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档
三顾茅庐的故事
三顾茅庐
【成语解释】:三次到草屋来。
表示诚心地邀请。
【拼音】:sān gù cǎo l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回目:“刘玄德三顾草庐。
”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真心诚意邀请。
【成语故事】:汉朝末年, 逐渐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
其中刘备势力最小, 既无地盘, 又无兵力, 但他礼贤下士, 很尊重人才。
刘备听说诸葛亮极有才能, 便恭恭敬敬地亲自去寻访。
诸葛亮, 字孔明, 原籍山东琅 , 当时隐居在隆中 ( 今湖北襄阳附近) , 人称“卧龙先生”,并称他住处一带的高冈为卧龙冈, 他就住在冈前的茅庐里。
刘备经由徐庶的介绍, 曾前后三次专程拜访他。
头两次, 他故意避而不见, 最后一次才见了面。
刘备请求了半天, 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从此, 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 打了很多胜仗, 奠定了蜀汉的国基。
后来, 刘备称帝, 诸葛亮做了丞相。
因为刘备当时访求贤才是那样的虔诚, 所以后人比喻多次专程拜访, 叫“三顾茅庐”。
又因为刘备当初请出诸葛亮, 是那样的不容易,所以讽刺某些人摆架子, 一次两次请不来, 也叫“三顾茅庐”, 或“三请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版本5篇)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版本(一):刘备离开曹操后,占有荆州,自立为王,广纳贤才,做皇叔。
但后来刘备谋士的母亲被曹操挟持,谋士被迫投靠曹操。
临行前,谋士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不得不亲自邀请。
刘备第一次去卧龙岗,空手而归,因为诸葛亮已经去观光了。
第二次去的时候,刘备遇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俊,诸葛俊告诉刘备,诸葛亮又和一群贤明的朋友上山赏梅花去了,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
刘备只好怏怏而去,但他留下一封信,告诉诸葛亮他非常钦佩他。
第三次来时,诸葛亮恰好就在屋中睡午觉,刘备不愿打扰诸葛亮,就在屋外等候。
诸葛亮醒后,将刘备迎进屋中,提出了有名的“隆中对”,出山辅佐刘备成就大业。
之后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水淹万军、巧夺三城、火烧赤壁、收服千将、七擒孟获、七伐北魅、火烧上方谷、收姜维……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版本(二):官渡之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
刘备只好投靠刘表。
曹操为了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要徐庶立即去许都。
临行时,徐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巫师叫诸葛亮。
如果他能帮助他,他就能赢得全世界。
第二天,刘备、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隆中拜见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刚刚出远门,绝顶聪明的人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
刘备只好回去了。
几天后,刘备和关羽。
张飞冒着大雪,再次来到诸葛亮家中。
看到一个年轻人在看书,刘备急忙上前行礼。
但那个年轻人是诸葛亮的弟弟。
他告诉刘备,他的哥哥被一个朋友邀请走了。
刘备失望极了,只好留下一封信,说他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新年过后,刘备选择了一个好日子,一次来到隆中。
这个时候,诸葛亮正好在睡觉。
让刘备关羽张飞在门外等着,我在台阶下静静的站着。
过了很久,诸葛亮醒了,刘备问他怎么平定天下。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
”刘备一听,十分佩服,请求他相助。
《三顾茅庐》剧本优秀5篇
《三顾茅庐》剧本优秀5篇《三顾茅庐》剧本篇一课题8. 三顾茅庐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第一课时—、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呢?你知道他们身上的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三国时期的故事《三顾茅庐》。
(板书课题)简单介绍自己知道的人名和故事。
齐读课题。
联系旧知导出课文引发学生研读兴趣。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课文。
(2)自学生字,懂得它们的书写方法。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教师巡视,及时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检查自读情况。
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
检查字形掌握情况。
按要求自读课文。
分段读课文。
茅:与“矛”比较。
统:与“流”比较。
