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可爱的祖国美丽的家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可爱的祖国美丽的家乡
实施时间:三周一、主题说明: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良的民族传统,有秀美的山川河流、壮丽的长江黄河,有伟大的长城、古老的运河,这些都需要小朋友去了解,通过认识中国国旗、国歌、地图等,初步了解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北京是祖国的首都。

我们的家乡——杭州,是个山清水秀的美丽城市,有丰富的特产,众多的旅游景点,更主要的是杭州有闻名世界的西湖,杭州的变化是巨大的,现在的杭州不仅保留了它古典秀美的江南韵味,更增添了时尚创新的勃勃生机,正因为它的美、它的时尚,每年都会在西子湖畔召开一个盛大的聚会——西博会,吸引了全国和全世界的朋友。

小朋友通过收集西博会的会标、吉祥物和宣传资料了解西博会,从而能够更加爱自己的家乡,爱我们的祖国。

二、环境创设:
(一)墙面布置
1.收集祖国各地的风光图片,了解祖国的大好山河。

2.收集杭州的名胜古迹图片和杭州的特产,了解家乡的美丽富饶。

3.在教室里布置一张中国地图,请幼儿把外出旅游的照片带来贴到相应的省份,并请小朋友讲讲那里好玩的事情。

4.布置出心情墙,请家长把幼儿每天在幼儿园开心的和不开心的事写在彩色纸上贴到心情墙上。

5.创设和新插班生的孩子交往的机会,鼓励班级的孩子关心帮助他们。

6.丰富班级自然角,鼓励幼儿关心集体,在自然角饲养金鱼、乌龟、小
鸟等小动物,带领幼儿学习照料动植物朋友。

7.继续保持快乐分享区,让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拿来和同伴一起分享玩的乐趣。

(二)心理环境创设
1.播放歌颂祖国、抗战的歌曲,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关注新入园的幼儿,关心、鼓励新朋友与幼儿交往,帮助他们克服陌生感,并帮
助他们熟悉班级常规。

三、家园共育:
1.教育孩子尊重国旗、国徽和国歌,升旗时要行注目礼。

2.请家长帮助收集祖国名胜古迹的风光图片和杭州的特产。

3.家长多与幼儿交谈,听孩子讲述一些他与班级新朋友趣事,说说他们的情绪感受,将他们的情绪感受写下来,贴到心情墙上。

4.和孩子一起收集一至两种不同类型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与朋友分享。

5.引导幼儿主动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体验长大了的积极情绪。

6.请家长帮助一起收集各种废旧物品,丰富区域活动的材料。

四、活动区域提示
五、教学活动计划表:
语言活动
活动一:快乐的国庆
活动目标:1、回忆并交流国庆节的活动及所见所闻,进一不体会国庆节的快乐
2、发展语言、绘画等多种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请幼儿在国庆节期间拍的照片带到幼儿园,在主题区展示
在结构区、美术区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
从网上搜索一些今年国庆的一些活动照片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你们国庆去过得高兴吗?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了什么地方?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带照片的幼儿可以结合照片进行讲述)
3、放映图片,介绍国庆的一些活动
4、区域活动
请幼儿进入主题区、结构区、美工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不同的材料表达。

活动二:中国地图
活动目标:1、结合国庆见闻,初步认识中国地图
2、了解祖国地域的辽阔,激发自豪感
活动准备:
1、中过地图一张,贴在墙面幼儿能指点到的地方
2、世界地图、地球仪备用
3、自制中国地图拼图若干份(将中国行政版图复印下来,贴在硬纸板上,按省区减下即可)活动过程:
1、我们的家在哪里?
我们在地图上找一找我们的家。

