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宜昌市其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
案)
一、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1.稷下学宫是齐国闻名的高等学府。

齐国君主对稷下学者实行了非常优礼的看法,封了不少闻名学者为“上大夫”,并“受上大夫之禄”,即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允许他们“不治而争论”“不任职而论国事”。

这表明稷下学宫
A.促成了学术百家争鸣局面 B.适应了诸侯变法须要
C.实现了诸子百家同等共存 D.兼具学术和政治功能
2.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

这一现象
A.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 B.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退
C.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别 D.是科举制推行的必定结果
3.短缺的土地资源和浩大的人口之间的冲突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

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旧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

该生产模式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B.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
C.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D.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
4.清朝初年,汉官不断上书要求皇帝重视为帝王讲解经史的“经筵”制度。

康熙时期的“理学名臣”、讲官汤斌曾说:“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

”这体现出清朝初年汉族士大夫
A.变革君主专制体制的尝试 B.对儒家志向化政治的追求
C.清除传统夷狄观念的努力 D.复原儒学正统地位的决心
5.从1896年起先,日本在杭州、苏州、汉口、沙市、天津、福州、厦门、重庆等八个城市取得建立专管租界的特权,从而成为在中国拥有租界最多的国家。

这主要反映出
A.中日《马关条约》的规定得到了落实 B.日本凭借在华特权短暂地独霸中国
C.片面最惠国待遇扩大了日本在华特权 D.群众反帝斗争为日本侵华带来便利
6.右图载于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

这说明当时
A.新旧势力对自由的不同看法
B.革命派思想宣扬方式需调整
C.证券变更对民众观念的影响
D.民主共和观念起先深化人心
7.1943年,中共淮北区党委指示:各乡应马上以农夫抗日救国会为中心,筹办农村合作社,使合作社真正驾驭在基本群众手里,真正成为基本群众与高利贷者及商业资本家作经济斗争的武器。

这一批示的执行有助于
A.冲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 B.推动了乡村商业资本流通
C.巩固了抗日依据地政权 D.促进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8.表1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一览(部分)。

表1
时间事务外交谈话提要时间事务外交谈话提要
2014年
国际工程
科技大会“一花独放不是
春,百花齐放春满
园”
2024年
在伊朗发表
署名文章
“信则立,不信则废”
2014年
中法建交
50周年“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2024年
金砖会议
亚太经合
“国之交在民相亲
以和为贵,协和万邦”
2015年
巴基斯坦
议会演讲“人而无信,不知
其可也”
2024年博鳌论坛
“苟利于民,不必法
古;苟周于事,不必
循俗”
习近平外交思想
A.倾向于增加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C.倾向于对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 D.借助中国才智推动世界共赢
9.老寡头(The Old Oligarch)在《雅典政制》中指出,在雅典民主政治下,人民驾驭了政权,出现了很多“不正常”现象。

他们贪得无厌,从国家和盟邦中取得大量利益,对名贵者横施暴政,强迫富人担当各种义务,使国家得不到正常管理。

据此可推知,老寡头
A.主见应当由社会精英管理国家 B.指出了低等级公民的愚昧和专擅
C.间接指责了津贴制的负面作用 D.认为雅典民主主体范围过于狭隘
10.表2为《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主子公人格意识的比较。

表2
出现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于
A.人格特性特征 B.文化心理看法
C.男女社会地位 D.道德伦理观念
11.1871年《公社报》主编德利马尔认为巴黎不须要农夫的支持。

梯也尔政府及其同盟者相识到,“农夫的解放对他们来说甚至比城市无产阶级的解放更加可怕”。

为此,梯也尔政府肆意污蔑公社,挑拨农夫阶级和公社的关系。

由此看出
A.公社革命者未实行措施争取农夫支持 B.梯也尔政府相识到农夫的重要性
C.巴黎公社内部在农夫问题上存在分歧 D.巴黎公社最终失败有历史必定性
12.其次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学术中关于“国家构成了社会行动的自然的、甚至是最重要的边界”的假定和“依照国家边界所定义的单位来组织社会学问的方法”遭到广泛的质疑。

这一学术方向的社会背景是
A.区域性与国际性合作渐渐加强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加速发展 D.结盟对抗成为冷战的主流
13.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驾驭地权,并按肯定标准将土地安排给个体农户耕种,干脆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安排形式。

这一制度的推行
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强化了君主集权统治
C.巩固了土地国有制度 D.调动了农夫生产主动性
14.汉初,韩信要求做齐王时说:“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

”刘邦改立韩信为楚王时说:“信习楚风俗”,便于“存恤楚众”。

这一现象表明西汉初年A.中心集权逐步强化 B.王国的存在具有合理性
C.社会风俗有待提高 D.地方割据势力威逼中心
15.宋代政府经济管理经验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出现同等自愿、共利双赢的关系,以及市场性政策工具特有的公开、公允竞争和订立契约。

出现这一变更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坊市制度的瓦解 B.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C.经济中心的南移 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16.京剧起源于“朱子桑梓”安徽,很多曲目都体现了历代徽州人对传统道德的敬重,如《将相和》的爱国和谦让精神,《铡美案》中包公的正义等。

在徽商的运作下,徽班的伶人抛弃门户之见,微调与汉调合流,京剧作为一个新的剧种诞生。

由此可知,京剧
A.源于对儒家道德的宣扬 B.是宋明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标记中国戏曲艺术成熟 D.建立在中华文化深厚的基础上
17.鸦片斗争以后,地方督抚谈到欧美国家时“必以‘船坚炮利’论之”。

