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选拔 B.培训 C.准备 D.回任
二、多选
1.国际经营环境的外在因素( A B C D E )
A.政治环境 B.法律环境 C.经济贸易 D.社会文化 E.科学技术
2.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模式包括哪些( A B C D )
A.本国中心模式 B.多中心模式 C.全球中心模式 D.混合中心模式
3.下列选项哪些属于全球地区结构的优点( B C )
A.敏感度训练 B.拓展训练 C.经验学习、实习 D.密集语言训练 E.文化认知训练
四、简答
1.简述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答:(1)国际人力资源是跨国公司网络的基础;
(2)国际人力资源为国际化进程的基础;
(3)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是跨越国界知识传递的基础。
2.简述外派人员对母公司的意义。
答:(1)弥补子公司技术上的不足;(2)加强母公司的管理控制;(3)维持良好的信任关系;(4)母公司经营理念的渗透;(5)降低海外信息的不对称;(6)提供跨文化的学习机会。
D.母公司经营理念的渗透 E.提供跨文化的学习机会
四、简答
1.人才本土化的目的。
答:见试题(三)简答第2题。
2.全球产品结构的优点。
答:(1)根据市场不同的需求,进行产品调整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2)根据不同产品周期,适当安排不同产品在不同国家销售;
(3)生产和销售处于同一条指挥链上,使各分公司能集中于各自的市场,针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
17.请说明全球组织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答:(1)协调依赖相生的原则;(2)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平衡原则;(3)文化相应性原则;(4)扁平化原则;(5)全球资源运筹原则;(6)信息流原则。
五、论述
18.全球职能结构的形式是什么样的,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又是什么?
答:全球职能结构
适用范围:适用于追求集中化经营、产品系列较少、高度标准化的公司
二、多选
6.外派人员的特点包括下列各项中的( A B C D E )
A.隐藏性 B.补偿性 C.风险性 D.独立性 E.移动性
7.全球中心模式的缺点有( A C D E )
A.国籍的敏感 B.全球地理范围集中,成本较大 C.控制能力 D.雇佣程序繁琐复杂
E.可能会引起内部矛盾
8.国际管理者的特质包括( B D E )
C. 隐藏性 融合性 标准性 社会性 风险性
D.①隐藏性②适应性③自主性④主动性⑤移动性
5.文化组成要素的领悟性知识要素?( D )
A.①语言与沟通②态度与价值观③宗教信仰
B.①语言与沟通②态度与价值观③宗教信仰④对于未来的态度
C.①对于工作和成就的态度②对于未来的态度③对于自身责任的态度
④对于文化知识的要求
14.外派人员的培训项目包括(行前训练)、文化调整训练、(外地作业训练)、语言训练、(管理训练)以及(实地训练)。
15.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包括(国际人力资源政策)、(外派人员管理)、(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和(当地人力资源管理)。
四、简答
16.请简述外派人员外派前的教育训练过程。
答:(1)国际沟通训练;(2)国际管理课程(理论课+案例课);(3)国际公司课程,帮助外派人员了解国际公司经营知识;(4)外派任务专业训练,尽快熟悉所需的业务;(5)外派人员随行家属的引导训练;(6)实地训练/海外考察;(7)跨文化训练;(8)压力管理课程。
2.本国中心模式的优点( A C D E )
A.母国外派人员熟悉母公司,能在派遣后移植母公司的目标、政策及经营
B.大幅降低语言障碍与当地经营的沟通成本
C.母国外派人员有较强的的技术与管理能力
D.母国外派人员能与母公司保持有效的沟通与联系
E.母公司容易控制海外子公司的经营
3.跨国公司发展的四个阶段包括( A B C E )
一、单选
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全球中心模式的优点有(A)
A.弥补母国人员的不足 B.增强当地人的责任感
C.母公司容易控制海外子公司的经营 D.当地人的薪酬福利等费用可能降低
2.以下哪个属于外派人员派遣的类型?( B )
A.自主自立型 B.长期驻地型 C.适应型 D.文化型
3.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广义上的相似处?( B )