指出我们的家在哪里
这张地图叫中国地图,中国的地方很大。

2、游玩过的地方在哪里。

我们在地图上找找国庆或以前去过的地方
3、我们周围的国家。

看一看,我们国家周围有哪些国家?和他们比起来,中国大不大?
4、玩地图拼板
个别或小组游戏。

活动三:祖国的首都
活动目标:1、知道我们的祖国首都是北京
2、通过观察,了解首都北京的主要风景点,感受祖国首都的美丽
3、初步萌发爱祖国的感情。

活动准备:1、将幼儿收集的北京风光图展示在主题区。

2、挂图(中班上册13号挂图)
活动过程:
1、提问引出课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祖国的首都在哪里吗?我们到地图上找一找(教师引导孩
子观察地图,找到标有五角星的位置,告诉幼儿幼儿这里就是祖国首都北京)
2、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天安门的形象(外形,颜色、结构、国徽、毛主席像等),长城的形象(建造的材
料,气势、烽火台等)介绍天安门,长城相关的故事。

3、活动延伸:组织幼儿一起欣赏北京风光图片,引发幼儿对首都北京的热爱和向
往。

进行天安门、长城的构造和绘画活动。

活动四:看图讲述:五星红旗我爱你
活动目标:1、能认真的观察图片,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天安门前升旗的情景,增进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

2、学习词、词组;升旗仪式、迈、正步、高高飘扬、注目礼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两幅(中班上册12号挂图);《国歌》录音带、录音机;国旗一面活动过程:(一)出示五星红旗,引出课题
1、这是什么旗?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国旗?
2、请小朋友观看天安门升旗的图片
(二)出示图1,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1、图片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解放军去干吗?
2、这些解放军叔叔是怎样走出天安门城楼的?
3、仔细看,这些解放军分别在干什么?中间的解放军是干什么的?两边的解放军是干什么的?后面的解放军呢?(中间的解放军手握五星红旗,旁边两位解放军持枪护着五星红旗前进,后面的解放军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起护着五星红旗)
4、解放军叔叔去升旗,为什么要迈着正步呢)为什么要那么多人一起护着旗?
5、教师完整的讲述图片内容
(三)出示图片2,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1、在升旗台附近,站着哪些人?他们来干什么?
2、升旗开始了,什么歌声响起来?
3、在国歌中,五星红旗怎么样?
4、请幼儿连贯讲述图2的内容
(四)幼儿学念诗歌
1、教师示范:“在国歌声中,我望着五星红旗慢慢升起。

我悄悄地说:“五星红旗我爱
你。


2、欣赏国歌。

活动五:看图讲述《让座》
活动目标:1、学习仔细观察图片,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
2学习词语:乘客、售票员;初步学习描述性的词语;满头白发、连忙、笑眯眯 3、懂得尊敬老人,相互谦让是一种美德
活动准备:图片一张(中班上册15号挂图)
方向盘一个,售票夹一个,挎包一只
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讲讲图片上画地是什么?
(二)引导幼儿有序,仔细地讲述图片的内容。

1、这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
2、拿着票夹子的阿姨是谁?她是干什么的?
3、车到站了,谁上来了?为什么说他是老爷爷?
4、小姑娘看见了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5、老爷爷听了小姑娘的话心理是怎么想的?你怎么知道老爷爷很高兴?
6、老爷爷对小姑娘怎么说?
7、车上的乘客见到小姑娘主动给老爷爷让座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把图片的内容讲述一遍
(四)歌表演《让座》(材料见省编教参)
(四)用儿歌小结:“汽车上,新气象,座位不够互相让。

大人让小孩,
叔叔让大娘;白发爷爷把车上,我忙站起把座让。

大家见了把我
夸,说我是个好娃娃。

活动六:故事:空军帽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影响别人的游戏的行为是不好的,初步理解学习空军叔叔不光看帽子,还要看行动的道理
2、学习词语:迷迷糊糊、神气十足;能用连贯语言讲述游戏时尉尉两次飞行的情景及小朋友的反应。

3、学习“空军帽“的制作
活动准备:图片一张(中班上册19号挂图)
空军帽一顶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生动的讲述故事一遍
(二)教师运用谈话、讲解、示范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新词及故事内容
1、教师边讲述边提问:尉尉让小花猫吵醒了,迷迷糊糊地睁开眼。

