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新品种‘华金1号’的选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32(5):54-56中国瓜菜品种选育
西瓜新品种'华金1号'的选育
王铭杨晋明',郝科星S张涛蔦苏东涛2,侯富恩2,刘江I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太原030031;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太原030006)
摘要:'华金1号'是以优良西瓜自交系'新Y13'为母本、'新Y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西瓜新品种。

该品种春季大棚种植全生育期90d左右,果实发育期29d左右。

植株生长势较强,易坐果,果实为椭圆形,果皮绿色上覆深绿细齿花条,果皮厚度0.7cm左右。

瓢鲜黄色。

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

平均单果质量2kg,667m2产量2920kg。

适合山西及周边地区设施早熟栽培种植。

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关键词:西瓜;新品种;'华金1号'
A new watermelon cultivar'Huajin No.1'
WANG Ming1,YANG Jinming',HAO Kexing2,ZHANG Tao2,SU Dongtao2,HOU Fuen2,LIU Jiang1
(7.Bi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Shanxi Academ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Taiyuan030006,Shanxi,China;2.Institute of A 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conomy,Shanxi Academ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Taiyuan030006,Shanxi,China)
Abstract:'Huajin No.1'is a new early・maturing high quality watermelon variety which is developed by crossing in- bred line'XinY13'as female parent and'Xin Y3'as male parent.In the spring greenhouse cultivation,the growing period is about90days and fruit developing period is about29days.The plant grows vigorously,sets fruit easily.The fruit is ellipse,shaped with dark green skin and thin green stripes.The rind thickness is about0.7cm.The flesh color is bright yellow.The center soluble solids content is12%.The single fruit weight is about2kg.The yield per667m2is2920kg.
The variety has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is suitable for early facilities cultiv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and similar climates areas.
Key words:Watermelon;New cultivar;'Huajin No.1'
1育种目标
西瓜享有夏季水果之王的美称,是一种世界性水果叫而中国是世界上西瓜生产和消费最大的国家呵。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变革,人们对西瓜的外观、种类、品质和熟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单一的品质需求转向特色需求,其中黄瓢西瓜作为独特的西瓜类型深受消费者的欢迎W全国近几年也掀起了优质黄瓠西瓜新品种选育的高潮冋。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及观光采摘业的兴起,山西保护地特色西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主要以红瓢礼品西瓜(如'红小玉'等)为主,由于黄瓢西瓜种子价格高,并且存在早春坐果较难、产量性状不稳定等因素,限制了其推广种植。

笔者将选育目标定为培育适合山西省及周边地区保护地种植的易坐果、抗病性强、产量高、商品率高、品质好的特色黄瓢西瓜新品种。

2选育过程
2.1亲本选育及特性
母本'新Y13'是2006年由台湾引进花皮黄瓢材料杂交,经过山西和海南进行4a(年)8代自交、分离、优选,于2010年春获得的稳定优良自交系。

该品系全生育期90d,果实发育期30d,绿皮上覆深绿锯齿条纹,种子粒中小,瓜圆形,瓢色鲜黄,中小果型,单瓜质量约2kg,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1%,边部8%o田间表现抗病性强。

父本’新Y3'是2007年从日本引进的黄瓢系列材料中选出的一个变异株,经山西和海南经过3a6代自交、提纯选育,于2010年春育成优良自交系。

该品系全生育期88d,果实发育期29d,浅绿底上覆墨绿条带,种子粒小,瓜长椭圆形,单瓜质量约1.8kg,瓢色黄,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边部&5%。

田间表现抗病性较强。

收稿日期:2019-02-25;修回日期:2019-04-03
基金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院特色农业技术攻关(YGG17066);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育种工程项目(17yzgcll9)
作者简介:王铭,男,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西瓜甜瓜育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等研究工作。

E-mail:wangmingl98681@ ・54・
第5期王铭,等:西瓜新品种'华金1号'的选育品种选育
2.2选育经过
2011年春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基地新选配黄瓢西瓜组合20个,当年秋对这些新配制组合进行组合筛选,其中组合'新Y13x新Y3'综合表现最佳。