5.下列哪一项不是外派人员的特点( D )
A.隐藏性 B.风险性 C.移动性 D.长久性
三、多选
1.下列属于跨文化管理措施的是( A C D E )
A.多元文化的认同 B.跨文化的评估 C.跨文化的理解 D.跨文化的培训
E.跨文化的沟通
2.跨国公司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A B C D )
A.国内阶段 B.多国阶段 C.跨国阶段 D.全球阶段 E.归国阶段
四、简答题
1.外派人员对母公司的意义。
答:见试题(二)简答第2题。
2.人才本土化的目的。
答:(1)降低经营成本;(2)发挥本土化优势;(3)提高组织士气;(4)吸引当地优秀人才;(5)减少沟通障碍;(6)加快海外网点的构建和进程。
五、论述:外派女性到海外任职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四)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
1.下列不属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一般模式的一项是( B )
A.混合中心模式 B.单一中心模式 C.多中心模式 D.全球中心模式
2.下列属于国际人力资源经营环境外在因素的一项是( C )
A.高层主管的态度 B.子公司的自主权 C.法律环境 D.国内资源的聚集程度
3.下列知识要素中位于“冰山模型”海平面之下的一项是( B )
五、案例分析
简要分析一下外派女性到海外任职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试题(三)
一、单选
1.以下属于道林观点的是( C )
A.更多的事物 B.更复杂的管理
C.考虑更多的人力资源因素 D.存在高瞻远瞩的考虑、较大的范围与活动等差异
2.下列哪个属于施奈德观点(D)
A.专项中心型HRM B.适应型HRM C.伞状型HRM D.多元中心型HRM
3.我们通常将衡量一个社会对于权力在组织或机构中不平等分布的接受程度称为( B )
A.不确定取向 B.权力取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权力差距 D.不确定性规避
4.以总部为核心建立多中心的网状结构,在中心内部采用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以适应当地条件不同的市场,做出最佳反应,我们通常称为( B )
A.协调依赖相生原则 B.全球化与本土化原则 C.扁平化原则 D.全球资源运筹原则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试题(二)
一、填空
1.跨国公司必须是在一国以上拥有或控制资产,并从事(价值增值)活动的企业。
2.(不确定性规避)是指具有某种文化的人们对不确定性和未知情境感到威胁的程度。
3.环境不确定与文化差异提高人力资源的(复杂性)。
4.(长期取向或短期取向)是对于战略的看法或是否具有长远眼光和工作计划。
A.宗教信仰 B.对于权威的态度 C.教育 D.物质文化
4.设立国外分公司组织结构的适用范围不包括( A )
A.出口业务不断减少B.出口各种不同种类商品
C.直接销售取代海外代理商 D.授权给海外分公司
5.下列各项中不是人才本土化目的的一项是( D )
A.发挥本土化优势 B.加快海外网点的构建和进程
C.降低经营成本 D.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
三、填空
1.文化冲突的阶段(蜜月期)、(痛苦期)、(适应期)、(交融期)。
2.外派人员的派遣类型(任期合同型)、(长期驻地型)、(终身职业型)。
3.跨国HRM发展的趋势是(人才本土化)。
4.跨文化管理策略(凌越)、(折中)、(融合)。
5.跨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面临的障碍有(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
3.国际经营环境不需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D )
A.政治环境、经济、社会文化 B.国内资源聚集程度 C.高层主管的态度 D.基层想法
4.以下哪些属于多中心模式的优点( B )
A.母国外派人员有较强的技术与管理能力 B.增强当地人的责任感
C.弥补母国人员的不足 D.推动思维创新
5.下列哪个不属于外派人员管理循环的过程( B )
4.跨国网络式结构:由不同的公司、下属分公司及供应商所组成的一个全球范畴的(产品)与(销售)网络系统。
5.母公司层次:跨国公司长时间发展而形成的,表现为独特的(资产)与(能力)。
三、多选
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模式( A B D E )
A.本国中心模式 B.全球中心模式 C.综合中心模式 D.多国中心模式 E.混合中心模式