宜:与“宣”比较。
交流词语的意思三顾茅庐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丽宜人群雄纷争茅塞顿开说说自己没读懂的地方。
明确提出自读要求,使得学生学习有目的,思考有方向。
比较和交流中深化字词的理解,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放录音范读全文。
问: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诸葛亮真有这样的雄才大略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后,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听录音,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小学语文三顾茅庐课件
刘备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畏艰辛,三次登门 拜访,告诉孩子们要勤奋努力,不放弃。
忠诚与责任
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竭尽全力辅佐 刘备,体现了忠诚和责任的重要性。
礼贤下士
刘备放下身段,三次登门拜访诸葛亮,体现了尊 重人才、礼贤下士的精神。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人才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重视人才,善于发现和 利用人才。
01
02
03
第一次拜访
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亲自 前往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 却未能如愿。
第二次拜访
刘备再次前往卧龙岗,依 然未能见到诸葛亮。
第三次拜访
刘备坚持不懈,终于在第 三次拜访时见到了诸葛亮, 并诚恳邀请他出山辅佐自 己。
学习目标和要求
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了解三顾茅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引导学生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和诸葛 亮的才华横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语文三顾茅庐课 件
目录
• 课程导入 • 课文内容解析 • 人物形象分析 • 主题思想探讨 • 写作技巧学习 • 课后作业与拓展
01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英雄辈出。
地理位置
荆州南阳,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人物关系
刘备、关羽、张飞与诸葛亮之间的 关系。
三顾茅庐故事简介
03
人物形象分析
刘备的人物形象
仁德宽厚
刘备作为一国之君,三次亲自前 往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展现了其 尊重人才、仁德宽厚的品质。
坚韧不拔
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的过程中, 虽然前两次未能见到,但并没有 放弃,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
三顾茅庐剧本(通用4篇)
三顾茅庐剧本(通用4篇)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隆中对》。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顾茅庐剧本(通用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三顾茅庐剧本(刘备:丁银鑫,关羽:李建壮,张飞;王长洋,小童:殷豪,诸葛亮:屠宇洲)旁白: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百姓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堪,生灵涂炭。
为了天下太平,刘备领兵出战,但是因为缺乏谋士,屡战屡败。
经过徐庶的推荐,决定请名士诸葛亮做军师。
可是,刘备连着去了两次诸葛亮在隆中的家里,却都没见着,便决定再去第三次,于是留下了一段三顾茅庐的佳话……(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前往卧龙的路上,刘备面带兴奋向前走着,关羽张飞一面跟着刘备,一面小声交谈。
)刘备:二位贤弟你们在谈什么呢?关羽上前:大哥怎么又要去啊!那诸葛亮三番两次避而不见,想必并无真才实学,我看今日可不必再去!张飞:对啊!大哥。
诸葛亮不过一个村夫,值得大哥你亲自去三次吗?我拿条麻绳把他绑来不就行了。
刘备:胡说!诸葛先生日读兵书,夜演韬略,是旷世奇才,你没听过那周文王礼请姜子牙的故事吗?即便是诸葛亮真的无才学,又怎么可以绑来?你如此无礼,今天不必跟着我去了,我与云长二人去便罢。
关羽:大哥不必生气,三弟只是见你日夜操劳,担心你太过劳累罢了。
刘备:三弟,你得答应我不再无礼,否则今天不再让你跟去了。
张飞:我不开口便是。
旁白:三人骑马前往卧龙岗,(张飞跑在最前面,手指前方)再有半里就到了。
(刘备赶忙下马)。
关羽:(下马)大哥,怎么了?(张飞也下马了)刘备:诸葛先先生乃高人名士,笔者诚心相请,不能再像前两次一般骑马直闯了,辛苦两位贤弟,跟着我步行这一段路吧。
(关张二人极不情愿地““嗯”了一声,跟在刘备身后后步行。
来到门前,刘备敲门,小童开门。
)刘备:今天先生在家吧?童子:刘皇叔您又来啦,先生正在睡觉,我去叫醒他吧。
