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19: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的国家是( )
A.德国B.奥匈帝国
C.意大利D.法国
2.在马恩河战役中,战争双方投入150多万人、6 000多门大炮,在200余千米长的战线上展开激战。
但德国未能实现“速战速决”的既定方针。
这不能表明的是( )
A.双方转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之中
B.实际上宣告了“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C.标志着德国在战略上遭到重大失败
D.使德国的失败成为定局
3.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这主要是因为( )
①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②法国军队站稳了脚跟
③德国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宣告失败
④是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4.第一次世界大战又被称为堑壕战,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新式武器的运用可谓是陆战的巨大转折。
符合以上论断的典型战例是()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
5.下列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日德兰海战②马恩河战役③索姆河战役④凡尔登战役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
6.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决定性的一年,这一年战争态势的主要特点是()
A.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
B.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
C.战役主要集中于西线
D.同盟国控制制海权
7.下图中的人物是德国战略家施里芬。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为德国制订的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
A.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
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
C.充分重视盟友的合作关系
D.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
8.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这次战役()
①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②挽救了巴黎
③是一战中交战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战役④宣告了西线战事的结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9.为了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德国海军与英国海军在日德兰半岛海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海战,结果()
A.德国打败英国舰队并取得制海权
B.英国舰队虽然损失较大但仍掌握着制海权
C.德国舰队以巨大代价取得了制海权
D.英国舰队损失较小并稳固地掌握着制海权
10.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索姆河战役由英法联军首先发起
B.索姆河战役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C.索姆河战役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
D.索姆河战役以德军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11.第一次世界大战又被称为堑壕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新式武器的运用可谓是陆战的巨大转折。
符合以上论断的典型战例是()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
12.要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直观的方法是阅读历史地图。
从下面这幅地图中可以看出,德国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应当选择的战略是()
A.速战速决,避免两线作战B.突袭对手,两面出击
C.积极防御,打阵地战D.诱敌深入,打运动战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
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整个树林被削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
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战线的西线
材料二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兵力和伤亡情况。
(1)在材料一中图片的空格中标注重要战役的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中所列数据反映的主要问题。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的预备役军人,夏天还是大学生,现在手挽手,唱着歌,去迎接英国人在朗吉玛克的机枪手们送给他们的死亡……受到军事专业训练的广大民众怀着充分无比的良好愿望向前挺进。
他们踩烂了靴跟去争取实现施里芬的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支撑欧洲的各支大军的热忱在1914年爆发,但在两年后开始低落下来。
材料二凡尔登战役开始时,德军集中了所有的火炮,向方圆只有31平方千米的法军阵地发射了100多万发炮弹。
战役中,德军投入46个师,法军投入60个师,战争达到了无以复
加的惨烈程度,伤亡70多万人。
有人这样描写:“这个304米高的小山坡被炮火从山顶抹平,在整个战斗期间矮了近8米,战场上全是弹坑、炸倒的树木和尸体。
”
(1)材料一中“施里芬的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指什么?为什么不能实现?
(2)材料二所指战役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的征兵海报
材料一上图是一战期间法国的征兵海报。
当时巴黎街头到处可见征兵的海报。
法国人约翰就在这时参军了。
材料二亨利、科勒和约翰都是参加过一战的老兵,下列分别是他们对战争的一段回忆。
亨利:很多战争场面我不愿再回忆。
这次战役(凡尔登)消耗了法国许多最勇敢和最优秀的战士——法军伤亡46万人。
但是德军也付出了差不多30万人的代价。
科勒:我们这场战役(索姆河)规模比你们那场还要大,伤亡人数比你们多了一倍。
人死得太容易了,仅战争的第一天,英军就死伤了6万多人,真惨啊!
约翰:马恩河战役死的人也不少啊。
战斗只有短短的5天,双方共伤亡34万多人,平均一天也超过6万人了。
材料三一战中首次使用飞机作战
(1)材料一中法国人约翰最有可能去欧洲的哪条战线?作战的对手是谁?此外一战还有哪些主要战线?
