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20120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 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 例。Ea、Eb分别表示A、B 两国拥有的生产要素禀赋 的总量组合, 若有ρa>ρb , 则A国为资本相对丰富的国 家,B国则为劳动相对丰富 的国家。



衡量要素禀赋通常是用人均资本存量来估算。但会遇 到以下困难: 1.各国大都没有关于资本存量的直接统计数据,只有 每年的固定投资统计数据,需要累加固定投资数据, 并考虑折旧和不变价格调整; 2.各国的货币单位不同,无法直接进行比较。 3.某国的要素禀赋类型,是一个相对概念,比较对象 不同,要素禀赋类型也会不同。
第二节
要素禀赋的差异
H-O理论
相对供给差别
一、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PPF形状差异
EA、EB分别表示两国的要素禀赋点
生产可能性边界线
图 3-3
图 3-4
CICA
Y
T1 B
T2
Y
CICB
T0 T2 T2 T2 T1 B RSB A RSA X
P
A
T0
T1 T1
T0 T0 X
P
X
X
PY
PY
RD
T2 T1 T0 X/Y
两国需求条件完全相同

图3-7




图 3-7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由CIC 与PPF相切决定 在封闭条件下,因为两国的 消费者偏好相同,所以图中 两国的CIC形状相同。 通过 Ea点的相对价格线 pa为 A 国的均衡价格,通过 Eb点 的相对价格线 pb为 B 国的均 衡价格。 Pa<Pb,即A国在X商品上具有 比较优势,而B国则在Y商品 上具有比较优势,即资本丰 富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 具有比较优势,而劳动丰富 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 有比较优势 。
当资本、劳动价格即定时,两个部门选择的最佳要素组合由等成本曲线与等 产量曲线相切来决定
kx=Kx/Lx ky=Ky/Ly kx>ky
任意给定一组要素
价格(w,r)下,等 成本曲线分别与 X、 Y 的等产量线的相切, 若存在kx>ky,则根 据定义,X 是资本密 集型的,Y则是劳动 密集型的。
图 3-2

需要强调的是: 1.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 先决条件的。现实中,由于运输成本和一些贸 易壁垒的存在,各国的商品价格难以达到一致, 因此,国际间要素价格均等化在现实中一般难 以实现。 2.要素价格均等还要求生产技术条件必须 完全一样,这也是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
第四节 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
图 3-7
A、B 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 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 价格的不同。 H-O定理 :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 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练习题国香港和日本的偏好和技术都完全相同。中 国香港劳动力相对丰富,日本资本相对丰富。服装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1)画出中国香港和日本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解释 为什么它们的形状会是这样? 2)在封闭条件下,两者的比较优势分别是何种商 品?解释原因。 3)在开放条件下,当中国香港和日本进行贸易时, 根据H-O定理,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4)分别就封闭和开放条件下,在图中标出两者的 生产点、消费点,进口量、出口量以及封闭条件下 的相对价格和开放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如果 X、Y 采用的都是固定要素比例的生产技术, 直接比较 X、Y 的K-L比率就可确定要素密度的差异。 若生产要素可替代,比较X、Y的要素密度,就必须 在各种共同的要素价格下进行比较。若在任何一组 共同的要素价格下,生产X的K/L均大于生产Y的K/L, 则称 X 是资本密集型的部门或产品,Y 是劳动密集 型的部门或产品。
21,453 17,995
墨西哥
12,900
资料来源:Summers and Heston(1995), Penn World Tables 5.6;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 Yearbook of Labor Statistics, 1994.
三、模型基本假设(假设生产要素之间是可替代的)





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 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即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s) 形状相似; 规模收益不变; 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 假设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X、Y的生产技术不同,假设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 集型产品; 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 由以上假设可知,A、B两国除要素禀赋不同外,其他一切条 件都是完全相同的。
资本实际价格上涨 劳动实际价格下跌

当X的相对价格上升,X、Y两个部门资本相对 于劳动的投入减少,则资本的边际产出会上升, 劳动的边际产出会下降。由(3.5)、(3.6)两 式,则r/Px , r/Py均上升,而,w/Px、w/Py均下 降。即X相对价格上升后,资本的实际价格或 报酬上升,劳动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X、Y 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unitvalue isoquant) 的形状与位置完全取决于生产技术条 件和商品价格。 单位等成本直线(unit isocost)



在横轴的截距等于1/w,在纵轴上的截 距1/r。 最佳要素比例,为连接原点与单位等 成本直线与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的切 点的一条直线的斜率。 在自由贸易下,X、Y 两种产品在 A 国 和 B 国相对价格都是相同的,A、B 两 国在贸易后要素相对价格自然也就相 同。因此,与 X 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 线相切的单位成本直线和与 Y 的单位 价值等产量曲线相切的单位成本直线 是完全重合的。
T2 T1
T0
X/Y
图3-5
图3-6
在相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A国的X相对供给要比B国多,即 RSA在RSB的右侧.

