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法律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资类信托业务常见担保法律问题要点
第一部分担保一般问题
1. 独立担保的约定是否有效?
在信托业务开展过程中,经常在担保合同中设定独立担保条款。

独立担
保包括独立保证和独立担保物权,主要体现为无条件不可撤销担保、放弃主
合同一切抗辩权担保以及见索即付担保、见单即付担保等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对独立担保效力的认定和适用范围的立场是:独立担保目
前只能在国际商事交易中使用,禁止当事人在国内交易中约定独立担保。


果当事人在国内交易中约定了独立担保,则应以主合同效力状况为标准区分
两种情形分别处理:一是在主合同无效的场合,应依法认定独立担保合同无效,判令担保人承担相应的缔约过失责任;二是在主合同有效的场合,应
否定担保合同的独立性效力,将其转换为有效的从属性担保合同。

据上,国内交易中独立担保的独立性当前不被法院认可。

因此,虽然可
以在担保合同文本中继续沿用独立担保的表述,但应当严格审查主合同的效力,防止出现因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

2. 如何识别无条件不可撤销担保?
无条件不可撤销担保经常体现为“担保人提供无条件和不可撤销的担保” 无论如何,担保人的担保都不可撤销”之类的约定。

3. 如何识别放弃主合同一切抗辩权担保?放弃主合同一切抗辩权担保
通常体现为“放弃主合同一切抗辩权” 、“主合同无效、被撤销、丧失强制
执行力、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等,均不影响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之类的约定。

4. 担保合同无效时如何承担民事责任?
担保合同无效时,担保人不承担担保责任,其是否承担其他法律责任,应按如下情形区别处理:
(1)主合同无效而致使担保合同无效时,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2)主合同无效而致使担保合同无效时,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此时担保人的过错,是指担保人明知或应当知道主合同无效仍然提供担保等缔约过错。

(3)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该种担保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情形,主要是指债务人与担保人违反法律禁止性或强制性规定以及恶意串通欺骗债权人而缔结担保合同的情形。

(4)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不影响主合同的效力。

但是,以提供担保作为主合同生效要件的,担保合同无效时,主合同应确认未生效。

担保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以上几种情形中担保人承担的民事责任,其法律性质属于缔约过失责任,责任范围一般而言小于担保责任,所以担保合同无效对于债权人较为不利。

据此,应防止担保合同因主合同无效而无效或者自身无效的情形。

5. 什么是担保合同无效责任中的债务人“不能清偿” ?
担保合同无效责任中的债务人“不能清,不是指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不

清偿,而是指对债务人的存款、现金、有价证券、成品、半成品、原材料、交通工具等可以执行的动产和其他方便执行的财产执行完毕后,债务仍未能得到清偿的状态。

6. 主合同变更对担保合同有何影响?
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如果变更主合同,不得加重担保人的责任,具体如下:
(1)如果主合同变更减轻了债务人的责任,担保人仍应对变更后的合同
承担责任;
(2)如果主合同变更加重了债务人的责任,未经担保人同意的,担保人
对加重债务人债务的部分不承担担保责任;
(3)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变动,未经担保人书面
同意,担保人仍按照原来约定的担保期间或法律规定的担保期间承担保证责任;
(4)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内容但并未实际履行,担保人
仍应当按照原担保合同的约定承担担保责任;
(5)如果主合同明确约定主合同变更后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担保
人在主合同变更后不再承担担保责任。

据此,应当关注信托业务中主合同变更可能给担保合同带来的影响,注
意控制担保风险,避免出现诸如因延长合同履行期限而导致脱保之类的情形。

7. 债权转让对担保合同有何影响?
如果债权人转让主债权的,担保人在原担保的范围内继续承担责任;如果担保人与债权人事先约定仅对特定债权人承担担保责任或者禁止债权转让,债权人在将主债权转让的,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

据此,担保合同存续期间,应当关注担保合同是否约定了担保人因债权转
让而不再承担担保责任的条款,审慎转让债权,避免出现担保人不承担担保责任的情形。

8. 债务转移对担保合同有何影响?债权人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许可债
务人转让部分债务的,担保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部分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据此,担保合同存续期间,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应以经过担保人书面同意为前提,以避免出现担保人不承担担保责任的情形。