三顾茅庐剧本
三顾茅庐剧本地点:诸葛亮的家、刘备家时间:三国时期人物: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童子、诸葛均(幕起,刘备第一次去拜访诸葛亮){到了诸葛亮家。
}刘备:“请问这是诸葛先生的家么?”童子:“是呀!是呀!请问您找谁?”刘备:“我找你家先生。
”童子说:”我家先生出门去了。
”张飞说:“既然他出去了,那我们回去吧。
”刘备说:“只好如此了。
”{隔了不久,刘备再次去请诸葛亮出山}刘备说:“请问诸葛先生在家吗?”诸葛均说:“诸葛先生今天出外闲游去了。
”刘备说:“那只好回去了。
”{又过了不久,刘备又要去了}张飞:“(不耐烦地嚷道)大哥,这回不用您亲自去,诸葛亮算个什么,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草民,何必哥哥亲自去,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关羽:(也在一旁煽风点火)“是呀!是呀!三弟说得没错,你何必总要劳驾自己呢?由我们去就行了。
”刘备:“(有一点生气)你俩都是武将,懂什么,诸葛先生是天下的贤人,怎么能随便派人去抓,你们真是一点儿都不懂得尊重人才。
如果你俩不想去,就不要去了!”(到了诸葛亮的家。
)刘备:“请问诸葛先生在家么?”童子:“我家先生正在草堂午睡,您稍等一下,我马上替你去传信,你们先……”刘备:(连忙打断了童子的话)“不用了,我就在此等候你家先生吧。
”(等了两个时辰,诸葛亮才醒来。
)诸葛亮:{问童子}”有客来了吗?”童子:”刘皇叔来此等候多时了。
”诸葛亮:(责备童子)”有贵客来,怎么不早叫醒我。
”刘备:(刘备紧跟着上前并谦虚地对诸葛亮说)”诸葛先生,我已仰慕您多时了。
前两次来访先生,都不得一见。
今能一见,真是快慰平生。
”诸葛亮:”不敢,不敢。
这茅屋能劳您的大驾真是三生有幸呀。
来来来,快请坐。
”刘备:”我等这次前来恳请先生出山,帮助我完成大业吧。
”诸葛亮:”我是一乡野村夫,恐怕要辜负皇叔厚望。
”刘备:“不,先生可是世上有德高人……徐庶、司马先生多次在我面前提及先生,说我若能得先生相助,就一定能得到天下”。
诸葛亮:(拿出一张地图)“皇叔著信义于四海,天下英雄贤才欲投奔于你之心已很久了,将军可以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建基业,以荆、益之地,内修政治,外结孙权。
九上人教版《三顾茅庐》原文及翻译
九上人教版《三顾茅庐》原文及翻译一、原文: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二、翻译: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
第24课《三顾茅庐》课件(共24张PPT)
坐,童子献茶。
孔明曰:“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
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孔明曰:“德操、元直,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二公谬举矣。将军
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
玄德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
孔明曰:“德操、元直,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二公谬举矣。将军
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
玄德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
鲁而赐教。” 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
诸葛亮:谦虚、不慕名利
……
玄德拜请孔明曰:“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拱听明诲。” 孔明曰:“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 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n
纶
( sài )塞外
( lún )涤纶
殷 ( yīn )殷富 ( yān )殷红
形近字
谒( yè )拜谒 竭( jié )竭力 碣( jié )碣石 侥( jiǎo )侥幸 饶( ráo )饶恕 绕( rào )缠绕
赧(nǎn)愧赧 赦( shè)赦免 赫( hè)赫然 谬( miù)谬论 戮( lù )杀戮 缪( mó)u 绸缪
鲁而赐教。” 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
打动诸葛亮的不仅是刘备的诚意,更是刘备忧国忧民 之心和以天下为念的抱负。
……
玄德拜请孔明曰:“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拱听明诲。”
孔明曰:“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
三顾茅庐剧本
三顾茅庐导演:贺博霖编剧:贺博霖人物:刘备诸葛亮司马微关羽张飞(曲康宁) 诸葛均书童旁白旁:“一天,司马微来访问刘备。
“刘备:“徐庶接到徐母的来信,回到许都了。
”司马微:“这封家书必然是伪造的,徐庶去了许都,徐母反而必死。
刘备:“徐庶临走时向我举荐了诸葛亮,依先生之见,这个人如何?”司马微:“诸葛亮经常将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才能不可限量。