优点:(1)减少因人员和部门重复造成的资源浪费情况;
(2)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知识容易相互转移、积累;
(3)经理人对各职能部门的作业有高度集中的控制权。
缺点:(1)容易形成部门内次文化,产生营销与生产间协调的困难;
(2)经营管理模式集中化程度高,下属分公司自主权有限,公司决策主要由最高主管负责;
(3)缺乏灵活应变能力,容易丧失市场机会。
A.间断学习 B.直觉预测 C.坚持己见 D.团队精神 E.适应混沌多元
9.下列各项不属于外派人员对母公司的意义的是( A B C E )
A.加强子公司的管理控制 B.提供文化入侵机会 C.弥补子公司的人员数量
D.维持良好的信任关系 E.降低本国信息的不对称
10.外派时的教育训练课程包括( B D E )
A.有利于外派人员归国安置 B.及时迅速地反映当地消费者需求
C.在管理过程中降低文化冲突风险 D.减少因人员和部门重复造成的资源浪费情况
4.外派人员的职责( A B C D E )
A.沟通桥梁 B.文化移植 C.遵从母制 D.人才本土化 E.当地响应
5.外派人员的特点( A B C D E )
A.隐藏性 B.补偿性 C.风险性 D.移动性 E.独立性
(4)经理人掌握广泛的知识产品,并适时进行技术变革;
(3)经理人进行全球化思考,推动公司经营理念。
五、论述
选拔外派人员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个人因素
(1)工作因素:①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②语言能力;③独立性和稳定性;④文化的敏感度与适应能力;⑤国际驱动力。
D.①对于工作和成就的态度②对于未来的态度③对于权威的态度④态度价值观
二、填空
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不同类型的员工:(母国员工)、(东道国员工)、(第三国员工)。
2.跨国公司发展的四个阶段:(国内阶段)、(多国阶段)、(跨国阶段)、(全球阶段)。
3.全球混合结构:在兼顾不同职能、不同地理区域与不同产品类型间相互依存的基础上,将(部门结构)、(产品结构)与(职能结构)的优势加以整合,从而形成一个跨国公司结构设计的方式。
A.国内阶段 B.多国阶段 C.跨国阶段 D.本国阶段 E.全球阶段
4.出口部门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B C D E )
A.安置外派人口归国B.协调与海外代理商的关系C.与当地代理商达成出口协议
D.协调与分销商的关系 E.与分销商达成出口协议
5.外派人员对母公司的意义( A B C D E )
A.弥补子公司技术上的不足 B.加强母公司的管理控制 C.维持良好的信任关系
5.扁平化原则是指减少组织层级、提高(沟通协调)的效率。
二、单选
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为处在人力资源活动、员工类型及企业经营所在国类型等第三个维度中的互动组合,这一观点是谁提出的( A )
A.摩根 B.阿尔卡夫 C.道林 D.霍桑
2.下列哪一项不是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模式( C )
A.本国中心模式 B.多中心模式 C.一集化中心模式 D.混合中心模式
A.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风险相同
B.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所从事的活动相同
C.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范围相同
D.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所需考虑的内容相同
4.外派人员的特点?( A )
A.①隐藏性②补偿性③风险性④独立性⑤移动性
B. 隐藏性 适应性 自主性 外联性 长期性
A.留学信息提供 B.生活信息提供 C.封闭训练 D.自我训练 E.师徒制
三、填空
11.跨国公司发展的四个阶段为(国内阶段)、(多国阶段)、(跨国阶段)和(全球阶段)。
12.外派人员的管理包括(选拔)、(准备)、(任职)与(回任)等四部分。
13.选拔外派人员的工作因素有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语言能力)、独立性和(稳定性)、文化的敏感度与(适应能力)以及(国际驱动力)。
3.外派人员的派遣有哪些类型( A C E )
A.任期合同型 B.劳务派遣型 C.长期驻地型 D.短期学习型 E.终身职业型
4.下列哪些不是人才本土化的目的( C E )
A.降低经营成本 B.吸引当地优秀人才 C.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D.减少沟通障碍
E.便于管理员工
