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回顾与交流,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写法
的理解。
2.指导读背理解古诗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渗透思想感情
的教育。
3.阅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信息的处理、记忆能力和语文学习
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回顾课文内容,强化对作者表达独特感受方法的感悟和理解。
2.对诗句的背诵、文章内容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法
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的古诗以及有关的文章、故事资料等,准备相关课件
或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1.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悟课文借助想象、联想等方法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到交流讨论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怎样与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题
同学们,一个单元的课文学习已经结束,本单元的课文带领我们投身大自然的怀抱,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让我们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同时,通过对这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也体会到了作者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体会到了作者们对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感受,还知道了作者们是怎样展开想象和联想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
可以说,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从中收获了很多很多的东西。
这节课,我们就来相互交流一下自己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好吗?
板书课题:
交流平台
──课文学习的体会和收获
二、呈现目标
我们这节课上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是:
学习目标
1.回顾课文的内容、情感以及文章表达作者独特感受的方法。
2.练习并掌握借助与他人交流讨论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
三、指导学法
本节课我们交流讨论的重点是“课文学习的体会和收获”,怎样才能够让我们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更有效呢?这里,老师相对大家的学习提几点建议,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小黑板):
学习指导
看课本第15页“交流平台”部分的对话,想想他们重点交流的话题是什么?如果你要和班级的同学交流课文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可以像他们那样先确定好话题,然后再进行讨论,这样才能使话题集中在某一个方面,使谈话更有针对性,使讨论学习的效果更好。
想一想:1.你可以和同学就哪些话题展开讨论?
2.你准备选择其中哪一个话题重点来谈?
(先想好2~3个准备交流的话题,4分钟后向老师汇报。
)
四、提交话题
4分钟时间到,同学们,你们准备交流的话题都想好了吗?谁
愿意站起来向
老师汇报一下你想出来的话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有价值的谈话题目写到黑板上。
此
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并准确表述话题的能力。
必要时,教师可
以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话题?)
五、确定话题
同学们一下子找出了这么多可以供大家讨论的话题,可见你们
对课文掌握得多么好,在对课文的学习中得到的体会和收获有多么多。
除了你们说的这些,老师还可以再提出几个可供大家讨论的话题。
(教师作补充板书)
这么多的话题,我们一节课不可能讨论得完,我们从中选择几
个重点来交流,行吗?(教师用符号重点标记几个重要话题)这节课,我们就重点交流这几个话题。
现在,老师给大家5分
钟的准备时间,让你们做发言的准备,待会儿咱们比一比,看那位
同学的`发言最精彩。
(学生看课文、查资料、思考、写发言要点,做交流前的准备)
六、汇报交流
下面咱们开始第一个话题的交流,那位同学愿意站起来第一个
发言?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自己也随时做好补充发言的准备。
(一个话题一个话题的交流,有利于集中讨论明白一个问题,
也有利于教师逐项了解学生语文课文学习的效果。
)
七、课堂小结
通过刚才的交流讨论,大家对本单元的课文又加深了一层的理解,有许多先前自己没能感悟到的东西现在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这就是回顾和交流学习的好处。
经常回顾自己学过的知识,可
以做到温故而知新,对学过的课文每回过头来回顾一遍,我们就会
有一些新的理解和发现,这的确是一种值得我们采用的学习方法。
就学习的心得和体会与别人进行交流,更是一种值得我们借鉴的学
习方法,因为讨论和交流可以使我们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更多的东西。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怎样才能与别人进行更有效的合作
交流吗?
(启发学生认识三点:明确的话题、充分的准备、谦虚的态度)
八、作业练习
这节课,咱们重点就几个话题展开了讨论和交流,还有一些话
题也很值得大家相互间进行交流。
如果你对那些话题感兴趣的话,
下课后可以和同桌、小组的同学、老师甚至你的家人进行一下交流。
第二课时诗句积累
教学目标:
1.积累有关描写大自然的诗句,体会想象、联想的写法与作者
的独特感受。
2.阅读短文,准确把握内容,体会“一”字诗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导入板题
同学们,我们中华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大自然的语句,如杨万
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高鼎的“草长莺飞二
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像这样的诗句谁还能再背诵一些?