”关羽:“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未免太过分了吧?”司马微:“以我看,他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司马微:“可惜卧龙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说罢,扬长而去。
第一幕终,第二幕开始旁:“第二天刘备与关、张二人一起到隆中卧龙岗拜访诸葛亮。
“刘备:“刘皇叔特来拜见诸葛先生。
”书童:“先生今早出去了。
”刘备:“什么时候回来?”书童:“不知道。
”刘备:“如果先生回来,就告诉他刘备来访。
”说罢,回去了。
旁:“几天后,刘备令关、张准备再去拜访。
“刘备:“先生在家吗?”书童:“正在堂上读书。
”刘备(行拱手礼):“刘备久仰先生大名,终于见到先生,真是三生有幸。
”年轻书生(还礼):“将军是刘备?要拜访家兄?”刘备:“先生不是诸葛亮?”书生:“我是诸葛亮的兄弟诸葛均。
兄长诸葛亮今早又出去了”刘备:“那么我过几天再来,请借给我纸笔,我给诸葛先生写封信。
麻烦转交给他。
”写完信便回去了。
第二幕终,第三幕开始旁:“隆冬过去是新春,刘备命关、张收拾行装,再去卧龙拜访诸葛亮。
”关羽:“那诸葛亮大概只有虚名,没有真才实学,因此避而不见,兄长不去也罢。
”刘备:“当年齐桓公拜见东郭野人,尚且前后去了5次,更何况我要见的是旷世奇才!”张飞(曲康宁):“不劳兄长大驾,我去将他绑到新野来。
”刘备:“周文王拜访姜子牙尚且恭敬有礼,你怎敢如此无礼!”说罢上路。
旁:“关、张不敢再劝,随后跟来。
“旁:“刘备与关、张来到卧龙岗。
“书童:“先生虽然在家,但在睡觉。
”旁:“刘备自己随书童站在台阶下等诸葛亮睡醒。
三顾茅庐故事简介
三顾茅庐故事简介三顾茅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故事之一,讲述了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也是中国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情节。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刘备希望能够得到诸葛亮的帮助,最终经过三次拜访,成功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在三国时期,刘备希望能够得到贤才的帮助,以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他听说了荆州有一位卧龙先生,名叫诸葛亮,拥有非凡的才华和智慧,于是决定前去拜访。
于是,刘备带着亲信关羽和张飞一起前往荆州,希望能够得到诸葛亮的帮助。
第一次拜访时,刘备礼貌地向诸葛亮请教军事谋略,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
诸葛亮在茅庐中静静地听着刘备的请求,但却没有答应。
他只是默默地看着刘备,没有做出任何表示。
刘备感到十分沮丧,但并没有放弃,而是再次前去拜访。
第二次拜访时,刘备再次向诸葛亮请教军事谋略,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
诸葛亮依然没有答应,只是静静地听着刘备的请求,没有做出任何表示。
刘备感到更加沮丧,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决定再次前去拜访。
第三次拜访时,刘备再次向诸葛亮请教军事谋略,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
这一次,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表示愿意出山辅佐刘备。
从此,诸葛亮成为了刘备的重要顾问,为他出谋划策,最终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雄。
三顾茅庐故事告诉我们,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是成功的关键。
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虽然前两次都没有得到答应,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坚持不懈,最终得到了诸葛亮的帮助。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深受人们喜爱。
总的来说,三顾茅庐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段佳话,它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轻言放弃,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深受人们喜爱。
《三顾茅庐》ppt教学课件
其诚感亮, 请亮出山
错认诸葛均, 并留下信笺
错认崔州平 (不赞成请 亮出山)
错认黄承彦 (踏雪而歌)
拜访
三次
三次
茅草屋
顾:拜访;茅庐:草屋。多次拜访诸葛亮的茅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读了本文,文中主人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03
隆中决策的主要内容
体会刘备诚心诚意。
找出描写刘备动作的词。
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为什么离诸葛亮住处半里多路就要“下马步行”?诸葛亮又看不见?(2)体会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
二、体会刘备诚心诚意。
1、自读课文,按以下顺序说说在刘备第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前后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具体表现了他是诚心诚意?