5.下列属于沉浸式训练模式的是( A C D )
二、多选
1.国际经营环境的外在因素( A B C D E )
A.政治环境 B.法律环境 C.经济贸易 D.社会文化 E.科学技术
2.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模式包括哪些( A B C D )
A.本国中心模式 B.多中心模式 C.全球中心模式 D.混合中心模式
3.下列选项哪些属于全球地区结构的优点( B C )
A.敏感度训练 B.拓展训练 C.经验学习、实习 D.密集语言训练 E.文化认知训练
四、简答
1.简述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答:(1)国际人力资源是跨国公司网络的基础;
(2)国际人力资源为国际化进程的基础;
(3)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是跨越国界知识传递的基础。
2.简述外派人员对母公司的意义。
答:(1)弥补子公司技术上的不足;(2)加强母公司的管理控制;(3)维持良好的信任关系;(4)母公司经营理念的渗透;(5)降低海外信息的不对称;(6)提供跨文化的学习机会。
D.母公司经营理念的渗透 E.提供跨文化的学习机会
四、简答
1.人才本土化的目的。
答:见试题(三)简答第2题。
2.全球产品结构的优点。
答:(1)根据市场不同的需求,进行产品调整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2)根据不同产品周期,适当安排不同产品在不同国家销售;
(3)生产和销售处于同一条指挥链上,使各分公司能集中于各自的市场,针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
17.请说明全球组织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答:(1)协调依赖相生的原则;(2)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平衡原则;(3)文化相应性原则;(4)扁平化原则;(5)全球资源运筹原则;(6)信息流原则。
五、论述
18.全球职能结构的形式是什么样的,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又是什么?
答:全球职能结构
适用范围:适用于追求集中化经营、产品系列较少、高度标准化的公司
二、多选
6.外派人员的特点包括下列各项中的( A B C D E )
A.隐藏性 B.补偿性 C.风险性 D.独立性 E.移动性
7.全球中心模式的缺点有( A C D E )
A.国籍的敏感 B.全球地理范围集中,成本较大 C.控制能力 D.雇佣程序繁琐复杂
E.可能会引起内部矛盾
8.国际管理者的特质包括( B D E )
C. 隐藏性 融合性 标准性 社会性 风险性
D.①隐藏性②适应性③自主性④主动性⑤移动性
5.文化组成要素的领悟性知识要素?( D )
A.①语言与沟通②态度与价值观③宗教信仰
B.①语言与沟通②态度与价值观③宗教信仰④对于未来的态度
C.①对于工作和成就的态度②对于未来的态度③对于自身责任的态度
④对于文化知识的要求
14.外派人员的培训项目包括(行前训练)、文化调整训练、(外地作业训练)、语言训练、(管理训练)以及(实地训练)。
15.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包括(国际人力资源政策)、(外派人员管理)、(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和(当地人力资源管理)。
四、简答
16.请简述外派人员外派前的教育训练过程。
答:(1)国际沟通训练;(2)国际管理课程(理论课+案例课);(3)国际公司课程,帮助外派人员了解国际公司经营知识;(4)外派任务专业训练,尽快熟悉所需的业务;(5)外派人员随行家属的引导训练;(6)实地训练/海外考察;(7)跨文化训练;(8)压力管理课程。
2.本国中心模式的优点( A C D E )
A.母国外派人员熟悉母公司,能在派遣后移植母公司的目标、政策及经营
B.大幅降低语言障碍与当地经营的沟通成本
C.母国外派人员有较强的的技术与管理能力
D.母国外派人员能与母公司保持有效的沟通与联系
E.母公司容易控制海外子公司的经营
3.跨国公司发展的四个阶段包括( A B C E )
一、单选
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全球中心模式的优点有(A)
A.弥补母国人员的不足 B.增强当地人的责任感
C.母公司容易控制海外子公司的经营 D.当地人的薪酬福利等费用可能降低
2.以下哪个属于外派人员派遣的类型?( B )
A.自主自立型 B.长期驻地型 C.适应型 D.文化型
3.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广义上的相似处?( B )
5.下列哪一项不是外派人员的特点( D )
A.隐藏性 B.风险性 C.移动性 D.长久性
三、多选
