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师都在做的养身呼吸法,做对可多活15年,超简单不花一分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大师都在做的养身呼吸法,做对可多活15年,超简单不
花一分钱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活的周遭环境中,空气质量真的是越来越差了。

如果长期生活在污染空气中的话,会引起呼吸功能下降、呼吸道症状加重,有的还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

外面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同样的,在室内活动的时间也很长的话,那么室内空气就变得越发重要。

如果室内空气流通较差,会让室内有毒气体散发速度变慢。

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空气污染对他们的影响会更大,那么哪些人受空气污染的危害最大呢?
1、儿童
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自身的免疫系统比较脆弱,另外儿童的呼吸量远远大于成年人,这就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中可以使儿童肺功能异常的危险增高30%─70%。

据专家统计,我国儿童哮喘病患病率为2—5%,其中1—5岁儿童患病率高达85%。

所以室内空气环境污染对儿童的危害不容小觑。

2、孕妇
作为一种特殊群体,孕妈妈们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还要注意肚子里的小生命。

胎儿在发育阶段对空气质素非常敏感,如果孕妈妈在怀孕的首6个月与空气中的污染物长时间接触,会增加她们患病和死亡机会,并对胎儿造成早产等问题。

长期在污染的环境下,可导致孕妇妊娠综合症、新生儿体质降低甚至胎儿畸形。

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数据表明:空气污染比吸烟对孕妇的危害更大。

研究还发现,在严重污染空气生活的孕妇生的孩子容易患肺动脉和大动脉方面的疾病,同时她们的孩子患上心脏疾病的可能性是呼吸清新空气的孕妇所生孩子的3倍。

3、老人
进入老年后,身体机能都在下降,体质都比年轻人脆弱,而且抵
抗力相对较差,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诱发各种疾病。

空气污染不仅是引起老年人气管炎、咽喉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还会诱发哮喘、结肠癌、脑瘤以及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等恶性疾病。

长时间生活在受污染的环境中,会导致老年人肝、肾功能减弱,另外由于甲醛等化学污染有很强的致癌作用,更加增加了老年人癌症的发病率。

4、办公族
现在大多数公司都设在写字楼里面,因为楼层高并且长时间关窗的关系,里面的空气流动性就会非常的差。

再加上办公室人员一天的时间基本上是在室内,所以从时间概率上来说更容易遭受室内空气污染毒害。

如长期处于空气质量不好的环境中,容易导致头晕、胸闷、乏力、情绪起伏大等不适症状,大大影响工作效率,并引发各种疾病发生,严重者还可致癌,办公环境变成了看不见的健康慢性杀手。

室内室外空气环境都这么糟糕怎么办?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身体健康呢?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不足的病可用血养,血不足的病可气治,人体如果正气内存,就不会有病邪侵袭。

可见,呼吸对每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自古以来,中国都有呼吸养生一说。

药王孙思邈就曾说过“善养摄者,须知调气焉”。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懂得呼吸技巧,才称得上是养生达人。

实际上,我国历代都注重调息法——调养呼吸吐纳的功法。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行气玉佩铭”。

1975年在长沙马王堆发掘时发现的藩王墓葬中,有一个十二面棱柱体的杖首(见图)。

在十二面中,一共刻了四十五字,记述了“行气”的要领,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有关气功的最早记录。

据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的释读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

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

顺则生,逆则死。

”大意为:行气时要深深吸气,体内蓄积的气体增多,然后引气下伸,稍停,意固气于下焦;然后缓缓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下伸的道路相反而退出,退到绝
顶;即缓缓呼气,直到腹中秽气全部吐出为止。

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

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

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提出“六字诀”。

陶弘景不仅是著名的道家修炼者,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

他收集和整理了南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汇集成《养性延命录》。

其中就记载了六字诀的呼气方法。

相传道家有种呼吸吐纳法,据说根据此法练习便可延年益寿。

并能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冲击而畅通起来,恢复各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各神经末梢也就跟着连带振奋起来,直接或间接地刺激到血管作用,肌肉遂因新陈代谢的改善而增进了营养,一些慢性病或内伤,就顺乎神经系统恢复正常的机能,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此方法需要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山林、公园、田野皆可,室内可以打开窗户,时间选择最好在子、午、卯、酉四正时,因为此时工作一般较少,也便于自我安排。