古人的这些诗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情致,今天,我们再来这样的诗句,好不好?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15页,找到
“日积月累”这部分。
板书:日积月累
2.呈现目标
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一个任务,请大家先看一下我们对这
几句古诗学习的目标要求:
学习目标
(1)能够背诵、默写诗句和作者的名字。
(2)体会联想、想象方法的运用和诗句表达的作者的感情。
3.学习指导
下面请大家先按照老师的建议和要求,自己理解和记忆这几个
诗句。
自学指导
先比一比,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记忆诗句和作者的名字。
然后试着体会联想、想象方法的运用和诗句表达的作者的感情。
不
懂的地方可以查工具书、和同学讨论、问老师。
先自学,5分钟后老师检查背诵和默写,找同学说说对诗句的
理解。
4.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回察看,了解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效果。
5.自学检测
(1)抽背诗句及作者名字。
(2)抽学生到黑板上演板,找其他学生上台改错。
(3)抽问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在自学检测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会的地方实施后教和点拨。
)
二、趣味语文
1.板题示标
下面我们进行本节课的第二项学习任务(板书:趣味语文),
学习的目标任务是,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要求和学法建议自学理
解短文,5分钟后老师检查大家学习的效果。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学习理解生字词。
(2)比赛看谁能准确记住故事内容并最先会背“一”字诗。
(3)体会“一”字诗妙在哪里。
2.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环节教师巡看,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哪里,发现学
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以监督、提醒或暗示。
3.自学检测
(1)指名读短文,重点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2)指名概括介绍短文内容,要求抓准关键要素。
(3)指名说说对“一”字诗的理解。
(4)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落实后教。
4.诗句背诵
(1)学生背诵
(2)提问背诵
三、练习检测
1.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填写作者名字。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物无言却有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夜偏知天气暖,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云与我俱东。
()(6)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
()2.按照要求默写诗句。
(1)表达思乡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赞美奉献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赞美菊花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一”字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妙答“一”字诗》,完成练习。
(1)给加点汉字注音。
蕲县陈沆艄公船桨
(2)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 在一个地方名气很大。
()
② 走路的神态匆忙急促。
()
③ 不经思考,随口说出。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妙答“一”字诗的人是,他是人,故事发生在年间。
(4)《妙答“一”字诗》的“妙”表现在哪里?
四、拓展作业
1.课外搜集描写大自然的诗句,记录在摘抄本上,然后跟同学
做交流。
2.搜集趣味语文材料,讲给别的同学听。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篇2
一、谈话导入
师: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发现有些学生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
一个“,”可以通用全篇,或通篇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今天我们来
读一则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读完之后,谈谈你的感想。
教师出示
这则故事。
(利用故事,引入本课教学。
)
二、学生读文中故事
三、交流读后感受
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交流:
1、在什么场合下书法家忘写了“间”字?
2、疏忽了这个“间”字,会有什么后果?
3、又是怎样解的围呢?