∵pA=KA/LA pB=KB/LB pA>pB ∴A国资本要素相对

丰富,B国劳动力要素相对丰富 又∵ , ∴ PPFB在X轴上的端点 B‘在 PPFA 在X轴上的端点 A’的左边;而 PPFA在Y 轴上的端点 A 则位于 PPFA在Y轴上的端点 B 之上。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在每一部门的报酬等 于其边际产品价值; 在均衡时,同一生产要素在所有部门的报酬应当是 相同的。
在均衡状态下,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 : w=Px· LX=PY· LY MP MP r=Px· KX=PY· KY MP MP (3.3) (3.4)

由(3.3)和(3.4)两式,可以得到:(要素的实际报酬 等于其边际产出)
二、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生产某种产 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 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如果 X 商品的投入比例 kx=Kx/Lx,大于 Y 商品的 投入比例 ky=Ky/Ly,即 kx>ky,则称 X 是资本密 集型(capital-intensive)产品,Y 是劳动密集型 (labor-intensive)产品。
要素禀赋理论由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 和俄林(Bertil Ohlin)提出,后经萨缪尔森 (Paul Samuelson)等人不断加以完善。 要素禀赋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区别: 1.模型为:2×2×2(PPF的机会成本递增) 2.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原因易于解释。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w Px r Px MP LX , MP KX , w Py r Py MP LY MP KY (3 .5 )
(3 .6 )
X的相对价格上升
资本和劳动从Y向X部门流动 X部门是资密型的,需要较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
Y部门是劳密型的,释放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
资本需求大于供给 劳动供给大于需求
结论: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 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 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要素禀赋
生产技术条件相同
相对供给差异
相对价格差异 两国需求偏好相同, 一条RD与两国RSA、 RSB的交点,决定了 两国在贸易前的均衡 相对价格水平。由于 RSA在RSB之右 ,所 以pA<pB。
一、罗伯津斯基定理 (Rybczynski Theorem)
假设某一生产要素总量增加,比如说资本供给增加了ΔK。
kx
Kx Lx

K x K K y Lx Ly
(3.9)
ky
Ky Ly

K y K y Ly Ly
(3.10)
当上述两式都满足时,X 部门的生产扩大,而 Y 部门的生产则下降。如果 是L总量增加,K总量不变,则Y 部门的生产将扩大,X 部门的生产将下降。
二、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

贸易前,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两国的要素价格也不一致。但贸易 开始后,原来 A 国相对价格较低的 X 商品,由于对方国家的需求,其 相对价格趋于上升,X 商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资本的价格将上 涨,而劳动的价格将下跌,于是原来在 A 国比较廉价的资本,现在变得 不那么廉价了,而原来在 A 国比较昂贵的劳动,现在也因贸易变得不那 么昂贵了。 B 国原来比较昂贵的资本现在变得不太昂贵了,原来比较廉 价的劳动现在也变得不太廉价了。 随着贸易的开展,两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会不断缩小,并最终达 到均等。在这个过程中两国丰富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稀缺要素的价格 则不断下降,于是两国要素价格朝着差异缩小的目标变化,趋向于一个 共同的水平。随着商品价格的统一,两国要素价格水平也将达到均等。
表3-1:部分国家1990年人均资本存量(1985年国际价格计算)
国家或地区 瑞 士 人均资本存量(美元/人) 73,459
德 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 本 法 国 美 国 意大利
50,116
42,745 37,854 36,480 35,600 34,705 31,640
台湾地区
英 国 韩 国
25,722
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有两点重要的寓意: 第一,证明了国际贸易可替代要素国际流动, “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 第二,说明了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的分配问 题,即说明国际贸易如何影响贸易国的收入 分配格局。



一、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
(以X的相对价格上升为例,考察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如何影响 要素价格)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本章结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H-O理论(重点)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重点) 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 (重点) 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

关键性问题 1. 掌握要素禀赋理论的分析与内容 2. 掌握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与 罗布津斯基定理 3. 了解里昂惕夫之谜的内容及相关解释
结论: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 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 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S-S定理的引申(S-S定理在H-O基础上的应用): 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这一结果的重 要含义是国际贸易虽然改善了一国的福利水平, 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 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 产则下降。
三、H-O定理

XS

MD
PA<PW<PB,开放后,A国 将出口X,进口Y,B国 则相反。因此,A国X的 相对价格将上升,B国X 的相对价格将下降,最 终PA=PW=PB, 。 国际均衡价格Pw由A、B 两国的相互需求共同决 定。
贸易三角ΔQAOACA 和ΔQBOBCB


开放后,A 国X 的相对价格 由原来的 pa上升为 pw 。在 新的均衡中,A 国的贸易 三角形为ΔQAOACA,其中, 线段 OAQA表示出口量, OACA表示进口量。 B 国开放后X 的相对价格由 原来的 pb下降为 pw, B 国 的贸易三角形为ΔQBOBCB, 其 Y 商品的出口为 OBQB, X 商品的进口量为 OBC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