什么叫迷迷糊糊呢?
故事中是怎么说尉尉“迷迷糊糊”?
2、尉尉揉了揉眼睛,在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顶空军帽!这一下,尉尉不在迷迷糊糊了,
而是清清楚楚,高兴极了。

他再也不想睡了,吃了早饭,神气十足地跟着妈妈上了幼儿园。

“神气十足”是怎么样?故事中怎么说尉尉“神气十足”的样子的?
3、幼儿园小朋友见了尉尉,一下子全都围上来:“快来看,尉尉戴了军帽!”尉尉成了空
军叔叔!”小朋友都说尉尉神气。

可是后来,小朋友为什么都不理睬尉尉了呢?
4、为什么尉尉戴着空军帽还不像空军叔叔呢?空军叔叔会这样开着飞机乱飞吗?
5、出示教学挂图。

尉尉在老师的帮助下,想了想:对!空军叔叔才不像我呢!尉尉又飞
起来了,这一次,他是怎么飞的?
6、小朋友是怎样夸奖尉尉的?
(三)、教师出示纸制空军帽,告诉幼儿要学做一顶空军帽。

(制作方法见省编教参P42页。

)科学:
一、各种各样的水果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观察、分析、比较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知道水果是各种各样的。

2.引导幼儿找出水果的共同特征。

3.教会幼儿按找不同的标准进行水果分类。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分类盒。

2.幼儿分类图片画面“水果分类(一)、(二)”,按要求将它们剪成小卡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水果卡片。

“看看你的盒子里的卡片上面画的是什么?”“请你们把每张卡片都仔细看一看,
卡片上画的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启发指导幼儿从
名称、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互相讨论。

“挑一种你喜欢的水果告诉大家,它是
什么样子的?”“这些水果一样吗?哪儿不一样?”(水果是各种各样的)2.引导幼儿找出水果的共同特征。

“这些水果有相同的地方吗?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如都有水份、都能生吃,都
是果实等)“你还见过或吃过哪些水果?”“你喜欢吃水果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学习分类。

“这些水果有相同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请你们把这些水果分一下,分好
后告诉大家,你是按什么标准分的?怎样分的?
小结幼儿的分类情况。

活动建议:
1、可组织幼儿参观水果店。

2、收集各种果园的图片布置在墙上,让幼儿观看果树的生长情况以及生长环境。

活动延伸:
请幼儿画出或用油泥塑造自己喜欢的水果,并进行展览。

二、家用电器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了解家用电器的特点和用途,培养幼儿对科技产品的兴趣。

2.教会幼儿基本的用电常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让幼儿观察自己家中的家用电器。

2.幼儿用书画面“找一找哪些是家用电器”、“我想设计的家用电器”。

活动过程
1.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家用电器。

“请你说一说,你家的哪些用具是需要用电才能工作的?”(如电视机、洗衣机、
电风扇、微波炉、电饭煲、电热水器等)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家用电器。


2.帮助幼儿了解各种家用电器的用途及优点。

“请你说说这些家用电器给我们的家庭带来了哪些方便或好处?”(有的家用电器
能方便我们的生活,如洗衣机、电风扇、微波炉、电饭煲等,有的家用电器可工家
庭娱乐,如电视、卡拉OK机,VCD机等)
“如果没有这些家用电器,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呢?”(引导幼儿讨论交流)3.教会幼儿安全用电,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家用电器都有根长长的电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幼儿知道电线插头是
通电用的)“在家里使用家用电器时,应注意什么?”(插头和插座上有电,不能随
便地碰触)
4.师生共同总结。

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参观家用电器商店,了解一些新型的家电产品的种类和特征。

2.观看幼儿用书画面,从中找出家用电器。

3.在画纸上绘画:我想设计的家用电器。

三、我们的国宝——熊猫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熊猫是生活在高山竹林里的动物。

2.使幼儿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是我们的国宝,激发幼儿关心爱护熊猫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去动物园观察大熊猫怎样走路、吃些什么,也可放映有关熊猫的录像。

