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产品设计-用户访谈,问几个为什么就可以了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户访谈,问几个为什么就可以了吗
用户访谈它们低廉、有效且快速的能让你得到的信息会多于你问的问题。

但是,你真的能用户访谈吗?
高质的用户访谈需要技巧,它能帮助你得到你想要的重要信息;当你做用户访谈,要避免询问他们想要什么,因为这只能给你带来错误观点。

你仅仅能收获用户所设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却无法发现风险问题的本质原因。

说起用户访谈,外行会觉得“就是一直问为什么嘛”。

而稍微有些经验的人就知道最为痛苦的是“明知道对方没答到点子上却不知道问什么”。

很多时候,为什么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起到反作用。

就像《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发问的艺术》(下文简称《质性访谈方法》)里说的
为什么是一个正确的词汇,但是它太抽象了,可能会导致被访者不知道多榔如何答。

….什么导致、什么影响、什么塑造、什么推动了…等等更好些。

《质性访谈方法》的我HerbertJ.Rubin和IreneS.Rubin应该只要是社会学家或人类学家,有丰富的山林调查和访谈经验。

对访谈有戏剧化的阐发认识并总结了细致的方法论。

最近我进行了15小时左右的用户访谈,《质性访谈方法》给了我很大帮助。

结合这本书谈一些心得。

什么样的谈话是高质量的?
如果能把谈话引向他们所知和他们认为关键性重要的内容,访谈就是创新性的。

如果你把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强加给他们,你可能会以自己对那些教育领域所知不多的取代看法取代了他们的经历和了解的方面。

马奇在《决策是如何产生的》里面提到优秀的棋手和普通棋手的
差异。

与新棋手相比,优秀的棋手…最大优势在于他们识别各种不同情
况的能力以及他们所存储的适用于各种情况的规则。

深度访谈也一样。

深访的精髓不在于提问,而着重于识别各种场景,知道在不同的场景下所使用什么提问方式了解问题。

《质性访谈》花发表意见了四分之一的篇幅讲如何提问。

其中我
觉得最有用的是举例子和对比。

举例子有个典型的用法是,具体化场景,从而将抽象的缺陷具体化,以考量关键因素。

例如我这次用研的主题是金融从业者的投资习惯。

其中一个方向是了解他们的专业能力是如何提高的。

在设计问题
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这么问。

而是问,面试下属,会注重什么能力,
会怎么去知识结构他们战斗能力这方面的能力。

对比可以很好地厘清一个新的或模糊极佳的概念。

例如我问一个
被访者
“FOMC(美联储市场利率决议会议)的时候会彻夜等消息发布吗?”
“不会,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了。

忽然工作两三年的时候会。


“为什么那个时候会可以彻夜等呢?”
“因为看山不是山呀。


这时被访者的回答只是他自己感受的结论,对我没有任何有用重
要信息。

这时我问,”和刚工作的时候相比,什么技能的而令你觉得
不必彻夜等了呢?”这么一对比,被访者就能比较清楚地阐述出对他
而言重要的技能。

深访有时是面自我的镜子。

在访谈时会遇到比较困难的个例。


能比较谨慎,可能觉的你的问题太幼稚,而回答的比较少。

这种情况
下,由于一些挫败感,我会倾向于认同对方,认为自己已理解对方而
不继续反问。

反思平时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风险问题。

除了概念类的(这需要单独说),在什么情况下,判断对方的话需要追问,只有一个标准:他所说的,是结论还是历史背景描述。

如果是被访者概括的结论,
哪怕用词再熟再易推论,也要继续追问。

这次访谈时遇到挺多金融名词,当时本能地想问什么意思。

但实
际上很多是不想必要在访谈时询问的。

区别关键概念和次要的技术概念,一是要探测这个概念和想要访问的主题是否有联系,另一个方法
是认真对待那些在被访者看来很重要的条目,这些这种重要性可以从
他们的花费或代价,或者从访谈对象试图取得或回避它们时所做出的
努力程度,或者从提及这些事物所激发的情绪等方面看出来。

总之,深度访谈是一项手艺细密的技艺,揭开被访者的故事和对
他而言的独特意义,是一个美妙的处理过程。

本文只记叙了冰山一角,更多内容,参考反复推荐的访谈希伯来文《实质性访谈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