(2)材料二中的对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一战中开始大规模使用的新式武器。
(4)试分析新式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企图凭借其速战速决战术迅速结束西线战事,然后再挥师东进消灭俄国,但奥匈军队没能在东线阻挡住俄军的进攻,德国不得不抽调兵力进行增援。
【答案】A
2.【解析】既然德国不能实现“速战速决”,以后转入阵地战是必然的;“施里芬计划”的要旨是速战速决,故马恩河战役表明该计划的破产;德国的战略是进攻与不断胜利,一旦进攻受挫,其战略就已经遭遇了失败;马恩河战役发生在大战的初期阶段,以后还要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德国的失败还未成定局。
依上述分析,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3.【解析】解答本题要紧扣凡尔登战役的影响,亦可采用排除法。
④不正确,规模最大的战役应是索姆河战役,故B项正确。
【答案】B
4.【解析】根据“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判断,该次战役应当是索姆河战役。
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国使用了最新式武器坦克,对战役产生了重大影响。
【答案】C
5.【解析】日德兰海战是1916年5月,马恩河战役是1914年,索姆河战役是1916年6月,凡尔登战役是1916年2月,故先后顺序是②④①③,C项正确。
【答案】C
6.【解析】综合1916年战争的特点可知,这一年战争双方互有攻守,故A项错误;日德兰海战后,英国掌握着制海权,故D项错误;B、C两项都是1916年战事的特点,但从战争的发展态势看,B项正确。
【答案】B
7.【解析】根据“施里芬计划”,战争爆发后,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争取速战速决。
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
这个作战计划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强调集中兵力作战,强调速战速决。
【答案】B
8.【解析】一战中,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战役是索姆河战役;马恩河战役后,西线战事并没
有结束,双方转入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因此,③④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C
9.【解析】日德兰海战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以德国的失败、英国的胜利结束,英国损失较大但仍牢牢控制着制海权。
故选B项。
【答案】B
10.【解析】索姆河战役中,交战双方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仍未能决出胜负。
因此D 项叙述与史实不符。
【答案】D
11.【解析】根据“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判断,该次战役应当是索姆河战役。
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国使用了最新式武器坦克,对战役产生了重大影响。
【答案】C
12.【解析】因为德国面临东西两线作战,而且经济基础比英法薄弱,所以只有速战速决才可能取胜。
后来的实践证明德国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战略,但未取得成功。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2)问,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充分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
【答案】(1)萨拉热窝事件。
(2)凡尔登战役。
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
14.【解析】解答第(1)问的关键在于对西线重要战役的空间把握。
第(2)问注意分析表格信息,主要是投入兵力和伤亡情况。
【答案】(1)从左到右依次是索姆河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
(2)交战双方投入大量兵力,消耗巨大,伤亡惨重;战争异常残酷,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15.【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解答时应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目标”的所指;第二小问要注意时间信息“1914年爆发”与“两年后”,由“开始低落下来”判断应该是在一战的马恩河战役之后,西线进入了旷日持久的相持阶段,使得“目标”难以实现。
第(2)问解答时,应充分结合材料数字分析战役的特点。
【答案】(1)目标:以闪电战打败法国,再回头对付俄国,速战速决。
原因: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并陷于东西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特点:双方投入兵力多,战争惨烈程度高,伤亡人员多。
1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基础史实的掌握和对一战残酷性的认识。
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军与英军在西线对抗德军,一战中有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
第(2)问根据材料归纳战争残酷性的表现即可。
第(3)问依据教材基础史实回答,注意只答新式武器。
第(4)问可从武器对战争进程、战争范围、战争危害等方面的影响回答。
【答案】(1)西线。
对手:德军。
东线和南线。
(2)一战伤亡人数多,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
(3)飞机、毒气弹、潜艇、坦克等。
(4)战争方式改变:速战速决;战争范围扩大;战争危害更加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