三顾茅庐 罗贯中《三国演义》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三顾茅庐
单击添加副标题
罗贯中
第一课时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ONE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三国演义》相关的文学常识,识记文中的生字词。 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品味精炼畅达的语言。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一共有几个出来人物?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你从哪里看出来?
刘备:对诸葛亮诚心诚意,尊敬诸葛亮,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诚
01
02
03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动作,体会他对人才尊重的优秀品质。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的作用。
一:学习第一节:
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亲自登门拜访。那么诸葛亮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请自由朗读第一节,重点读司马徽的语言,看看他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
《三顾茅庐》ppt课件
人物评析
文章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
诸葛亮这个人物的?
正
动作描写—— “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
“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面 描
外貌描写——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
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写 语言描写—— 隆中献计,“德操、元直,世之高士。
亮乃一耕夫耳”,“亮久乐耕锄,懒于应
世,不能奉命”等。“待我功成之日,即
当归隐”。
侧面描写:徐庶、司马徽、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正衬)
合作探究
诸葛亮在向刘备分析天下大势及有关策略之后,为什么没有立 即答应刘备要他出山的请求?这又说明了什么?
因为此时诸葛亮对刘备的诚意仍有所怀疑, 所以仍然以拒绝的态度试探。由此可见诸葛亮 极为谨慎,对自己将要辅佐的人只有完全信任, 才能出山辅佐。
• 八阵图:孔明所设军阵
2.你能读懂这幅对联吗?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 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土 木爻[yáo]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三国演义》中理想人格的化身
诸葛亮
• 古典隐士的清高 • 文人雅士的诗境 • 天下奇才的智慧 • 士为知己的忠诚
合作探究
你认为使孔明最终决定出山辅佐刘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刘备的诚意感动了诸葛亮; ②诸葛亮既有安邦定国之才,亦有建功立业 之志。躬耕南阳只不过是未遇明主时的权宜 之计。
人物评析
文中对张飞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从 “勇”“急”“莽”选一个字评价张飞,简 述理由?
语言描写。 鲁莽、急躁、直爽,讲义气。
1.结合文本分析刘备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求贤若渴、胸怀大志、礼贤下士、 忧国忧民、气度宽宏、 谦恭有礼、有耐心、有政治抱负。
三顾茅庐完整故事
三顾茅庐完整故事您可听好了,这三顾茅庐的故事可有意思啦。
话说啊,在那三国时期,有个叫刘备的人。
这刘备啊,心里怀着大志向,想要干一番大事业,可他知道自己缺个特厉害的谋士来给自己出谋划策。
这时候啊,就有人跟他说,有个叫诸葛亮的人,那可是个绝世的奇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住在隆中那个地方。
刘备一听,这可不得了啊,就带着他的两个好兄弟关羽和张飞,雄赳赳气昂昂地就朝着隆中去了。
这第一次去的时候呢,一路上刘备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就盼着能早点见到这个诸葛亮。
到了诸葛亮住的地方,只见那小院子挺幽静的,周围的景色也不错。
刘备上前敲门,出来一个小童子。
刘备客客气气地问:“小童子啊,诸葛先生在否?”小童子回答说:“先生一早出去了,不知啥时候回来呢。
”刘备一听,心里那叫一个失望啊,但是没办法,只好带着关羽和张飞回去了。
回去之后呢,刘备心里一直惦记着诸葛亮,没过多久,就又决定去一趟。
这一次啊,他还是满怀希望。
又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又敲门,小童子又出来了。
刘备就问:“先生今日可在?”小童子摇摇头说:“先生昨日与友人外出闲游,尚未归来。
”刘备那个郁闷啊,张飞这时候就不乐意了,粗声粗气地说:“这啥人啊,每次都不在,大哥何必如此执着。
”刘备瞪了张飞一眼说:“三弟,你不懂,这等大贤之人,多等几次又何妨。
”然后又只能带着兄弟回去了。
这刘备啊,就是不甘心,就跟中了诸葛亮的魔法似的。
第三次又踏上了去隆中的路。
这一次,关羽和张飞都有点不耐烦了,但是刘备就铁了心要见到诸葛亮。
到了地方,这次运气不错,小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呢。
刘备一听,眼睛都亮了,说:“莫要惊醒先生。
”然后就恭恭敬敬地站在院子里等着。
