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世界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古代旅行
宗教旅行
公元七八世纪,地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帝国,处于发展的顶峰 时期。帝国以首都巴格达为中心,广修驿道,密置驿站,交 通运输空前发展,驿道四通八达,驿站备有马、骡和骆驼。 当时伊斯兰教已取得合法地位,并规定了朝觐制度,使每一 个有能力的穆斯林者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朝觐期间,各 地的旅行团云集麦加,参加朝拜典礼,也云游于此做生意或 献艺。驿站局还编写了许多旅行指南,对穆斯林、旅客、商 贾有很大的用处。
科学考察旅行和带有掠夺性的探险旅行
18世纪中叶,还出现了科学考察旅行和带有掠夺性的探险 旅行。英工作者,从事航海路线、动物、植物和地质 的研究。例如以库克船长为首的探险队,曾于公元1768 年~公元1771年、公元1772年~公元1775年、公元 1776年~公元1779年进行了3次环球航行。达尔文在航 行过程中,通过对各地的实地考察,找到了物种起源的科 学解释,创立了伟大的进化论学说。这一时期具有科学意 义的旅行,对人类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一、古代旅行的产生
人类的迁徙活动
迁徙活动
原因:由于自然的因素或特定人为的因素。 特点:具有求生性和被迫性的特点。
迁徙和旅行
两者的共同点:空间转移 两者的区别
▪ 迁徙是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而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自然行 为”。
▪ 旅行是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具有明确目的意识的一种“自由 行为”。
商业旅行者 公元前21世纪-10世纪中国、印度等东方奴隶制国家的商人和从
事艺术、科学、教育、宗教的文化人的旅行 古罗马时代(前30年至前476年)是世界古代旅行的全盛时期 古希腊时代是世界古代宗教旅行的鼎盛时期
奴隶社会易货
第一节 古代旅行
中世纪旅行活动的发展(封建社会时期)
阿拉伯帝国时期,辽阔的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宗教原 因,促进了其旅行活动的发展。
第二章 世界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古代旅行 第二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诞生 第二节 现代旅游的大发展
第二章 世界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学习目标
了解世界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阐述世界近代旅游业为何在19世纪中期诞生及有哪些标志 掌握世界现代旅游在二战后获得大发展的原因和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 文艺复兴运动
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
13世纪,外交、贸易旅行发展起来,中世纪的城市开始复兴,中产阶 级迅速成长,马可·波罗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公元1275年,马可·波 罗随父亲和叔叔经两河流域,越伊朗高原和帕米尔来到东方,至上都, 得到元世祖忽必烈信任,在元17年间,忽必烈曾安排他到中国各地和 一些邻近国家进行游览和访问。公元1292年离开中国,从海路经苏 门答腊、印度等地,于1295年回到威尼斯。3年后,在战争中被俘。 马可·波罗口述游历的见闻,由同狱比萨人记录下来,这就是著名的 《马可·波罗游记》。此书对研究中世纪时期的中西交通及中意友好 关系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对新航线的开辟和航海事 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节 古代旅行
旅行的含义 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 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旅行产生的前提条件 社会大分工。旅行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伴随商业活动的兴起而产生的。 三次社会大分工,尤其是第三次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旅行的 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封建社会:在欧洲大批城市开始兴起,中产阶级逐渐成长起 来,商人阶层也在逐步发展,促进了旅行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古代社会旅游活动的特点
特点
从旅行的形式看
商务旅行居主导地位 其他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中,又以宗教旅行为主要形式。
(如,伊斯兰教规定:全世界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要作 一次长途旅行,到麦加去朝觐)
第一节 古代旅行
古代旅行的主要形式
商务旅行 宗教旅行 学术考察旅行 公务旅行 帝王巡游
第一节 古代旅行
商务旅行
早在公元前3000年时,就产生了商业旅行。被称为“海上 民族”的腓尼基,很早就有发达的商业和手工业,造船业也 高居榜首,这为商业旅行提供了条件,因此,腓尼基最早出 现了商业旅行。另外,波斯帝国也是较早兴起商务旅行的国 家,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波斯帝国兴建了两条“御道”, 第一条东起帝国首都苏萨,穿越美索不达米亚中心地区和小 亚细亚,直抵爱琴海的以弗所,全长约2400公里。另一条 道起自巴比伦城,横贯伊朗高原,直达巴克特利亚(大夏)和 印度边境,这条路成为以后“丝绸之路”西端的基础。这两 条道路的修建,为商业旅行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 动作用。
第一节 古代旅行
中世纪时代,对古代旅行、旅游活动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地理大发现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498年达·伽马发现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 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三大宗教地位的确立和宗教改革运动的进行
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佛教创立 公元1世纪,基督教创立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从参加旅行的人数及其成员看
参加人数较少,主要是统治阶级、少数富人和一部分文人。因
此此时的旅游活动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从旅行活动的发展看
封建社会已经开始出现为旅行活动服务的交通、旅店、饭馆等 旅行服务行业。
第二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诞生
17世纪“大旅游”(grand tour)的兴起 1840-二战前: 从全世界看,19世纪初期,旅行