(一)身法
练功时最好不要穿过紧的衣服,腰带可以松一松,以利气血流通。

姿式不限,行立坐卧均可。

练功时双目微闭,含光内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

观丹田者,观丹田之气是也。

所以微闭者,太睁容易滋生杂念,全闭容易昏迷入睡,皆于养气不利。

微闭时上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两耳须屏却外界一切干挠,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凝韵听息。

庄子云,“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后人称为“庄子听息法”。

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听其呼吸出入。

呼吸本求无声,所以听息者,是求其绝利一源,专一养气。

练功时要求舌抵上腭,即舌反卷以舌尖底面上抵。

因人之上腭有两个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气。

故练功时必须堵住,如婴儿哺乳之状。

(二)心法——行功前必须排除杂念,欲念不除,则无法炼气。

《太上老君清静经》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
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

”就是要人常用止念功夫,有念即止,使前念消除,后念不生,日久自然心底清静无物。

如《老子》所言,“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如此方可言行气之法。

入静功夫,主要还在自己悟解。

(三)息法——命功有为之法,复归无为。

首先坐于凳上,手抚两膝,开口,缓缓吐出体内浊气,再自鼻中吸气,用意咽入下丹田(约脐下二指许),以补呼出之气。

呼必呼尽,吸必吸满,吸时小腹圆起,呼时小腹微收,叫做顺呼吸,初学吐纳必须如此,这样口呼鼻吸三次。

然后抿口合齿,舌顶上腭,收视返听,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丹田。

务必做到以心领气,以气随心,吸气时随意念下注丹田,呼气时以意念领出窍外,谓之心息相依。

开始人的呼吸之气,并不能直达丹田。

人之心脏原有一管,上系于肺,下通丹田,乃是虚空一管,无中生有,原来在胞胎时是相通的,下生之后变为肺呼吸,这根管就逐渐迷塞了。

《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

”就是指的这根管。

有人练气功为什么会发生胸闷胸痛呢?就是由于行气不当,把橐龠管冲坏的缘故。

所以行气之时,不可强迫压气,也不可强制憋气,勿执着,勿勉强,只要不痛就往下一点,发闷就往上一点,时间长了,慢慢冲开,自己是有感觉的。

吐纳还有一个重要口诀,叫做吸长呼短。

吸气进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后才能收腹呼气。

作用在于吸人空中太和之气,注润丹田积蓄下来,坤腹先天元气不得外流,才能达到吐纳的真正目的。

四、吐纳须知
1、外出路途所阻,而生饥渴,可就地静心吐纳服气,则无饥渴之感,所谓“气满不思食”。

种种功效,日久自知,不必详述。

2、练吐纳最好结合太极拳之类的动功。

道经曰:“有动乎中,必有其静,”动静相兼,互相增益。

练武术者,亦可以此作为辅助,只知蛮用拙力,不知以意领气,以气领形,
终究落于下乘,且于养生无益。

3、贵在坚持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欲行真道,须如上士勤而行之。

此法贵在坚持,行立坐卧之间,随时可用丹田呼吸,不必拘泥时日。

常人多在大病之后方去寻求养生功法,一旦病有好转却又置之不理,学者切忌此种憋端。

4、平日注意保养元和,话宜少说,言多伤气。

《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虚其心,实其腹。

”所谓“大巧若拙,大辨若讷,”内含养生之旨也。

更要注重修德,德正则心安,心安则气顺,试看哪位气功高深之人没有德行。

5、荤胆香辣之物不利养气
应少食或不食,老年人尤应注意。

盖腥荤属沉浊之气,食之必使先天之气粗而难伏;香辣之品,性主轻浮,食之必使先天之气散而不聚。

故均宜避之。

饮食宜清淡,以养真气,食可则止,不宜过饥过饱,过饥伤气,过饱伤神。

此饮食之道,修真练气者不可不知。

6、不可当风吐纳
练到好处,全身发热,毛孔开张,更不可见风。

若盘腿打坐久了,下肢酸麻,不可骤然下地,最伤筋骨,先把两腿伸开,手抚两膝,养静片刻,待觉身轻,方可下地。

7、练气当禁烟酒
烟为火之象,火能烁金(肺),故抽烟多者肺先损,肺损则无以生气。

酒者,入于心经则多说话;人于肺经大声叫喊,入于肾经则情欲不节……种种危害,皆令人性乱而气耗,故宜戒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