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过敏的中药一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过敏的中药一览
展开全文
1.荆芥:有发汗解表,宣毒透疹,和血止血作用,用于风疹痒疹、疹出不透、疮疡等。

与防风配伍时为祛风止痒方剂的基础,可用于风疹、皮肤瘙痒等证,常与蛇床子、土茯苓、蝉蜕等配合使用。

本品可促使皮肤血液循环加强,有轻微的解热镇痛作用。

可促进皮肤感染性疾病的愈合与病损组织的吸收。

2 、防风:有散寒解标,胜湿止痛,祛风止痉,止痒作用。

用于风邪克于皮肤之风疹、瘾疹、疮疡等证。

常与荆芥配伍使用。

3 、细辛:有温经发散、祛风散寒、除弊止痛作用。

与辛夷等药物配合可治疗鼻窦炎、鼻炎等症。

4 、白芷:有祛风解表,透毛窍、通鼻窍,散寒止痛,燥湿解毒作用。

善治头面皮肤之风,外用可治疗皮肤瘙痒症。

本品可减少支气管分泌、扩张冠状动脉;能促进被破坏组织的吸收,对慢性溃疡、皮肤炎症有促进吸收或促进其化脓的作用;有止血作用,用其治疗鼻窦炎、慢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

5 、薄荷:有散风解表、行气解郁、祛风止痒、透斑疹作用。

可用于皮肤瘙痒、风疹等证。

与蝉蜕为临床常用药对之一用于一般风疹、麻疹后的皮肤瘙痒,亦能改善老年性皮肤瘙痒及牛皮癣瘙痒症状。

6 、蝉蜕:有疏散风热,解表透疹,祛风止惊作用。

近代研究认为,蝉蜕可降低反射性肌紧张反应、降低横纹肌的紧张性,对神经节有轻度阻断作用。

7 、生姜:有发表散寒、解毒健胃、温经行气作用。

配合其他药物调敷用于湿疹疮疡。

8 、石膏:有清热泻火、止渴除烦作用,内服后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煅后外用,可敛疮生肌止血,用于疮疡流水、湿疹、烫火伤等。

9 、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抑菌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可用于热毒火邪浸淫皮肤之疮痈毒肿等证
10 、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抑菌作用。

可用于热毒疮痈、湿疹等证。

11 、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滋阴降火作用。

与苍术配伍用于疮疡肿毒、湿疹、痒疹等症。

与滑石研末外用,是治疗湿疮、湿疹通剂。

12 、金银花:有清热解毒、抗炎作用,能控制炎症的渗出和炎性增生,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多种化脓性球菌有抑制作用,可治皮肤感染。

13 、连翘: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

本品有强大的抗炎抑菌作用,对无菌性炎症有明显的抗渗出,降低病灶部位毛细血管脆性的作用。

14 、椿白皮:有清热燥湿、止血止痒作用。

外用可治疗疮癣湿痒等证。

15 、生地黄:有清热凉血、祛淤生新作用。

可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荨麻疹、癣疹等证。

16 、赤芍:有清热凉血、祛淤止痛、抗炎疗溃疡作用。

对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17 、半边莲: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作用。

可用于治疗皮肤湿疹、疮疡。

18 、白附子:有祛风豁痰、通络、消肿散节等作用。

鲜品外用捣敷,可治疗湿疹。

19 、款冬花:有润肺止咳,消痰下气作用。

主要用于各种咳嗽气喘等症。

近代研究发现,其醚提取物能缓解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本品有轻微的舒张支气管作用,但大量使用时反而会使支气管收缩。

20 、枳实:有抗过敏作用。

21 、冰片:外科作涂敷药用于湿疹、痒疹、疮疡痱子等。

22 、钩藤:有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作用。

有抗组胺作用。

23 、地龙:有清热定惊、通经活络、平喘利水作用。

可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治疗支气管哮喘。

并有抗组胺作用
24 、薏苡仁:有清热利湿、健脾止痒、利尿排脓作用。

现代常用
于过敏性疾病辅助治疗。

25 、茵陈: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祛风作用。

亦能发散肌肤邪热而祛风止痒,用于风湿凝聚肌肤之瘾疹、皮肤瘙痒等。

与荷叶配伍可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痒疹等。

26 、防己:有祛风除湿、利水消肿作用。

能作用于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27 、五加皮:有补益肝肾、祛风湿、强筋骨作用。