1.下列属于跨文化管理措施的是( A C D E )
A.多元文化的认同 B.跨文化的评估 C.跨文化的理解 D.跨文化的培训
E.跨文化的沟通
2.跨国公司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A B C D )
A.国内阶段 B.多国阶段 C.跨国阶段 D.全球阶段 E.归国阶段
四、简答题
1.外派人员对母公司的意义。
答:见试题(二)简答第2题。
2.人才本土化的目的。
答:(1)降低经营成本;(2)发挥本土化优势;(3)提高组织士气;(4)吸引当地优秀人才;(5)减少沟通障碍;(6)加快海外网点的构建和进程。
五、论述:外派女性到海外任职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四)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
1.下列不属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一般模式的一项是( B )
A.混合中心模式 B.单一中心模式 C.多中心模式 D.全球中心模式
2.下列属于国际人力资源经营环境外在因素的一项是( C )
A.高层主管的态度 B.子公司的自主权 C.法律环境 D.国内资源的聚集程度
3.下列知识要素中位于“冰山模型”海平面之下的一项是( B )
五、案例分析
简要分析一下外派女性到海外任职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试题(三)
一、单选
1.以下属于道林观点的是( C )
A.更多的事物 B.更复杂的管理
C.考虑更多的人力资源因素 D.存在高瞻远瞩的考虑、较大的范围与活动等差异
2.下列哪个属于施奈德观点(D)
A.专项中心型HRM B.适应型HRM C.伞状型HRM D.多元中心型HRM
3.我们通常将衡量一个社会对于权力在组织或机构中不平等分布的接受程度称为( B )
A.不确定取向 B.权力取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权力差距 D.不确定性规避
4.以总部为核心建立多中心的网状结构,在中心内部采用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以适应当地条件不同的市场,做出最佳反应,我们通常称为( B )
A.协调依赖相生原则 B.全球化与本土化原则 C.扁平化原则 D.全球资源运筹原则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试题(二)
一、填空
1.跨国公司必须是在一国以上拥有或控制资产,并从事(价值增值)活动的企业。
2.(不确定性规避)是指具有某种文化的人们对不确定性和未知情境感到威胁的程度。
3.环境不确定与文化差异提高人力资源的(复杂性)。
4.(长期取向或短期取向)是对于战略的看法或是否具有长远眼光和工作计划。
A.宗教信仰 B.对于权威的态度 C.教育 D.物质文化
4.设立国外分公司组织结构的适用范围不包括( A )
A.出口业务不断减少B.出口各种不同种类商品
C.直接销售取代海外代理商 D.授权给海外分公司
5.下列各项中不是人才本土化目的的一项是( D )
A.发挥本土化优势 B.加快海外网点的构建和进程
C.降低经营成本 D.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
三、填空
1.文化冲突的阶段(蜜月期)、(痛苦期)、(适应期)、(交融期)。
2.外派人员的派遣类型(任期合同型)、(长期驻地型)、(终身职业型)。
3.跨国HRM发展的趋势是(人才本土化)。
4.跨文化管理策略(凌越)、(折中)、(融合)。
5.跨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面临的障碍有(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
3.国际经营环境不需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D )
A.政治环境、经济、社会文化 B.国内资源聚集程度 C.高层主管的态度 D.基层想法
4.以下哪些属于多中心模式的优点( B )
A.母国外派人员有较强的技术与管理能力 B.增强当地人的责任感
C.弥补母国人员的不足 D.推动思维创新
5.下列哪个不属于外派人员管理循环的过程( B )
4.跨国网络式结构:由不同的公司、下属分公司及供应商所组成的一个全球范畴的(产品)与(销售)网络系统。
5.母公司层次:跨国公司长时间发展而形成的,表现为独特的(资产)与(能力)。
三、多选
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模式( A B D E )
A.本国中心模式 B.全球中心模式 C.综合中心模式 D.多国中心模式 E.混合中心模式
优点:(1)减少因人员和部门重复造成的资源浪费情况;
(2)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知识容易相互转移、积累;
