的期待。

占有的是地位、扮演的是角色
第三章、社会角色
一、内涵: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
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1、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是一套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行为模式。

3、是人们对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4、是社会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

二、角色集:一个人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

三、社会角色的类型:
1、按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先赋(归属)角色、自致(成就)角色
2、按承担社会角色的心理状态:自觉角色:意识到自己的权利义务。

不自觉角色:以前的角色持续到现在还没有改变。

容易产生不自觉角色的原因:刚开始充当某种角色;当有他人在场及对角
色提出明确要求;自我不断提醒等。

3、按社会角色规范化程度:规定性角色:对权利义务严格要求规定。

开放性角色:随便,没有明确的规定。

4、按社会角色追求目标上:功利性角色:追求效益为出发点
表现性角色:不以效益为出发点,维护社会的道德,实现社会
稳定,出于责任感,义务感,光荣的。

四、社会角色的扮演:
1、角色学习:特点:是综合性的学习;在社会互动中实现;是一个持续不断地过程。

2、角色领悟:对角色领悟千差万别,所以才会有同是服务员,但服务水平有高低。

3、角色实践:期望与领悟的进一步发展。

4、角色距离:原因:自己领悟角色不够;大多数期望过高。

五、社会角色失调:
1、角色冲突:角色间的冲突:不同角色承担者的冲突;应该协调好相互关系。

角色内的冲突:一个人扮演者许多不同的角色;应该把精力放在最主要的职位。

2、角色不清:(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角色的改变;新的社会角色的出现;领悟不够。

3、角色中段:主观客观的原因:如失业的在职职工、移居国外的华人。

由于人们在承担前
一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

或是前一种角色与后来的新角色要求的行为规范有着直接的冲突。

4、角色失败:亦称角色崩溃:一种是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终退出舞台。

一种是还处于某种角色位置,但事实已经失败。

5、角色混同
六、角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角色建设:社会角度:要重视角色规范的建设;方法: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社会舆论。

个人角度:注重角色技能的提高:普通技能、特殊技能;
重视角色素质的培养:专业素质、道德素质。

角色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相辅相成的: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在社会大舞台展现自己,个人的发展也为社会发展促进作用。

第四章、社会群体
一、含义: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接起来,为实现一定目标而结合起来的集体。

二、特征:
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3、共同的群体规范。

4、共同的群体意识。

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区别人群的依据,如乘客和旅客。

三、类型:
1、内群体:自己参与的群体,有归属感。

2、外群体:除内群体之外的群体。

1、参照群体
2、隶属群体
1、初级群体: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同辈群体。

2、次级群体:为达到一定特殊目标而特别设计的群体,如办公室人员,大学院系同事,正
式组织中存在。

比较:初级和次级的特征:面对面的合作与交流;包括广泛的角色和利益;大量自由的交往;充满情感的交流;初级关系不易转移;规模小。

四、社会群体的结构:由群体规范、群体地位、群体角色和群体权威等要素构成。

1、群体规范:规定了成员应该如何行动以及违规的后果,地位越高越可以偏离群体,决定
某种群体规范德尔重要性:能否促进群体的生存;能否增加群体成员行为的可预测性。

2、群体地位:激励因素。

3、群体角色:
4、群体权威:领导:工具型领导、表意型领导(寻求创造群体的团结和维持协调)
领导风格: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五、社会群体结构的类型:
1、群体的社会网络结构:相互交叉和多次阶梯的特点,判断该计较结构的合理性标准:根
本在于是否适应社会发展水平,是否有利于社区的兴盛,全面发展。

2、群体的内部组织结构:成员角色结构;成员质量结构
群体成员角色结构:由群体成员的数量,每个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群体领袖的配备,
群体成员的交往关系组成,有明显的分层结构,一般层和领导层。

群体成员的质量结构:由群体成员的能力、年龄、知识、信息和价值观的结合。

质量分类:同质群体:容易形成意见、形成决议。

异质群体:方案比较完善,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提高群体效率,有效管理。

第五章、社会组织
一、含义: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执行一定的社会功能而有意识的组织起来,以一个相
对独立单位存在的社会群体。

二、组织:是精心设计的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的社会群体。

三、组织目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四、目标分类:主要目标、次要目标;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平衡性目标、改进性目标;显
目标、隐目标。