2.请幼儿带一个熊猫的玩具或照片来幼儿园。

3.图片一张(要求有高山竹林的环境和熊猫在吃竹子时的姿态)。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和习性。

“请你们仔细看看带来的熊猫玩具和照片,说说熊猫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带来的玩
具熊猫都一样吗?它们与真的熊猫有不一样的地方吗?”“熊猫的样子像谁?(又
像熊又像猫)生活在哪里?吃什么?”出示熊猫生活区图片让幼儿观察。

(生活长
有竹林的高山里,吃山中的箭竹)“熊猫为什么喜欢吃竹子呢?”(熊猫吃下的竹子
就像一把刷子,把肠子里刷得干干净净,这样熊猫就不会生病了)“知道熊猫是怎
样生活的吗?学学它走路的样子。

”喜欢独居,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找东西吃,会
爬树,走路较慢等)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熊猫是我们的国宝。

“为什么说熊猫是我们的国宝?”(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它很早很早以前就生
活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是古老的动物,可现在留下来的熊猫很少,只有在四川的高
山丛林中有少量的熊猫存在)“以前你在哪里见过熊猫?熊猫被送到国外去干什
么?”“你喜欢熊猫吗?为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大熊猫?怎样来保护?”
3.小结。

“熊猫形态美丽,动作有趣,性情温雅,是我们和世界人民喜爱的动物,它是我国
特有的国宝,但它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险,我们都要救救大熊猫,保护大熊猫,
让它永远能生活在地球上。


活动延伸
活动后组织幼儿画或粘贴大熊猫的图案,巩固幼儿对大熊猫特征的认识和诱发对大熊猫的兴趣。

数学:
一、按数取物,认识数字
活动目标:
学习按所给的6以内的数字,取出或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认读数字4。

活动准备:
1.演示教具:贴绒熊猫6只,红、黄、绿、蓝的泡泡若干。

2.操作材料:每人一个分类盒,配有1~6的数字卡、点子卡或实物卡,珠子若干;小圆片若干;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一)按数取物。

出示4只熊猫,幼儿点数。

1.一只熊猫吹了4个红泡泡。

请一幼儿取出4个红泡泡,帖在某一熊猫的旁边。

2.一只熊猫吹了4个绿泡泡。

(方法同上)
3.另一只熊猫吹了4个黄泡泡。

(方法同上)
4.还有一只熊猫吹了4个蓝泡泡。

(方法同上)
(二)按书找物,认读数字4。

1.4只熊猫、4个红泡泡、4个绿泡泡、4个黄泡泡、4个蓝泡泡,它们的数量都是4,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4”像小旗,要求念准“4”。

2.使用幼儿用书第7页,说一说,图中哪些东西要用“4”表示的?用笔圈出上图中的物体和下图中正确的数字。

(三)按要求摆相应数量的圆片。

1.这里有4只熊猫,又来了2只,现在是几只?(6只)
2.给排在前面的4只熊猫分别编上号码1、2、3、4,让幼儿认读数字。

3.1号熊猫吹了2个泡泡,请一名幼儿取出并贴上。

其余幼儿取出相应的圆片置于桌上。

4.请3位幼儿给2、3、4号熊猫分别贴上5个、6个、3个泡泡。

其余幼儿也同
时操作。

(四)操作活动。

每位幼儿一个分类盒,上面插上有1~4的实物卡或点子卡,要求幼儿按卡片的数量在分类盒的每一格中放相应数量的珠子,最后在相应几格中放上1~4的数字卡。

二、比较4以内的数量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运用直观教具,学习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4以内的物体数量的多少。

活动准备:
1.示教具:贴绒兔子8只、萝卜10个。

每桌一盒红、黄塑料插片(或其他小物件),每种颜色插片的数量每人不少于4个。

2.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探索比较4以内前后两数关系。

1.教师先后击铃(两下、三下或三下、四下)幼儿按铃声次数分别取出相应数量的红、黄插塑片。

2.比一比,红色插片和黄色插片是不是一样多,为什么?(幼儿边摆放边比较)
3.幼儿介绍操作时的比较方法和结果,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形表示该种比较方法。