外用可治疗阴囊湿疹及皮肤瘙痒症。

28 、茅根: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作用。

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29 、侧柏叶:有凉血止血、清肺止咳、清热平肝作用。

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外用酒浸涂搽,可治疗脂溢性皮炎及斑秃。

30 、旱莲草:有补肝益肾、凉血止血的作用。

对水田性皮炎、湿疹效果较好。

31 、地榆:有凉血止血、泻火解毒、收敛作用。

与黄柏合用可治疗湿疹。

生料外用对皮肤感染有减少渗出,控制感染促进组织生长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32 、蒲黄:有止血、化淤止痛作用。

外用可治疗皮肤湿疹。

33 、艾叶: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作用。

所含艾叶油有止咳平喘去痰作用。

煎洗可治疗皮肤湿疹、瘙痒、疥疮等。

34、人参:有抗过敏、抗炎作用。

35、黄芪:有补益脾土、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等作用。

能改善疮疡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病变组织的吸收或化脓。

36、甘草: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祛痰止咳作用,并能健脾和中、缓急止痛。

本品对人体作用广泛,所含之甘草素甘草次酸,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抑制炎症、抗过敏作用有中枢性镇咳作用,对支气管黏膜有保护作用。

37、五倍子:有收敛涩肠、敛肺降火、解毒敛疮的作用。

可用于湿疹疮疡、阴挺湿痒等症。

38、银柴胡防风五味子乌梅炙甘草用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皮肤病
防风、刺蒺藜
科研人员采用离体器官实验法、血清药理学方法及整体动物实验法对防风和刺蒺藜单用及合用的抗敏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防风、刺蒺藜、防刺合煎剂(1:1)能显著抑制组胺(HA)所致的豚鼠离体气管、回肠平滑肌收缩;大鼠和家兔含防风血清也能明显抑制HA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防风对HA所致的药物性哮喘及卵白蛋白(OA)所致的过敏性休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结果显示,防风、刺蒺藜、防刺合煎剂均有抗过敏作用。

熊胆、辛荑有研究结果显示,辛荑发挥油对SRS—A(慢反应物质)、HA和乙胆碱(Ach)所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有拮抗作用,同时对SRS—A所致豚鼠肺条收缩亦有拮抗作用,对HA所致的过敏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也有研究表明,熊胆和辛荑可明显抑制OA和HA所至的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在HA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实验中,熊胆、辛荑、苍耳子和黄芩均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

黄柏、黄连、苦参等
科研人员在观察洁肤擦剂(中药黄柏、黄连、苦参等十多种提取的外用制剂)对健康豚鼠皮肤的毒性反映和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功效时发现,洁肤擦剂对豚鼠无皮肤急性吸收毒性,对完整皮肤、破损皮肤无致敏作用,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在对柏洗剂(黄柏、五倍子、苦参、野菊花、地肤子、白藓皮等)进行动物实验研究时发现,柏倍洗剂可以提高小鼠阈)(热板实验),提高豚鼠对磷酸组胺致痒的耐受性并缓解局部溃疡。

急性毒性实验、皮肤刺激实验和皮肤过敏实验均显示了白倍洗剂的安全性。

金荞麦
研究人员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了金荞麦片拮抗HA引起的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发现其主要组分金荞麦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

半夏
研究人员对水半夏(与中药成分相同)的提取物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该提取物对HA引起的过敏反应和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
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以及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结果提示,水半夏提取物具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白藓皮
研究表明,白藓皮提取物能选择性的抑制PCA所致接触性皮炎及绵羊红细胞所致足跖反应的效应相,还能作用于2,4,6-三硝基氟苯所致迟发型变态反应的效应相,还有效的改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肝损伤。

艾叶
实验研究显示,艾叶油能明显抑制大鼠Schultz—Dale反应,对PCA,HA和5-羟色胺(5-HT)诱发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致敏豚鼠肺组织释放SRS-A,并明显抑制SRS-A对回肠的收缩。

风仙花
科研人员研究证实,风仙花的乙醇提取物可使鸡蛋白溶酶体(HEL)特异性过敏症小鼠的血压下降受到抑制,对正常小鼠或只以HEL激发但未致敏的小鼠注射未发现升压作用。

并认为风仙花水提物对卵清蛋白致敏的小鼠型变态反应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