该组合在201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红小玉',将该组合定名为'华金1号'。

2013—2014年'华金1号'进行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为'红小玉'。

2015—2016年在山西忻州、太原、晋中、吕梁等地进行小面积生产示范试验,表现较好且稳定。

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西瓜(2018) 140043<,
3试验结果
3.1组合筛选
2011年秋季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基地对春季新选配的20个黄瓢西瓜杂交组合进行组合筛选,试验釆用大棚栽培,育苗移栽,每个组合种20株。

结果表明,组合'新Y13x新Y3'植株长势较强,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29d,瓢鲜黄,瓢质脆沙,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2%,边部9.5%,综合表现较好。

3.2品种比较试验
2012年在太谷县北洸村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东阳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照品种为'红小玉',春大棚栽培。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9n?,按照株行距0.5mxl.9m进行种植,每小区种植20株,折合667m2种植700株。

3蔓整枝,每株留果1〜2个。

'华金1号’与对照'红小玉'生育期都约为90d;平均单果质量2.05kg,较对照增加0.10kg;平均667m,产量2877.4kg,较对照增产5.1%;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较对照高0.3个百分点。

果皮绿色上覆深绿细齿花条,瓜輒鲜黄色,瓢质脆沙,口感好(表1)。

表1'华金1号,在品种比较试验中的结果
试点品种全生育期/
d
果实发
育期/d
单瓜质量/
kg
小区产量/
kg
折合667m2
产量/kg
比CK+/
%
果皮厚度/
cm
瓢色
W(中心可溶
性固形物)/%
太谷县华金1号89.030.0 2.00802807.2 5.30.7鲜黄11.8红小玉(CK)8&030.0 1.90762666.80.6红11.4东阳基地华金1号91.029.0 2.10842947.5 4.90.7鲜黄11.2红小玉(CK)90.030.0 2.00802807.20.6红11.0平均华金1号90.029.5 2.05822877.4 5.10.7鲜黄11.5红小玉(CK)89.529.0 1.95782737.00.6红11.2
3.3区域试验
2013—2014年'华金1号'在朔州、忻州、太原、晋中、吕梁5个试验点进行区域试验,春大棚栽培,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19m2,每小区种植20株,折合667m?种植700株,采用3蔓整枝方式,每株留瓜1〜2个,对照为'红小玉
区试结果显示:2013年平均667m:产量2980kg,比对照增产&7%,差异显著,5个试验点中有4个超过对照;2014年平均667m?产量2860kg,比对照增产7.9%,差异显著,5个试验点均超过对照。

综合2a区试表现,'华金1号,果实发育期约90d,平均单瓜质量2kg左右,果皮厚度0.7cm,田间长势强,果皮绿色上覆深绿细齿花条,瓢鲜黄色,瓢质脆沙,纤维少,口感风味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8%左右。

2a平均667n?产量2920kg,平均比对照增产&3%,差异显著(表2)o
表2'华金1号’在区域试验中的结果
年份品种全生育期/
d
生长势果形瓢色瓢质
果皮厚度/
cm
w(中心可溶
性固形物)/%
单瓜质量/
kg
折合667m?产量/
kg
比CK+/
%
2013华金1号91强椭圆鲜黄脆沙0.712.0 2.052980*8.7红小玉(CK)89中圆红脆0.611.6 1.902740
2014华金1号89强椭圆鲜黄脆沙0.711.6 2.002860*7.9红小玉(CK)87中圆红脆0.611.4 1.902650
平均华金1号90强椭圆鲜黄脆沙0.711.8 2.002920*8.3红小玉(CK)88中圆红脆0.611.5 1.902695
[注]*表示与对照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55•
品种选育
中国瓜菜第32卷
3.4生产示范试验
2015—2016年'华金1号’在忻州、太原、晋
中、吕梁4个试验点进行小面积生产示范试验,春 季大棚栽培,按照株行距0. 5mxl,9 m 进行定植,
对照品种为'红小玉',每个品种种植333 m',不设
重复,3蔓整枝,每株留瓜1〜2个。

生产示范试验 结果如下:'华金1号'平均667 m ,产量2 850 kg,
比对照增产5.8%,4个试验点全部超过对照。

'华
金1号'田间长势强,易坐果,果实发育期90 d,平
均单瓜质量2 kg 左右,果皮厚度0.7 cm,果皮绿色
上覆深绿细齿花条,瓢鲜黄色,瓠质脆沙,纤维少,
口感风味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边
部10%左右。

