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1.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
2.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_____的,如拉弓时,手对弓一个力,手也会感到疼,说明弓对手也产生一个___。
3.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如弓被拉弯。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如箭被射出去。
4.力的三要素:力的_____、_____、_______。
力的三要素不同,作用效果_____。
5.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______________并标出力的作用点,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
1.弹力:
(1)弹力:因物体发生_________而产生的力。
(2)测量:弹簧测力计。
①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_____。
②正确使用
a.了解量程:待测力的大小应在_____之内; 如图: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
b.明确分度值:两个相邻的刻度线表示多少N ;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
c.校零:指针与零刻度线_____;
d.注意方向: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____________上,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e.读数: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如图:弹簧测力计对小车的拉力是____ N。
2.重力:
(1)定义:由于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___力的作用。
(2)大小。
①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②关系: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_________。
③公式:G=___或g=___。
(3)方向。
①总是_________。
如图画出杯子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②应用:用_______指示重力的方向。
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
(4)重心。
①概念: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②位置: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________上。
(5)提高稳度的方法。
①增大_______。
②降低_____。
3.滑动摩擦力:
(1)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间_________的力。
(2)影响因素。
①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一定,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
②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_。
(3)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1.力的产生:
(1)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2)产生力的两种情况。
①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如推力。
②物体不接触产生力的情况:磁体之间的吸引力或排斥力、物体受到的重力。
2.力的相互性:
(1)大小: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产生的力称为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即力的大小、方向和
作用点有一个不同,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就不同。
课堂练习:
例1: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在力的示意图上,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例2、如图所示为小明拉车的情景,请画出绳子对车的拉力示意图。
(力的作用点A已画出)
5、重力:
(1)产生: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产生的,但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
(2)计算:
A、已知质量,根据G=mg求重力。
B、已知重力,根据求质量。
(3)3大小变化:在地球附近,g一般取10 N/kg,随着纬度的升高,g值不断增大,在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4)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且指向地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例5:如图所示,小华把铁锁悬挂起来,从A点放手后摆到B点再返回。
请画出铁锁在B点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例6: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6、对摩擦力的理解
(1)摩擦的种类:
A、滑动摩擦:两个物体间因发生相对滑动产生的摩擦。
B、滚动摩擦:两个物体间因发生相对滚动产生的摩擦。
C、静摩擦:两个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未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
(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产生条件:
A、两物体间表面粗糙。
B、两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C、两物体相互挤压且发生弹性形变,接触面上有压力。
(4)摩擦力大小的判断:
A、滑动摩擦力:比较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B、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
C、在接触面绝对光滑时,摩擦力等于0。
例7:小明用大小为10 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推重为50 N的木箱,但没有推动,木箱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0 N。
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_。
当用20 N 的水平推力时,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为________N。
若将推力增大到30 N,摩擦力为________N。
一、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方法: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
(1)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放在长木板上的木块做_________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思路:控制_____不变,只改变_______________,比较摩擦力的大小变化。
(3)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思路:控制接触面_________不变,只改变_____,比较摩擦力的大小变化。
3.实验结论: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_。
4.问题探究:
(1)实验中为什么要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2)如果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接触面积大小、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
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会得出什么结论?
例8: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_______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和乙两组数据可知,压力一定时,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华比较甲和丙两组数据得出结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老师指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对的,理由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9: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
(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