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产业链下游转移策略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销策划
Marketing Planning
富士康向产业链下游转移策略简析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年级:2012级
班级:市场营销本科班
指导老师:余根强
小组:第六组
小组成绩:
2015年5月18日
富士康新型营销模式之向产业链下游转移策略
营销策划实战项目:
2010年11月17日,一家名为“万德城”的消费电子零售连锁店在上海开业,它背后的东家则是富士康和麦德龙。
虽然在双方成立的合资公司中,富士康只是持股25%的小股东,但是万德城却有望成为一个棋子,帮助富士康在目前竞争激烈的3C终端市场打开一个新的缺口。
如果你是富士康的营销总监,会采用怎样的营销模式向产业链下游转移。
一、任务参与人员介绍:
本次实验小组负责人:詹焱马丽
小组成员:徐勇毅霍龙伟郭莉莉詹焱崔梦园
郭瑞娟朱琳琳赵艳马丽于雪
二、富士康简介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台湾鸿海精密集团在大陆投资兴办的高新科技企业,1988年在深圳地区投资建厂,总裁郭台铭。
在中国大陆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到环渤海、从西南到中南到东北建立了30余个科技工业园区、在亚洲、美洲、欧洲等地拥有200余家子公司和派驻机构、现拥有12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客户群。
作为一家专注于电子代工服务(EMS)的企业目前正处于从“制造的富士康”迈向“科技的富士康”的事业转型历程中,建立集团在精密机械与模具、半导体、信息、液晶显示、无线通信与网络等产业领域的产品市场地位,进而成为光机电整合领域全球最重要的科技公司。
富士康曾被美国《商业周刊》誉为“代工之王”,它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全球50%以上的台式机箱、20%的pc从它手上产出,它为夏普、索尼、诺基亚等电子巨头代工,客户范围几乎囊括IT界所有著名品牌。
其中苹果公司是它的大客户,根据本月苹果披露的产品代工厂名单,富士康台湾母公司鸿海在中国大陆共有6处地方组装苹果设备,还在巴西组装iPad和iPhone。
可以说,富士康已经站在了代工行业的顶端。
三、富士康产业链下游转移背景
(一)宏观环境分析:
富士康的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但其处在在微笑曲线底端微薄利润下所施行的压榨式的生产方式也令富士康自己筋疲力竭,不堪重负。
尤其在中国人口红利消失殆尽的今天,由于物价带动人工费用上涨,土地,人力,政策等资源优势逐渐减弱甚至不复存在,作为世界最大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富士康,为了寻求突围的道路,除了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寻找可以继续降低生产成本的地点,同时也在探索产业链内部挖掘拓展以及向产业链的下游转移,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走出代加工企业瓶颈。
微笑曲线理论告诉我们在产业链的利润分配当中,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研发设计,以及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渠道和营销拿走了产业链当中的大部分利润,而承担生产任务的生产型企业,却只能获得较小的利润份额,甚至只是有限的一点加工费。
(二)微观环境分析
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代工厂,它有着不可避免的劣势:
1、制造环节门槛低,核心竞争力弱;
2、只能依靠价格和规模取胜,抗风险能力弱;
3、依靠价格、规模取胜,企业经营风险较大,在激烈的竞争中,代工厂之间为了抢夺订单会自削利润压低价格,最终造成代工行业利润渐微的恶性循环。
有一组数据经常用来说明代工行业利润之薄:富士康为苹果公司代工,每台iPhone和iPad 苹果可分别获得58.5%和30%的利润,而富士康仅得0.5%和2%,同时劳动力成本上涨给代工行业带来沉重压力。
4、富士康由于主要客户需求下降、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毛利率下跌,业绩将由盈利转为亏损。
四、富士康的营销战略
(一)是调结构,将富士康从纯粹的制造业,转向科技研发转向新世代电子商务。
实现由制造的富士康走向技术的富士康,再走向商贸的富士康的宏伟蓝图。
(二)是扩内需,企业将全力支持内需转型,富士康内销总部及市场决定从上海开始做起,国内几个制造基地将转型做内销。
(三)是转模式,转向四大流的新世代商业模式,即现代化电子商务,要将人流、
物流、金流、讯流做好,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建设富士康的新世代商业模式、新网络经济和互动经济演进的实验战场。
五、富士康“转型四步走”
(一)转型第一步:机器人代替工人
节约生产成本,富士康也借此拿掉“血汗工厂”的帽子。
(二)转型第二步:“万马奔腾”战略
2010年7月,万马奔腾商贸有限公司成立,富士康科技集团CEO郭台铭甚至意气风发地提出:“5年开一万家万马奔腾电器超市!”