(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使学生感受到标点符号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也可随机点点诗词的不同之处。
)
四、资料补充
教师提供故事:
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
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
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
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
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
一碟足矣。
”欣然签字。
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只好
照合约上的办。
(引导学生说一说读后的感受,进一步说明了标点符号的作用。
)
五、进行操作练习,亲自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动手练习加标点,使之成为不同意思:
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3、某家有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
4、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训练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使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
六、小结
标点符号,在语文的.学习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
【资料补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省),
一说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思想家。
他是与
白居易齐名的诗人,称刘、白。
他们都注意向民歌学习。
他一生所
到之处很多,曾深入民间,学习民歌,并且创造了不少新词,在文
人词发展上起了一个重要作用。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篇
3
【教学简析】
“回顾·拓展一”包括三个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
语文。
交流平台是对本组四篇课文的内容的回顾与交流,本次交流
应抓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西部的认识与感受;走进西部,要引
导学生结合四篇课文和课外搜集的资料,交流对祖国西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西部大开发建设等方面的了解和感受。
二是
文章的表达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收获的交流。
这个交流的内容是两篇
精读课文的表达特点,《草原》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白杨》
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学习中的其他收获,如,有感情的朗读、
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质疑、背诵、搜集资料等方面,只要有所收获,都可与同学交流。
“日积月累”
安排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目的是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
词的积累。
本单元的趣味阅读主要讲了标点符号的妙用。
引导学生
体会这个故事的趣味性。
【设计理念】
借助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展开交流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体验,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相机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内外资料的引用和延伸,也是在本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教学建议】
1、在教学交流平台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交流要结合具体课文加以体会,并鼓励学生在今后习作中尝试运用
2、在完成日积月累的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通读顺,教师相机指导。
对于这首诗的意思,学生只要粗知大意即可,不要求串讲,最后再让学生熟读成诵。
3、趣味阅读的教学要突出阅读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可让学生讲一讲读了这个故事知道了什么,也就是把握主要内容。
然后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个故事的趣味性,品读故事中的诗和“词”,最后可向课外拓展,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
并让学生将原诗诵下来。
【教学目标】
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
3、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5、引导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西部情况介绍、发展状况、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阅读并背诵古诗词。
3、搜集与诗词有关的趣味语文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西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徜徉,草原的风光,丝绸之路的广倪,白杨树的高大挺拔,无一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忆一下,学习了这组课文,你有哪些体会哪些收获。
2、学生进行自由地交流。
3、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交流:
⑴首先谈谈对西部的认识和感受。
可以从西部的历史,西部的自然环境,到西部的建设与开发,直至对西部的未来及发展作以大胆的想象。
⑵谈谈对这组课文的写作手法的认识。
①《白杨》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
(借物言志,以白杨的品格来比喻、暗示西部建设者的品质等。
)
②《草原》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篇。
(景色的铺陈,直抒胸臆的抒情等。
)
⑶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
①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简要的说说
其中的含义。
②说说你是怎样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个别字词语的含义等。
)
4、除此之外,在学习上你还有其他的收获,说一说和同学们
共同分享。
(回忆本组课文内容,产生联系,互动交流学习成果,品尝收
获的感受。
)
二、日积月累
1、设计情景激情引入:
教师感情朗读《浪淘沙》,学生边听边初步感受这首诗的意境,可以让同学们猜猜作者。
介绍唐代诗人刘禹锡。
很多同学都知道他,可以让同学们把知
道的和同学们说一说。
(在教师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初步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
乐趣。
)
2、学生自由朗读,如果有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
“九曲黄河万里沙”,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
“浪淘”,波浪翻卷;“风簸”,风浪滚动。
“浪淘风簸自天涯”,写黄河波涛汹涌,来自天边。
“如今直上银河去”,是诗人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一直走到银河那里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可以到达牛郞和织女的家了。
前两句描写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黄河源远流长,仿佛是从银河里流下来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九曲黄河的雄伟气势,并展开奇特的想象,表现作者的向往与追求。
)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引导学生课外找一些刘禹锡的诗来读一读。
(通过到课外查找诗词,及对这些诗词进行背诵和朗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诗词的积累,同时也助于语文视野的开阔。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的】
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并理性的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
3、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4、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点】
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西部情况介绍、发展状况、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阅读并背诵古诗词。
3、搜集与诗词有关的趣味语文故事。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内容回顾,资料交流:
⑴教师用课件展示本组四篇课文内容,并配以旁白:在近两
个周的时间里,我们与蒙古族同胞共话夕阳,我们走进了古老苍凉
的雪域高原,观赏了风沙漫卷的茫茫戈壁上顽强生存的白杨。
驼铃
声声的丝绸之路,西部的旖旎风光还历历在目,西部建设者可歌可
泣的故事还萦绕在我们脑际。
⑵相信你们收集到的资料更多,能介绍给我们大家吗?