这关羽和张飞就在旁边干着急,张飞那暴脾气啊,脸都憋红了,就想冲进去把诸葛亮叫醒,被刘备死死拦住。
这一等啊,就等了老半天,诸葛亮终于睡醒了。
他伸个懒腰,吟了几句诗,然后就问童子:“有客来否?”童子就说:“刘皇叔已在外等候多时了。
”诸葛亮一听,哟,这刘备这么有诚意啊,赶紧出来迎接。
三顾茅庐的故事打印
三顾茅庐的故事打印
摘要:
一、刘备访求卧龙的决心和背景
二、第一次拜访卧龙的经历
三、第二次拜访卧龙的经历
四、第三次拜访卧龙的经历
五、卧龙出山,助力刘备成就霸业
正文:
【一、刘备访求卧龙的决心和背景】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天下大乱。
曹操、刘备、孙权等势力纷纷崛起,争夺天下。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一位卧龙藏于草庐之中,他就是诸葛亮。
刘备为实现民生安定、国家繁荣的理想,决心拜访诸葛亮,请教他治国安邦之策。
【二、第一次拜访卧龙的经历】
刘备第一次上山拜访诸葛亮时,诸葛亮并不在家。
刘备在茅庐等待之际,见识到了诸葛亮的才华,深感敬佩。
此时,诸葛亮因为妻子黄承儿分娩,未能回家。
刘备遗憾而归。
【三、第二次拜访卧龙的经历】
一个月后,刘备第二次上山拜访诸葛亮。
这次,诸葛亮依然未在家。
刘备没有失望,而是在茅庐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意和访求的决心。
诸葛亮得知刘备两次来访,深感刘备的诚意,决定亲自去刘备府上拜访。
【四、第三次拜访卧龙的经历】
不久后,诸葛亮主动来到刘备府上。
刘备第三次上山拜访诸葛亮,终于在茅庐见到了这位卧龙。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决定跟随刘备出山,共图一番事业。
【五、卧龙出山,助力刘备成就霸业】
诸葛亮出山后,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助力刘备战胜曹操,夺取荆州,建立蜀汉政权。
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成就了一番霸业。
三顾茅庐成为后世传颂千古的美谈,也成为忠诚、谦逊和求贤的典范。
通过三顾茅庐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刘备真诚求贤的精神和诸葛亮忠诚报国的品质。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4课《三顾茅庐》PPT课件二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 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 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 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令后人叹服不已。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一 个传奇人物,近似神一样的存在,他是中国智慧的化身,他就是—— 诸葛亮。
课堂总结
求贤若渴
语言描写
刘 备
三顾茅庐
动作描写 侧面烘托
气度恢弘
当堂检测 (一)客观题
请使用DCF课件
当堂检测 (二)主观题
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举行了一个“读名著,知三国”的语文学 习活动,请你参加。
(1)《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含有数字的故事,如三让徐州、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等,你在阅读中积累了哪些呢?请再写出三个。
响深远,是我国第一部_章__回___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
东__汉__末__年_到_西__晋__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了魏、 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
预学检测
2.解一解,用准确的语言解释“演义”。 “演义”是以一定的历史事迹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
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 3.查一查,介绍《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及主题。
预学检测
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 争,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 同时,本书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堪称一 部谋略百科,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本书浓墨重彩地塑造了许 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三顾茅庐》
备执意要去,他也无条件随同去:“既然
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看出这
个莽张飞讲义气。 2021/10/10
18
合作探究
文中对关羽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体现关羽 怎样的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
关羽比张飞稳重得多,他听到诸葛亮自比管仲、
乐毅,认为太过,对几次远访诸葛亮也很有意见,
但是他不像张飞那样鲁莽。刘备第三次要去卧龙岗,
他和张飞一致反对,但他的话却委婉得多,不像张
飞那样直爽。他虽然对诸葛亮的昼眠也不耐烦,但
张飞大怒要去放火的时候,他却能“再三劝住”,
这2021/1些0/10 都表现关羽的稳重、顾全大局。
19
合作探究
关羽、张飞的这些表现,在文中有 什么作用?