但19世纪70年头以后,“西洋厂矿”、“洋人公司”日渐成为他们的谈资。

由此可知
A.开明地主对西方的相识不断加深 B.洋务运动的战略重心发生了转移
C.欧美工业革命的成果震惊了中国 D.地方督抚已成为清廷的中坚力气18.“在一个毫无组织而暮气沉沉的国家里,若是没有经济制度上的彻底变更,问题是不行能彻底解决的”。

对此,1919年李大钊在与胡适的论战中以马克思主义为解决方案。

这说明在李大钊看来,马克思主义
A.变更了国家经济制度 B.强化了暴力革命手段
C.推动了无产阶级运动 D.迎合了历史发展趋势
19.1946年10月,在攻下张家口之后,国民党上下踌躇满志,多数高级将领对斗争前途表示乐观。

参谋总长陈诚非常自信地表示:“或许三个月至多五个月便能解决。

对于交通,任何一线均可于二周内打通。

”这一推断
A.是基于抗战形势的全面分析 B.促使了全面内战的爆发
C.精确预估了斗争发展的走向 D.轻视了中共的作战实力
20.下图为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

其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
A.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B.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C.世贸组织对华贸易的促进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21.有学者认为新中国外交经验了立国外交、建国外交与强国外交三个阶段。

其中立国外交是指中国与世界、中国与国际体系尚未充分互动,依旧游离在国际体系之外的时期。

这一时期外交的主要任务为捍卫政权独立、主权自尊、国家自存。

据此,立国外交出现在A.1949—1978年 B.1966—1976年
C.1978—2012年 D.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后
22.鸦片斗争后,英国政府极力推动鸦片贸易合法化,其意图在1858年通过《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得以实现。

1905年自由党上台后,英国议会主动提议逐年削减并最终停止对中国鸦片出口。

这种变更说明
A.鸦片贸易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工业革命的发展使鸦片贸易无利可图
C.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受制于政党利益
D.自由主义者起先反思鸦片贸易的罪悲23.有学者认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

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

“州”的地位的演化,始终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

关于材料中“州”的地位的演化,正确的是
A.从邦联制到联邦制推动了“州”的独立性加强
B.从殖民地到独立的“邦”,又到从属于联邦的成员
C.在地位的升降过程中渐渐丢失了独立性
D.联邦政府完全实现了中心集权
24.1917年11月,苏俄发布《和平法令》,就退出一战提出与交战国进行公正谈判,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

在1918年3月签订的《布列斯特合约》中,苏俄割让给德国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

这一变更说明
A.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性质渐渐发生异变 B.新政权在敌强我弱形势下须对外妥协C.内忧外患的国家形势影响政府的决策 D.苏俄对帝国主义斗争的本质相识不清二、材料题(共计52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前期,政府未设立特地的救灾机构,沿袭了中国古代户部管理教荒的做法,
救灾官员是临时差遣,不是专职。

清末,官制改革中设立民政部,其执掌包括地方行政、自治、户口、风教、荒政等事项。

民政部下设保息科,掌管官绅所办慈善事业、各地水早灾、善后赈济。

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状况不断恶化,限制了救济资金的投入,政府社会救济资金的来源呈现出对社会筹资渠道的依靠。

——摘编自李俊岭《晚清社会救济进步与王朝灭亡的一样性》
材料二建国初期,1949 年,我国失业率为23.6%,灾难性弱势群体统计数字大约4000万,占当时人口的16%。

因此,在救济灾民时,民政、财政、农业、水利、林业、卫生、气象等多部门以及人民救济团体、科学探讨机关都参与其中;在改造和救济妓女时,公安、民政、司法、卫生、劳动等系统和妇女组织协同作战;在救济资金的筹措上,有财政拨款,也有社会各界群众、团体和单位自愿捐赠。

新中国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助,要达到既助困又救人的目的,依靠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调控,既要实行发放急赈、以工代赈、安置就业等经济措施,也要让弱势群体学习文化、参与政治活动,如妓女要参与固定的政治学习、文化学习;乞丐每天要有8 个半小时的学习和探讨时间。

——摘编自高冬梅《新中国简历初期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救助探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清政府在前期和晚期社会救济措施的差异以及缘由。

(14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与清政府相比,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救济措施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11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近代新闻史大事年表
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在上表中任选二条历史信息进行解读,主题自拟。

(12分)(要求:主题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楚;所拟主题与信息解读一样)
27.(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初实行比较宽松的经济政策,“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

武帝即位后,鉴于市面上因流通“半两”“四铢”“榆英”等币量不一的货币对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收回封国的铸币权,并严禁民间私铸。

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中心政府收回铸币权,由上林三官,即钟官、辨钢和均输特地负责铸币事宜,铸造新的五铢钱。

此时所铸五铢,史称“上林三官钱”,币质上乘,钱文挺秀,郭圆周正,式样划一,币重如其文,且不易被盗磨。

因此,汉初以来的私铸、盗铸之风渐渐消逝,铸币权分散之积弊也同时根除,汉武帝统一币制的改革至此终获胜利。

五铢钱流通范围极广,从东南沿海到新疆地区,从云贵川到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都流通五铢钱。

五铢钱历东汉魏晋南北朝隋代,至唐武德四年(621年)废止,前后跨度为738年。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汉武帝统一币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汉武帝统一币制改革的意义。

(9分)
历史考试选择题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