9. 人保与物保并存时如何处理?
人保与物保并存,是指同一债权既有人的担保即保证,又有抵押、质押等物的担保。

我国相关法律对人保与物保并存时的相关规定并不统一,在法律适用上应区别情况作如下处理:
(1)当事人约定优先。

如果当事人就人保和物保的关系有明确约定,应当遵照约定。

即主债权既有人保又有物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的情形,相关担保人应按照约定各自承担担保责任。

(2)物保的法定责任。

如果当事人就人保和物保的关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物保人区分两种情形分别承担责任:
一是债务人自己提供物保的,采取保证人绝对优待主义,即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保实现债权,物保不足清偿时,由人保承担补充清偿责任。

同时,债务人自己设定抵押,抵押权人如果放弃该抵押权、抵押权顺位或者变更抵押权,其他担保人除非承诺仍然提供担保,否则在抵押权人丧失优先受偿权益的范围内免除担保责任。

二是第三人提供物保的,采取平等主义,即物保与人保属于同一清偿顺序,
债权人可以就物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据上,当某一信托业务存在物保与人保并存的情形时,应当明确约定各担
保人的担保责任,并事先排除保证人绝对优待主义的适用,避免保证人以此行使抗辩权。

10. 人保与物保并存时,债权人与保证人约定保证人放弃物保法定责任抗
辩权,该约定是否效?
债权人与保证人约定,由保证人放弃法律所赋予的物保法定责任的抗辩权,属于保证人对私权的放弃,这种放弃不损害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有效。

11. 公司违反内部程序为他人提供担保是否有效?公司违反内部程序为
他人提供担保的,不能简单认定担保合同无效,理由在于:第一,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公司违反上述规定对外提供担保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第二,公司内部决议程序,不得约束第三人;第三,仅以此认定担保合同无效,不利于维护合同的稳定和交易的安全。

尽管如此,如果信托公司明知公司提供担保违反内部程序而仍然接受担保,属于恶意签约,应就担保合同无效承担相应的责任。

据上,为防范法律风险,应当要求担保方提供公司章程、公司董事会、股
东会决议及其他相关内部文件,以审查并确定担保方提供担保符合其内部程序。

12. 境外担保是否应经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批准?
境外担保,是指境外机构或个人对境内债务进行担保,主要包括境外机构或个人以特定资产设定抵押、质押等担保物权以及提供保证担保。

按照相关规定,未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境内中资企业向境内金融机构借用贷款不得接受境外机构或个人提供的担保;但境内金融机构向外商投资企业发放本外币贷款时如果接受境外担保,应于每月初10 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外汇局填报境外担保项下贷款和履约情况登记表,办理债权登记。

当前,国家外汇管理局部分分局正在试行境内中资企业的外保内贷额度试点工作。

境内中资企业非因向境内金融机构借用贷款而接受境外机构或个人担保,是否需要经过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批准,没有明确规定,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外债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的精神,不排除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对之进行相应形式的监管。

如果接受境外主体以其境内资产提供物的担保,鉴于担保资产位于境内,将来实现担保权益时不会发生结汇问题,即使需要批准但不经批准,基本上也不会由此影响将来实现担保物权。

如果接受境外主体提供的保证担保,且境外主体在境内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将来担保权益实现时可能发生结汇问题。

因此,如果事先没有经过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的批准,将来可能出现无法结汇的问题,影响担保权益的实现。

13. 境外担保在法律适用上应关注什么?
境外担保属于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涉及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

对于境外保证担保而言,当事人有权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没有选择的,适用履行义务最能体现该合同特征的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因此,在订立保证合同时,应当选择中国法律作为处理保证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

此外,如果保证人在中国境内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未来执行时还涉及司法协助问题,执行难度相对较大。

对于以境内财产设定担保物权而言,因涉及物权,不属于单纯的合同争议,
不动产担保物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动产担保物权的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的法律,没有选择的,适用法律事实发生时动产所在地法律。

按上述有关原则确定适用的法律,往往适用标的物所在地国法律即中国法律。

此外,未来执行时往往也不涉及司法协助问题,执行难度相对较小。

据上,接受境外担保时,应优先考虑由担保人以其境内财产设定担保物权。

第二部分保证
14. 保证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债权人与保证人签署保证合同,是常见的保证合同形式。