(二)学习用对应的方法比较4以内数量的多少。

1.出示贴绒教具(如图1)。

让幼儿比一比,哪个多,哪个少?为什么?怎样使它们一样多?
2.出示贴绒教具(如图2)。

让幼儿比一比,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
3.出示贴绒教具(如图3)。

让幼儿比一比,哪个多,哪个少?为什么?怎样使它们一样多?
4.出示贴绒教具(如图4)。

让幼儿比一比,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
5.看幼儿用书第8页上图,比一比,兔子多还是萝卜多?并说说为什么。

图1:
图2:
(2只兔子)图3:
2只兔子图4:
3只兔子(一)操作活动。

使用幼儿用书第8页下图,请幼儿在每排图中找到一张与其他三张数量不同
的图,想办法使它们变的一样多。

三、比较4以内的数量(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排除颜色、排列形式的干扰,比较以内数的多少。

2.逐步摆脱具体实物,学习将数字和物体进行比较,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演示教具:卡片四张(如图),1~4的数字卡一套。

2.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一)排除不同大小、颜色,不同物体、不同排列方式的影响,尽兴以内数的比较。

1.出示卡片1。

红花和黄花是不是一样多?为什么?(红花少,黄花多,红花只有2朵,黄花有3朵,2比3少,3比2多)
2.出示卡片2。

三角旗和方形旗是不是一样多?为什么?
3.出示卡片3。

大花还是小花多?为什么?
4.出示卡片4。

红的多还是黄的多?为什么?
(二)实物与数字比较。

将以上四张卡片左右对折,出示左半张或右半张,另一边出示数字。

例如:出示画有两朵花的卡片和写有数字“3”的卡片。

红花有几朵?2和3比是不是一样多?为什么?
(三)使用幼儿用书第9页
音乐活动:
一、幸福的家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用正确的方法学唱。

2、激发幼儿爱爸爸,妈妈,爱家的情感。

3、复习《美丽的国旗》《袋鼠妈妈》,能有兴趣地自编节奏及表现歌曲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大、小鼓各一,录音磁带,眼镜
活动过程:
一、复习《美丽的国旗》:
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让我们敲起大鼓小鼓表示欢迎!
1、全体幼儿唱。

要求大鼓声清脆响亮,能和小鼓的区别。

(即要求歌声中的轻响控制)节奏先给x x xx x
2、改编节奏型。

他们还可敲出更多更好听的节奏,谁来帮忙?
1) 幼儿编节奏,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2) 请个别幼儿讲讲编的节奏,大家同意的集体学打。

完整地唱加节奏。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复习歌表演《袋鼠妈妈》:
1、刚才我好象看见我的爸爸也来了--爸爸你在哪里呀?(幼儿全神气地出列站好)让我找个最神气的爸爸,(找到一个给戴上眼镜)这个最象,宝宝和你做个游戏。

第一遍完整表演。

能有表情地表演歌曲的前奏、间奏、民奏部分。

2、爸爸没眼镜了会发生什么事?
请几名幼儿表演间奏部分,学习他们风趣的表演,能创造性地表演。

3、集体表演,换戴眼镜的爸爸,给个别幼儿以鼓励。

三、新授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1、随意请二名幼儿扮演爸爸妈妈,老师做宝宝,示范演唱。

1) 宝宝唱的歌听上去感受如何?好听在什么地方?(柔柔地,慢慢地,很抒情地……)
2) 我唱时,对爸爸妈妈怎么样?(三个人很要好,很亲热,并借以了解家务)
2、另换两旬幼儿换爸爸妈妈,老师范唱,鼓励幼儿一起唱,谁的歌最好听,谁就能做我的爸爸妈妈。