五、组织的特征:用来判断是否为组织的依据:
1、为了更高效的达成群体目标而进行的劳动分工和权威分配。

2、权利相对集中在领导手中,负责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

3、组织成员不固定,可以更替。

六、社会组织结构:
1、正式结构:
直线制结构:最原始的一种形式:机构简单,职责明确,决策统一,贯彻迅速的特点,适应于小组织,对领导者的素质要求高。

职能制结构:优点是解决了主管领导专业指挥难的问题,但不容易集中领导。

直线职能制结构:既避免了直线制的粗放,又保证了主管领导统一指挥。

事业部制结构:各事业部门有强大的自主性,但又保证组织整体活动的统一性。

矩形方阵制结构:又称双维组织形式:优点:可以集思广益,增强灵活性和组织的整体性;减少成本支出;有利于领导考虑全局;专业人员可以相互学习。

缺点:当双方领导出现矛盾时、职工无所是从,出现问题,责任承担不明确。

2、非正式组织:
优点:缓冲正式组织结构带来的压力;提出正式结构以外的丰富的控制和沟通形式;能够成为推动组织改革维护组织成员合理利益的有效力量。

缺点:过于整合会让组织目标难以实现;容易出现小团体主义,拉帮结派;当非正式组织代替正式组织时,工作程序会发生混乱;容易造成机密泄露,谣言四起,人心涣散。

七、科层制:
1、特征:明确分工;有明确的规定的职权等级;稳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私人关系和公
务关系分离;量才用人;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是个人。

2、优点: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提高工作效率。

3、缺点:忽视人的主动性,只强调按章办事,缺乏灵活性和应变性。

八、社会组织的理论流派
1、古典组织理论:德国马克斯韦伯:创造了:科层制理论。

美国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法国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十四项原则。

特点:追求组织系统化,工作计划化,分工协调化,办事效率化,管理标准化。

局限性:过分强调物质因素,物质激励,重视组织内部因素,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本性,忽视社会环境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影响。

2、人际关系组织理论:来源霍桑实验表明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影响职工的积极性的
有许多因素:物理因素、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人际因素等。

九、群体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加强群体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特征:
A、加强群体建设有利于优化社会结构:保障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严
格的税收调节,抑制两级分化;通过普及高等教育,使大部分进入中层阶层。

B、加强群体建设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尤其是初级群体的建设。

C、加强群体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2、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强群体建设:
A、大力加强群体规范建设:
B、努力增强群体凝聚力,建设好群体的领导核心:标准是:处理好内部成员的利益关系,
不搞平均主义;掌握好群体的规模;积极对待非正式群体。

C、增强凝聚力的方法:各成员得实惠;以成员安全感,归属感满足成员的多方面需求;树
立群体目标;给一定的压力;加强群体的沟通。

D、积极优化群体价值观:怀疑型;功利型;投机型;享受型。

方法:塑造主导性的群体价值目标;积极借鉴西方价值观的优秀文明成果,吸取精华。

十、补充的内容:
1、群体的凝聚力:既吸引力、向心力
2、提高凝聚力的方法:整体活动的频率;群体间的竞争;成员对群体规范的认同程度;群
内群的存在及分歧;群体成员的品质因素。

3、初级群体的功能:
A、对个人的功能:满足个人安全感的需要;满足情感的需要;满足归属感的需要。

B、保持和传递社会文化,稳定社会秩序。

第六章、家庭
一、含义: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以性爱,母爱,父爱等特殊情感关系
为纽带,以持续的共同居住和共同的经济生活为特征的社会群体。

二、地位: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关系到
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富强。

三、发展历程:
1、血婚制家庭:同辈男女互为夫妻,不允许父女结婚。

2、伙婚制家庭:同一血缘家族的兄弟与另一血缘的姐妹结成夫妻,不允许兄妹结婚。

3、偶婚制家庭:相对个体婚,婚姻很容易破裂,允许一夫多妻。

4、专偶制家庭:一夫一妻:文明时代的到来,但允许一夫多妻的存在(封建时代)
四、家庭类型:以家庭结构特点(即以家庭的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的方式)
1、核心家庭:已婚夫妇加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规模小,人数少,结构简单,关系单纯,
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是最稳定的形式。

2、主干家庭:直系家庭,由一对夫妇和其父母及其子女构成的家庭,每代只有一对夫妻,代际层次多,家庭关系比较复杂。

可以分为配偶主干家庭、单亲主干家庭、断代主干家庭。

3、联合家庭:多偶家庭:多代多偶家庭,权利集中在长房手中,旧中国很常见。

4、变异家庭:单身家庭、同性家庭、非婚同居家庭、单亲家庭。

五、家庭关系: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彼此间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工作关系。