但在实践中,还存在如下形式的保证合同:
债权人、债务人与保证人共同订立一个合同,该合同中有保证条款,此为主从条款式的保证合同。

主合同中虽然没有保证条款,但保证人在主合同上以保证人的身份或在“保证人”栏下签字盖章,此为以保证人身份在合同上承保的保证合同。

保证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出具保证书,债权人接受且未提出异议,此为保证书形式的保证合同。

以上保证合同形式均合法有效。

15. 安慰函是否构成保证?无论是国内企业出具还是国外企业出具安慰函,原则上均应按照安慰函的内容认定出具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般而言,安慰函不是保证合同,仅在特殊情况下具备保证合同的内容时,才构成保证。

据上,在开展融资类信托业务过程中,原则上不应当把安慰函视为保证,如果出于设定保证担保的目的,应当要求保证人签订保证合同或者出具保证函。

16. 承诺函是否构成保证?
承诺函是否构成保证,关键在于承诺函中有无明确的承担保证责任的意
思表示。

从内容来看,如果与主合同无关的第三人向合同债权人出具承诺函,但未明确表示承担保证责任,不能推定其出具承诺函的行为构成《担保法》意义上的保证。

《承诺函》中约定“负责解决” 、“不让蒙受损失”等,均不属于承担保证责任的意思表示。

据上,在开展融资类信托业务过程中,原则上不应当把承诺函视为保证,如果出于设定保证担保的目的,应当要求保证人签订保证合同或者出具保证函。

17. 商业银行出具按期足额兑付理财产品收益的承诺函是否构成保证?
在银信合作信托业务中,信托公司常常设立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信托资
金购买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

如果商业银行向信托公司出具承诺函,承诺于约定期日按照理财协议约定的收益率足额兑付信托计划投资该理财产品
应获得的收益。

该承诺函是否构成保证?
保证是指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即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担保方式。

可见,保
证是双方约
定由保证人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保证人须为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
商业银行本身就是债务人,商业银行出具的承诺函,其实际效果是重复了其在理财协议项下所承担的义务,因此不构成保证。

18. 监督专款专用承诺是否构成保证?
监督专款专用承诺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或其他主体对相对人承诺,仅在
被监管人符合专款专用条件时才向其发放资金或允许其使用资金,以保障资金安全。

监督专款专用承诺不具备典型意义上保证方式的特征,不是保证,但应当根据情况判定银行作为第三人是否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1)第三人承担责任的前提是没有尽到承诺义务,在履行监督义务时具有过错。

比如,对资金使用方提交的资金划转申请审查不严,未发现明显瑕疵,从而造成款项流失。

如果第三人在履行义务过程中没有过错,则不应承担责任。

(2)第三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债务人将特定款项挪用,或者因其他原因造成款项流失时,即使第三人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责任,也应先由债务人承担责任,第三人仅对债务人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据上,不应当把监督专款专用承诺视为保证。

19. 不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主体签署的保证合同是否有效?
不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签署的保证合同不因此而无效。

当然,为了强化保证合同的保证效果,应当事先注意保证人的代为清偿能力,选择有代为清偿能力的主体提供保证。

20. 国家机关提供的保证是否有效?除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外,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其提供的担保无效,因此不承担担保责任。

当然,国家机关应当按照对保证合同无效的过错大小,承担相应的缔约过失责任。

一般情况下,债权人对保证人的资格应具有审慎义务,因国家机关提供保证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时债权人应被认定为没有履行审查义务,具有过错,也应当承担相应的缔约过失责任。

因此,原则上不应当单独接受国家机关提供的担保,至多可以作为辅助性保障措施对待。

21. 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提供的保证是否有效?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可否充任保证人不可一概而论,对那些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应当认为其有从事保证活动的民事权利能力,可以担任保证人。

这些单位作为保证人时,如无其他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形,其签订的保证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

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是否从事经营活动,其主要判断依据为是否在工商部门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

22. 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提供的保证是否有效?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

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违反法律规定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无效。

因此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按照对保证合同无效的过错大小,承担相应的缔约过失责任。

23. 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提供保证是否有效?
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指依法领取营业执照、在法人授权范围内从事独立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如分公司、分厂、分店、分行等。