怎样用歌曲唱爸爸妈妈的,学唱(爸爸妈妈)。

(2组)
3、幼儿三人三人给伴,把椅子围成一个个家,边游戏边唱歌。

(2~3遍)
难点:(1)最高音处: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一”字的唱法放松。

(2)转换音,要柔柔地才好听。

4、知道歌名《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四、复习律动:去公园
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秋天到了,爸爸妈妈还要带大家去公园玩呢!准备好,出发了!
--复习律动:去公园
最后边舞边出教室,跟客人老师再见!
二、节奏聚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初步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节奏型。

3、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节奏的乐趣,培养幼儿反应敏捷及注意力集中。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水果卡片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兔子舞》将幼儿带入场:
1、请幼儿唱唱学过的歌曲,问幼儿是否喜欢音乐?
讲述音乐来源于生活,也是美的体现!
2、介绍节奏,告诉幼儿节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例如:拍手、拍黑板、踩地板、口哨、铃鼓所打出的节奏、妈妈炒菜的声音及洗衣服的节奏。

二、节奏: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1、请幼儿看看这是什么?猜猜是干什么用的?
2、请幼儿跟着节奏拍一下。

3、出示水果卡片,请幼儿将水果卡片节奏中,然后让幼儿边拍边念。

4、请幼儿给水果卡片换位子,再跟着音乐边拍边念。

三、教师小结
四、游戏《节奏舞蹈》
轻音乐开始后,请幼儿一起在场中自由舞动,并引导幼儿踩着节奏跳舞。

五、播放《兔子舞》,带领幼儿及家长离开课室并结束。

三、音乐欣赏课——丑小鸭
活动要求:通过多媒体这个先进、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对幼儿形成多种感官的刺激;同时,通过老师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欣赏歌曲《丑小鸭》,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欣赏歌曲的兴趣,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电脑、图片、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一、律动《丑小鸭》
要求:幼儿能跟着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各种模仿动作。

指导语:今天啊,老师想和你们做个游戏,我做鸭妈妈,你们就做我的鸭
宝宝,我们一块儿到河边去玩好吗?
二、欣赏歌曲《丑小鸭》
(一)引起兴趣
指导语:老师今天还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它的名字叫:“丑小鸭”.
我们一起来把它叫出来好吗?(丑--小--鸭---)
要求:教师用念儿歌的形式来介绍丑小鸭.
(呱、呱、呱呱呱,丑小鸭、丑小鸭、我叫丑小鸭、腿儿短短脚掌大,长长脖子扁嘴巴,走起路来摇啊摇,爱到河边去玩耍,喉咙虽小声音大,可是只会呱呱呱,哎呀呀啊,哎呀呀呀……)电脑操作:准备播放歌曲《丑小鸭》两遍
指导语:丑小鸭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首有趣的歌,歌曲的名字就叫《丑小鸭》,我们来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
(二)欣赏第一遍
提问:谁来告诉我,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电脑操作:准备播放歌曲两遍.
歌里还唱了些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遍.
电脑操作:播放歌曲两遍.画面定格.
(三)欣赏第二遍
提问: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丑小鸭真可爱,老师也想来唱唱它.现在请小朋友听我来唱一遍.
等会儿请大家来讲讲看你最喜欢听歌里唱的那一句.
电脑操作:播放歌曲两遍,画面定格,准备进入教唱功能,分句播放.
(四)欣赏第三遍
提问:你最喜欢听那一句?
要求: 重点教唱“呱呱呱呱呱”
听听电脑是怎么唱的.(分句欣赏)
指导语:刚刚老师听到有个小朋友说最喜欢听小鸭子呱呱的叫声,
我们现在就再来听听电脑是怎么唱的?
电脑操作:进入教唱功能,分句播放该句
提问:
1、小鸭子是怎么叫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2、我这里正好有一样东西,大家看看它是什么?
你看响板他它一张一张的,多象谁的嘴巴呀?
那它叫起来的时候声音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
节奏练习:我们小朋友也来用响板学学小鸭叫好吗?
电脑操作:准备播放歌曲一遍
(五)幼儿表演
电脑操作:. 播放歌曲一遍
要求: 幼儿能跟着老师一起表演,并懂得在小鸭叫的时候,配上响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