特点:
1、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

2、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

3、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特殊的相互行为。

4、家庭关系:既有亲子关系的纵向联系,也有夫妻关系,兄弟关系的横向联系。

六、影响家庭关系的因素:
1、家庭成员数量:
2、夫妻对数: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和核心,需要强有力的核心来主持。

3、成员在心理生理和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异质程度,要求同存异,相互理解。

4、成员间的区位距离,越近关系越密切,也越容易产生矛盾。

5、影响家庭关系的外在因素:社会生产方式、社会规范和宗教。

从宏观上看,社会生产方
式和政治法律制度对家庭关系的性质和程度起决定性的作用。

七、夫妻关系:家庭中最核心的关系,是其他各种关系的基础和起点。

我国新型关系的特点:
1、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轴心,夫妻掌握着家庭的实权。

2、以爱情为基础建立,双方更加重视感情和交流,弱化生育而强化性功能。

3、夫妻的冲突和离异逐步增加:婚外恋、性格不合、经济纠纷、性生活失调。

应对措施: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婚恋观;自我调适,互相补充,协调一致。

八、亲子关系:即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直系血亲关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特点:
1、是人类无法选择,不可解除的关系。

2、亲子关系具有责任互补性:即父母抚养孩子,孩子赡养父母,对社会稳定作用大。

3、有明显的代际痕迹,即代沟反映两代人在价值观,兴趣爱好方面的差异。

4、受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制约与影响。

九、婆媳关系:是一种姻亲关系,比较敏感复杂。

建议:要妥善处理好利益关系;在道义上要互相尽自己的义务;人格上要互相尊重;感情上要互相沟通。

十、家庭问题:
1、婚姻问题:
2、老年人问题:事关社会养老还是家庭养老的问题,独生子女的养老问题,老年妇女的孤
独问题。

3、独生子女问题:
4、家庭暴力问题:
离婚问题:特点:女性高于男生;以青年人为主;婚龄短的比较多;高学历低学历的离婚多;无子女或独生子女的多;女性再婚率高。

离婚的原因:婚姻观念和择偶标准的变化;婚外增多。

婚外恋的原因:扭曲自由恋爱观;爱情转移;婚姻缺少感情基础;对婚姻家庭缺少责任感;
性生活问题。

离婚的后果:子女抚养教育问题;个人生活艰难问题;再婚问题;财产分割问题。

独生子女问题:涉及个人社会化问题
有利的地方:父母爱,生活上更多关照关怀;更好的物质条件和学习条件;可以较早的开发智力。

不利的地方:性格任性孤傲自私;缺少劳动习惯和动手能力,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
期望值高,导致独生子女压力大,孤独感强;缺少同龄伙伴,不习惯群体生活。

家庭暴力:
原因:封建主义思想,男权主义;男女经济地位不平等;男人个人素质差,道德涵养地,女人太软弱,防暴意识不强;缺少求助机构。

措施:加强教育,提高全民素质;舆论男女平等,互相尊重;提高女子的法律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权防暴;建立健全帮助机构;运用法律保护制裁家庭暴力。

十一、家庭功能:满足两性性生活的要求;抚养和赡养;生产和消费;稳定社会;休息娱乐。

第七章、社区
一、含义: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按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组织起
来,具有特定生活方式和文化维系力并从事多种社会活动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二、社区构成要素:
1、地域:自然地理条件:所处方位、地貌特征、自然资源、空间形状与范围。

人文地理条件:人文景观建筑景观交通通讯。

各个社区地域因素的不同会导致其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不同,要求因地制宜,因事而导。

2、人口: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是构成社区的首要因素。

人口调查的指标: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年龄、性别、职业等;人口分布;人口素质:人口素质高低决定着社区发展的文明程度;人口管理。

人口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和社区发展。

3、文化:人们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具有:内容全面性、受历史传统,人口构成、价值认同、发展水平导致具有独特性的特点。

文化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对社员起维系作用。

4、组织结构:要使社区处于良性发展状态,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及社
区的社会群体的互动关系。

三、社区类型:
(1)、最基本最主要的划分:根据地域和经济结构:农村和城市。

或农村、城市、集镇社区比较农村和城市:
1、地域方面:农村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农业生产的需要及农民土地需要。

