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歌第4课毛泽东词两首课件粤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两首词都成功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试结合文本内容简要 分析。 [名师指津] 要挖掘词中重要的写景句子蕴藏的情感。
[我的理解] 《沁园春·长沙》上片描绘的是一幅秋水长天、“万 类霜天竞自由”的秋景图,提出的是“谁主沉浮”这一重大而 深刻的时代命题,抒发的是革命者“浪遏飞舟”的豪迈情怀和 昂扬斗志。把富于地域特色的景物和时代特征的社会斗争生活, 同主体思想感情、艺术想象及对人生、社会、革命问题的深沉 思索相结合,景、情、理水乳交融,构成了整体完美的艺术境 界。
沁园春·长沙
独 立 寒 秋 ,湘 江 北 去, 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
橘 子 洲 头 。寒秋:深秋,深看 万 山 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秋已有寒意。 看千万座山变成了
红遍,层
林尽 染 ;漫江
碧透 ,百
红色,层层叠叠的树林好像染过颜色;满江秋水澄碧清澈,一
舸
争 流 。 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
第二单元 诗 歌
第二单元 诗 歌
第二单元 诗 歌
第二单元 诗 歌
第 4 课 毛泽东词两首
◎诗海拾贝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赏析】 词的上片以对人生的感悟开始,“人生易老天 难老”由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天若有情天亦老”转化 而来,人生本来就短暂,再加上世事蹉跎,难免生出无穷感慨。 但寒来暑往,“岁岁重阳”,自然界却从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 变它的运行规律,年年的重阳节都会如期而至。“今又重阳”, 词人不禁感慨今年的重阳节不同于往年,“战地黄花分外香”, 连经历过战争洗礼的野花都比以往更芬芳。词的下片从四季的
咽.气 yàn
2.字形辨认
橘 zhō子uz(hō州u)(郡洲) 五sà(卅)运动
chànɡ(怅)寥廓 为虎作chānɡ(伥) zhànɡ(帐)幕
l咳ǎ(so喇u()嗽叭) 洗shù(漱)
万 hò户u(hó候u)(鸟侯) 咽hóu(喉)
liáo(寥)廓 Liào(廖)仲恺 miù(谬)误
3.词语释义 (1)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 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2)指点江山:指评论国家大事。 (3)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声音错落繁杂。碎,碎乱,碎杂。喇叭: 这里指军号。咽(yè):声音受阻而低沉。
雄 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
迈步
从头
不要说娄山关像铁打的那样坚固,如今红军大踏步地从山头上
越。 雄关漫道真如铁:不要说娄山关像铁打的那样坚固。雄关,地势 跨过。险要因而显得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漫道,别说,不要说,
表示不在话下的意思。铁,形容坚固。而今:如今。迈步:跨步,大踏 步。从头越:从山头上跨过去。另一说,从头,重新开始。越,超过。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
烈,
长空雁叫
西风吹得很猛烈,大雁在辽阔的天空中凄厉地鸣叫,
霜
晨月
。 烈:剧烈,猛烈。霜
这时正是寒霜满地的清晨,残月还挂在天空。晨:有霜的早晨。
霜
晨月 , 马
蹄
寒霜满地的清晨,残月在天,骑兵的马蹄在山石上发出急促凌
声碎,喇叭
声 咽。
声碎:形容
乱的声响,军号在寒风中回荡,声音低沉而悲壮。马蹄落地的
长沙
战斗岁月
年龄气质
下阕精神状态 抒革命豪情
战斗行动
忆 娄秦 山娥 关·行 越军 关情 情景 景自 山 傍出然 势 晚征环 险 景情境 峻 色形苍 雄凉 劲沉 豪郁 放
1.在《沁园春·长沙》的上阕,词人集中笔墨写了哪两种颜色? 除写景物的颜色外,词人还凸显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名师指津] 简述静态景物,详析动态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
都在秋天里争相展示自由生气。长空:广阔的天空。翔:本指鸟盘旋
地飞,这里形容鱼游得自由轻快。浅底:清澈
怅寥
的水底。万类:万物。霜天:秋天。竞:争着。面对着无边无际
廓,
问 苍茫 大
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起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
地, 谁 主沉浮? 怅(chànɡ):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 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
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 挥斥
方遒。 恰:正当,正
年少,风华正茂;大家意气风发,热情奔放,劲头正足气概, 指 点 江 山 ,激 意气风发。挥斥:奔放。遒(qiú):强劲。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
扬 文字, 粪 土 当 年 万 户
侯。
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达官贵人、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1.字音辨识 (1)单音字 百舸.(ɡě) 峥.嵘.(zhēnɡ)(rónɡ) 娄.山关(lóu)
漫.江(màn) 携.(xié)
遒.(qiú) 百侣.(lǚ)
(2)多音字
看 看.法 kàn 当 充当. dānɡ
看.守 kān
适当. dànɡ
层林尽.染 jìn
呜咽. yè
尽 尽.管
咽 咽.喉 yān jǐn
3.“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结构上有什么作 用? [名师指津] 围绕“承上启下”作答。 [我的理解] 起承接过渡作用。本词上阕写独立寒秋,故地重 游而看到的景色,而“橘子洲”也是青年毛泽东与同学常来游 览的地方,这样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赏的 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 自然,衔接巧妙。
4.词义辨析 (1)意气 义气 意气: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 情绪。 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有这种气概或感情。 (2)峥嵘岁月 蹉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不寻常的日子,后多指战争年代。 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1.《沁园春·长沙》描绘了哪些景物? [我的理解] 山、林、江、船、鹰、鱼。
寥廓(liáo kuò):指宇宙的广阔。苍茫:旷远迷茫。 主:主宰。沉浮:同“升沉”意思相近。这里指盛衰。
携来
百
侣
曾
游。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朋友,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
忆
往 昔 峥嵘 岁月
稠。
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携来:携,同。来,助词。峥嵘(zhēnɡ rónɡ):原是 恰同学 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指不平凡,不寻常。稠:多。 同学们正值青春
5.“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中“碎”“咽”二字具有怎样 的表达效果? [名师指津] 描述画面,点明画面的氛围特征。
[我的理解] 描绘出在铺满寒霜的崎岖的山间石径上,马儿发出细
碎 碎杂沓的声音的情景,突出了行军的急促紧张气氛 本指声音哽咽而低沉,这里形容在烈烈的西风中传来
咽 若断若续、忽高忽低的军号声,犹如呜咽,显得十分 悲壮
[我的理解] 词人集中笔墨写了红色和绿色。词人除了写山红 水绿的静景外,还着意描写景物的动态。在碧绿的江面上许多 船只争先恐后地扬帆飞驶;仰望那万里长空,雄鹰振翅翱翔; 俯视清澈见底的江水,鱼儿轻盈欢快地畅游。表现了万事万物 在深秋中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
2.《沁园春·长沙》中,“看”统领以下七句,以怎样的顺序和 手法展示了一幅“湘江秋景图”?
