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章节复习教案 鲁科版必修1-鲁科版高一必修1化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总复习
【教材分析】
本章的核心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是应用第二章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认识物质的性质,探讨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章教材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组织充分体现了高观点、大视野和多角度的特色。
碳及其化合物以碳元素的多样性为线索,探索碳单质的多样性、碳化合物的多样性、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硫及其化合物以硫的转化为线索,探索不同价态硫元素在自然界中、实验室中以及生产生活中的转化;氮及其化合物以氮的循环为线索,探讨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以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通过海洋这个蕴藏众多元素的领域,使学生接触更多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通过探讨从海洋中提取物质的途径,学习镁、溴、碘等元素知识。
本章各节教材密切结合本章的题目,都是从自然现象引出一节的核心内容,采用了“从自然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社会生活”的思路,将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对社会生活实际的了解与化学实验室的科学探究三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开阔他们认识元素与物质的视野,引导他们构建更加富有应用迁移价值的认知框架。
本章节复习的重点在于碳、氮、硫元素的但只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复习巩固】
一、碳的多样性核心知识提醒:
(1)C、CO还原性:高炉炼铁
(2)CO2酸性氧化物
①与碱反应:如:与NaOH溶
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定性判断和
定量计算(涉及图像)
②与盐反应:
涉及到知识点有:溶洞形成
(化学方程式);
除杂CO2(HCl、SO2)试剂
CO2弱氧化性:CO2→CO:
Mg在CO2中燃烧:
(3)Na2CO3和NaHCO3性质对比:
(4)离子检验(CO32-、HCO3-):规
范语言描述,如CO32-检验方法:
(5)Na2CO3和NaHCO3如何鉴别?
课件展示,学生回答
(5)Na2CO3和NaHCO3如何鉴别?
1加热比较:分解产生气体并通入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碳酸氢钠,
无现象的是碳酸钠
2加酸反应比较:比较剧烈是碳酸
氢钠
3滴加CaCl2、BaCl2溶液:产生白
色沉淀的是碳酸钠,无现象的是碳
酸氢钠。
巩固
落实
已学
内容
7、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写出
相关
方程
式,便
于形
成知
识网
络
13.氮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
写出
方程
式,形
成知
识网
络
【讲练结合】1.已知2NO2+H2O=HNO2+HNO3,结合已有知识推断下列结论,其中正确
的是①HNO2比HNO3更不稳定,②HNO2的分解产物为NO和H2O ③HNO2的
分解产物为NO2、NO和H2O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2.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比
为 A.3︰1 B.1︰3 C.1︰2 D.2
︰1
3.室温时,将盛有20mL NO2和O2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
充分反应后,量筒内残留气体3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是A.12.4mL B.13.6mL C.14.8mL D.17.8 mL
学以
致用,
加深
记忆
【复习巩固】
三、硫的
转化核心知识提醒:
(1)教材P86图3-3-2“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转化”启示:硫化学性质活泼(低价态硫还原性较强、地表下以低价态形式存在,
地表上以高价态形式存在);但自然界中有单质硫存在(单斜硫、斜方
硫是其常见的同素异形体);
(2)H2S还原性:H2S+SO2= 。
(3)S:物理性质:易溶CS2、淡黄色(还有Na2O2)
化学性质:弱氧化性S+Fe→(将变价金属氧化到)
还原性S+O2→
(4)SO2
①酸性氧化物(类比于CO2)
SO2通到NaHCO3溶液中(离子反应)
②还原性(区别于CO2):可被NaClO、KMnO4、HNO3、Fe3+等氧化
培养
分析
问题
能力、
整合
概括
能力。
SO2+O2→ __________,SO2通入氯水(离子反应)
③弱氧化性:SO2+H2S→
④漂白性(可逆):区别于CO2,用于检验SO2检验SO2方法:。
梳理:SO2与CO2性质异同
同:酸性氧化物异:SO2具有还原性、漂白性
思考:如何除去CO2中混有的SO2? 如何检验SO2气体中混有CO2?
⑤SO2制备原理:。
习题:丛书P92---13
⑥SO2与酸雨a.酸雨形成;b.久置酸雨pH变化,原因
(离子方程式);c..酸雨防治
(5)浓硫酸(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①强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Cu+H2SO4(浓)→(一般不该写成离子方程式)
●与非金属反应:C+H2SO4→
“黑面包实验”产物检验:体现浓硫酸的性质:
②SO42-检验:
③工业制硫酸反应:。
(6)从经济、环保的角度思考制CuSO4、Cu(NO3)2的方法.
8.硫及不同价态的硫之间的转化
写出
方程
式,形
成知
识网
络
【讲练结合】1.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A 二氧化硫
B 氮氧化物
C 二氧化碳
D 悬浮颗粒
2.在某100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 和
0.1mol/L 。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 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所得溶
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学以
致用,
加深
记忆
【总结提升】海水中物质的提取知识架构图
培养
整合
知识
的能
力。
【讲练结合】1.镁粉在焰火、闪光粉、鞭炮中是不可少的原料。
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
镁蒸气在某种气体中冷却,有下列气体:①空气、②CO2、③Ar、④H2、
⑤N2,其中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2.能说明镁比铝还原性强的事实是
A.镁的价电子比铝少
B.镁带在空气中和CO2中能燃烧,而铝不能
C.镁遇浓硫酸不钝化,而铝钝化
D.铝的硬度、延展性、熔点均比镁大、好、高
3.不能用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化合物是
A.FeCl2B.Al2S3 C.CuCl2D.Mg3N2
学以
致用,
加深
记忆
【板书设计】第三章总复习
一、碳的多样性
1、核心知识提醒:
2、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二、氮的循环
1、核心知识提醒:
2、氮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
三、硫的转化
1、核心知识提醒:
2、硫及不同价态的硫之间的转化
四、海水中的元素
1、核心知识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