(三)转型第三步:成品战略
富士康的转型焦点集中在摆脱仅仅代工的角色,实施成品战略。
富士康始积极寻求与科技公司的合作研发,以此拓展产业发展。
(四)转型第四步:扩大业务
纵向的产业升级,富士康也开始了横向的产业领域拓宽。
有报道称,富士康已经在电视机生产制造业迈开脚步;
(五)转型思考:自主品牌
富士康要推出自主品牌,从自主研发平板电脑,到自主研发的手表,再到推出廉价的智能手机,富士康一直努力给世人展示一个:“自主”的形象,其一:能力、技术不够,研发困难;其二,依赖合作伙伴。
六、富士康转型策略
(一)产业转移: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但由于物价带动人工费用上涨,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代工企业为寻求廉价劳动力,已开始加速进行工厂转移。
鸿海于1988年进驻广东深圳,随后为了寻找人工更加低廉的地区,应对劳动力资源紧张,逐渐将工厂向中西部迁移,以降低用工成本。
这些中西部地区包括山西太原(2003年)、重庆市(2009年)、四川成都(2010年)、河南郑州(2010年)等,富士康还于2011年前后开始将一部分生产设备和人员从深圳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各工厂。
(二)科技转型:富士康科技集团正处于从“制造的富士康“迈向“科技的富
士康”的事业转型历程中,将重点发展纳米科技、热传技术、纳米级量测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绿色环保制程技术、CAD/CAE技术、光学镀膜技术、超精密复合/纳米级加工技术、SMT技术、网络芯片设计技术等并组建研发团队和研究开发实验室,掌握科技脉动,配合集团产品发展策略和全球重要策略客户产品发展所需,进行新产品研发,创造全球市场新增长点。
(三)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目前富士康已经可以做到根据客户提出的价格档次和目标市场,为客户代为进行产品研发,也就是运用外包的方式,间接地进入到了产业的上游;在产业链下游谋求自己的销售渠道,推出“万马奔腾”渠道建设计划,当务之急是将渠道有条不紊地搭建起来,重视做好万马奔腾店中店网点的架设应该利用其灵活,低成本运作的优势面向全国执行。
(四)打造自己的电商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大发展,网购已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电商争霸分歧云涌,富士康也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密度加速电商布局,打算从内部选调99名年富力强的干部,加入富连网这个富士康去年才成立的电商机构,图谋重新打造自己的电商平台。
(五)品牌建设:无论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创造(创造性的制造),最终都要走向中国品牌。
中国制造必须为自己制造,而不是为别人制造。
作为世界最大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富士康必须走品牌建设之路。
七、小结
富士康一直希望成功转型,经营自主品牌,摆脱代工之王的微利高耗的尴尬境地,打通从设计、制作到销售的整个链条,整合上下游全产业链,改变企业多方面受制约的局面,在市场上博得更多自主权。
对于此宏愿:富士康的紧要步骤:
1、逐渐加强在产品和终端渠道上的渗透;
2、继续加强自身在自主品牌的研发、渠道建设、品牌推广上的资金投入和力度;
3、不断加强自主品牌的建设推广,力争上游,追求微笑曲线两端更高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