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提供保证的,保证合同无效或者超出授权范围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的,该合同无效或者超出授权范围的部分无效。

因此给债权人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由分支机构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

债权人和企业法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债权人无过错的,由企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24. 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提供担保是否需经法人书面授权?
金融机构在性质上仍属企业,其分支机构作为保证人与一般企业的分支机构作为保证人应作相同的认定,也应当经过金融机构的书面授权。

以银行为例,商业银行对分支机构对外担保的权限即单笔担保和担保总额审批权限进行授权,各分支机构在授权的额度及其他要求范围内可以对外提供担保。

授权分为直接授权和转授权两个层次,直接授权是指商业银行总行对管辖分行的授权,转授权是指管辖分行在总行授权权限内对本行所辖分支行的授权。

商业银行的授权,应有书面形式的授权书,授权人与受权人应当在授权书上签字和盖章。

25. 金融机构分支机构超出授权提供保证是否有效?
企业法人分支机构不得超出授权范围提供保证,该规定属于法律禁止性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不知法律有此规定而要求豁免适用。

债权人接受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提供的保证,应当尽必要的注意义务,如果明知或应知企业法人分支机构超出授权范围提供保证,对于保证合同无效存在过错,原则上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据上,接受金融机构分支机构保证的,应当要求金融机构分支机构提供授权书,以审查并确定其提供保证符合其法人的授权;对于超过授权书授权范围的,应当取得特别授权。

26. 企业法人分支机构经法人书面授权提供保证的,如何承担保证责任?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经法人书面授权提供保证的,由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保证责任;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经营管理的财产不足以承担保证责任的,由企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法人的书面授权范围不明,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应当对保证合同约定的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27. 法人的职能部门提供的保证是否有效?
法人的职能部门,是指法人内部执行某一职能的组织机构,如企业法人内部
承担具体经营管理职能的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质量控制部门、保卫部门、法律合规部门等。

法人的职能部门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也不具备分支机构的营业资格,不得作为保证人,其提供保证的,保证合同无效。

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证人为职能部门的,因此造成的损失由债权人自行承担。

债权人不知道保证人为职能部门的,因此造成的损失由各方按照各自的过错程度分担。

尽管在理论上不排除债权人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保证人为职能部门的情况,但在实践中,职能部门如果以职能部门的名义签订保证合同,债权人应当知悉职能部门的性质。

因此,不得接受职能部门提供的保证。

28. 代表处提供的保证是否有效?
关于代表处的含义和性质,法律上并无规定。

在通常意义上,代表处近似于分支机构,如国外公司、经济组织在我国设立的代表处,即设立在我国的常设分支机构。

代表处的权限由设立单位授权决定。

担保属于额外的债务负担,并非日常活动,基于我国《担保法》关于分支机构需特别授权才能对外担保的规定精神,代表处作为保证人的,应当参照适用《担保法》关于分支机构作保证人的规定,除非代表处的行为符合表见代表的要求,否则,没有设立单位的授权,代表处提供的保证无效。

29. 融资性担保公司如何提供保证?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 倍;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为其母公司或子公司提供融资性担保。

该等规定就其性质而言,属于取缔性强制性规定,而非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如果提供担保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违反该等规定提供担保,担保合同并不因此而无效。

30. 保证人放弃先诉抗辩权的保证是否有效?
先诉抗辩权也称检索抗辩权,是一般保证人享有的一项权利,指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用于清偿债务前,一般保证人对债权人可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一般保证人放弃先诉抗辩权,其保证责任转化成连带责任保证,并不因此导致保证无效。

31. 如何区分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一般保证责任的承担前提是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连带保证责任的承担的前提是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是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
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32. 什么是连带共同保证?
两个以上保证人对同一债务同时或者分别提供保证时,各保证人与债权人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为连带共同保证。

连带共同保证关系中,各个保证人不分履行顺序,均向债权人承担全部债务的连带清偿责任。

鉴于连带共同保证有利于增强对债权的保护力度,当两个以上保证人提供保证时,原则上应当要求提供连带共同保证。

33. 主合同履行期限没有约定,保证期间如何起算?
主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主债务的履行期,如何确定保证期间,前提是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