⑶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文资料,并谈谈自己对西部的感受:
(可以利用展示台。
)
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引导:
西部的过去、现在、未来
西部的建设与发展
西部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西部的旅游与开发
西部的人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
西部的教育,西部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
2、回眸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点:
⑴快速浏览课文《草原》和《白杨》,并思考这两篇课文在
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⑵小组交流:
①把这两篇课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或者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
子推荐给大家,并说说原因。
②你认为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分别说一说:
如:场面描写、人物对话的`描写。
借物喻人(借赞扬白杨树来赞扬西部建设者)
景色描写中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⑶全班交流、点评。
3、畅所欲言,尽情交流:
⑴在学习中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
⑵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
些感受,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
⑶总结:
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我们、你们、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必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部必将会迎来灿烂辉煌的明天!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然后谈谈自己
对诗句的理解。
2、请学生把课前收集的一些古诗同大家一起交流、欣赏,互
相激励和启发。
3、建议学生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4、安排时间让学生把喜欢的古诗或诗句摘抄到好词佳句本上。
三、趣味语文
1、阅读趣味语文故事,想想讲了什么,故事的趣在何处?
2、交流:
⑴故事讲了什么,它有趣在什么地方?
⑵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分组讲讲你课外收集到的趣味语文故事。
然后把评出的最
有趣的一个故事推荐给全班同学。
4、全班交流学生推荐的趣味语文故事。
5、师生共同推荐课前搜集的诗词名篇。
喜欢的学生可诵读或者吟唱。
四、总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徜徉在精彩的名篇佳作里,品读着精妙的语言文字,感受着它们传递出来的情感,我们不禁流连往返。
西部,这片沃土,我们将会用更美的语言来赞美它,歌颂它!《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篇5
A案
学习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一、小结引入。
本组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能给我们一定的感悟,或都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启示。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到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
本组课文学完了,你有没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二、体会表达方法。
1.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表达方法例文。
打比方、一连串的问句、一连串的格式工整的话语、把事物人格化的写法,借物喻人。
写一件事情、物件,从中产生感悟、受到启迪。
2.除了课文以外,你在课外书上读到的文章还体会到了怎样的表达方法?
表达方法例文。
日积月累。
一、读读文中的古文名句,读不准字音的'字问问老师和同学。
二、反复读读这些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同桌进行交流。
三、主动在班级谈谈自己的理解,接受师生提出的意见,把句子理解正确。
四、练习把这些名句背诵一下,再背给同学们听。
五、你还背过哪些古文名句,背给大家欣赏。
成语故事。
一、默读两遍成语故事《邯郸学步》,试着把故事的寓意讲清楚。
二、你还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大家一起想想帮事中的道理是什么?
三、课下搜集成语故事,准备开个成语故事会。
B案
课前准备。
1.重新阅读本组几篇课文。
2.查阅、搜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六句名言的出处、作者和含义。
3.阅读成语故事书。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一、谈话导入。
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那么这些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二、体会范例。
结合《桃花心木》,理解如何才能读懂课文,
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迁移练习。
各自找一找本组课文或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
学和老师交流对学过的某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
怎么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四、拓展练习。
结合自己读过的文章,想一想自己的理解和感
受是怎样获得的,是怎样加深的;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本组课文在表
达感悟方面的写作方法。
日积月累。
一、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名言的意思。
二、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名言的意思。
三、全班交流,对这6句名言含义的理解;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及时讲解。
四、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名言。
五、当堂检查背诵情况。
六、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文言文中名言警句。
成语故事。
一、读故事,讲讲故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