(3)经理人对各职能部门的作业有高度集中的控制权。
缺点:(1)容易形成部门内次文化,产生营销与生产间协调的困难;
(2)经营管理模式集中化程度高,下属分公司自主权有限,公司决策主要由最高主管负责;
(3)缺乏灵活应变能力,容易丧失市场机会。
A.间断学习 B.直觉预测 C.坚持己见 D.团队精神 E.适应混沌多元
9.下列各项不属于外派人员对母公司的意义的是( A B C E )
A.加强子公司的管理控制 B.提供文化入侵机会 C.弥补子公司的人员数量
D.维持良好的信任关系 E.降低本国信息的不对称
10.外派时的教育训练课程包括( B D E )
A.有利于外派人员归国安置 B.及时迅速地反映当地消费者需求
C.在管理过程中降低文化冲突风险 D.减少因人员和部门重复造成的资源浪费情况
4.外派人员的职责( A B C D E )
A.沟通桥梁 B.文化移植 C.遵从母制 D.人才本土化 E.当地响应
5.外派人员的特点( A B C D E )
A.隐藏性 B.补偿性 C.风险性 D.移动性 E.独立性
(4)经理人掌握广泛的知识产品,并适时进行技术变革;
(3)经理人进行全球化思考,推动公司经营理念。
五、论述
选拔外派人员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个人因素
(1)工作因素:①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②语言能力;③独立性和稳定性;④文化的敏感度与适应能力;⑤国际驱动力。
D.①对于工作和成就的态度②对于未来的态度③对于权威的态度④态度价值观
二、填空
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不同类型的员工:(母国员工)、(东道国员工)、(第三国员工)。
2.跨国公司发展的四个阶段:(国内阶段)、(多国阶段)、(跨国阶段)、(全球阶段)。
3.全球混合结构:在兼顾不同职能、不同地理区域与不同产品类型间相互依存的基础上,将(部门结构)、(产品结构)与(职能结构)的优势加以整合,从而形成一个跨国公司结构设计的方式。
A.国内阶段 B.多国阶段 C.跨国阶段 D.本国阶段 E.全球阶段
4.出口部门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B C D E )
A.安置外派人口归国B.协调与海外代理商的关系C.与当地代理商达成出口协议
D.协调与分销商的关系 E.与分销商达成出口协议
5.外派人员对母公司的意义( A B C D E )
A.弥补子公司技术上的不足 B.加强母公司的管理控制 C.维持良好的信任关系
5.扁平化原则是指减少组织层级、提高(沟通协调)的效率。
二、单选
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为处在人力资源活动、员工类型及企业经营所在国类型等第三个维度中的互动组合,这一观点是谁提出的( A )
A.摩根 B.阿尔卡夫 C.道林 D.霍桑
2.下列哪一项不是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模式( C )
A.本国中心模式 B.多中心模式 C.一集化中心模式 D.混合中心模式
A.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风险相同
B.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所从事的活动相同
C.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范围相同
D.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所需考虑的内容相同
4.外派人员的特点?( A )
A.①隐藏性②补偿性③风险性④独立性⑤移动性
B. 隐藏性 适应性 自主性 外联性 长期性
A.留学信息提供 B.生活信息提供 C.封闭训练 D.自我训练 E.师徒制
三、填空
11.跨国公司发展的四个阶段为(国内阶段)、(多国阶段)、(跨国阶段)和(全球阶段)。
12.外派人员的管理包括(选拔)、(准备)、(任职)与(回任)等四部分。
13.选拔外派人员的工作因素有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语言能力)、独立性和(稳定性)、文化的敏感度与(适应能力)以及(国际驱动力)。
3.外派人员的派遣有哪些类型( A C E )
A.任期合同型 B.劳务派遣型 C.长期驻地型 D.短期学习型 E.终身职业型
4.下列哪些不是人才本土化的目的( C E )
A.降低经营成本 B.吸引当地优秀人才 C.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D.减少沟通障碍
E.便于管理员工
5.下列属于沉浸式训练模式的是( A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