关、张的表现,在作品中正好有 力地反衬出刘备求贤的真诚和谦恭。 他们愈不赞成,就愈显得刘备“思贤 若渴”。刘备求贤的精神表现得愈充 分,就愈能看出他的抱负。
醒来等。
在出场前对诸葛亮的烘托、渲染,增加了故
2021/10/10 事的神秘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3
合作探究
第2自然段说说刘备中途遇见诸葛均 这一情节起有什么作用?
由诸葛均之口道出诸葛亮“昨暮 方归”,说明刘备此次拜访极有可能 见到诸葛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 为下文刘备见到诸葛亮的情节做了铺 垫。
明,好不容易遇到他在家里,没想到他还在睡觉,刘备只
好等,孔明翻身以为是醒了,没想到又侧身睡着了,起来
后更衣又花掉一个时辰。这样千呼万唤孔明才露出真容。
曲2021折/10/10的故事,处处设置悬念,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 33
拓展延伸
2023三顾茅庐故事12篇
2023三顾茅庐故事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资料、说课稿、教育笔记、教师寄语、家园共育、儿童歌谣、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lecture notes, educational notes, teacher messages, home education, children's song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2023三顾茅庐故事12篇三顾茅庐故事。
三顾茅庐的经典故事
三顾茅庐的经典故事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三顾茅庐的经典故事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三顾茅庐的经典故事公元201年,在曹操迫下,刘备逃往荆州投靠刘表。
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凭着汉朝宗室后裔的身份,使得荆州一带的豪杰名士纷纷归附于他,有了落脚之地的刘备就开始图谋更大的发展,四处寻访能辅佐自己建功立业的贤才。
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
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
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一天,徐庶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他说:我朋友诸葛亮,人称卧龙,是罕见的人才,将军不想见他吗?于是刘备表示希望见见诸葛亮,并希望徐庶带诸葛亮来。
徐庶则说: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只能您去见他,不能随便召他来见您!本来,刘备认为徐庶已是个难得的人才,想不到徐庶如此推崇诸葛亮,方知诸葛亮更是人才,于是刘备带了关羽、张飞,准备一份厚礼,到隆中卧龙岗去拜见诸葛亮,欲请他出山,帮助他治理国家。
不巧的是,那天诸葛亮那天不有家,刘备白走了一趟。
刘备并不灰心,过了些时候再次前去造访。
这时正值隆冬时节,半路上忽然风雪交加。
刘备一行人顶着风雪艰难地跋涉着,没想到千辛万苦地赶到后,却被告知诸葛亮和朋友一起出门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一连碰了两次壁,刘备仍没有灰心,过了一段时间,他决定第三次登门拜访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
到诸葛亮家时,他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在台阶下站到诸葛亮醒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
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
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
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
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
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
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
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
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
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
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
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
”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
诸葛亮答应了。
那年诸葛亮才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