2、经济结构:农业为主和其他产业发达的区别。

3、组织结构:农村组织结构简单邻里关系密切;城市科层制普遍,关系复杂。

4、人口要素:人口密度,人口质量、人口流动等方面差异大。

5、文化模式: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心理状态、思维模式、生活习惯、价值体系上有别
于城市。

(2)、按社区占主导地位的活动或社区发挥的功能:
1、经济社区:农业型、林业型、牧业型、工业型社区。

2、政治社区:党政机关所在地。

3、文化社区:科教文卫
4、旅游社区:人文景观型、自然风光型社区。

四、社区功能
基本功能:
1、经济生活功能: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功能。

2、个人社会化功能:
社区是现阶段人的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和载体;
社区是人的继续社会化的载体;
社区是人的再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场所。

3、社会参与功能:以个人身份参与社区选举或建设规划;作为某个组织或单位成员参与到社区发展中;组合成多样的非正式组织。

总之:不但能使社区成员分享社区发展成果,分担社区公共事务的责任,还能培养其健康的社区意识和公益精神,增进成员间的关怀和情感交流,更好体现和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

4、社会控制功能:其目的是人们遵从公认的社会规范,维护已有的社会秩序。

广义的控制:对偏离和违背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的控制,还包括对影响社会秩序稳定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及其他非稳定因素的控制。

既可以社会教化来实现内在的控制。

还可以通过各种组织及其规律来控制。

5、社会稳定职能:它与社会控制职能表现为一整套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组织结合的社会控制体系及运作机制。

6、社会福利功能:正式和非正式的公益组织覆盖整个社区,以保障社区中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得意享受到公平合理的基本生活。

社区服务:为社区成员解决困难并提供福利的社会工作,在政府的资助和政策扶持下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提供服务。

五、社区的发展:
1、含义:
不发达社区:扶贫扶弱帮助社区的弱势群体实现其发展的目标。

发达社区:通过居民积极参与区推动社会经济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社会正义和社会民主的全面发展。

总之:以社区为单位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变迁,通过组织和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在成员的努力下,提高社区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凝聚力。

2、特征:主体性、目标性、动态性。

3、社区发展原则:对我国而言
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因地制宜与勇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以社区成员参与为主的原则:才能培养成员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社区成员的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

第八章、社会分层
一、含义:指的是根据一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
不同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二、原因:社会差别与社会地位的存在。

阶级: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实质是剥削。

地位不平等: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领取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不同。

总之:阶级划分是阶级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分层,是其他一切社会分层的前提和基础。

阶级:指由经济地位社会声望和政治权利的不同而形成的社会层次。

社会不平等:是对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即社会价值物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有差别的分配状态的客观概括。

必要前提是:特定社会价值物的相对稀缺。

社会不平等的第一对范畴是:法律上的不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一个社会的稳定结构和实际运行状态。

社会不平等的第二对范畴是:稳定性不平等和暂时性不平等,有助于研究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流动的意义。

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不平等。

所有的分层制度都为意识形态所支持,捍卫上层地位利益的意识形态都证明该制度是正当的。

三、研究社会分层的方法:
1、主观法:客观位置相同但分层意识可能不同,而客观位置相异的人却有着相同的分层意识。

2、声誉法:不仅可以用来对具体的人划定层次,还可以推广到评价各种有正式社会地位的人的相对声誉。

3、客观法:
四、社会分层的标准:
1、以外显地位为划分标准:描述社会垂直分布以及人们活动的时空范围。

2、以潜在的地位为标准:人口内在的垂直分布。

3、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权利。

五、社会分层的理论
1、功能主义的理论:戴维斯和莫尔
观点:为了社会正常运行,一定程度额社会不平等是必要的,社会等级是不可避免和必要的。

缺陷:忽视某些世袭而不是自致的地位,忽视了社会分层的功能失调。

2、冲突主义的理论:受马克斯主义的影响,不平等没有作用也不公正,是上层对下层的剥削。

3、伦斯基的综合理论:综合两者的关系。

六、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
1、改革前:以身份制为核心特征。

特点:城乡分割的身份制度;城市中的社会分层;官本位制;工作单位身份制。

2、改革后:农民的职业分化;工人队伍膨胀,内部分化加剧;个体私营工商层的兴起;官本位体制受到冲击。

3、当代中国的阶层分化:
标准: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所占有状况主要分类标准。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和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七、当代中国阶层分化的演变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