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精品原创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把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 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作者用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绘 了江南春天的景色。
整体把握
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春草图——草报春——第3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4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5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6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7段。
合作探究
春草图(3)
作 者 是 从哪些方面写春草 的 ?体现在 哪些词语上? 写 出 了 春草 的 什么特点 ?
情态:“偷偷地”“钻”——旺盛 的生命力;
质地:“嫩嫩的”“软绵绵的”— —嫩、软;
颜色:“绿绿的”——绿; 长势:“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旺盛、多。 侧面描写:以人们在草地上的欢乐, 侧面衬托春草的勃发。
合作探究
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 作用?
(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赶趟儿。
拟人,把桃树、杏树、梨树人格化,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表来自喜爱和赞美之情。合作探究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增强了语言气势,生动
合作探究
第二部分(2-7)盼春
第2段写了哪些景物?这一段与第3-7段 描绘的五幅图画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第2段写了山、水和太阳;
这一段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 情景,与后面的五幅图画是总分关系。
合作探究
第2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 达效果?
拟人、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 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特点, 表达喜爱之情。
合作探究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运用了什么描 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动作描写和排比修辞,增强了 语言气势,生动地描写出人们在草地上 的欢乐,侧面衬托春草的勃发。
合作探究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里 的叠词有表达作用?
“悄悄”“绵绵”不但突出风轻 草软的特点,而且使音律和谐,节奏 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 悦耳。

朱自清
导入新课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明天开始去踏青 去沐浴春光溶溶 去听春风悦耳的笛声 去为每一株草起一个调皮的乳名 去为青青的麦苗编一支浪漫的舞蹈 去为枝头的鸟儿谱几曲悲欢离合 去梳一梳垂柳飘柔的长发 去吻一吻桃花绯红的脸颊…… 美妙的诗句让大家对春天充满了期待,今 天我们来欣赏朱自清笔下的《春》。
文体知识
散文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
学体裁。散文的第一要素是表现自我的真实情
感。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它的
取材比较广泛自由,贯穿古今,表现人生百态。
散文的结构方式无需遵循特别的章法和结构模
式,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可以
描写人物,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
散文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记叙性散
在“盼春”中,作者采用了哪些修辞手 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 “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 修辞手法,强调作者急切渴望春天到来 的心情。
(2) “春天的脚步近了”,用拟人把 春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写出春天 将至的喜悦心情。
合作探究
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合作探究
“偷偷地”和“钻”有什么表达效果?
“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 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让人惊喜。
“钻”,写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 表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这两个词语运用拟人,把小草人格 化,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合作探究
修饰语“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 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放在句末,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 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 泼,富有生气。
学习目标
1、了解朱自清及其作品,积累重要词语。 2、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 几幅画面。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按顺 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写法。 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 生活态度。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 号秋实,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 江苏扬州人。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 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 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有《匆匆》《 春》《背影》《荷塘月色》《绿》 等。1948年,为抗议美国政府支持蒋 介石打内战,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 领美国的救济粮,最后死于贫病交迫 之中,被誉为有骨气的爱国文化人。
整体把握
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寄寓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哪些段落直接抒发了这种 感情?
喜爱、赞美。 第1段和第8-10段。
整体把握
课文运用了什么结构?全文可分哪几个 部分?
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
第一部分(1) :盼春; 第二部分(2-7) :绘春; 第三部分(8-10):赞春。
合作探究
第一部分(1)盼春
合作探究
春花图(4)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春花的?从哪几个 方面来写的?写出了春花的什么特点?
自上到下的空间顺序:树上——花下 ——遍地。
先树上:从视觉、嗅觉写,运用联 想,写花多、花艳、花甜。
再花下:从听觉、听觉写蜂喧蝶舞, 从侧面写花多、花艳、花甜。
其后地上:从视觉,由面到点,写 野花数量多、种类丰富、闪烁。
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等。
《春》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性散文。
字音字形
水涨(zhǎng) 窠巢(kē cháo) 应和(hè) 披着蓑(suō) 黄晕(yùn)
散在草丛(sàn) 嫩叶(nèn) 酝酿(yùn niàng) 戴着笠(lì) 抖擞(sǒu)
词语释义
(1)朗润:明亮滋润。 (2)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 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3)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4)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本 文比喻姿态优美。 (5)卖弄:有意显示,炫耀。 (6)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 (7)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 (8)抖擞:振作。
写作背景
《春》大概写于1932年下半年或1933 年初。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回国不 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美满夫妻,并于 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 33年4月,又喜得贵子。朱自清生活中的顺 境与幸事,不能不对《春》的抒情格调产 生影响。作者乐观感情的倾注,使得作品 情景交融、诗情与画意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