7.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8.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9.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10.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作者卡片 姓名
字号称谓 生卒年
毛泽东 字润之 1893-1976
籍贯
湖南湘潭
相关资料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作品有《毛 泽东选集》(五卷)、《毛泽东诗词》等
[名师指津] 结合“远”“近”“高”“低”“动”“静”等写景 角度,列举词中相应景物。
[我的理解] 写景顺序 远
近
高 低 动 静
具体分析 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木染遍红色 近看湘江,满江秋水碧绿澄澈, 船只竞相行驶 仰望天空,雄鹰有力地翱翔 俯视水中,鱼儿欢快地畅游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百舸争流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指点:评论。江山:一般代指国家大事。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 浊的,褒扬善良的。粪土:用作动词,视……如粪土。万户侯:
这里指大军 曾 记否, 到 中流 击水, 浪 遏 阀、大官僚。大家是否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中游泳,那激起的浪花
飞
舟?
几乎挡住了疾驶而来的船?
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击水:这里指 游泳。遏(è):阻止。飞舟:飞快前进的船只。
2.《忆秦娥·娄山关》写于娄山关激战之后,以娄山关之战 为题材:“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南方有好多省,冬天无雪, 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堪寒。” ◎知识链接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 而极盛于宋代。从篇幅长短角度分为长调、中调、小令三类: 58 字以内为小令,59 至 90 字为中调,91 字以上为长调。
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行驶。的许多山峰。漫江:满江。碧透:
江水碧绿,清澈见底。透,极,与“遍”互文。百 鹰 舸(ɡě):许多船。舸,大船。争流:争着行驶。雄鹰敏捷矫健,
击 长空 ,鱼 翔
浅 底 ,万 类
在辽阔的蓝天飞翔,鱼儿轻快自如,在清澈的水底畅游,一切生物
霜天 竞
自由 。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忆秦娥·娄山关》上片不描写红军行军的情况,下片也不描 写红军战斗的场面,而是全用画面描写烘托气氛,制造氛围, 从所见所感的真实、自然的景物中点染出紧张、急速、敏捷、 不畏艰险的红军队伍,经过一天的战斗终于完成任务的全过程。 “西风”“霜晨月”“马蹄”“喇叭声”,所写景物均给人以紧张、 肃穆、悲壮、压抑之感,写出行军的艰苦和红军的斗志。“苍 山如海”“残阳如血”,景色逼真典型,色彩浓丽,气象壮阔, 给人以悲壮、苍凉之感,同时也显露了作者最深沉、最复杂的 情感。
变化写起,斗转星移,四时更迭,又是一年秋风起,“不似春 光”。春天有和煦的春风拂面,而秋天不同,但它“胜似春光”, 因为秋风比春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寥廓江天万里 霜”七个字活画出一幅宏阔的江天万里的秋景图,表现了词人 乐观、开阔的革命情怀。
◎语林撷英 毛泽东名言
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3.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4.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5.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6.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 反对!
4.《沁园春·长沙》中,下阕由写景转到对往昔不平凡生活的 回忆,回忆的重点内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深刻意义? [名师指津] 归纳“回忆”要突出“不凡”,回答“意义”要 联系上文“谁主沉浮”的问题思考。 [我的理解] 下阕从描绘秋景转向追忆往事,对往日不平凡的 斗争生活的回忆是下阕的重点。在下阕中,词人流露出对“峥 嵘岁月”的无限怀念和自豪的感情。这样写艺术地回答了上阕 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
2.《忆秦娥·娄山关》一词的上阕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我的理解] 广阔的天空、排成阵的大雁、如钩的残月、铺满 地的白霜;风吹声、雁叫声、马蹄声、喇叭声,构成了一个有 声有色、有动有静、美丽而又悲壮的画面。
3.文脉图示
山上(远眺)
江中(近观)
上阕天空(仰视) 绘湘江秋景图
沁园春· 水底(俯察)
◎背景呈现 1.《沁园春·长沙》作于 1925 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
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 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 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 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6.“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两句词的意思是什 么? [名师指津] 先解释本义,后指出在革命事业方面的隐喻意义。 [我的理解] 这两句词的意思是:不要说娄山关像铁打的那样 坚固,如今红军大踏步地从山头上跨过了。隐喻了中国革命在 正确路线的指引下,战胜了困难,开始了新的征程。
7.“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包 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名师指津] 比喻。总结思想感情要突出作者的豪迈之情。 [我的理解]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词句富有象征意味。 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和昂扬向上的斗志,构成较为 深邃的艺术境界。
从 头 越 ,苍