其整个发展演进过程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人类在古代旅行活动中不断增加游览内容,逐渐发展到近代和现代 以游览为目的,以旅行为手段的旅游活动 从少数人的旅行和旅游活动逐渐发展到现代大众性的旅游活动 从较狭窄的活动范围空间和简单的活动过程,逐渐发展到活动空间 大,涉及面广泛的综合性活动
第一节 古代旅行
第一节 古代旅行
公务旅行
政治或外交活动为目的的旅行活动
哥伦布奉西班牙国王之命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 公元630-894年的日本“遣唐使”
帝王巡游
公元前1490年埃及荷赛特女王访问旁特地区(约今天的索马里) 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约公元前558-前486年)巡视欧亚非国家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前323)皇帝到印度的巡行 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公元前69-前30年)乘豪华游船翅罗马与安东尼的约会 罗马帝国奠基人之一的恺撒大帝(公元前102-公元前44年)在欧洲征战期间的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
总结: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道
第一节 古代旅行
旅行与迁徙的区别
目的不同 离开后一般还要返回原来住地
旅行与旅游的区别
目的不同
单纯的旅游是指人们出于消遣性目的而暂时离家外出的活动 旅行则是泛指人们出于任何目的,商务、求学、打工等,往来于不同地点间的空间转移活动
巡行
总结:古代社会旅游活动的特点
基本状况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沒有旅行的物质基础, 仅有受战争、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为生存而被迫进行的迁移活 动,不属于旅行的范畴。
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交换的扩大,人类有意识 的外出旅行活动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并在奴隶社会得 到了迅速发展。如:罗马帝国強盛时期,其疆域空前广大。 罗马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修筑了许多宽阔的大道,为旅行提供 了方便。
马苏第(?——956),又译“麦斯欧德”,中世纪伊斯兰历史学家 和旅行家。生于巴格达。青年时开始游历求学,懂波斯、希腊、罗马 等语言,公元912年起,周游中亚、印度、东非和中国沿海地区,考 察各地的历史、地理、宗教、风土人情。后定居埃及,从事研究和著 述,逝于开罗。他的著述旁征博引,涉及历史、地理、天文、经济、 政治、宗教、人物等各方面的知识。其著作被视为阿拉拍——伊斯兰 文化的重要遗产。马苏第善于观察思考,勤于记录撰写,著述达30余 种,流传于后世的以《黄金草原》及《提醒与监督》最为有名。
离开时间不同
旅游人们在完成目的地访问活动后,必须返回其原来的居住地 旅行则不一定
内容不同
旅行仅仅是为完成某个动机的一般空间流动过程 旅游则包含旅行和游览。有旅游必定有旅行,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
所以,人类的旅游行为虽然孕育于人类的迁徙和旅行行为中,但迁徙和旅行都不 是人类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为。
第一节 古代旅行
学术考察旅行
希罗多德与《历史》 阿拉伯历史学家马苏第与《编年史》 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白图塔与《旅行者的欢乐》 航海家、科学家
麦哲伦与地圆说 哥白尼与日心说 孟德斯鸠 达尔文与进化论
资料卡
阿拉伯帝国时期,开始出现以求知求学为主的旅行。穆罕穆德曾教导穆 斯林们“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阿拉伯人是寻求知识而爱好旅 行的突出代表。例如,阿拉伯的旅行家和历史学家马苏第,被称为阿拉 伯的希罗多德,曾游历埃及、巴勒斯坦、印度等地。他在其遗著《黄金 草原》中,多处提到中国,推崇中国人的手工技巧,认为中国人是世界 上最聪明的人,特别长于塑像及其他技艺。
13世纪,外交、贸易旅行发展起来,中世纪的城市开始复兴, 中产阶级迅速成长,马可·波罗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15世纪西方产业革命兴起,引起了对外扩张和对黄金的需求。 《马可·波罗游记》盛赞东方的富庶,驱使欧洲的商人、航海 家、封建主从事海洋远航。
18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真正自觉地、有特定目的 的自然观光旅游。
宗
伊斯兰教规
教 朝 圣
定了朝觐制 度,使每一
活
个有能力的
动
穆斯林者平
生都做一次
长途旅行
第一节 古代旅行
宗教旅行
古代埃及的宗教旅行也很发达,每年都要举行几次宗教节日集会活动,其中规 模最大的是隆重的“巴布提斯市的阿尔铁米司祭”,前往参加盛会的男男女女, 乘大型游艇,妇女打着手板,男子吹着笛子,还有些人唱歌和拍手,途经临河 镇、市,都要靠岸表演,到达巴布提斯时,供上丰盛的祭品。但宗教旅行鼎盛 的时期是在古希腊时代,古希腊的提洛岛、特尔斐和奥林匹斯山是当时世界著 名的宗教圣地。在建有宙斯神庙的奥林匹亚,奥林匹亚节是最负盛名的盛典, 宙斯神大祭之日,前来参加者不绝于道。节庆期间,举行赛马、赛车、赛跑、 角斗等体育活动,这种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发展成了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当时的奥林匹亚庆典,纯属一种宗教活动,但他却促进了周围剧院的建立和宗 教旅行的发展。后来,宗教旅行逐渐遍及全球,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旅行活动。
思考
部落A擅长耕作,部落B擅长守猎,随着生产 技术与守猎工具的进步与改良,两个部落都有 了剩余食物,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什么现象?
古代人类不断地为生存而奔波的迁徙能不能算 旅游活动?为什么?
第一节 古代旅行
一、古代旅游的产生(奴隶制时期)
公元前32世纪后埃及商人与两河流域的商贸往来 公元前23世纪-21世纪两河流域苏美尔、巴比伦等奴隶制国家的
对中世纪旅行活动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古代旅行的主要方式 近代旅游业诞生的原因和标志 二战后现代旅游崛起的原因和特征
教学目标实现方式和手段
授课方法: 陈述法、举例法、启发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拓展练习 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二章 世界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旅游活动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9世纪40年代以前——古代旅行阶段 18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近代旅游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旅游阶段
活动的发展开始在许多方面具有了今天意义上的 旅游活动的特点。
其重要特征为 因消遣目的而外出观光或度假的人数在规模上超过了 传统的商务旅行; 为旅游服务的行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而逐渐发 展起来。
第二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