4品种特征特性
'华金1号'为中小果型杂交1代有籽西瓜品 种。

植株生长势及抗逆性较强,叶片深绿色、叶片
较大,易坐果,熟性早,春季大棚种植全生育期90d
左右,果实发育期29d 左右。

椭圆形果,果皮厚度
0.7 cm,绿皮上覆深绿细齿花条,瓜輒鲜黄色,瓢质 脆沙,纤维少,口感风味好。

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
物含量12%,边部10%,商品果率99%,畸形果率
1%。

平均单果质量2 kg 左右,667 m 2产量2 900 kg
以上(见彩插6)o 5栽培技术要点
'华金1号'适宜山西及周边地区设施早熟栽
培。

所种地块应3〜5 a 内未种过西瓜。

根据土壤肥
力进行施肥,一般667 m ,施腐熟的农家肥5~8 m ‘和
硫酸钾型复合肥50-80 kgo 选择有2〜3片真叶的 健壮幼苗进行移栽。

定植前浇1次透水,苗期进行 控水,在开花坐果期不能浇水,坐果后适时浇水。

采用2~3蔓整枝,选主蔓和侧蔓第2、第3朵雌花进
行授粉,每株留1〜2个瓜。

当瓜坐稳后追施1次膨
瓜肥,667 m 2施硫酸钾10〜15 kg 。

瓜进入成熟期时 切忌浇水*回。

在整个西瓜生长期要预防枯萎病及 病毒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赵娜.北京市西瓜品种管理现状及国家试验数据衔接对策[J]. 中国西瓜甜瓜,2005,18(2): 42-44.
[2] 王小佳,张启沛,吴定华,等•蔬菜育种学(各论)[M].北京:中
国农业出版社,2000.
[3]
王鸣,侯沛•西瓜的起源、历史、分类及育种成就[J].当代蔬菜, 2006(3): 18-19.
[4] 陈豫梅,邓征宇,梁耀平,等•黄瓢西瓜新品种冠金的选育[J]. 长江蔬菜,2009(9): 40-41.
[5] 吴明珠.当前西瓜甜瓜育种主要动态及今后育种目标研讨[J].
中国西瓜甜瓜,2003,16(3): 1-3.
[6] 徐锦华,羊杏平,侯茜•小果型西瓜新品种'苏蜜8号'的 选育[J].中国蔬菜,2015(11): 61-63.
[7]
刘文革,何楠,赵胜杰,等•我国西瓜品种选育研究进展[J]•中
国瓜菜,2016,29(1): 1-7.
[8] 王夏雯,孟佳丽,吴绍军,等•早熟中果型黄瓢西瓜新品种'迁 美1号'的选育[JJ.中国瓜菜,2017,30(3): 18-21.
[9]
薛道富,李虎林,李吾强,等.西瓜新品种'榆农5号'的
选育[J].中国瓜菜,2015,28(1): 29-32.
[10] 王铭,张涛,杨晋明,等•西瓜新品种'密龙’的选育[J].中国瓜
菜,2016,29(11): 23-25.
沖沖沖沖沖曲胛胛洱沪沖胛沖沖沖辟辟暦沪沖辟 沖冲沖普胛卿晋沖沖肿沖沖
欢迎订阅2019年《果树学报》
《果树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分别被有关权威期刊评价机构评为中国精
品科技期刊、中国农林水产类权威学术期刊、中文园艺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己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 期刊(核心库)、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CABI 等20余种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2017年10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 告》(核心版冲本刊总被引频次2664,影响因子为1.173H2月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知网沖本刊复合
影响因子为1.890,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1.353.己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之一。

《果树学报》着重选发密切结合
我国果树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
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

栏目设置有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栽培•生理•生 态、植物保护•果品质量与安全、贮藏•加工、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新品种选育报告等。

读者 对象为果树学科的科研人员、高等农业院校师生及基层果树管理技术人员。

月刊,每期128页
码,定价20元,全年12期共240元。

邮发代号:36-93,国际代号BM/1107。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编辑部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未来路南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邮编=450009;电话: 0371 -63387308: E-mail:guoshuxuebao@ :网址: ;在线投稿:http://gskk.cbpt .
o
・5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